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是什么节日(2022年阴历十月一是什么节日)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秋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四大祭祖节日。中秋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在祖先的灵位前摆上丰盛的祭品,烧纸焚香,祭奠已故的亲人,缅怀祖先。那么为什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秋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四大祭祖节日。

七月十五是什么节日(2022年阴历十月一是什么节日)

中秋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在祖先的灵位前摆上丰盛的祭品,烧纸焚香,祭奠已故的亲人,缅怀祖先。那么为什么中秋节也被称为鬼节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希望能帮助你认识这个节日。

1.道教中的“中原”一词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古书载:道经中的正月十五是“上元”,是上天保佑百姓的日子;七月十五日是“中原”,是知府郝犯事的日子;10月15日为“下元”,为水官解。所以“中原”是道家的说法。按照道家的逻辑,天、地、水三大基本元素滋养世间万物,所以被神化为天官、地官司、水官。三官是玉皇大帝下凡,掌管三界衙门,民间称之为“三界”。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总结了前人的思想。第一次是要把“三官手书”分别放入天、地、水中,作为向三官忏悔罪过,祈求平安的标志。经过后六朝的发展,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的结合,最终使三元节在唐代官员的大力倡导下定型为祈求那吉、祭祖敬神的三元节日。从那时起,三元节不仅成为道教节日,而且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民间节日。那么,中秋节那天会发生什么呢?道教认为,元代中期的这一天,地方官会来到人间,拿出花名册,根据人物的表现,勾画图画。品德好的人会得到祝福,品德不好的人会受到惩罚。《实践论》中有关于此事的记载:“七月初一,知府下来定人间善恶,于是道士夜间诵经,饿囚得解脱。”因此,中秋节也是一种“忏悔节”或& # 34;赎罪日& # 34;。它也被称为“鬼节”,因为道士日夜念经来拯救那些鬼。

第二,佛教和道教类似。强调轮回的佛教还有一个缅怀祖先的仪式,叫做“兰花节”。这个节日更多的是来自一个故事。相传佛祖大弟子慕莲有一位年轻貌美的母亲,却无德无义。她不仅贪婪小气,还看不起和尚,不相信佛教提倡的因果佛法。于是,她死后受到了佛祖的惩罚,被人用鼻子送进了地狱,与恶灵为伴,受尽了倒挂之苦。即使学了之后,我也舍不得,就用锅碗瓢盆给我妈吃,可是我妈一把抓起饭往嘴里送,就变成了炭火。于是目连向佛祖祈求解救母亲的方法。佛祖告诉他,只有在7月15日,这十位僧尼吃上了山珍海味和新鲜水果,他们的母亲才能被翻转,通过大家的神力上天堂。渡母之后,目连问佛祖,天下所有的佛弟子都可以这样渡过死去的父母。佛祖看他孝顺,答应了他的请求。连救我妈的日子都是7月15日。而且在佛教中,农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是神职人员过太平日子的月份。在此期间,佛教徒被关在寺庙里修行,直到7月15日,这意味着一个假期。因此,农历七月十五对佛教也有重要意义。此后,佛教为了消除世间倒挂之苦,需要不断念经,给鬼喂饭。而这恰好与中国的鬼月崇拜和儒家所宣扬的“孝”不谋而合,所以才流传下来。

第三,民间一直相信,每年的七月一日,阎王爷都会打开地狱的大门,让那些常年被囚禁在地狱的鬼魂来到人间,接受人祭,享受短暂的假期。因此,人们称七月为鬼月,不适合结婚或搬家。在7月15日的月圆之夜,祖先的鬼魂会回家与亲人团聚,并检查他们的后代是善是恶,而活着的人会焚烧鬼纸,点燃香烛,以祭拜祖先的灵魂,同时招待一些无家可归的鬼魂。后来佛教传入中国,老百姓出于敬畏,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把农历七月十五称为“鬼节”,把农历七月十五称为“鬼月”。不要一棍子打死,以为这是封建迷信。其实,其中蕴含的善恶观念,曾经在中国道德窃盗的建构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2359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