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生成过程分哪几个基本步骤(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阅读尿常规尿液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血液进行重吸收和排泄而形成的。尿液的成分和性质可以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它不仅可以辅助疾病的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

尿的生成过程分哪几个基本步骤(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插图阅读尿常规

尿液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血液进行重吸收和排泄而形成的。尿液的成分和性质可以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它不仅可以辅助疾病的诊断,还可以观察治疗中的效果,还可以作为某些药物的用药监测。

尿液的一般检测包括:1。特征检测(尿量、气味、外观、比重、pH值等。);2.化学成分检测(尿蛋白、尿糖、尿胆结石、尿胆红素等。);3.尿液沉淀物(细胞、管型、晶体等)的检测。);今天我们讨论前两项。

1.尿量

成人正常1000-2000ml/天,>2500ml/天为多尿,<400ml/天为少尿,<100ml/天为无尿。

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滤过率和重吸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维持一定的球管平衡关系是保持尿量正常的关键。

尿量减少:可从肾前、肾中和肾后考虑,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竭、脱水等可使有效血量减少的肾脏实质性改变,如急/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以及结石引起的尿路梗阻、尿路狭窄、肿瘤压迫等均可引起少尿。

尿量增多:除精神因素、利尿、使用利尿剂的影响外,可分为内分泌性多尿和肾性多尿。内分泌性多尿症包括中枢/外周尿崩症、糖尿病、原发性/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性多尿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间质性疾病等。

2.出现

正常新鲜尿液清澈透明,病理外观显示以下情况:

尿红:如遇绝经前女性,应排除生理期,可分为真性血尿和假性血尿,可通过尿沉渣离心来区分。真性血尿因含有红细胞等可见成分,离心后分层,而假性血尿离心后仍为均匀微红,无法分层。假血尿在隐血试验中是阴性的。除去药物和食物的影响,常见于肌红蛋白尿和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主要见于严重的血管内溶血。肌红蛋白尿常见于横纹肌溶解症、缺血性肌肉坏死等。

血尿:肉眼血尿为每升尿中有1毫升以上的血;显微镜下血尿出现在新鲜的尿沉渣中。离心后,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中的红细胞数平均在3个以上。也可分为手术性血尿(因泌尿系结石、肿瘤、结核等所致。)和医学上的血尿。

通过尿三杯试验初步确定部分来源后,可进一步完善新鲜尿沉渣的相差显微镜检查和尿红细胞分布曲线检查。例如,新鲜尿沉渣的相差显微镜检查指示变形的红细胞,尿红细胞分布曲线检查指示不对称的曲线。如果红细胞峰值体积小于静脉峰值体积,则认为是肾小球性血尿。

胆红素:尿液变化类似大豆油,与尿胆素原和尿胆红素一起描述。

脓尿、菌尿:当尿液中含有大量化脓细胞、炎性渗出物或细菌时,新鲜尿液呈白色混浊(脓尿)或混浊(菌尿),可结合尿液白细胞排泄率和尿液细菌学检查(涂片细菌检查、细菌培养)帮助诊断尿路感染。

乳糜尿和脂肪尿:乳糜尿常见于丝虫病和肾周围淋巴阻塞;尿见于脂肪挤压综合征、骨折和肾病综合征。

3.气味

正常尿液的气味来自于尿中挥发性的酸性物质,特殊尿的气味对诊断疾病有提示意义。

有机磷农药中毒尿液呈酸性;

糖尿病酸中毒尿闻起来像烂苹果;

苯丙酮尿症的尿液闻起来像老鼠。

4.尿液的pH值

正常pH值约为6.5,在4.5至8.0之间波动。

降低pH可见于酸中毒、痛风、糖尿病、口服氯化铵和维生素等酸性药物。

pH升高可见于碱中毒、尿潴留、膀胱炎、利尿剂等。

身体是一个具有强大补偿功能的系统。当体内发生酸中毒时,可排除大量酸性物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反之亦然。但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氢离子移出细胞外,细胞外液的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导致酸中毒。但由于细胞内氢离子减少,肾脏远曲小管细胞氢离子排泄减少,尿液可呈碱性,称为异常碱性尿。

先说肾小管酸中毒,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酸化功能障碍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ⅰ型RTA(低钾血症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最常见,表现为AG正常的高氯性酸中毒,低钾血症,pH >: 5.5即可确诊,如低钙血症、低磷血症、骨病、肾结石等。更支持诊断。

ⅱ型RTA(近端肾小管酸中毒)较为常见,表现为高氯性酸中毒,AG正常,低钾血症。可通过尿中HCO3-升高来诊断,而混合性和高钾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少见。

5.尿液粘稠。

参考值1.015-1.025,晨尿最高,可粗略判断肾小管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其临床意义与尿渗透压相当。

尿液密度增加可见于:肾前性少尿、急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

尿液密度降低可见于:饮水过多、慢性肾小球肾炎、尿崩症和小管间质性疾病。

6.尿蛋白

定性尿蛋白(-)-(++),供粗略参考。定性和定量尿蛋白之间的相关性:

尿蛋白(-)-(+),定量约为0.2-1.0g/24h;

尿蛋白(+)—(++)定量常为1-2g/24h,尿蛋白(+++)—(++++)定量常>3g/24h。

尿蛋白可分为生理性尿蛋白和病理性尿蛋白;

▎生理性尿蛋白:指无器质性病理损害,尿蛋白程度较轻,常低于1g/天,持续时间短,诱因解除后消失。

▎病理性尿蛋白:

肾小球蛋白尿:是最常见的蛋白尿,指肾小球机械屏障或电荷屏障的改变,滤过后出现,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肾小球损害性疾病。

肾小管尿蛋白:指削弱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重吸收能力的因素;常见于肾盂肾炎、肾小管酸中毒、药物和肾移植后。

溢出尿蛋白:血浆中小分子的蛋白质异常增加,经肾小球滤过后,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常见于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病等。

组织尿蛋白:由于肾组织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多为低分子量蛋白尿。

混合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管和肾小球细菌的损害,常出现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的晚期。

7.尿糖

参考值:尿糖定性试验阴性,定量值为0.56-5.0 mmol/L。

原理:血糖升高超过肾葡萄糖阈值或血糖不升高但肾葡萄糖阈值降低时可出现尿糖。

排除食物和假尿糖后,可分为高血糖型糖尿病和正常血糖型糖尿病。凡使血糖升高者,如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甲亢、肝硬化、胰腺炎、胰腺癌等,均可导致高血糖性糖尿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均可引起血糖正常的糖尿病。

8.酮

酮是脂解产生的B-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

从尿中排出时,可形成酮尿症;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可由高热、严重呕吐、腹泻、肝硬化等糖代谢紊乱引起。

9.尿胆红素和尿胆素原

只要有正常的胆红素代谢通道,都有胆囊。梗阻性黄疸时,胆囊会减少,而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时,胆囊会增加。

胆汁淤积性黄疸时,肝脏的结合胆红素无法排入肠道,使结合胆红素直接从尿中排出。因此,尿胆红素常见于梗阻性黄疸、肝性黄疸和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

哪里可以看到更多肾病的临床知识?

来看看医生站吧。

第一:内科肾病频道

作者:罗

评审:李青教授

编辑:辛迪

版权声明

本文为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结束-

医学界在批准时力求其发表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不对发表内容的及时性和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也不承担因内容过时、引用资料可能不准确或不完整等原因而导致的任何责任。请有关方面在采纳或以此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657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