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指的是什么(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停止回答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使命的问题。新中国成立近30年后,党领导人民在中华大地上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停止回答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使命的问题。新中国成立近30年后,党领导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履行了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内忧外患的情况,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把握历史前进的逻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面对滚滚向前的世界潮流,党领导人民踏上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创造、坚持、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交出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答卷。同时,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期的一切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

一个转折点已经实现

开创了一条道路

在时间的长轴上回望,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会因为其深远的影响而被永远铭记。1978年12月18日将是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伟大的转折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打破了曾经被奉为圭臬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廓清了长期困扰人们的思想迷雾,开创了一条充满活力的康庄大道。历史事件的意义往往只有回到它发生时的情形才能看得更清楚。很多今天看来不合适的做法,在当时是毋庸置疑的铁律;那时候很多现在习以为常的东西都是谈虎色变的禁地。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历史关头,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远见,把“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要开始这条路,前提是要走准历史方位,校准时代坐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没有清醒的认识,或者急于“跑进共产主义”,或者认为现在还是两个阶级激烈斗争的“过渡时期”,导致了“左”和“右”的错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阶段作出了科学判断,认为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坐标基点和发展原点,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此基础上制定和推进的。

[问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这包括两层意思:第一,我们的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困,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改善。

开创这条道路,无非是为了坚定政治方向,夯实制度基础。改革不是要改变旗帜,改变方向。有些事必须改变,有些事不能改变,有些事不能改变。如果改变了他们,他们就会失去根基,迷失方向。邓小平同志把改革开放称为新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他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巩固了与社会主义本质相关的根本制度。例如,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前进的定星和压舱石,任何时候都一刻也不能动摇和分离。

开创这条道路,关键是打破条条框框,大胆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经验和时代要求出发,澄清了一些混乱的理论是非,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新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发展战略和发展动力作出了全新的阐述,用一系列新观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比如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三个有利于”的准则,“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等等。这些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论述,具有穿透力、解释性和实践性,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指引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奋勇前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独特的标志和最亮丽的色彩。

[问答]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什么?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什么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什么是“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实行两种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省、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一步。科学社会主义开启了从统一模式到特色探索的崭新一页。如果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太了解,那么从那以后就有了突破性的认识。新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沿着勾画的基本轮廓和描绘的宏伟蓝图,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

2.捍卫旗帜

坚定方向

纵观人类社会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趋势不断演变,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走向。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犹如多米诺骨牌的倒塌,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资本主义世界迎来辉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遭遇黑暗时刻。中国等少数社会主义国家被资本主义包围,就像海洋中的几个孤岛,似乎随时会被吞噬和淹没。国内一些人丧失了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还能举多久存在困惑。西方有些人甚至说,社会主义是20世纪的产物,肯定会在20世纪终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真的结束了吗?

[一般知识]

多米诺骨牌

多米诺骨牌是由木头、骨头或塑料制成的长方体骨牌。它以一定的间隔排列成行。当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被轻轻推倒,其余的多米诺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多米诺连锁反应是指在一个互联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历史最终结论

1989年,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提出了历史终结的结论。他认为,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人类政治历史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只有在困难的时候,才能更有勇气;只有它的确定性才是珍贵的。面对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双重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惊涛骇浪的重要历史关头,逆流而上、坚守阵地,沉着应对一系列事关中国主权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克服政治、经济、自然等领域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次考验,排除各种干扰,确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顶住了冲击,升起了旗帜。苏共垮台后,中国这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西方政权颠覆的焦点。他们采取“以压促变”的策略,通过政治遏制、经济制裁、军事威胁、外交孤立、舆论鼓噪等手段轮番攻击中国。,并竭尽所能迫使我们就范,试图让中国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希望让中国步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后尘。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党领导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成功化解各种激烈风险和挑战,稳定了改革发展大局,使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国巍然屹立。我们毅然决然地站了起来,始终做到了“千难万险,让东西南北风盛行”的目标。

完善制度,举旗。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竞争和较量中,我们既要同它们进行坚决斗争,又要通过改革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进行改革,就会扼杀社会主义的内在活力,阻碍社会主义比较优势的发挥。党带领人民结合新的实践,把改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激发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如果我们自己做到了,就可以“尽管风雨兼程,稳坐钓鱼台”。

打开局面,举旗。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拓展。这一时期,我们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走出去”战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等。通过一系列战略部署和重大实践,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世纪之交高高飘扬。我们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可以用“捧着梦想,写着精彩的故事,天天破云破万里红”来形容。

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没有倒下,而是一直牢牢地举着、牢牢地举着、高高地举着。社会主义的历史并没有到此结束,但“历史终结论”却在不争的事实面前终结,淹没在汹涌澎湃的历史大潮中。

第三,它促进了发展。

增强国力。

在历史编年史中,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深深嵌入历史的标志性符号。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科学发展是最具时代印记的关键词。进入新世纪,中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依靠科学发展。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创造了科学发展的辉煌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形势下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从2002年到2012年,中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快速跃升。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2多万亿元增加到50多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6000多美元。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跃升至第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令人振奋。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抗击非典疫情、地震灾害等重大斗争取得胜利。北京夏季奥运会、残奥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中国的面貌变化很快。

人民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亿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加强,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延续了几千年的“皇粮税”已经成为过去。义务教育阶段免除了所有学杂费,社会保障安全网不断编织。到2012年,我国各类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7.9亿,各类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基本建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

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发展起来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我们坚持正确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斡旋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真诚援助第三世界国家,促进反恐、环保、禁毒、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这似乎是最不平凡的,但它很容易,但很难实现。”这一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快速发展,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一系列重大挑战的结果。我们完成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大喜事,妥善处理了突发事件和困难,战胜了一系列历史罕见的灾难,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不平凡的历程和生动的实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不远处,记忆犹新。回顾新时期30多年的历史,我们由衷地感到,这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使中华民族向着复兴梦想阔步前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引领力,使世界社会主义在遭遇挫折后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5287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