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史指的是哪四本(洋务运动的主张和目的是什么)

前四部史书是中国古代所撰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包括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叶凡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始于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止于晋武

前四史指的是哪四本(洋务运动的主张和目的是什么)插图

前四部史书是中国古代所撰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包括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叶凡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始于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止于晋武帝司马燕死于咸宁六年(280年)。由司马迁首创的《史记·史记列传》的体例写成,前四史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记录了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堪称中国人的一部古代史诗。

《史记》

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包括十二传、三十家、七十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卷。从上古黄帝到汉武帝元始元年,讲述了中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从黄帝到周初的历史记载相对简略,但司马迁仍然清晰准确地记录了主要史实和沿革。春秋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越来越详细,尤其是秦末至汉初,是重要的第一手史料,史料价值很高。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著名的通史著作。就是因为史记可以贯穿古今写成一本书,开了先例,树立了榜样,循着这种体裁一个接一个地修改历史。《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绝唱,无韵离骚”,被列为前“四史”之首。

《汉书》

《汉书》是东汉时期编纂的,包括本纪12章,表8种,年谱10种,列传70种,共100章。后人将其分为120卷。其编年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止于王莽帝皇四年。

《汉书》中,史书称纪,列传称传,书称志,废除姓氏,将汉朝家法编入传中。班固撰写《汉书》初期,有人上书汉明帝,指责班固“私撰国史”。班固被捕入狱,所有手稿被没收。后来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汉书》的价值后,汉明帝释放了班固,让他继续写作。经过这些曲折,《汉书》受到了当权者的影响。这种从司马迁个人修史到班固官方介入修史的转变,体现了统治集团对史学的重视,也是统治集团对思想、政治、文化控制力日益增强的体现。

《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历史事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力求把每一件事从头到尾都讲完,交代清楚。这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研究西汉历史,《汉书》是基本的史料。

《后汉书》

南朝宋所著《后汉书》包括十记、八十传、八记(引自司马彪《续汉书》)。记述了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195年的历史。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了《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写作过程中,叶凡根据东汉历史的具体特点,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动。在纪律性上,不同于《汉书》中的“一帝一纪”,而是引用了胡亥二世、秦王子婴附合帝姬(合昭)、商帝(商龙)附合姬(刘保)的先例。这样既节省了篇幅,又不遗漏史实,一举两得。皇后方面,改变了《史记》、《汉书》将皇后列入外戚传记的方式(吕后除外),为皇后撰写传记。这样,变化就符合了东汉六皇后在宫廷中互相称呼的历史事实。

《后汉书》对大部分人物的褒贬都有一个正统的儒家标准:有利于国家稳定、国计民生的忠臣,褒而美之;另一方面是污名化。这是儒家思想渗透到知识分子中的体现。叶凡的《后汉书》成为研究东汉历史最基本的依据。

《三国志》

《三国志》是西晋历史学家陈寿写的。全书包括《三国志》六十五卷,《舒威·舒舒·蜀》三十卷,《兀术·舒舒》二十卷。中国三国时期记载魏、蜀、吴史实,始于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220年),止于亡帝孙昊天四年(280年)。

因为太过简略,《三国志》没有记载王侯将相的谱系,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官职、礼乐、法律、历法。与《史记》、《汉书》中确立的一般正史规范大相径庭。从篇幅上看,约占全书的一半,约占三分之一,蜀约占六分之一,这也是史料不足造成的。《三国志》有言简意赅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关键人物史书记载不足的缺点。

《三国志》自问世以来,好评如潮,人们称赞它“善于叙事,史有才”,“言之凿凿,得失分明,利于风化”。与陈寿同时,夏侯湛写了《舒威》,他看到《三国志》时,也称赞了一番。他以为没必要写新的历史,实际上却毁了自己的原著。由此可见陈寿《三国志》的历史地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5294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