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5885(168888)

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边肖:记得要集中注意力。投资区块链,戳:火星财经App下载第31

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边肖:记得要集中注意力。

投资区块链,戳:火星财经App下载

第31条曲

作者墨菲

“这不是q币吗?”在脸书的《天秤座》发布的当天,一些网民取笑了它。

但除了吃瓜群众的嘲讽,几乎没有人会真的把天秤座和q币划等号。毕竟比起中国网民熟悉的q币,天秤各方面都要高很多:稳定的反法币,极高的合作门槛,无国界的货币,普惠金融的基础,为世界而生,这似乎完全超出了吃瓜人常用的q币购买QQ秀的类比。

大家都忘了的是,曾几何时,q币被网友们作为结算工具在虚拟世界里流通,甚至隐隐成为了虚拟的“通用等价物”。腾讯作为q币的发行商,几乎成了虚拟世界的“中央银行”。

当年q币在国内引发的舆论风暴和监管争议,不亚于现在天秤引发的风暴。

“太阳底下无新事”,这也是一种“虚拟货币”。从诞生到发展到辉煌,再到现在回归原点,这段波澜壮阔的旅程或许会给天秤座改变世界的道路带来一丝启示。

抽出鞘

回到2000年4月,这个月,飙升了近两年的纳斯达克指数突然毫无征兆地暴跌。之后,短短几个月,市场蒸发了8.3万亿美元。

当时腾讯虽然还没上市,但也包裹在泡沫里。最糟糕的时候,账面上只剩下一万块钱。幸运的是,就在股市崩盘前,腾讯从IDG和映客那里获得了救命钱,赢得了一个令人窒息的喘息机会。

这是互联网创业者最黑暗最冷的时刻。泡沫破裂了,人们普遍感到悲伤。幸存的互联网公司正在努力寻找新的方向和新的盈利方式。

机会留给了幸存者。

“梦网”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第一生命线。中国移动推出的短信增值业务腾讯凭借“手机QQ”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不仅首次实现月度盈亏平衡,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净利润过千万。

“网游”是半根救命稻草。之所以当时只是“半根”,是因为互联网上的一个致命问题还没有解决——支付。

比如国内最早的棋牌类网络游戏联众游戏,一年多时间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月活用户300万。虽然用户数量突飞猛进,但是却没有适合游戏玩家的付费方式。

据腾讯传,中美互联网行业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金融信用体系的缺失。“长期以来,如何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统一直困扰着所有运营商”。

在线支付的问题也让腾讯不堪重负。因为腾讯对QQ收费的一系列实验都是走上街头:广告、会员制度、企业服务反响不大;QQ号注册费让腾讯陷入了第一次舆论风暴。

马花藤将这些失败归因于支付方式的缺乏:“那时,很少有年轻的中国消费者拥有信用卡,他们必须去邮局汇款。很少有网友愿意为了每个月10块钱去邮局。

这是腾讯当年最大的尴尬:手里有一亿用户,QQ却像“饿死鬼转世”。融的赚的钱都花在QQ上了,还是找不到直接盈利的方法。

一个转折点萌芽在一家叫九城的游戏公司。

九城创始人朱军提出了“游戏币”的收费模式。他们和上海电信发行了联名卡,100元里的上网卡包含了15元起的“九城游戏币”。

朱军还发明了“九城积分”,玩家可以用联名卡中的“游戏币”购买“积分”,然后可以玩付费游戏或在其他游戏中下注。

“九城游戏币”和“九城积分”,应该是国内最早的公司发行的专属虚拟货币。

得益于专属的虚拟货币和一份上网费用,2001年7月,九城月收入达到200万元,300万注册用户中,付费用户多达10万。

“虚拟货币”模式开始被复制到网上。2002年,腾讯发行了自己的专属虚拟货币“q币”。

其实关于“q币名”还是有历史的。

据站长之家介绍,为了给腾讯自己的支付码起一个“吉祥”的名字,当时腾讯员工琢磨了好几个晚上,在q元、q币、q宝等名字上犹豫不决。

最终决定“q币”,是因为觉得“用户好理解”。

q币规则很简单:一元人民币可以购买一个q币,付费用户通过同等面额卡的卡号和密码进行“充值”,充值的q币绑定QQ账号。

“有了自己的虚拟货币,也许事情会好起来。”马认为。

设法活下去

有了q币的支持,腾讯的处境真的只是“好一点”而已。

起初,q币是“无味的鸡肋”——因为没有好的使用场景。

以腾讯支付实验之一的“QQ会员业务”为例。用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支付业务,其实是鸡肋,比如在线收藏夹、好友列表保存、“昵称”等。

结果QQ会员,一个月只有几百个用户愿意加入,一个月只赚两三万,半年只有三千会员。而使用q币支付的,也是寥寥无几。

支付场景没有打开,q币也被冷藏。直到一款革命性的充电产品——恒空的诞生,q币才第一次展现了自己的魅力。

2003年1月24日,QQ秀上线。我们现在看似习以为常的虚拟形象,将成为未来腾讯帝国的第一块基石。

当时对于QQ秀产品,腾讯也有专门的项目计划——头像。

“头像”其实是南韩sayclub.com社区网站的开发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变虚拟形象,比如发型、表情、服装、场景等。这些虚拟商品需要付费购买。

按照这个思路,腾讯做了新的支付尝试。为了推广QQ秀,腾讯首先向每个QQ会员赠送价值10元的q币,让他们成为QQ秀的种子用户。

结果,QQ秀的火爆出乎意料。QQ秀上线半年后,有500万人购买了这项服务,平均花费5元。2003年,QQ秀产生的收入达到当时短信手机QQ的1/8。

这些售价50美分至1元的虚拟商品,让腾讯在移动梦网之外找到了一种新的互联网增值服务,而且是由腾讯全面主导的一项想象空间巨大空的业务。

“网络也是一个世界,一个我们可以实现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世界。”腾讯阿凡达项目计划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说QQ秀为《梦想世界》提供了可能性,那么QQ币则链接了腾讯的梦想世界。

继QQ会员、QQ秀之后,腾讯又陆续推出了QQ空房间、QQ游戏、红钻贵族等钻石体系,形成了一个独立、闭环的QQ世界。

q币是世界上唯一的支付方式。

这里,让我们比较一下脸书对发射天秤座的设想。透过“为世界而生”、“普惠金融的基础”、“无国界货币”的高大上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

q币和天秤,一个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一个在虚拟世界链接现实世界;

双方都是从金融体系的缺失中诞生的。前者是解决网上支付的可能性,后者是解决跨境结算的难度。

但是简单的工具是不够的。没有足够用户的工具是不足以生存和发展的。

而要真正落地,需要大众接受的具体使用场景。这个q币被QQ秀突破了,那么天秤座的场景在哪里?

Libra官方的期望是合作机构优先在自己的场景中应用,优先级最高的场景是跨境支付。但是,考虑到政治、利益、成本等诸多现实因素。,先在Fackbook内部找到突破场景可能会更快更方便。

那么,如果有场景,天秤座是下一个大道吗?

让我们回到q币的旅程中来寻找答案吧——

发展

80后、90后应该还有这样的记忆——打电话充值q币,在网吧、报刊亭买q币卡。

事实上,2003年,腾讯在线上推出一系列q币消费场景后,就开始构建完整的q币销售体系。一般来说,线上和线下,有三个渠道:

1.与电信语音站合作,签订代销q币协议。用户可拨打16885885购买q币,收益将由腾讯和语音站五五分成。这种模式从杭州开始,很快被复制到全国300多家语音站。

2与网吧建立了q币销售的渠道,腾讯在短时间内拓展了一万多家网吧。

3拥有网上支付系统。

“对于腾讯来说,建立自己的机构体系是一个战略上的成功,这也是中美社区型网站在盈利模式上分道扬镳的一个标志性时刻。”腾讯传记这样评论。

有了消费场景和销售渠道,腾讯的财报变得越来越亮眼:

2003年底,红钻上线后,腾讯每月虚拟道具收入突破千万。

2004年6月,腾讯正式在HKEx主板上市。

2005年,腾讯总收入为14.264亿元,互联网增值服务(主要是q币)占7.867亿元。

到2006年,仅第一季度,腾讯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就达到了人民币4.365亿元,即时通讯QQ的用户数也达到了5.315亿。

这份财报发出后,腾讯被媒体称为“帝国”——虚拟世界中的中央帝国。

如果说腾讯是一个帝国,那么q币就是这个帝国唯一的货币。随着腾讯业务的拓展,QQ用户的爆炸式增长,q币的辐射范围也在不断增加。

事实上,虚拟货币在当时已经有了完整的产业链。据站长之家报道,网络游戏点卡、销售渠道、代理运营商发展迅速。“一时间,各种网游预付卡布满了软件店、网吧、报刊亭,大大小小都有”。

当时市面上流通的网络虚拟货币不下10种,如q币、泡泡币、u币、百度币、酷币、魔兽币、天堂币、盛大点券等。

但只有腾讯的“q币”跳出了自己的体系,被网民广泛接受,甚至被质疑为“万能等价物”,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

范围

2003-2006年腾讯高速发展时期,q币开始逐渐跳出腾讯生态。

q币首先在网络虚拟世界流通:

中小论坛给版主的工资是q币;

《传奇》游戏玩家用q币买卖道具;

媒体“成都网友王先生”卖q币一个月能赚近4000元。

于是,专业的q币交易场所出现了:

出现了专门的“打金”工作室和对话平台,q币成为各种游戏道具和论坛兑换积分的中介;

京华时报2006年的调查显示,淘宝上卖q币的店铺有8000多家,遍布全中国。2006年超女总决赛,粉丝购买虚拟货币q币投票,淘宝上q币交易量一天超过50万。

最后,q币交易蔓延到线下:

当时已经有网友成功用q币兑换电脑配件,1000Q币?换成硬盘盒子,比比特币换披萨划算多了;

专业打金工作室拿到q币后,会卖给当地网吧玩家,兑换成人民币。

到2005年,“q币交易”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从人民币到q币再到人民币,q币悄然在地下流通,成为网络虚拟世界的“等价物”。

事实上,q币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交易中介”。它有很多缺陷,但都被网友克服了:

首先,腾讯的q币是和QQ账号绑定的,所以官方不能转账。那么交易双方是如何“转账”的呢?

交易员先在QQ公司游戏中把q币兑换成“游戏币”,然后把游戏币“输”到另一个账号,再把游戏币兑换成q币。

据京华时报报道“已经是公开的秘密”q币完美转移,第一次转移问题解决。

其次,腾讯没有开放双向兑换,也就是说在腾讯的体系中,q币已经不能兑换人民币了。

但是腾讯没有。其他中介平台可以——专业化的第三方平台,主要业务是将q币兑换成人民币。

更有意思的是,网友设定了腾讯q币的价格——官方的太贵了,6分钱左右比较合适。需求高的时候价格会涨8毛钱,囤积多了就跌到4毛钱。

“其实现在买卖的钱大部分都不是为了享受QQ提供的服务。”自从脱离了腾讯的体系,逐渐成为了网络的“等价物”。

这一切都是腾讯始料未及的。

其实某种程度上,q币在底下流通,腾讯才是受害者。

因为q币的来源大多来自“QQ黑客”,他们用专业工具盗取QQ账号获取q币,然后低价出售。

时任公关部总经理助理的宋云表示,网上出售的q币来源基本都是通过黑客手段获取,腾讯对此类行为坚决抵制和打击。

再说q币也不是完美货币,还是有信任问题的。

如果是重要的游戏道具或者大额交易,网友还是会选择同城交易;异地虚拟网上交易还是有风险的。

其实当时已经有一个“可信担保网站”了,双方都把设备和q币给了这个网站,再由组织转发。不过这样一来,一是收取一定的费用,二是保证网站本身的可信度。

但是对于一些网络小商品,q币已经可以满足双方的需求了。

另一个问题是腾讯对“地下交易”的态度。一旦被腾讯发现,将被没收q币或封号。

但这依然挡不住网友们的热情。

“用q币的人很多,腾讯口碑也不错。大家放心用q币兑换。”一位q币店主说。

时任深圳脑库经济学专家的郑雷对媒体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当时q币用户超过2亿。据业内人士估计,当时国内互联网每年有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15%~20%的速度增长。

经济学家早就指出,只要人们信任虚拟货币的发行者,这种货币就可以和真实货币一样有效,成为“普遍等价物”。

“q币只是一个方便用户使用增值服务的渠道。它是商品,只有在腾讯的特定环境下,它才能有价值。没有腾讯,就没有交易所的功能。”

“q币是统计码,不是货币,没有在QQ外流通过。”

腾讯一再强调这些观点。

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q币彻底跳出了腾讯的体系,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虚拟世界的“一般等价物”,这可能是腾讯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

可见,q币登顶之路,靠的是快速扩张的发行渠道和丰富多彩的使用场景。当量变引起质变,受众的信用共识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起来。

天秤座的发展也必然是类似的。除了找到合适的场景,场景和渠道还需要快速扩张,触达足够多的普通人,依靠场景锁定客户,带来普遍共识。这是实现天秤座愿景的关键一步。

这一步走得异常艰难,但并不是成功的彼岸。之后,天秤就像q币一样,要和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面角力,那就是监督。

挑衅性的论点

“欲戴王冠,必先忍之。”既然已经成为事实上的“通用等价物”,就逃不过监管和舆论的关注,q币也不例外。

2005年、2006年,已经有零星星的声音,在讨论网络上q币的“泛滥”,但真正揭开舆论风暴的是一篇文章。

《法制与新闻》2006年第7期刊登了一篇《虚拟社会四大怪兽的法律拷问》。作者是杨涛,当时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客座教授。他在文章中讨论了网络上的四个“怪现象”:虚拟财产、虚拟货币、虚拟人和网络婚姻。

q币是本文第二部分“虚拟货币”的重点讨论对象:

杨涛认为,q币已经超越了腾讯提供的服务,正在逐渐成为一种线上交易工具。

“在虚拟世界中,如果有足够多的人认可某种‘货币’的价值,该货币完全有可能成为物质交换的替代单位。现在QQ用户有几千万,已经具备了这种认可度的基础。”

“如果虚拟货币充当货币的职能,而这种虚拟货币是商家自由发行的,其总量不受限制,必然会对我国的金融秩序产生影响。”

“q币将冲击中国金融秩序和人民币体系”,立即引起轩然大波。q币,一个公司的产品,被形容为威胁央行和金融稳定的“危险人物”。

当时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甚至海外媒体都在讨论q币是不是虚拟货币,是否已经具备货币属性。网易也发起了调查投票。最终,超过半数的投票网友认为“q币撞人民币”。

烧油之际,杨涛发表了第二篇文章,给了央行《关于加强q币监管的建议》。

在这篇文章中,杨涛坦承,q币目前只具备“货币”的一些属性,根本无法与人民币相提并论。它要成为所谓的“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不具备兑换功能是q币具备“货币”功能的一大障碍,但杨涛表示,不能绝对说q币不能形成普遍等价属性,不会具备“货币”的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价值储存手段等功能。

“因为,只要‘货币’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就可以用于交易,不具备兑换功能就可能成为通用等价物。”

杨涛坚持自己的观点:“如果q币继续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形成‘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

舆论再次被点燃,围绕“q币不是钱”的话题,知名学者专家展开了一场论战。

一方,支持杨涛的言论,认为q币已经具有货币属性。

互联网评论家顺丰认为,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五大功能,而q币已经具备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储藏手段四个方面的部分货币功能,其普遍等价属性正在被强化。q币确实已经开始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萌芽”出现。

另一方面,q币只是商品,对人民币体系的影响纯属危言耸听。

律师余坚持认为q币不是电子货币。“市面上的人民币永远不会因为买q币的人多而多印。网上货币的发行是基于人们的购买,与国家金融体系无关”。

更现实的观点是,腾讯不能开放q币和人民币的双向兑换,否则将面临巨大风险:一是自身资金链断裂;第二种是恶性挤兑。"没有一家商业公司会仅仅为了炫耀自己是“虚拟央行”而冒这个风险."梁对互联网的分析。

一方面,从理论角度,认为q币不是钱;一面在讲潮流,“q币”在短时间内得到了网友的认可。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会不会成为网络世界的唯一货币?

双方争论不休,央行也表态:已经开始关注虚拟货币的话题,正在认真研究;包括虚拟货币在内的电子货币将成为继电子支付之后的又一监管重点。

“说到撞过人民币的q币,我个人判断还没到这么严重的程度。”中国人民银行发言人李超表示,“如果通过虚拟货币的渠道存在洗钱行为,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需要密切关注和打击的一个方面。”

在讨论最激烈的时候,有专家甚至呼吁建立中国的“网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将虚拟货币与人民币挂钩,进而与金属货币挂钩,确保虚拟货币的发行在公司能力控制范围内,完善虚拟货币回收环节,打通虚拟货币回收的官方渠道。

如果当时采取了这一步,q币就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稳定货币”了。

漩涡中的腾讯依然坚持一贯的态度:从未想过发行“币”,公司也不认为q币会成为虚拟货币;q币只服务于腾讯的体系,体系外一文不值。

不过,腾讯并未公布已发了多少q币,并表示不反对用户私下兑换q币。

最后,监管在2007年2月到来:14个部委和中国央行联合开展了对虚拟货币交易的专项打击。

通知称,将“加强对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规范管理,防止虚拟货币冲击实体经济金融秩序”;“政府将禁止倒卖虚拟货币,并要求运营企业严格区分电子商务的虚拟交易和实物交易”。

几个月后,在腾讯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后的一次电话会议上,有分析师问“监管政策对q币有什么直接影响?”

“没有影响。”腾讯总裁刘炽平回答,“去年年底,q币是虚拟货币的传言是没有道理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腾讯对q币的设计进行了调整:减少了q币在用户间的流转数量,关闭了游戏积分兑换q币的通道,减少了q币在市场上的流通。

返回

之后q币的故事未必能让加密货币信徒满意: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崛起,监管聚焦第三方支付;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中国已经进入无现金社会。

线上购买和消费不再是问题,q币也不再需要。

q币正在慢慢回归本来面目,只存在于腾讯的生态中。

而q币再次回到监管口,是在2013年,作为与比特币并列的互联网虚拟货币。

在2013年第七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上,时任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发表了《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主题演讲,其中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央行应该严格监管银行,因为它可以创造货币。现在互联网上有货币,比如q币,比特币等等,互联网也在创造货币。

凡是能创造货币的,如果能对公众产生较大影响,就应该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

世界已经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世界主要依靠一个主权国家的货币进行交易。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球金融市场。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可能对钱视而不见。但虚拟网络上出现的货币交易量是有限的,至今监管部门还没有对其进行直接监管,但这个问题迟早会提上日程。

久而久之,在后来的数字货币追随者眼中,q币已经“消失”了,用q币支付工程尾款的笑话已经被大家当成了笑话。

但谁能想到,这个笑话如此真实,几乎成了我们的日常。

现在看看马对天秤座的评价。“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就看监管是否允许了。”已经是另一番风味了。

“只是当时没有区块链技术。”一些区块链从业者向31QU表达了他们的感受。

将来的

天秤和q币相比,眼界、实力、技术都要大很多。相应的,困难也会成倍增加。

无论是实用的落地场景,还是快速扩展的可能性,这些都是数字货币亟待解决的难点。

同样与q币崛起不同的是,电子支付领域几乎空白热化。Libra现在面临的是法币电子支付领域成熟产品构筑的壁垒。

虽然天秤座的策略是为弱国更换主权货币,但第三世界国家薄弱的电子支付基础设施也将成为天秤座的难题。

更何况,这一切解决后,天秤座还会面临监督的压力。“金钱无国界”,但“金钱无国界”的组织和成员都是各民族。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场由数字货币引领的变革正在到来。在G20峰会上,关注“数字货币和加密资产”成为热门话题。

从“铱星计划”到马斯克的“全球星联”,从q币到天秤座,技术一直在变,但人类的梦想始终不变。

在评价QQ和q币时,马云曾说,“QQ确实有点吓人,他的攻击总是悄无声息的。”

悄悄的,数字货币的变化已经开始了。

一些参考资料:

1《腾讯传》作者吴晓波

2法律拷问虚拟社会的四大怪现象

3关于加强q币监管的建议等

q币引发大讨论。央行计划明年监管虚拟货币。

5网民地下交易q币引起央行关注。

q币被盗,但是谁喊冤谁可以买实物监督,却变成空白了。

7q币民间交易三方辩论

腾讯q币真的会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吗?

9.刘炽平:q币的炒作对腾讯没有影响。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表示,比特币应该受到监管。

声明:本文为火星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链接。

提示:加密资产属于高风险投资标的,请谨慎选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224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