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文化(楹联的文化特点有哪些)

对联的魅力对联是写的,贴的,或画的,挂在柱子上的,所以叫对联。一般人们称对联,以对联为代表形式,所以对联也可以作为对联的代词。由于所处的情境不同,时代不同,对联

楹联文化(楹联的文化特点有哪些)插图对联的魅力

对联是写的,贴的,或画的,挂在柱子上的,所以叫对联。一般人们称对联,以对联为代表形式,所以对联也可以作为对联的代词。由于所处的情境不同,时代不同,对联有很多具体的称谓,如春联、婚联、门联、庙联、车联等等,样式极其丰富。2018年春节就要到了,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在文化氛围中迎接新的一年。

楹联文化(楹联的文化特点有哪些)插图(1)对联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产物,它是中国语言对仗艺术、民间文化、书法艺术和制作技艺四大要素的结合,缺一不可。对联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形式。如果我们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除了少数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对联,西方文化景观中的对联很少。然而,只要你在中国旅行,它就是一道著名的风景,它常常伴随着著名的对联。

对联是建立在汉语特有的语言艺术基础上的一种文化风格,对联和句子是对联的基础。中国的对联,有着工整的字、对仗的字、节奏、平仄和意义,其起源远远早于贴对联的标准形式。比如史书上说“诗言志,歌总言,声总随,律动和谐”。这四句话可以是一句对联,也可以是两句对联。作为一副对联,与后来的水平稍有脱节,而作为两副三字对联,则相当工整。“诗言志,歌总言”不仅语言节奏优美,而且内容深刻。《诗经》里的对句比较多,比如:“不平荠菜左右流。窈窕淑女,乞之(《诗经·关雎》),《我曾爱杨柳柳枝,今思雨雪》(《诗经·蔡威》),意境优美,语言优美。楚辞拉长了这个对仗,丰富了它的表现力。比如《离骚》里的诗句:“木兰在晨,洲在夜。”“唯树芳草散,美恐凋零。”“很难看到杜衡和方志。”"早晨木兰的落露和晚上秋菊的落露."到了汉代,五言诗已经有了表达句子的自觉,如“一颗遥远的牵牛星,一个美丽的河中美人”,“一只纤细的手,一台迷人的机器”,这是一种刻意的创作追求。至于“年轻人不努力,老年人难过”这句经典诗句,对后世对联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联的汉英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它们是工整的词或复合词、成语,而且它们以工整典雅的形式出现,具有形式美感,还在于它们具有节奏,在对仗节奏中体现音律美,在开头和结尾突出音乐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是句子的集成。如陶渊明《归Xi词》云:“舟远微跛,风飘飘吹衣。问丈夫前往何处,恨晨光微明。”曹植的《白马篇》和《鬼子赋》以对仗和节奏著称。对此,刘勰在《文心雕龙·李词》中作了专门论述。他认为:“自然有形,枝必双,神为用有理,物不孤。老公心里一肚子话,裁决是考虑问题。天生一对。”这种对立会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就像人和动物是对称体一样。词语中的对偶是自然的结果。相反,不对称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遵循一个原则:“语言正确是美丽的,价值精致是精致的;先做你该做的,再做你该做的。如果两个词吻合,但优劣不均,那就是马在左,马在右。如果你已经结婚了或者被孤立了,就不要和对方在一起了。这是你的一只脚,你可以向前走。“精致的形式和正当的理由都是前提,但是对抗就不好了。就像两匹马拉的车,肯定不行。你说不出正确的话,就像一个瘸子。在唐代的诗词歌赋中,旋律和节奏的优势更加突出。唐代赋是绝妙的对仗,如《王腾亭序》:“时为九月,序属。流水尽,冷池清,烟凝,黄昏紫...云卖雨,颜色鲜艳。晚霞孤鸭共飞,秋水同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栗鹏岸边;严阵被寒冷吓了一跳,他的声音震破了衡阳的蒲。”这时,对联就呼之欲出了。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书法艺术的加入为对联增添了美感,体现了个体与整体的和谐,这是其他文字所不具备的。中国的书法,从甲骨文到韩立、秦篆,再到魏晋的草书,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文字,成为一个体系。用书法写对联,既能展现书法的独特魅力,又能体现对联的文化。在浙江杭州中山公园,“天下西湖”的亭柱上,注意到一副这样的对联:“秀秀遍山川,晴雨总奇。”它是用行书和草书交替书写的。这里曾是清帝行宫旧址,云雾缭绕,古木参天,风景秀丽。对联是用行书和草书写的。书法逐渐成为写对联的基本形式。

春联-在新年流行的对联。

新年的习俗由来已久。

楹联文化(楹联的文化特点有哪些)插图(2)五代以前,庆祝新年的习俗已经成熟。周政甲子,也就是11月是新年的开始,我们在《诗经》中已经看到了改变新年年龄的盛大仪式。诗经七月有这样的描述:“七月在野,八月在太空,九月在屋,十月是蟋蟀入我床。穹顶闷死了老鼠,把它们塞进了各家各户。嘿,我的儿媳妇,为了改变她的年龄,来到这个房间。”这里的时间顺序是冬季月份的新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10月份打扫房屋,不仅是为了取暖,也是为了庆祝新年。诗中续道:“八月剥枣,十月得米。为此,春酒,迎君眉。”那时候的春天是严冬月份,所以也叫春酒,过年的时候还祈福长寿。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这首诗中,又重复了一遍:“九月清霜,十月清墟。酒好喝,杀小羊,打官司。他说:“万岁!“十月过后,我要烧酒宰羊,我要去一个‘宫廷’祈求长命百岁!不管你希望自己还是别人。重要的是新年是祈求长寿的一天。这个传统一直流传下来。

所以,我们现在经常看到并流传下来的一句经典对联:“天增,年增,人增,春满福报。”其寓意来源于《诗经》时代的新年祝福仪式。这幅对联是大约500年前由明朝的一位学者编辑的。因为与古老的传统息息相关,所以一手成为经典,至今仍是众多春联的首选。人们在辞旧迎新的时候最容易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因此祈求长寿和平安成为新年习俗的基本主题之一。

自汉武帝元年以来,一直采用农历的年初,即正月为新年的开始。从此新年的时间就固定下来了,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所以新的一年长寿平安的愿望并没有改变。与对联直接相关的是对新年门神的信仰。《荆楚年谱》记载南北朝新年习俗:“正月初一为三元节。《春秋》指的是月末。公鸡打鸣,始于庭前鞭炮声,以此辟邪。老少皆衣冠楚楚,献上祝福语,饮椒柏酒,饮桃汤.....为住户制作桃木板,称之为仙木。必须喝第二种,从小。画一个鸡门,上面挂一根芦苇绳,旁边插一个桃符,所有鬼都怕。(一个是:贴个鸡。或者袍上雕五镐,门上贴土鸡。为一户人家做一块桃木板,叫仙木。画着二神,贴在门的四周,左为申屠,右为雷宇,俗称门神。)"

《荆楚隋史集》是梁宗帝所作,隋代杜公所注。然而,在今天的编纂中,很难区分原文和注释文本。门神在此时变得更加普遍。与门神有关的是红木板。画在上面的图画是今天年画的直接来源,而桃的象征是对联的前身。

大年初一祈福的习俗也稳定下来了。过年冷,下雪,刮风,纸对联可能不适合保存。它需要一个创新新年形式的机会。门神是神话支撑的习俗,所以应该会流行。这是对士大夫的优雅恭维,普罗大众一时难以认同。所以唐朝才没有对联的习俗。由此可见,文化创造并不容易。后来五代十国时期,一个偏远地区的地方领袖做出了很大的文化贡献,就是后蜀的孟尝君。

据清代梁章钜在《对联从化》中说,后蜀孟昶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改造,他敢于在符涛上写对联是了不起的。原来的桃符应该是一块红木板,上面有一些“符号”,大部分是道士画的。所以过去没人敢碰桃木,因为那是神木,现在还是道器。但后蜀王孟昶胆子大,敢自称大蜀皇帝,在郊外举行仪式祭拜。道教传说张喜安是孟尝君,张喜安打狗年画据说就是他的肖像。于是,这位热爱道教的君主创造性地将“新年余庆,甲节长春”的对联题写在桃符上,挂在门上。可以说,这是一副名副其实的春联。所以孟昶一直被认为是楹联的创始人,楹联的权威。因为对仗工整,语言吉祥,是春联的典范。

直到宋代,春联还叫“符涛”,王安石在《一月天》中说:“鞭炮声一岁,春风暖屠苏。千家万户总以新桃换旧桃。”这首诗描述了中国新年习俗的代表符号符涛,但它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随着造纸业和其他技术的发展,纸逐渐取代了符涛,开始了春联的新时代。

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与被誉为“楷书四大家”之一的元世祖忽必烈之间的春联故事,一直以来都是脍炙人口的佳话。忽必烈喜欢汉文化和对联,但自己不会写。当他听说赵孟頫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时,就召见了他。“紫昂峰美如玉,四周倒映。祖父心有异,以为自己不是大臣。摘冠时见头尖,曰:‘乃俊秀书生耳。’”他命令赵子昂写两副对联,一副是春联,另一副是春联。于是,赵子昂写下了“天九门露宫阙,多国袄躬珠冠”和“日月争辉,山河壮,皇帝寿”两副对联。春联不仅赞美了皇宫的宏伟和威严,如同天上的仙宫,也赞美了皇帝的智慧和尊严。迎春对联也是如此,赞美皇帝的功德,壮丽的山河也被它们增色不少。两联语言简洁明快,增强了民族认同感,促进了民族融合。其意义绝非讴歌美德可比。

明代文学家沈的《简》也记载了另一个与春联有关的故事,说路过扬州映月楼赵家,主人要春联。子昂写道:“春风元朗三千客,明月扬州一楼。”主人喜出望外,赏赐了一个紫金罐。可见,这一时期的春联不仅皇帝喜欢,普通百姓也喜欢。不会写就请别人写,不仅成为朝野共同的时尚,也形成了强大的传统。

在朱元璋的推动下,对联盛行,朱元璋是春联的爱好者。自然,春联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呈现出生成的趋势。朱元璋在金陵的时候,曾经颁布过一道诏书:公职人员和老百姓的家门口都要加一副春联。这个顺序一下子把春联推广到了千家万户,成为了过年习俗的标配。他还隐姓埋名进行了一次私人访问,检查命令的执行情况。后来看到一个阉割大师的门还没写。我一问,原来他们没请过写春联的先生,所以我亲自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的对联。那些幽默的对联、双关语和寓意深远的对联,一时成了佳话。可见,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大大促进了当时贴春联的习俗。

新时代对联

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有着新的文化氛围,而楹联文化是这种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楹联文化(楹联的文化特点有哪些)插图(3)对联文化不仅具有审美形式,还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自古以来,每一副对联都有创作者传达的深刻思想内容。如宋代大学者朱曾写对联“爱君,惜道泰,忧国,愿新春大吉”,意在抒发忠义爱国之情,表达美好祝愿。新时代的创造是“千人和合,月月乐民”,“天地人和,与中国和谐”;优美的歌舞,美丽的鲜花,美丽的今夜等等。,都表达了丰富的感情和愿望。

在文人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对联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对联的审美功能,如用对联作为高雅的装饰品来美化生活,提升日常生活的境界。文献中记载了名人徐渭的故事:“徐文长渭,山阴,名天池,名青藤。”住所被称为青藤书店。绿色的藤蔓是手工种植的。藤下有池,横平桥,桥上有柱,顶上有石台。额上写着‘天汉分源’。连云:‘金玉一池美如水,满眼青黄本色。’专栏后面又有云:‘玄关不一定叫另一种宗教。你应该知道书主怀孕了。桥的柱子上写着‘中流砥柱’。"

徐渭极大地把对联带入了士大夫的高雅生活。这些对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式空,使诗意的栖居成为现实。“中午看夕阳,听鸟鸣;夜深了,等半帘明月,来一场清风。”同样,从审美趣味上来说,对联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也多是以对仗的方式。在民间故事中,对联是非常重要的母题,对联讲究技巧和智慧。因此,在许多民间故事中,对联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对联也成了民间的重要谈资。对联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样式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联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时代顽强生存。对联有规范的形式,可以自由表达现实内容。对联是一种工具,可以用在行政、商业、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对联的文化传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现在央视春晚有春联,各省市有拜年用语,春联引人注目。央视相关节目,如“机智”栏目,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成为推广对联文化的主流平台。各国书法家捧春联也是一种惯例。比如刚刚在上海举办的2018春联大会,100位书法家磨拳擦掌,可谓盛况空。

中国楹联协会积极弘扬楹联文化,成功将楹联报关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此同时,各地都在申请将对联习俗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期引起各方关注。让楹联走进千家万户,回归日常生活,是楹联文化传承的根本目标。因此,一些高校积极开展楹联研究和教育普及。比如华东师范大学每年都会举办“把春联带回家”的活动,近十年写了上千副对联;2017年,全国高校举办了近十场各类楹联文化研讨会。对联文化的传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是对联所继承的任务。没有提高就没有普及,没有提高的普及就是低水平的普及。中国楹联学会计划与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探讨建立楹联文化博士后研究基地,楹联文化新格局正在酝酿。

楹联标准的继承和提高并不容易。是社会文化综合实力的体现。诗歌境界的提升,书法水平的提高,民俗生活的传承,是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建筑文化是否给楹联的传承留有余地,人们的休闲生活是否以高雅生活为目标,都会制约楹联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联文化的复兴可以看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尺。

对联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格,它是一种象征,就像中国文化的天空中飘扬的一面旗帜空,灿烂辉煌。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对联。它们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宏大,内涵深刻。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传统。除了以民间文化为本位,其内涵也与时俱进,反映历史进程,促进当下社会文化认同,意义非同寻常。对联从古代就有了,伴随着民俗的发展,是一幅反映历史进程的长卷。至今还能展示“五讲四美”、“一带一路”和对联。所以对联本身就是文化,是文化的载体。

回顾楹联文化的历史和楹联在新年流行的传统,我们应该在继承楹联文化独特形式魅力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和内容要求,“二十四节气,干坤争美;五十六朵奇葩,与春融为一体。”春联庆祝人民的和平和繁荣,幸福的话形成了一个满月的双花。”“梅花一路追新梦,两行竹叶入画。”“铺开盛世和谐卷,书写一片美丽中国”。

贴春联让我们感受新年的气氛,读春联让我们“笑着辞旧岁,喜迎新春”!

来源:学习力

图像源网络

楹联文化(楹联的文化特点有哪些)插图(4)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8238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