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过的叶圣陶的作品有哪些(小学语文课本中叶圣陶的作品)

叶圣陶先生(1894-1988)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俯仰两个纯真——叶圣陶文献展(一期)”正在苏州美术馆举行(至9月1

叶圣陶先生(1894-1988)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俯仰两个纯真——叶圣陶文献展(一期)”正在苏州美术馆举行(至9月16日)。

近日,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尚锦林就叶圣陶的精神世界与完美人格进行了讲座。论文《艺术评论》根据讲座记录整理出版。

小学学过的叶圣陶的作品有哪些(小学语文课本中叶圣陶的作品)插图金林图片来源:苏州公共文化中心

叶圣陶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只受过中学教育。他是自学的典范。他谦虚好学,注重实践,力求生活的充实,踏踏实实地一点一点积累信心、经验和成绩。他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为数不多的从小学、幼儿园一直教到顶尖大学的教育家,是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编教材的大学者。它从中学的小报开始,最终成为一个大出版商。

建国前,叶圣陶是国学大师,也是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的顶梁柱之魂。中国成立后,叶圣陶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他专注于出版、教育和编写中小学教材,成为新中国出版的先驱和教材尤其是大学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奠基人。文革后,叶圣陶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如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国民主进步促进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等。最让人称道的是叶圣陶先生独特的气象或气度,即他的精神世界和完美的人格。

叶圣陶

1.像“苦工”一样“煞费苦心”地做

叶圣陶的一生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们可以像他那样认真地“做”,沿着他开创的“成功之路”前进。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名人如星。但真正能让我们“学”和“做”的事情并不多。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知识、思想、精神更多,但我们不能“跟”也不能“跟”。

叶圣陶先生则不同:他出生在苏州航桥巷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叶中基做会计。他为一个叫吴的地主管理地租,每月工资只有十二元。朱妈妈做家务。叶圣陶在《我的健康简介》一文中说:

我母亲是我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我出生的那一年,母亲三十岁,父亲四十七岁。出生后第三年生了妹妹,四年生了二姐。我大姐十三岁就去世了。

当时叶圣陶的家里,除了父母和两个妹妹,还有一个奶奶和外婆,一家七口人,只靠父亲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可想而知,他的生活是艰难的。在1911年11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

我家没有半亩地,没有房子,没有数不清的十金积蓄。成年人结婚,只需要温饱。

“我家半亩地都没有房子”可以算是比较冷淡,没有靠山。他只上了一年小学,五年中学。1912年从草桥中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小学二年级教师)。1914年7月,他被旧势力赶出学校。同年9月初,他成为苏州农业学校的书记,刻印讲稿,每天要写8000字的蜡纸,还要油印。他实在受不了学校的苛求,只好离职,就靠写文言小说换取稿费贴补家用。1915年4月,经郭绍虞介绍,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附属上工学校任小学高级教师,还当过一个学期的幼师。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由上海群益书店出版,自第2卷第1号起更名为《新青年》,叶圣陶受《新青年》影响,发誓要做一个像《早春》、《朝日》一样清新活泼的《新青年》。因此,他主张教育改革,但未能如愿。

1917年春,他来到苏州甪直,在吴县第五小学当老师。五中校长是叶圣陶的中学同学,同事中有他的老同学王。他们志同道合。在时代的召唤下,他们进行教育改革,自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创办“生生农场”,举办园艺、劳动、娱乐、徒步等各种课外活动,全面培养孩子的品德、智力和才能。1919年7月,叶圣陶的妻子胡应邀到第五中学女子部任教。叶圣陶举家迁往甪直,住在乡下。

叶圣陶和他的妻子胡摄于1919年的甪直。

鲁直时期,叶圣陶在教育改革和新文学创作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1921年夏,叶圣陶应邀到上海吴淞中华公学任教,从小学教师晋升为中学教师。还邀请了朱自清、、吴、等所谓“新八师”,他们都渴望改革教育。中国公学代理校长张和中学部主任舒新成也支持他们的改革,但遭到守旧派势力的抵制。叶圣陶和朱自清受到攻击,愤然辞职。朱自清回到了自己曾经的老师——杭州浙江第一师范,而第一师范也委托朱自清邀请叶圣陶到第一师范讲中文。

1922年2月,叶圣陶应邀担任北京大学预备作文课的讲师。因为北大欠薪,叶圣陶不到两个月就回到了苏州。之后,叶圣陶应邀在上海神州女子学校和复旦大学任教。1923年被朱经农介绍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中文系任编辑,完成了从专业教师到专业编辑的转变。

从小学、幼儿园老师到大学老师,叶圣陶用了十年。与此同时,叶圣陶由一个文学青年跻身于新文学的开拓者之列,由一个文学爱好者成为新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19年加入北京大学部分师生创办的“新风尚社”。1921年1月,他参与发起成立了我最早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1921年3月,赴上海与沈雁冰、郑振铎、沈泽民等商谈《文学研究会杂志》的出版、《文学研究会丛刊》的出版和《小说月报》的革新等重大问题。他和沈雁冰、郑振铎一起成为文学研究会最坚强的核心。他的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稻草人》,以及朱自清、周作人等人的新诗集《雪朝》,都是新文学早期的重要成果;叶圣陶于1921年3月至6月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文艺谈话》40篇,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

叶圣陶没有家庭背景,有名家提拔,没有高学历,没有一举成名。她和丁玲、张爱玲一样,靠“出道”和“名作”一鸣惊人,但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他的成功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孜孜不倦的学习,像“苦力”一样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2.敬畏和感激

叶圣陶是怎么“造”出来的?

对自己诚实,对自己的工作永远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大众永远有一份“敬畏”和“感恩”。这些谦和真挚的感情贯穿了叶圣陶漫长的一生。

叶圣陶对联

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出发点是实力和实学。叶圣陶不止一次说过:老师倒一杯水,他得准备一桶水;“编辑”,“至少也应该是个先锋”。“编者”面对的不仅是幼稚、不成熟的学童,还有“研究科学、文学乃至一切知识”的专家学者和“经商、工作甚至从事一切事业”的公民。这就要求“我们的编辑是经验丰富的教育家和精通各种科学的学者”。“时代在不断变化,知识之海的容量也在不断扩大。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探索博大精深的学海”,编著精美的书刊,奉献纯粹的“精神食粮”,成为“追踪时代、探索学海的引路人”。现实生活中,有编辑把出版形容为“给别人做嫁衣”,但叶圣陶不这么认为。他说当编辑是最享受的事,还说“编辑一篇新文章首先要娱乐”。编辑从事的是“人类文明孕育出助产士、接生员”的工作。作家学者十月怀胎。编辑就是要“生孩子”和“接生”。接受作家学者构思的作品,精心包装,满心欢喜地寄给读者,催促人类文明的积累和不断发展,是一项神圣的工作。

为了当好“老师”和“编辑”,叶圣陶博览群书,夯实学术基础。早在1914年9月,我就请当时在北京大学学习的朋友顾颉刚帮他拟定了学习程序。1914年9月29日的日记:

看完《解刚》这本书,我就立志学习程序行业,并做了详尽的分析。苟能明的话是发自内心的,而中国的学术经过十年的实践,足以使其成功。我在此记录下我的自主决定作为我的学习方针,我将写信给你如下:

不应忽视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

第二,要尽力治好,到三国志正式治。

第三,小学音韵物理训诂分年。

第四,收藏部不仅是重记访问,所以书的前后应该是一样的。

五、文字止于南北朝,诗歌止于唐代。

6.目录学是学术体系研究的关键,必须并重平等。

七。虽然引用学案极其琐碎,但要想了解大致的学术情况,也要涉猎一下。

杰刚给于规定了每天的读书时间如下:

上午,经典(两小时),小学(一小时),

下午历史(两小时),小学(一小时),

晚上,集合(两小时),讨论(半小时),参考书目(半小时)。

解刚云:现在的程序是四个点,每个点快速治疗一年,晚期治疗两年,中间治疗半年;不必咄咄逼人,每日进步,量力而行即可。毕业后不妨复读,复读圈,买书,参考,新书不圈,笔记不想象。久而久之,自我神化。

学习的程序由四部分组成,包括详细的经典书目、小学、历史、课程、文集、讨论和学习计划。叶圣陶视之为“引路人”,谨记于心,潜心学习,量力而行。

阅读新文学和“外国经典”与学习“经典和历史的子集”(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相呼应。叶圣陶说,他上中学的时候,定期看六七种报刊。他看到好的小说和诗歌,就抄下来反复尝试(如苏的自传体小说《断洪雁记》等。).他说他写文言小说是受外国文学的影响,他的教育理念是外国的。他虽然没有留学,但视野开阔,对日本和苏俄文学颇为关注。虽然他不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但他有坚实的基础和真正的才华。有真才实学,才谈得上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1912年到1923年的十年间,叶圣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从他的散文《雇佣工人》中品味出来。《雇佣工人》写的是1912年3月31日第一次领到工资时的心情。文章写道:

校长把打开的纸袋递给我,说:“这是你的工资,二十美元。请订购。”

我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亮闪闪的银片连成一段,看起来很长,好像很难一次数完。我应该接受这个吗?我接受这么多是不是太放肆了?这个问题并没有清晰的意识到,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穿过我的全身,让我茫然的盯着手中的银元,然后抬起眼睛盯着校长先生毫无表情的瘦脸。

“所有的享受都是货真价实的,大众给我的,我给大众的也能是货真价实的,和肥皂泡不一样?”此后,叶圣陶每个月领工资时总有一种“越权”感,总督促自己在教书育人、为公众做贡献方面“尽力而为”。

叶圣陶的日记

叶圣陶在商务印书馆做编辑时,月薪200元。1931年3月,他离开商界,在明凯书店工作。明凯每月支付的工资也是200元。当他发现老板张和总编辑的工资还不到200元时,他主动要求降薪。当然,张和夏不敢苟同。叶圣陶请妻子胡前来开导,担任编辑,协助他编辑《中学生》杂志,并以“两人一起领工资”的方式无偿降薪。

抗战初期,他在乐山武汉大学当教授,月薪三百元。他在1938年11月29日写给上海一位朋友的信中说:“大学教师这么少的课,工资却超过平均水平,简直是抢劫。去出纳班取钱的时候,还挺尴尬的。我想了想我为什么要为此工作!”

与“使命感”和“敬畏感”成正比的,是一个人的学识和品行。1949年3月,应中共邀请,叶圣陶赴北平,出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统筹解放区教科书的编审工作。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的《初级小学普通话教材》和《高级小学普通话教材》由华北联合出版社出版(简称华北版)。不到两个月后,新中国诞生了。中国本来要用新中国的教材,但因为时间仓促,不得不修改“华北版”。1950年6月,新华书店出版了修订后的《初级小学国语教科书》和《高级小学国语教科书》(简称《新中国版》)。虽然改版了,但是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名义上是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社社长兼总编辑。但他从来不认领权力,从来不把自己当“领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稿修改,或者出去备课和学校的老师讨论,想着编教材。人教社的老编辑说,叶圣陶先生读的稿子不会错,他学识渊博,兢兢业业。今天编写教材,队伍浩浩荡荡,呼声很高,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叶圣陶主持编写教材时,参与编写的人不多,也没有今天这样轰轰烈烈的声势,但进度快,质量高。遇到问题,叶圣陶总是集思广益,拍板定案。他主持编写的教科书是值得我们这个时代学习的。叶圣陶的契约精神、工匠精神、奉献精神、主人翁精神,在我们今天看来,都是非常鲜明的。

3.不辱时代使命

无论在哪里,叶圣陶总能认清前进的方向,充分融入时代的大潮,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未来、自己的人生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跟随时代,又推动时代前进。

1921年3月11日,叶圣陶在鲁直教书时写了一篇自传体短篇小说《绿衣》,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叶圣陶这五年,生活中有很多孤独和寂寞。1919年,夏校长吴宾若死于车祸。不久,王去了厦门集美学校教书。叶圣陶在甪直一直呆到1922年秋,才举家迁回苏州。他在短篇小说《绿衣》中写道,当时唯一能支撑他的是《绿衣》(邮递员)和《每日新闻》(报纸和朋友的来信)。他说,“这个‘新闻’的力量真的很大。他能给我们安慰,保证他的鼓励……总之,他能让我们快乐,让我们成长。”如果邮船因为天气原因停了,邮递员来不了,叶圣陶说自己就像一个“漂泊的荒岛”。“我感觉自己与世隔绝,内心的孤独、失望和怅惘包围着自己,甚至陷入了一个“虚空梦”。

说起旧中国,我们自然会想到闻一多的死水,旧中国就像一潭死水一样绝望。但那是中华民族开始觉醒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先知”和“拓荒者”毅然奋起,绘就了“一个新民族”、“少年中国”、“一个新中国”的蓝图。《新青年》、《新潮》、《少年》、《布尔什维克》、《红旗》、《红旗周刊》、《文学阵地》、《抗战文艺》等报刊蜂拥而出,从不同层面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汇聚成时代的主潮,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叶圣陶说,如果一天看不到这些报纸,就像“漂流在荒岛上”,“感觉与世隔绝”。这种认知也贯穿了他漫长的一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叶圣陶贪婪地吸收新知识,顺应时代要求,推动时代前进,真正做到了“不辱时代使命”。

重读叶圣陶的《稻草人》,华写下“我喜欢看草人穿新衣”。

叶圣陶最突出的表现是“知行合一”。1923年春,叶圣陶成为商务印书馆中文部的一名编辑。商务印书馆当时有一批早期共产党员,如、(学生杂志主编),他们与瞿秋白、回也有交往。叶圣陶在《纪念杨贤江先生》一文中说:“他(杨贤江)曾邀请我加入共产党。有一天,他叫我晚上入党,我没答应他。”

仔细阅读这两句话后,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猜测:杨贤江邀请他加入共产党,叶圣陶也同意了。按说,他还填了入党申请书。为什么能在这个“入党”的节骨眼上婉拒?大概是看了《入党誓词》后犹豫了。当时的“入党誓词”会包含献身革命等豪言壮语。叶圣陶觉得很难做到,于是取消了入党意向。

叶圣陶就是这样。他不说话空也不过分;他的话必须被相信,他的行为必须被执行。他在《启蒙二十周年纪念碑》中写了两句话:“平实不做作,奋进而不锋芒”,是对“启蒙的人”说的,却是自己的写照。

4.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

任何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似乎从中国现代文学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门户之争和派系之争。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众多成就辉煌的作家。但是,无休止的纷争带来的是是非非和怨气,消极的一面也不容小觑。

叶圣陶被“右翼”形容为“红色”,领取“卢布”津贴;而“左翼作家”则说他生活在资本家的臂下,是“资产阶级小说家的代表”,他的新文学作品被归入应该被推翻的“小资产阶级光棍和士绅的文学”。1931年2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叶圣陶被排除在“左联”之外。

叶圣陶主编《小说月报》、《女性杂志》、《中学生》。

叶圣陶对批评和排斥他的“左翼作家”宽宏大量。他没有“反批判”,而是利用主编《小说月报》、《妇女杂志》、《中学生杂志》的便利,为他们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小说月报》规定文章发表后要交钱,而钱杏邨、蒋光慈、夏衍大多是交稿后才收到稿费,有的稿子已经收到稿费,后来不一定发表了。党员中的这些作家大多没有固定收入,叶圣陶的特殊照顾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叶圣陶在发表他们的作品时,充分尊重他们的意图,尽量不删除他们文章中的气话,尽可能扩大“革命文学”的传播,从而真正做到了“无所不用其极”。叶圣陶从不计较个人恩怨,在文章、书信、日记中也从未说过有损团结的话。

但叶圣陶对“反动派”和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深恶痛绝。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九月,苏州告急。叶圣陶带着70多岁的老母亲、至善至美至真的妻子胡,以及还没过门的儿媳妇夏曼子一起逃了。他于1938年初抵达重庆,后来流亡乐山和成都。抗战胜利后,归心似箭的叶圣陶想见见阔别八年仍留在上海的亲友。当时“复员”的人太多了,缺少交通工具。为了得到一张机票或船票,一个人必须去门口以示友好。叶圣陶对此不习惯,敢于冒着翻船被抢的危险,和家人一起租了一艘木船“东行”,从重庆横渡三峡到上海。船上有一位80多岁的母亲,和她刚满三岁的孙子,一路上历尽艰辛,漏水、舵损、撞船、触礁、搁浅、开走。他们花了47天才到达上海。

知道自己有生命危险,绝对不会“出格”,“找关系”,也不会买“黑票”。这种“无所事事”的坚持,把“讨厌某样东西”的立场和情绪表达到了极致。在我们创造新的社会风气的今天,更应该提倡叶圣陶的坚持来塑造我们的人格。

叶圣陶的坚持,源于他首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普通公民,一个合格的公民(他反复强调“教育是为了培养一个公共公民”),始终站在“公民”的立场上反思自己。

1949年春,叶圣陶来到北平(北京),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委。8月份,他被安排住在东四八条,四户合住的四合院。他住在面向太阳的“主房”里,他感到非常不安。8月28日,他的日记写道:“我住在北屋,有三个房间,是整个房子的精华。比不上其他房子。所以,很明显是特别的,过去不想在这里生活,也就是这个原因。地板、前后玻璃窗、一间浴室和一间有屋顶的房子。”变成了“上等家庭”,它的潜台词就是“得太多了”。1961年初,叶圣陶患了水肿,教育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给了他一些慰问金,使他再次感到不安。1月25日,他的日记说:

昨天教育部(教育部)指示我们购买蔬菜,我们得到了西红柿,黄瓜,和罗勒,都是温室的产品。今天学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发了五十斤白菜,四斤带鱼。这是因为我患有水肿,是专门照顾和感受的。其实剩下的水肿不严重,很快就好了。

这些都是对“有所不为”的最好解释,也是散文《打工仔》中所说的“不可越俎代庖”思想的升华。人只有坚守“有所不为”的底线,才能做到“无所不为”,才能自卑。这是叶圣陶的灵感。

5.热爱生活,顺应自然。

叶圣陶出生的那一年,“父亲四十七岁。”他的父亲于1919年7月去世,当时叶圣陶只有二十五岁。1957年3月,叶圣陶的妻子胡去世。叶圣陶63岁。妻子去世后,他自己养活了自己三十一年。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叶圣陶的生活似乎并不幸福。旧中国,叶圣陶颠沛流离,抗战时期举家逃亡。他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39年8月19日,日本飞机轰炸乐山。乐山市三分之二被炸,造成多人伤亡。叶圣陶家“所有衣服都用书烧了”。然而,无论生活多么不如意,叶圣陶总能坦然接受;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叶圣陶的家庭总是充满了浓浓的爱,让人羡慕又觉得冷漠。这和叶圣陶热爱生活,懂得欣赏有关系。

叶圣陶热爱生活,总是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去旅游、篆刻、写作、欣赏、品茶、饮酒、种花种草,让他感觉“清闲”。

叶圣陶从小就爱种花草。20世纪30年代初,他住在上海时,把院子里的水泥刨平,从郊区的田地里取土,种植了玫瑰、紫藤、红莓、牡丹、夹竹桃和青梅,此外还有一棵绿叶繁茂的柳树、两种叫不出名字的灌木和一棵小刺柏。1935年在苏州青石巷5号建起了四间瓦房,是一间中西合璧的平房。平房前有一个院子。院子里种了广玉兰、红梅、石榴、槐树、日本枫、葡萄……十几棵树。四川抗战八年,生活异常艰难,但我还是不忘种些花和野花来装点生活。1939年写的《浣溪沙四首诗》中有“钓鱼比钓鱼更有趣。为什么种的时候要看花?”“野菊花与鲁花共一瓦瓶,秋色萧瑟明”的诗句。

中国成立后,北京的房子里也摆满了“花花草草”。“文革”伊始,“四旧”被破,“花草”一下子被铲光,但1970年左右才慢慢种上,院子里“长满了花草,令人羡慕不已”。

叶圣陶爱花木,不仅仅是为了“享受”,更是为了扩大自己对植物的认识,意图向天地万物学习。他在1935年写了一篇名为《种植在天井里》的文章,他说:

我们乐于亲近植物,但我们的兴趣并不完全在看花。一根树枝伸出,一片树叶展开。如果你有耐心,总会有新的颜色和手势来勾引你的喜悦。秋冬的时候,有几阵西风和北风吹来,树叶会掉下来,不留连;这似乎是最无聊的。但是,当你仔细观察时,你会发现,在枝条上叶柄诞生的老地方,有一颗微小的颗粒,那就是新枝的芽。春天的到来是可以预测的,所以在光秃秃的树枝前,你不会感到孤独。你有希望在春天看到新绿。

也是因为人觉得要向天地万物学习。每年仲春,院子里两棵大海棠花开的时候,叶圣陶都会邀请老友王、顾颉刚、张远山、俞平伯来聚会饮酒赏花,绰号“赏花五老”。王、和顾颉刚去世后,“五老赏花”变成了“三老会”。叶圣陶晚年写了一首诗《旧境界》,说“我其实是老了,但好在我没有抑郁。喝醉酒,念念不忘读书;睡在云宵短,慢走是街头;偶尔园里会娱乐一下,画廊休息一下。”“慢慢走当街领导”说,晚年的时候,他曾经在街上散步,一走就是两三公里。“偶尔游园取乐,稍事休息坐画廊”是指天晴的时候,儿孙们经常陪着去逛北海公园、中山公园。无论是“走在街上”,还是去花园,你看到的都是花草树木,却激发了你对生活的热爱和你的愉悦。

比起欣赏花草树木,叶圣陶更懂得欣赏人,所以他有很多朋友。可以说有一群朋友,他的朋友都是会陪伴他一生的朋友。我的朋友中有私立学校、小学和中学的同学,如顾颉刚、张远山、王、吴斌若。有一个从小就认识的朋友郭绍虞;有朱自清、刘艳玲、俞平伯,他们一起创办了《诗经》月刊;茅盾、郑振铎、胡愈之,他们共同创立了文学研究会;有的同学成为朋友,如冯雪峰、王静之;向他主编的《小说月报》投稿,后来成为朋友的有老舍、巴金、沈从文、丁玲、戴望舒、施蛰存;有他主编的后来成为朋友的《中学生》杂志,如胡生、吴全恒、子刚;帮忙出书后来成为朋友的,如冰心、吕叔湘、秦牧、端木宏亮、吴祖光;还有朱光潜、朱东润、曹禺等老师的同事;开明书店的同事、张、宋云斌、徐调福、传、丁小贤是一生的好朋友。

叶圣陶与巴金(左上,右)、冰心(右上)、老舍(左下,左)、俞平伯(右下,前排右)。

交朋友的关键在于相互理解。第一,信任,第二,尊重,第三,不怀疑不探究。解放前,胡愈之在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影响力似乎不如叶圣陶。1940年11月,胡愈之赴新加坡担任《南洋商报》主编。1942年1月,日军占领马来亚首都吉隆坡后,胡愈之流亡苏门答腊。1945年3月,中国有谣言说他已经病逝。叶圣陶在他主编的《中学生》杂志上发表了纪念胡愈之的画册,并邀请了茅盾、傅、宋云斌、、胡自应等。在记忆中写文章。叶圣陶题为《胡愈之先生的长处》的文章重点介绍了胡愈之的四大长处:自学精神、组织能力、博爱和友谊。同时,他希望胡愈之的“死”是一个“误传”,称“如果我们有幸得与他重逢,这张特辑将是所谓‘一死换一命,但见朋友’的证明,颇有深意。”

这个“死亡消息”真的是“误传”。解放后,胡愈之任出版总署署长,叶圣陶任出版总署副署长,胡愈之成了叶圣陶的“顶头上司”。这应该是禁忌,但他们相处得很好。文化大革命后,胡愈之被提升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有些人想知道胡愈之是如何成为如此大官的。叶圣陶为他高兴。1979年,中共中央公布了胡愈之的“秘密党员身份”——他于1933年秘密入党,并被分配到“民主党派”做统战工作。有些人听了非常生气,骂胡愈之“打共产党的小报告”、“出卖朋友”。据最令人讨厌的领导人叶圣陶说,他更钦佩胡愈之,说胡愈之在与胡愈之会面后的50多年里从未在他面前暴露过自己的身份。这叫“守口如瓶”。对胡愈之的政党告诉你的事情“守口如瓶”,你也会对你的朋友说的话守口如瓶。你永远不会偷偷“打小报告”或“背叛你的朋友”。

有朋友的人不会孤独,更不会抑郁。俗话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叶圣陶的“知己”不止一个。朋友之间的友谊也是“互惠的”。你给你的朋友真诚,你得到他们对你的真诚。朋友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会让他们终身受益。你是否有朋友取决于你是真心的、有人情味的、有欣赏力的、不攀比的。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做到“和而不同”,拥有相应的心。

(本文标题由编辑添加)

讲座现场图片来源:苏州公共文化中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844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