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内容(永乐大典目录分类)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典籍,正文22877卷,通例、目录60卷,11095卷,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先秦至明初的八千多种古籍资料,包括天文

永乐大典内容(永乐大典目录分类)《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典籍,正文22877卷,通例、目录60卷,11095卷,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先秦至明初的八千多种古籍资料,包括天文、地理、人事、名物、阴阳、佛道、技艺等。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编辑的起源

公元1398年,朱元璋死了,他的传记是在朱允炆,皇帝是文健。第二年,他的叔叔,燕王朱迪,发起了“靖难之变”。403年,朱迪称帝,夺取政权,改称永乐,史称“明成祖”。为了巩固政权,炫耀文明统治。明太祖成祖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文化教育和振兴学术的政策。他要把自己的“文治”推向“远非汉唐”的巅峰。他想以一部《百王传·历代正典》“统制”标榜盛世。于是,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命翰林院学士、少保亲王姚为监,编纂了一部大书,系统地收集古今书籍,以供参考。

解缙接到指示后,组织了147人,把各种材料抄进了书中。次年十一月,该书编纂完毕,命名为《文学大成》。据史书记载,朱迪“读了他进的所有书,但仍有许多没有准备好的书,所以他下令重修”。解缙重组其编纂力量,并在文远馆开设了博物馆。参与者“贡献了3000多名编辑”。在收集了无数书籍,收集了各种意见之后,最终在永乐五年(1407年)十一月,这个宏伟的杰作得以重建。姚领导做了介绍,看后表示满意。他亲自作序,正式命名为《永乐大典》,并聘请文案抄写全书。到1408年冬,《永乐大典》全书已抄完。

《永乐大典》收录了“百书经史子集”,包括天文、地理、人事、名物、阴阳、佛道、技艺等字,可谓包罗万象。重要古籍记录有七八千种。得益于此,流传了许多后世已不存在的失传秘籍。《永乐大典》藏书多达542册。特别是《大典》的编纂方法,即“取全文直,而不犯减短语之错”,与清廷编纂《四库全书》时基于政治考虑而增删经典内容的方法不太一样。许多有价值的文献可以保存其原貌,提高收集材料的文献价值。该书以洪武郑云为纲,“用韵统一文字,用词联系事物”。只要根据韵找到要查找的字,就会显示该字的注释、音韵、篆书、隶书、楷书、草书,以及与该字有关的天文、地理、人事、人名、事物等各种记录。

精美的文字作品

《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收藏广泛,而且字迹工整、绘制精美。它在手稿中被称为珍宝。

“大典”以桑皮、构树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饺子皮,当时北方习惯称之为白棉纸。正如宋明·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说:“其纵条断如棉丝,故称‘棉纸’。”这种纸产生于嘉靖前后的百年间。它是白色的,有弹性,所以是印刷书籍的好选择。

全书是手绘的竹丝柱,两面环绕,半页8行。盛大的仪式需要几十万张纸,所以手绘柱子并不容易。一些学者认为,侧栏和边界围栏是两次完成的。“可能是边栏和书口用薄板刻空,固定,然后用刷子在木板上涂成红色。原理类似于唐代纺织品的漏印。柱中的直网格再次完成。直格子的上下两端都有针眼。是用尺子量出来的标准,用画笔仔细画出来的。”

书的内部字,除了书名的第一个字是用多种篆书、隶书、草书书写外,都是楷书临摹,字体规整。正文用的是墨水,引用的书名和书的开篇用的是红色。句子和音标用小红圈盖章。朱墨非常容易读懂。书中的各种插图包括人物故事、博古器物、宫殿建筑、园艺花木、山川地图等。这是用传统的白描手法绘制的,造型生动逼真,工艺精湛。

正拷贝理论

《永乐大典》完成后,收藏于南京文远馆。永乐十九年(1427年),北京紫禁城建成,朱迪迁都北京。永乐大典被运到北京,存放在宫城的文化建筑里。嘉靖皇帝在位时,对《永乐大典》珍爱有加,常将一两本放在案头备查。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失火,烧毁三间大殿,危及文楼。听到宫中失火,嘉靖皇帝连发三道命令,连夜营救永乐大典。大火之后,嘉靖皇帝有了再做一份《永乐大典》保存下来的想法。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秋,嘉靖皇帝任命徐阶、高拱、张等人校订《永乐大典》抄本。据统计,当时通过考试录用的抄录员有100多人。他们严格按照永乐大典的书体抄写,每人按规定每天抄写三叶。每本书的末尾都记录了总校官、分校官和写书官的头衔,以示其职责。重录副本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才完成,历时六年。《永乐大典》复印件的格式和装帧与原件一模一样。

原来的永乐被转移到文远馆,明朝死后下落不明。何时失传,至今仍是《大典》收藏史上争议较大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是被明清战乱所毁;也有学者有另一种推测,即“永乐大典”并未被毁,而是葬于永陵。关于永乐大典的存废,众说纷纭。通俗的说法是,原来的文远馆被毁了,残迹是《黄石易》的复制品。

首先,副本存放在新落成的黄石集,然后在清朝雍正年间转移到天安门广场以南的翰林院。经过多年的混乱,副本在明清时期遭遇厄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官员自己偷。康熙年间,当许、、等人发现这份《皇史稿》时,其中不少已经遗失。雍正年间,迁翰林院拜一亭。由于当时管理不善,大典再次失传。光绪元年(1875年),清理《永乐大典》时,发现仅有5000余册。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只剩下800多本。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最后的厄运来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毗邻东交民巷的翰林院靠近使馆区,沦为战场。敬亭亭被毁,大典几乎全部焚毁,残存的残迹被侵略者大肆劫掠,甚至更换砖块修筑工事。被掠夺的大典被运往英、美、法、日、俄等国,散落在世界各地。目前仅存400多本,分散在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馆藏。

收集历史故事

大典被劫掠焚毁后,翰林院仅存六十四册,由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清末大臣陆润痒运回大宅。清末要建首都图书馆时,学部曾提出将翰林书院残存的“大礼”交由首都图书馆收藏,但未获办理。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周树人(鲁迅)被任命为教育部社会教育科第一科长,主管图书馆、博物馆等部门。在他的建议和努力下,教育部要求国务院将保存在翰林院的《大典》残本送交教育部,保存在首都图书馆,并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立即派出工作人员前往陆润痒,并向教育部运送了64份《大典》。除4册陈列在教育部图书馆外,其余60册送往首都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首批进藏大奖。

首都图书馆在妥善保护这60卷《大典》的基础上,到处搜集,广泛收藏。这期间,首都图书馆的名称几经变更,但《大典》的收藏从未停止。到1934年,《大典》的藏书已达93卷。

之后永乐大典的聚、散、离过程充满传奇色彩。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局势动荡,政府下令古物南迁。北平图书馆先将敦煌经书、古籍善本、拓片、地图、珍贵西文书籍打包,然后存放在天津大陆银行等安全的地方。1933年5月,教育部命令北平图书馆将宋元经典书籍《永乐大典》《明史》等移至南方,以防万一。北平图书馆接电后,将把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善本运往上海,存放在公共租界仓库,并设立国立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负责管理。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不久欧战爆发,使国内形势进一步恶化,威胁到存放在上海的古籍安全。代理策展人袁同礼先生和上海办事处钱存训先生通过驻美使馆与美国方面联系,决定重新挑选这些珍本书,然后运回美国保存。在3000册精选图书中,有60册《永乐大典》在太平洋战争前抵达美国,由国会图书馆保管。1965年,这些善本被转移到台湾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如今,国家图书馆专门为存放《永乐大典》而制作的楠木书柜,为这60卷《大典》预留了一席之地。

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永乐大典的收藏也出现了全新的局面。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向中国政府归还了11册《大典》。文化部收到后会交给北图收藏。除了政府拨款,一些重视文化传承的爱国人士和藏书单位也将自己收藏的大典交给北图集中收藏。1951年8月20日,周树涛先生率先将家藏的一本《永乐大典》无偿捐赠给国家,并给北图写信:“把珍珠还给合浦,把私人利益变成公共利益,也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随后,赵先生还捐赠了其家族藏书中的一本《大典》。更令人感动的是,在张元济先生的倡议下,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一致批准将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收藏的21卷《大典》赠送给北图。此后,北大还将《大典》的四份副本转移至北图。广东省文管会也转让了3份。还有、先生、许先生、陈立爱如先生向北方捐赠大典,各一册。

此外,被德国人民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交还了我国的3本,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交还了52本,苏联科学院也通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转交了1本。就这样,远离故国的67本《大典》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重新“团聚”在北图。

大典的采集过程也有一段传奇故事。1983年,在山东叶县农民孙洪林的家中发现了一本《永乐大典》。发现的时候,大典的上下已经被切掉,做成鞋子。家里的老太太虽然不识字,但是从祖上继承下来的敬字惜纸的传统,使得这本书的内容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这也算是大典流传过程中的幸事。孙知道这本书的重要价值,就把它送到叶县文化馆,叶县文化馆又把它转交给北图,北图在收到这本书后,由专业的修复者进行了修复。这本问世多年的古籍,终于和其他“大典”汇合了。

自1912年第一批《永乐大典》在西藏收藏以来,中国国家图书馆现有221册(其中台湾省60册),超过全球藏书的一半,居所有藏书之首。这些藏品是由政府、重视文化遗产的有识之士、捐赠和私人收藏、国际友人的友好捐赠、几代图书馆人的相聚而成。《永乐大典》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库房专门为其制作的楠木书柜中,保存环境良好。同时组织专业修复力量对其进行修复,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基本保持了《永乐大典》成书时的原貌和风貌,确保了其资料价值和文物价值不因修复而受损。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原版保存的基础上,正积极计划采用先进的影印和装订技术重印《永乐大典》。本影印本严格按照原书的版面规格和纸张装帧进行复制,力求保存大典的全部信息,重现其往日的辉煌。这是造福学术界的一件大事,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同时也使这一人类伟大的文化遗产重现于世,历久弥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127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