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讲学(杏坛讲学图)

孔子讲学的地方叫杏坛。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是北宋天盛二年(公元1024年)的。第45代孔子孔道辅督建孔庙时,就在大雄宝殿旧址& # 34;除祭坛外,周围还种

孔子讲学的地方叫杏坛。

杏坛讲学(杏坛讲学图)插图

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是北宋天盛二年(公元1024年)的。第45代孔子孔道辅督建孔庙时,就在大雄宝殿旧址& # 34;除祭坛外,周围还种植杏树,称为杏坛& # 34;。

也就是说,这个杏坛并不是当初孔子讲学的地方。

孔子讲学的杏坛在哪里?

《庄子·渔父篇》载:孔子游帘林,歇杏坛。弟子,孔子弹弦歌鼓。

今天,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被称为孔子村。村西有一座孔子山,又名子盖山。山上有地方& # 34;孔子讲堂& # 34;。

教学大厅有孔庙、孔子雕像等建筑。有一块东汉钟平时期的石碑。石碑上有四个大字:杏坛遗风。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确定的杏坛位置。

这块石碑高2.8米,宽1米。它在明朝被打碎成四块。万历二十四年,平阴县令姚宗道派人修了一块石头,重新立在教堂门口。可惜在60年代的特殊时期被毁,但1961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留下了一张黑白照片。

十二年,教堂内竖立杏坛双面碑,两面刻杏坛二字,一面是孔府山,一面是孔府村。

明代学者张、刘考证,孔子村子盖山脚下有一条河,名为自流河,是《庄子》记载的河。张为此作诗一首:邹鲁当年聚友,一次过帘下林。只是今天,风如魔咒,夜深人静,仍听得弦声吟诵。这首诗见于孔村镇王屯村出土的明代石碑。碑文记载,王屯村原名杏坛村。

清雍正十年,平阴县令楚王见汉碑风化严重,字迹模糊,遂重写石刻,另立一尊& # 34;杏坛响了& # 34;纪念碑,矗立在平阴通往兖州府的公路旁。

杏坛环也成为平阴八大古景点之一。《泰安县志》、《平阴县志》均有孔子山讲学堂和杏坛碑的记载。

平阴县孔村镇,春秋时叫景子,原属齐一。

公元前555年,晋平公应鲁国和魏国的要求,率领十一国联军伐齐,发动了著名的& # 34;平阴之战& # 34;。

齐灵公战败逃回临淄,金欲乘胜追击。这时,鲁国和魏国都有了自己的算盘,要求攻打险要之地,于是金征服了和。从此,就被纳入了鲁的版图。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即平阴之战后四年,属鲁。

北京距离曲阜大约100公里,在齐鲁卫和齐鲁卫交界处。孔子在这里设讲学堂,远离都城,可以减少各种干扰,专心学习,扩大在其他国家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4443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