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事故(东航坠机黑匣子破译结果)

搜救人员在事故核心现场检查找到的卡包。供图/新华社26日,搜救人员在事故核心现场进行拉网式搜索。供图/新华社关注东航MU5735昨晚,在3月21日东航MU573

东航事故(东航坠机黑匣子破译结果)插图搜救人员在事故核心现场检查找到的卡包。供图/新华社

东航事故(东航坠机黑匣子破译结果)插图(1)26日,搜救人员在事故核心现场进行拉网式搜索。供图/新华社

关注东航MU5735

昨晚,在3月21日东航MU5735 [/K0/]航班飞行事故新闻发布会上,东航MU5735航班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26日下午,国家应急指挥部在广西梧州召开第六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截至26日12时,第二个黑匣子仍未找到。

物理和化学测试已经完成,没有检测到爆炸成分。

距离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失事已经过去6天。26日,国家应急响应指挥部表示,截至26日12时,第二个黑匣子仍未找到。据央视26日消息,经过搜救人员反复探测,飞机撞击点未发现生命迹象,但多方力量仍在联合搜寻。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消防救援人员仍在加强生命搜寻和包括第二个黑匣子在内的飞机残骸搜寻工作,不会放弃任何希望。

郑介绍,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出动220人,组成29个调查组,开展现场勘查、搜救和勘验工作。截至目前,机上120人身份已确认,其中乘客114人,机组人员6人,相关工作仍在继续。目前,自治区民政厅殡葬服务人员已到场协助工作,民政厅已妥善保管接收的遇难者遗体和物品。郑介绍,理化实验室共接收了66个样品,完成了41项检测。它们都没有检测出普通无机炸药的主要离子成分,也没有检测出普通有机炸药的主要离子成分。

在核心区外12公里处发现了尸体碎片。

针对此前有传言称在距事故现场10公里处发现疑似飞机残骸,民航局安全总监、民航局航空空安全办主任朱滔在发布会上回应。24日,当调查人员检查先前在稻田中发现的飞机碎片时,邻近村庄的村民报告说,他们在自己的果园中发现了另一个疑似碎片。调查人员在核心区以西约12公里的藤县藤州镇李秀村鸡头山果园发现了一块长约8厘米、宽约3厘米的长方形复合材料。该碎片位于在稻田中发现的碎片以北约2.3公里处。初步判断该碎片是水田中发现的弧形碎片的一部分。

关于第二个黑匣子的搜寻工作,朱滔介绍,已经搜寻到了靠近第二个黑匣子安装位置的紧急定位发射器(ELT)。

工作人员和家属进行了超过17,000次核酸检测。

广西梧州市副市长苏樱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事故发生以来,本着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原则,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协调有序。苏樱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自3月21日以来,已为11类人员提供了17373次日常核酸检测服务,包括游客支持、现场搜救、乘客家属、酒店工作人员等,目前结果均为阴性。

苏樱说,来乌人员必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为绿码,旅行码不显示中高风险地区居住史;到达北京后,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实施分类卫生管理和相对闭环管理,做好核酸检测、体温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心理援助

事故发生后的后续工作是终身机制。

有些人不想被打扰,有些人需要陪伴和安慰。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童永胜表示,目前各省都有相对完善的灾害预案体系和技术力量,心理医生的干预是及时的。

“对于东航的亲人来说,面对亲人突然离世的重大创伤,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立刻遗忘。”童永胜说,在重大创伤后,他们可能会做噩梦、自杀、出现愤怒和攻击性行为、精神恍惚导致安全问题,或因失去而抑郁。这个时候,简单的陪伴,哪怕是一杯温水,都可能有所帮助。

陪伴是这个阶段最好的帮助。

童永生说,心理危机专家主要帮助他们恢复身体机能,有自愈的力量,有情绪相对稳定的至亲陪伴,比心理医生更有效。所有的社会团体都可以帮助他们,哪怕是解决一个具体的小问题,都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心理危机干预不仅是一项心理工作,还需要物资、医疗、安全等保障。前期突发心理危机后,后续工作是终身机制,每个家庭都需要重建生活。

除了东航机组人员和乘客亲属,他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搜救第一周内,对搜救人员进行适当的筛选和评估,对明显有创伤反应的人员进行替换,进行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同时他提醒,在空惨案发生后,曾经遭受空惨案的公众很容易再次唤起创伤。如果他们感到不适,应及时寻求帮助。

北青报:经过这次空灾难,哪些人需要心理危机干预?

童永胜:空困难导致很多人意外死亡,给亲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心理干预首先关注受害者的近亲属,包括配偶、伴侣、血亲。

一般来说,他们的创伤性反应包括噩梦、自杀、愤怒和攻击性行为、导致安全问题的精神恍惚或因失去而抑郁。通常,特别亲密的朋友也被定义为亲属。如果他们感到不适,他们需要及时干预。

北青报:东航亲属的心理危机干预应该如何进行?

童永生:从长远和理性的角度来看,尽快接受事实是最有必要的。但每个人都有感情,接受事实需要时间。短时间内要求亲属接受太勉强,危机干预无法针对这一目标实施。

面对亲人突然离世的巨大创伤,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让他立刻忘记。其实心理干预就是帮助他度过这个阶段,帮助他恢复身体机能,给他自愈的力量。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心理创伤的程度取决于亲密程度、亲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现有的社会支持。

北青报:他们目前可能处于什么状态?现阶段最需要的是什么?

童永生:受到创伤后,人的情绪不稳定。很多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身边有一些资源,整个心理活动完全集中在创伤性事件上。

心理医生首先要帮助他稳定情绪。有些人情绪极不稳定,甚至可能出现安全危险。只有心理专家安抚他们,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后,才能商量解决问题。第二阶段,心理医生会和他一起理性分析当前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寻找自己的资源和社会资源来解决问题。

东航亲属可能在一两周内处于情绪不稳定阶段。如果情绪失控,可能需要一些药物来帮助他稳定,因为情绪过度崩溃会影响他的身体机能。如果没有安全隐患,我们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帮他稳定情绪。简单的陪伴,甚至一杯温水,都可能有所帮助。他们也可能会提出一些要求,任何要求都是可以理解的。

北青报:情绪稳定期会持续多久?

童永生:重大创伤后,稳定情绪的周期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有关。一天、一周或两周,甚至更长时间都是可能的。

有些人可能不想被打扰,有些人可能需要陪伴和安慰,所以每天早晚都需要评估。如果他不想被打扰,心理医生可能会观察或者帮他找到相对稳定的近亲。近亲的陪伴比心理学家的陪伴更有效。

比如之前的天津港爆炸,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他当时情绪极度不稳定。后来他才知道,平时都是他奶奶照顾他。我们让他回到祖母身边。这是他最熟悉的生活环境,最熟悉的人,安全轻松的环境是他度过感情危机所必需的。

紧急危机过后,每个家庭都需要重建生活。

北青报:东航的亲属中有一些特殊情况吗?

童永胜:如果遇难者是家里的顶梁柱,亲人在心理上相互依赖,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走出悲痛。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长期走不出这个心理创伤。

如果亲人心理健康不太好,其他社会资源不太充足,面临生活困难,或者过程中遇到其他困难,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走出创伤。

北青报:对于亲人来说,如何尽快走出创伤?

童永胜:各种形式的哀悼,包括葬礼,都是一种告别仪式,告诉自己和所有人,这个人已经走了。如果一直没有仪式,家属可能无法彻底结束,开始重建新的生活。所以,有些仪式也是遇到亲友意外死亡等重大创伤时,心理干预的一种内容或方法。

北青报:亲人在事故区走一罐土是一种仪式吗?

童永生:对。他们会认为这是我的亲人,他已经融入了这个地方。这盆土是一种精神寄托,有心理安慰作用。在不违反相关政策原则和规定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北青报:除了心理医生,其他人应该如何帮助东航的亲属?

童永生:所有的社会团体都可以帮助干预的对象,哪怕是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危机干预的层面。比如很多当地人自发组织起来,提供必要的食物、水、衣服和住宿,这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心理干预不只是心理医生在做,每个人都在做。

北青报: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后,他们还需要继续支持吗?

童永生:心理危机干预主要是一项应急工作,核心是让干预对象安全度过危机阶段。后续的心理重建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一般来说,一些心理创伤严重的人可能会有长期的后续治疗。

谈心理危机干预,不能简单理解为心理技术,或者仅仅是心理问题。既要保持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纯心理学之外的事情。前期主要是应急心理危机干预,后期是终身干预机制。每个家庭都需要重建生活。

建议在搜救期间

救援人员的心理评估

北青报:除了东航的家属,还有人需要心理危机干预吗?

童永胜:现场救援人员一遍又一遍见证了惨烈的一幕,也会有创伤。而且,亲眼目睹的直接创伤,和看新闻报道间接产生的担心和恐惧是不一样的。

北青报:救援人员可能会有哪些反应和情况?他们的心理危机干预如何进行?

童永生:救援人员可能会有很多不舒服的经历,比如睡眠和饮食紊乱,身体疲劳,甚至有无力感,觉得自己好没用。

心理医生可以和他们聊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这是创伤的表现。知道这是身体的一种反应,也许他就不会那么焦虑甚至害怕了。

即使是心理干预人员也会对施救者有类似的反应,需要自我调节。

北青报:救援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应该在什么时候介入?

童永胜:我个人认为,搜救结束后,再对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可能有点晚。如果搜救持续两周或两周以上,第一周就要介入心理危机干预。

经过3到5天的搜救,可能需要对救援人员进行一些适当的筛选和评估。对于明显有创伤性反应的,要进行置换,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

北青报:搜救过程中还能给救援人员提供哪些帮助?

童永生:搜救过程中救援人员可能特别累,身体疲劳也会加重创伤反应。如果能把生活搞好,让他们吃好睡好,他们的整体状态会相对好一些。

类似的经历很容易唤起。

外伤要及时求助

北青报:对大众来说,有间接心理危机的可能吗?

童永生:公众的间接创伤与高度发达的媒体有关,会导致“信息过载”。大多数人可能会经历一些不适。但是和个人情况有关。有些人自己可能也会焦虑。看到新闻后,他们可能会害怕坐飞机,也会感到“困扰”。这些反应很常见,也很容易过去。

北青报:公众的间接心理危机应该如何解决?

童永生:公众可以主动减少看手机和阅读相关新闻的频率。不要太关注与事件相关的新闻。每个人的生活总是要继续的。

北青报:对于那些经历过类似困难,有亲友死于空难的人来说,是否比普通大众更容易受到心理创伤?

童永生:他们会对这个空困难反应强烈。有过类似创伤经历的人,一旦发生类似的事情,创伤会再次被唤起,可能出现焦虑、失眠、情绪波动甚至悲伤。他们此时非常需要心理支持。如果有人感到不适,应主动寻求帮助。

北青报:周日是灾难发生的第七天,这是传统文化中值得纪念的一天。每个人的情绪都可能会有波动。有什么建议吗?

童永生: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悲伤情绪会逐渐缓解,但也不排除有个别的延迟反应。在一些纪念日,悲伤的反应肯定会更明显。比如初七,清明节,明年3月21日,大家的情绪会有短暂的波动,但之后会慢慢恢复正常。

文/本报记者孟陈静统筹/池海波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信息网络传播专有权。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8687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