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支教(大凉山彝族人烂泥扶不上墙)

■海南日报记者陈伟霖实习生文欣3月25日晚9点,海南中学音乐老师阮志聪回到教学点——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普米族自治县的兰坪民族中学。“由于坡陡路窄,还

■海南日报记者陈伟霖实习生文欣

3月25日晚9点,海南中学音乐老师阮志聪回到教学点——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普米族自治县的兰坪民族中学。“由于坡陡路窄,还不时有小石子从山上掉下来,所以30公里的路程走了一个半小时。”

3月25日,阮志聪在附近的拉井镇忙碌着,上示范课,做课程指导,做教师成长专题报告,参加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备课活动。傍晚刚回到学校,这位57岁的老师似乎有些疲惫。他一放下材料就去了教学楼。“如果我不看着孩子,我会感到不安。”

阮志聪(左五)在怒江教书。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0年10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启动怒江支教行动,从各省(区、市)精心选拔优秀教师到怒江开展支教工作。阮志聪是今年2月底活动派出的第二批支教老师。他是海南省唯一的代表,也是团队中年龄最大的。

敢于啃硬骨头的老教师

对于很多人来说,57岁已经是“船到码头”的年纪了,但海南特级教师、省专家阮志聪却在这个时候转身,面对一片未知的海域。

在接受采访时,阮志聪回忆起自己刚到兰坪民族中学的那个晚上。“学校在海拔2917米的山顶上,气温徘徊在0到15摄氏度之间。窗外下着冷冷的小雨,宿舍里没有暖气。我把带的衣服被子都包好了,还在瑟瑟发抖。”

由于长期经济落后,怒江的教育也面临着发展缓慢的问题:教师观念相对陈旧,上课喜欢照本宣科;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死记硬背无法带给他们真正的天赋。一些家长不重视教育,不支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上学比在家帮忙干活好。我们几代人一直靠山吃饭,却没有活下来?”

走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敲开山里的门,阮志聪觉得前路漫漫。

“敲”开辍学孩子的门

控制辍学是怒江州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休学的学生很难启齿,有些最后劝回来的学生一有机会就会再次逃学。

不得已,当地政府一方面要求学校通过送孩子回家的方式,确保适龄儿童完全接受义务教育;一方面,加强相关案件的查处力度,对漠视子女受教育权的家长进行教育和震慑。

但是,阮志聪认为,这些做法并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虽然从课本上得来的知识送上门,却无法带来校园塑造的成长环境;查案只能让村民‘不敢’,不让他们‘想’送孩子上学。”

一个月来,阮志聪多次带着队员,冒着雨雪翻山越岭,来到村民家中围着灶台谈心,疏导思想,消除顾虑,宣传国家政策,树立信心。在家访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孩子并不是不喜欢学校,而是对校园生活毫无概念。“这让我们感到痛心,也更深刻地意识到,停学工作要从孩子做起。”

很快,兰坪民族中学的师生们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走进阮志聪的镜头,向“未来的同学”问好,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环境,展望自己通过学习走出大山后的美好未来。一个视频,事半功倍,阮志聪说:“很多孩子看了视频,心里的‘门’一下子就被敲开了,对校园生活充满了向往。”

“请回来”让学生“留下”

在阮志聪看来,不仅要把学生请回来,还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留下来。

长期以来,当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阮志聪的音乐学科,以及美术、体育等“辅修科目”,在很多学校长期被忽视。“数学老师教音乐”“语文老师教体育”的现象比比皆是。

“我去很多学校调研,很多老师都说没学过这个学科,不知道怎么教好。”阮志聪说,他鼓励这些老师从自己擅长的科目开始学习。以音乐学习为例,英语老师可以教学生唱英语经典歌曲;语文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探索优美歌词背后的故事;化学老师可以告诉学生,音符按照不同的音色、高低、长短、强弱进行组合,就好像各种化学元素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阮志聪在营盘中学的老师对他印象很深。在一次示范课上,他邀请了校歌创作者杨小平到现场讲述他的创作故事。在场的所有师生都为他的母校感动和骄傲。该校老师夏说,课程结束时,傈僳族舞曲响起,全场观众的热情被点燃。就连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师也加入了歌舞队。”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应该激发人类的精神!”

刚刚开始支教生涯的阮志聪,决心和队员们一起在兰坪县闯出一条路来。“这条路将翻越雄伟的高山,穿越纵横的沟壑,通向村庄,通向知识和希望。从这条路上走出大山的足迹,每一个都将见证怒江的发展,参与中国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2151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