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发源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然而,黄河发源于何处?因为各种因素,在古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甚至可以说,黄河源头在古代就是一个未解之谜。人们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然而,黄河发源于何处?因为各种因素,在古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甚至可以说,黄河源头在古代就是一个未解之谜。

人们可能不信,但在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意识中的黄河源头都来自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是黄河的上游。虽然黄河的真正源头(青藏高原)海拔近5000米,而“伪源头”塔里木盆地海拔只有1000米,有着4000米的巨大高差,直到清朝,这种误解仍被人们所接受。

那么,在清朝之前的几千年里,是什么让古人坚持塔里木河是黄河的上游,又是如何成为黄河的源头的呢?

今天我们就用3D地形图和历史和大家聊聊中国古代对黄河源头的认知变化及其原因。

塔里木河发源地()插图

人类认识到黄河真源的历史不足百年

现在说起黄河的源头,大多数人都知道它在青海省巴颜喀拉北麓。然而,这个道理是什么时候被证实的呢?准确地说,专业测绘成果是1952年取得的,黄河真正源头的历史不到百年。

公元1704年,康熙皇帝命令拉西和舒兰去探索黄河的源头。后来,虽然他们发现黄河发源于扎陵湖西部星海之上的三条河流,但他们还编著了一本名为《黄河源头简述》的书,详细记录了这次调查。按理说,他们已经发现了黄河的真正源头,但由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这些人在书中仍然坚持认为黄河发源于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据说塔里木河流入罗布泊后,从地下涌出,流向青藏高原的噶达苏旗老山,再流入星海,形成了黄河...这样,在古代最接近真相的河源地理考察,就因为这个荒谬的结论而变得不完善,“黄河发源于塔里木”成为这部呕心沥血之作《河源略》的最大败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古人相信这个看似荒谬的结论呢?其实这一方面是因为古人对“海拔”这个概念认识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古代经典的误解。

塔里木河发源地()插图(1)

积石山、星宿海和罗布泊的位置稷山、星宿海、罗布泊的位置

秦汉以前,古人很难到达青藏高原,黄河多雾。古代青藏高原气候恶劣,交通不便,所以汉人的足迹基本都停在了青藏高原。大禹治水的时候也是这样,过不了青藏高原。所以《尚书·龚宇》中记载大禹“导河积石”,意思是大禹改道黄河,是从积石山开始的,积石山就是现在甘肃临夏的西北。这个记载也从侧面说明了积石山应该是古代汉人所能到达的黄河最上游的位置。

塔里木河发源地()插图(2)

大禹治水源头-积石山所在处大禹治水的源头——积石山所在。

熟悉地理的人应该知道,黄河在积石山段流了差不多1500公里。这一段河的流量还是很大的,还是可以算是大河的。古人自然知道这不可能是黄河的源头。但由于积石山上游更远,西边是积石关,附近是积石山,峡谷两边是石壁,所以差别很大。黄河经过中国银行的时候,好像在过沟亵渎中国银行。再加上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普通人根本无法溯河而上寻找源头。

塔里木河发源地()插图(3)

积石山段黄河地形稷山段黄河地貌

《山海经》中昆仑山的位置使得黄河的源头更加不确定。《山海经》记载,黄河的源头在昆仑山。昆仑山是一座“八百平方,高踞万仞”的神山。上面住着很多神仙,到处都是珍奇动物和玉器。黄河的源头来自昆仑山。

然而,昆仑山在哪里?山海经没有具体说什么,只是抽象地介绍了昆仑山的地理环境:

西海以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一座大山,名为昆仑山。

沙丘山(天山),.....沙丘的水是流出的,而沙丘的水是向西流的(罗布泊),来自昆仑东北角,但实际上是河流的源头。

可以说,西汉以前,昆仑山的具体位置非常模糊,没有具体的位置,这让摸不着的黄河源头更加扑朔迷离。

塔里木河发源地()插图(4)

汉武帝封昆仑,初定“河源”

西汉以前,除了商人,汉人很难越过河西走廊,更不用说更西边的“西海”和“敦义山”了。汉人真正突破河西走廊,还是在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时期,河西地区的大月氏被匈奴打败。他们离开家园,逃到帕米尔高原的西部,在那里重建了自己的国家。汉武帝看到这个机会,打算联合大月氏进攻匈奴,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张骞凿空西域。(凿空,即钻孔,形容道路艰险,危险系数高。)

张骞第一次出使大月氏收效甚微,匈奴几乎全军覆没。但他回国后向汉武帝描述的西域景象,让汉武帝确信昆仑山就在那里:

正如天子所说,他说:...于阗(今新疆和田附近)以西,水向西流入西海(今咸海);东方,水向东流,注入盐(今罗布泊)。延泽潜行地下,其南为黄河源头。更多的玉,河水涌入中国。

塔里木河发源地()插图(5)

张骞凿空西域线路图张骞凿空西域路线图

张骞的意思是在于阗再往西走。帕米尔高原西侧的河流全部汇入咸海,于阗以东的河流全部流入罗布泊(延泽)。之后,罗布泊再无河流流出。而罗布泊的水位却能常年保持恒定,这与当时古人的思维逻辑严重不符。所以张骞猜测只有一种可能:罗布泊的水继续通过地下向东南潜行,然后从大禹治水的积石山回到地面,形成了黄河。这一推论也与《山海经》中的描述一致。

汉武帝听了张骞的介绍,觉得很新奇,对西域越来越感兴趣,想一探究竟。袁元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进攻,匈奴被粉碎,河西走廊被打开。汉武帝派使者向西域各国赠送大量金银,寻找这条河的源头。最后几经考察得出结论:于阗地区是黄河源头,盛产玉石,古神山-昆仑山应该是于阗以南。

汉江源头穷,河源来于河。它的山上全是玉石,都是收集来的。田字古书《昆仑云》出自名江之山。

最终汉武帝认为神话中的昆仑山已经被自己找到了,于是欣喜地将于阗以南的山脉封为昆仑山,塔里木河自然成为了无可争议的黄河源头,从而证实了荒谬的“黄河潜行猜想”。

塔里木河发源地()插图(6)

西汉黄河源示意图西汉黄河源头示意图

汉代以后,黄河河源发生了两次变迁。汉朝以后,中国经历了几百年的动乱,西域长期脱离中原王朝的控制。自然没有人会质疑和求证黄河源头。

唐朝以后,中原王朝的疆域再次扩张,一度延伸到青藏高原东部的阿玛尼青峰。这时人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黄河过了积石山之后,还有一条很长的河道,根本没有下到地下。这一发现意味着汉代以前的记载是假的?

然而,当时的人们仍然无法更进一步逆流而上进行调查。毕竟吐蕃和大唐经常发生冲突。所以最后人们做了一个推断,甘肃的积石山是小积石山,青海的阿玛尼青山是大积石山,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记载:

“黄河源头...从大昆仑东北角出来,向东北流动,经过于阗,进入延泽;即向东南潜入吐谷浑大吉石山,流向东北;到小纪石山,还有东北。”

也就是说,唐朝的黄河之水虽然不是来自临夏的积石山,但他们还是定了一个新的积石山,说罗布泊的水下到地下后,从新的积石山(大积石山)流出,形成了黄河,但他们仍然没有抛弃汉武帝的昆仑山,以及“河水从昆仑山流出”的说法。

塔里木河发源地()插图(7)

古代黄河“潜行”线路变迁古代黄河“隐身”路线的变迁

从秦汉到唐代,人们仍然找不出黄河的真正源头,然后只能用《山海经》来“猜测”黄河的真正源头。元明清时期,青藏高原被纳入官方统治区域,人们对黄河的源头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即使到了清朝康熙时期,官方的地理调查也证实了黄河发源于扎陵湖以西的星海,也知道星海由三条主要支流组成,是黄河的源头。

清朝的勘测人员在巡视三支时,发现北、中支的水是绿色的,只有南支的水是黄色的,于是认为这支可能是黄河的源头,于是继续沿着这条河勘测。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这条河的水在一段时间后渗入地下,走了20英里后,他们又能看到水了。他们一路走到通往西藏的公路旁的卡尔达苏琪旧址,看到了西山脚下二泉流出的黄色的水。虽然现在流出的水少了,但是夏秋两季的流道明显宽了,大了。

塔里木河发源地()插图(8)

青海黄河源青海黄河源头

最后,经过一番讨论,这些勘测人员参考了《山海经》、《龚宇》、《史记》,以及于谦对明代积石山的考证,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在星宿海的西南方向,巴颜喀拉嘎达苏其老峰上有许多巨石,看上去不像是自然形成的,更像是人工堆砌的。堆砌不就是“积累”吗?因此,这座山应该就是龚玉所描述的“积石山”,认为大禹治水始于嘎达苏奇老峰脚下。

按照这种说法,塔里木盆地的许多河流,在流入罗布泊(娄泽)后,向西南潜行,然后从嘎达苏奇的老峰中脱出,再汇入黄河。也就是说,在清人眼里,黄河的源头其实是塔里木河。

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了黄河源头调查小组,最终确定黄河源头发源于玛曲,而非塔里木河的潜行。

塔里木河发源地()插图(9)

河西走廊局部3D地图河西走廊三维地图

其实,古人认为塔里木河是黄河的上游,并不是因为他们相信水可以从低处流向高处,而是因为中原和西域的特殊地理环境。连接中原和西域的桥梁是一条狭窄的河西走廊,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沙漠,地势起伏缓慢,绵延数千公里,让走在时期的人感觉不到自己是在上坡还是下坡,反而会觉得越往西走,左边的山就越高越大。

这一点在古代神话《共工怒不可触山》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共工共工怒触山(帕米尔),折天竺,绝地次元,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刚焉;不满东南,百川流回。”

这个神话说明,在很小的时候,人们就意识到自己生活的世界是西高东低的。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一点说清楚了,自然就没有人会认为古人把塔里木河当成黄河的源头是可笑愚蠢的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063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