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案件是怎么回事(黄光裕案件中原告的证据清单)

黄光裕案件是怎么回事(黄光裕案件中原告的证据清单)

文|江小鱼

在商界,能赚钱的人多,能成为传奇的人少。这其中,黄光裕不得不提。

据说马云曾经说过,如果黄光裕出狱,他会提前退休。让马云“害怕”,可见黄光裕之前的霸气。

从年少贫穷到暴富,再到一夜入狱,作为国美的掌舵人,黄光裕的故事远比他的小说精彩。

50年前,黄光裕还不叫黄光裕。

1969年,潮汕渔村的曾老一家迎来了二儿子,取名君烈。君烈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情况很惨淡。他的母亲曾婵真家境贫寒,靠两亩地和一门制油手艺勉强度日。

他的父亲黄长义更惨,因为穷的没法活。十几岁时,他离家出走。后来被母亲“美人救英雄”收编进自己家当女婿。他生了四个孩子,连个命名权都没有。

曾的家庭生活艰辛,但曾俊烈的父母却有很多故事。

曾婵真祖上在泰国做大生意,家里几代人都信天主教,所以特立独行。黄昌义的祖上曾经是富家的地主。

小时候,曾俊烈和他的兄弟姐妹们经常听父母讲述他们祖先的辉煌过去。那些堪称土豪版穷爸爸、富爸爸的故事,为曾氏兄弟姐妹日后开创商业帝国奠定了基础。

听着祖先们辉煌的过去,看着贫穷邻居的困境,曾氏兄弟姐妹下定决心,将来要复兴家风,把老曾家八代的钱都赚回来。

尤其是老二曾俊烈,赚钱成了他人生的终极目标。

对于君烈来说,下辈子还有命,但是不挣钱,这辈子就亏大了。结果过了几年,事业有成,曾俊烈去香港改名,为的是上一层楼发大财。

事实证明,给小曾改名是值得的。

多年以后,小曾的名字将和他的财富一起成为一个传奇。给小曾带来好运的名字是黄光裕。

当然,少年时的黄光裕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会跌宕起伏。但当时他深信自己可以像老乡李嘉诚一样,靠捡垃圾赚到足够多的钱来补贴家用。

1981年,汕头成为经济特区,黄光裕也等待着改变人生的机会。

经济特区可以联系海外,让外国商品通过汕头进入内地。足智多谋的汕头人找到了一条生财之路——走私二手电器。

黄光裕的大哥黄俊钦也在其中。

黄俊钦很有天赋。他自学了如何组装电器,他能够将废弃的外国产品重新组装起来正常使用。黄光裕走街串巷收废品,然后卖他哥的电器。兄弟俩配合默契,尝到了赚钱的甜头。

但是汕头的竞争对手很多,这点甜头根本满足不了黄氏兄弟的胃口。1985年,高中毕业的黄俊钦外出经商,扩大了省外赚钱的范围。黄光裕的哥哥跟着哥哥一起唱歌,不再看书,辍学,跟着哥哥去打天下。

就这样,兄弟俩踏上了去内蒙古的火车。在内蒙古,黄兄弟不出所料,赚得盆满钵满,仿佛他们的人生已经达到了顶峰。

但是这个峰值的质量并不高。就像周杰伦里的龙卷风,吹走了。

因为犯了投机倒把罪,黄俊钦在呼和浩特被捕,货物没了,人进去了81天。黄光裕比他哥哥强,躲了过去,所以黄家俊没有被团灭。

在内蒙之行中,黄光裕看到了发财的曙光。虽然锒铛入狱,但在财富面前,什么也阻挡不了黄光裕赚钱的决心。黄俊钦出来后,黄光裕征求了哥哥的意见,决定去北京大捞一票。

那一年,黄光裕使出浑身解数,拉着他的包袱,在北京杀了他。刚下火车,就被京城的三轮车师傅打死了。但是,身陷囹圄的黄光裕,对这点小事并无用心。他急于考察市场,寻找自己的发财之路。

经过一番调查,黄光裕决定卖衣服。为此他还献上了一个100平米的商铺,并把他的兄弟从内蒙古叫到北京,准备干一番大事业。这家名为国美的小店,成为黄光裕财富帝国的第一步。

1987年,国美服装店开业。为了多赚钱,黄光裕把店面分成两半,一半卖衣服,一半卖电器。后来黄光裕发现卖电器赚钱快,干脆把国美变成了电器卖场。

当时是80年代,人们的口袋越来越大,对电器的需求也在飙升。黄光裕和黄俊钦赶上了这趟顺风车,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开了越来越多的分店。

1990年,国美的业务继续扩张。为了保证低价,黄氏兄弟采用了新的销售模式,踢开中间商,直接与厂家合作。这种模式简单粗暴但效果很好,国美的销售额在稳步上升。

第二年,黄光裕还创新性地在《北京晚报》中间刊登了国美的广告。“买电器,去国美”成为八十年来最流行的广告。

1992年,国美销售额飙升至2亿元。牟取暴利的黄氏兄弟,在势头刚刚好的时候分了手。黄俊钦拿了六家店做房地产。

黄光裕分了剩下的门店,几十万现金和一辆李霞轿车。至于分家的原因,有人说是利益不均,也有人说这是黄氏兄弟的经营策略。

虽然不占分家大头,但国美的品牌还是留在黄光裕手里。1993年,黄光裕统一了手中的门店名称,开启了国美的奔腾时代。

那一年,黄光裕还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后来成为他儿媳妇的银行信贷员杜鹃,另一个是他的司机张志明。

张志明既能干又务实。成为黄光裕的司机后,他把自己的老板黄光裕变成了一张张帅脸的大哥。

1996年,做足了零售的黄光裕也想做一些快钱项目,于是模仿他哥,把国美的业务拓展到了房地产行业,而国美的主营电器则交给了张志明。

作为黄光裕手里的一把利剑,张志明不停地为叔叔和哥哥挖金山银山,把国美做得越来越大,也占领了国内电器的高地,把版图扩张到全国各地。

但国美降价的模式引起了众多厂商的抵制,以至于在2001年国美进入沈阳市场时,厂商们成立了反国美联盟。

当时据说有人去国美商城,会收到“敢买砍你”的问候。

但是,黄光裕一点也没有屈服。他一边瓦解敌军,一边邀请记者暗访。一年后,“能不闹就不闹”的东北厂商也被黄光裕打趴下了,国美只能任其在沈阳蓬勃发展。

恨得牙痒痒的制片方给黄光裕起了一个不太文艺的外号,价格屠夫。就连一向硬气的董明珠也对黄光裕进行了投诉,要求其向同行道歉。

但当时黄光裕正在跟随北大律师张玉栋和香港商人詹培中研究资本运作,赚钱到底。董小姐自然等不及黄将军的抱歉。

2004年,黄光裕经过一番阴谋后成功借壳上市。35岁成为胡润榜单第一。为此,黄光裕颇为郁闷。“我对胡润榜烦死了。谁上去谁倒霉!”

黄永远不愧为上帝选择的儿子。他嘴巴张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2006年,黄光裕被要求调查,因为“黄俊钦,黄光裕接受调查”的文章应验了。好在黄光裕经过一番调查后被释放,算是躲过一劫。

心有余悸的黄光裕痛定思痛,为了和气生财,四处结交官员。在此期间,国美电器继续大踏步前进,在2008年达到高潮。

那一年,当JD.COM的阿东因为销售额突破10亿而美如屁,阿里的马云也因为拿到30亿而美如孔雀时,国美的黄光裕坐在1200亿的云端看着自己的小兄弟笑而不语。

当年黄光裕带着母亲曾婵真传递奥运圣火,远超祖辈。用一句歌词来形容就是“无敌有多孤独”。

大约是为了让黄光裕不那么感到身居高位的孤独,黄光裕和黄俊钦在2008年达到巅峰后被警方带走。

这一次,黄氏兄弟没能漏网,都被抓了。黄光裕多罪被判14年有期徒刑。

后来国美也因为群龙无首、姓氏夺权、后院起火等挫折逐渐失去了辉煌,黄光裕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从十六岁离家时的贫穷到三十多岁的首富,再到一夜入狱,有人猜测黄光裕入狱是犯法。但其实仔细回想起来,黄光裕半辈子大起大落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字——盈利。

其实追求利益是对的,做生意也是正当的。如果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的无视规则,自然不会长久。

据说黄光裕的刑期今年就要到期了。有人说,黄光裕出狱,江湖必将再起。只是时代变了。不知这位昔日的金融霸主出狱后能否重建山河,以恢复丰功伟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2693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