腊月是几月份(男不生正月女不生腊月)

告诉大家一个“冷”消息。今冬最强寒潮即将到来。预计明天到11月26号到30号。寒潮将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会!暴力!摔倒!↑图中颜色越深,降温幅度越大。说到寒

告诉大家一个“冷”消息。

今冬最强寒潮即将到来。

预计明天到11月26号到30号。

寒潮将席卷我国。

大部分地区气温会!暴力!摔倒!

腊月是几月份(男不生正月女不生腊月)↑图中颜色越深,降温幅度越大。

说到寒潮

很多人都有被它支配的记忆。

成为“最强”的冷空气体

寒潮有多“冷”?

史上最强寒潮是什么?

关于寒潮

以下七个问题一次性说清楚。

专访: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叶殿秀。

记者:张娟

一个

寒潮的标准是什么?

我国南北有区别吗?

寒潮,一种冷空气体,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在2017年制定的我国国家标准《冷空气体等级》(GB/T 20484-2017)中有规定。

↓↓↓

使某地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48小时内下降10℃以上,或72小时内下降12℃以上,且该地日最低气温≤4℃的冷空气体活动称为寒潮。

标准寒潮

目前气象服务中寒潮监测采用上述标准时,并无南北差异。

2

寒潮“能力”有多强?

监测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每次寒潮平均降温幅度在10℃以上

东北大部、江淮、江汉东部江南、华南、内蒙古北疆等地平均寒潮降温幅度12-14℃,两广部分地区超过14℃。

寒潮最多造成降温太多。

不同地区的降幅也有很大差异。

在…之中

东北、华北、西北、黄淮、江淮、江南南部、内蒙古、西藏等地寒潮最大降温幅度在20℃以上。其中,东北大部及内蒙古、新疆北部、西藏西北部、青海西南部等地最高降温幅度可达25至30℃,部分地区超过30℃;四川盆地、云南大部、海南等地寒潮最大降温幅度在15℃以下,我国其他地区一般在15℃至20℃之间。

寒潮的降温范围各地差异很大。

中国平均每年发生多少次寒潮?

在中国,寒潮多发生在深秋、冬季和初春。

近30年来(1991-2020年),中国平均每年发生寒潮5.4次。

1991年以来,寒潮发生次数最多的是2021年的11次,其次是2009年的8次,寒潮发生次数最少的只有2017年的2次。

影响我国的寒潮从何而来?

中国的冷空气路大致可分为以下四条

1-2

①西北路径

冷空气从新地岛西部的白海和巴伦支海经西伯利亚和西部的蒙古进入中国。

②北线

冷空气从真迹岛以东的喀拉海或新西伯利亚海进入亚洲北部,由北向南经蒙古进入中国。

3-4

③西方路径

冷空气经新疆在50 N以南欧亚大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东部。

④东北路线

冷空气从鄂霍次克海或东西伯利亚到西南方向影响中国东北。

前三条路径比较常见,最后一条路径次数少,强度小。

来源: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科普中心

从历史上看,气温曾大幅下降。

寒潮有哪些?

根据冷空气体过程监测结果,1991年以来,我国冷空气体综合强度前五名寒潮的发生时间如下

2021年11月4-9日2006年3月11-14日1998年3月18-22日2020年2月14-17日2006年4月11-17日

寒潮往往会带来大范围的降温、大风、降雪等天气。以2021年11月4日至9日的寒潮过程为例:

降温幅度超过8℃的陆地面积为770.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80.3%。其中降温幅度超过16℃的有101.1万平方公里。

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等地共有172个国家气象站11月上旬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

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山东等地151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超过11月历史极值。北方多地降雪明显,内蒙古、吉林、辽宁积雪深度超过40厘米。

中国最受寒潮青睐。

地方在哪里?

在中国,寒潮发生的频率北方多,南方少。

最受寒潮青睐的地区包括东北、华北西部和北部、西北、西藏北部和中部、内蒙古等地,年均寒潮频次在4次以上。

其中,东北地区东部和北部、内蒙古大部和新疆北部部分地区普遍有10 ~ 15倍,部分地区超过15倍。

在寒冷的冬季,寒潮的频率。

比暖冬还多吗?

答案是:不会,寒冬和寒潮的判断因素和时间段有明显的区别。年累计寒潮频率与冬季冷暖没有必然联系。

寒冬是一个基于整个冬天温度的气候概念。冷暖冬的基本要素是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

确定寒潮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日最低气温(≤4℃)和24小时(或48小时、72小时)降温幅度(≥8℃、10℃或12℃)。

所以冷冬的次数不一定比暖冬多。例如,1998年和2019年出现强暖冬的冷冬次数为6次,高于1983年(3次)、1984年(2次)和1985年(2次)。

策划/采访:张娟

专家:叶殿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

制图:付磊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832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