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型理财产品()

进入2022年后,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市场将进入全净值时代。除了部分银行没有完成净值化改造,仍在发行少量老产品与现有资产对接,大部分银行目前只发行净值型

进入2022年后,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市场将进入全净值时代。除了部分银行没有完成净值化改造,仍在发行少量老产品与现有资产对接,大部分银行目前只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

相比预期收益类产品,投资者只需考察产品收益率,选择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难度大大增加。投资者要考察的因素很多,很难选择到理想的收益率稳定的理财产品。

那么,现阶段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理财产品呢?要把握产品三要素的信息,即收益、风险、流动性。

一、收益率

如今净值型理财产品不再有“预期收益率”,取而代之的是“业绩比较基准”。但这个业绩比较基准只是一个粗略的参考利率,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可能会偏离很远,特别是对于中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参考意义不是很大。

比如某股份制银行销售的一款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在2% ~ 8%,这个范围很广。毕竟2%和8%的差距太大了,但即使有这么大的幅度,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还是能超过这个范围,产品这半年的实际年化收益率只有0.25%。

有些产品的业绩基准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值,也不是一个区间,而是与一个或几个资产标的挂钩。比如某净值型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新综合财富(1-3年)指数收益率* 90%+沪深300指数* 5%+存款利率* 5%。这样的业绩比较基准并不容易理解,投资者更难选择。

根据银保监会2021年5月27日发布的《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理财产品销售机构不得使用未说明选择理由、计算依据或者计算方法的业绩比较基准,不得单独或者显著使用绝对值和区间值显示业绩比较基准。因此,未来财务公司要么提供业绩比较基准的计量依据,要么不提供绝对的业绩比较基准。

二。风险

产品风险是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前最需要考察的因素,直接决定了你账户里的钱是否安全。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风险可以从风险等级、投资范围、实际资产配置、历史净值波动等方面考察。

1.风险水平

一般理财产品分为五个风险等级(个别为6),PR1~PR5,其中PR1为低风险,大部分产品为活期理财产品,安全性高;2级产品为中低风险,多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安全性高;3级为中等风险,混合型产品占比较高;PR4级为中高风险,PR5级为中风险。这两类产品风险较高,很多产品只卖给高净值客户、私人银行客户和合格投资者。

目前银行的PR2产品占90%以上,但理财公司的PR3产品占30%左右。稳健型投资者适合购买风险等级在PR2以下的产品。

2.投资范围

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有一项投资范围/投资对象。如果全部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产品安全性相对较高。如果配置权益类资产或者金融衍生品资产,风险相对较高。配置比例越高,风险越高。

3.资产的实际配置比例

理财产品成立后会定期披露投资报告,其中会有资产的实际投资方向和配置比例,比产品说明书中的投资范围更具体,可能会有一些出入。资产实际配置比例的参考价值更大。但是,新产品没有这些信息。

4.历史净值波动

如果是非新产品,投资者可以看到产品的历史净值波动。虽然历史收益率不代表未来收益率,但投资者可以从中看出产品的历史净值波动是否较大,是否能接受这样的波动。

三。资产流动性

理财产品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运作形式和赎回规则,主要如下:

1.单封闭式

这种产品最容易理解。以前的理财市场大多是这种,有一定的封闭期。本金和收益到期时,会自动赎回到银行活期账户。封闭期越长,流动性越差。

2.每天开放

现金管理产品/活期产品每日开放,部分非现金管理产品也每日开放,属于T+1理财产品,每日开放赎回,赎回资金第二个工作日到账,流动性高。

3.定期开放

目前开放式产品很多,其中一年期的定存产品占比最高,其次是六个月、三个月、两年期的定存产品。1年期固定产品每年开放赎回一次。如果在开放期内没有赎回,资金会继续再投入一年。

4.持有一段时间后每日开盘

理财市场还有一种产品是持有一段时间,然后每日开放。比如持有270天后每日开放,持有90天后每日开放。

理财产品在封闭期内不能提前赎回。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前,要确保在封闭期内不会动用这笔理财资金。如果手里的钱不会长期花掉,最好买中长期理财产品。

摘要

通过考察收益、风险、流动性这三个要素,投资者基本可以知道自己适合买什么样的理财产品。但是,有时候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并不容易了解和考察,很多投资者因为理财水平有限而一头雾水。这种情况下,可以参考理财经理的意见,但不能全盘接受,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另外,虽然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净值型理财产品,产品净值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不同理财产品的波动性差异较大。

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大多是“真净值”,产品净值往往会有波动。而很多地方银行的净值曲线很平滑,主要是误用成本法对此类产品估值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类“伪净值”产品更受投资者欢迎,但在强监管下,金融机构需要调整估值方法,“真净值”产品的数量会增加。

本文来自零售金融的新视角。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693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