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气压带的成因和性质是什么)

高中生活简单而充实。边肖每晚自习后都会陪你复习今天的地理知识,珍惜今天最后的学习时间。全文约1400字,耗时2分钟左右。一、大气环流图1 理想状况下的热力环流图

高中生活简单而充实。

边肖每晚自习后都会陪你

复习今天的地理知识,珍惜今天最后的学习时间。

全文约1400字,耗时2分钟左右。

一、大气环流

气压带风带(气压带的成因和性质是什么)

图1 理想状况下的热力环流图1理想条件下的热循环

1.大气环流的概念

有规律的全球大气运动统称为大气环流。

2.形成原因

(1)地球上不同纬度接收的太阳辐射不同。

(2)当太阳辐射不同时,大气会产生热差,驱动大气不断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

3.例子

题目:如上图所示,假设地球表面非常光滑,不考虑地转偏转力(地球自转惯性力)的影响,空气体会如何运动?

解:从赤道到两极,记住三点: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空气不断从高压(聚集区)流向低压(稀疏区)。

答:(1)赤道地区天气炎热,空气体被加热。

(2)极地气候寒冷,空气体因寒冷而下沉。

(3)在地球表面,由于赤道地区空气体上升,地面空气体稀疏,气压低;两极的空气体下沉,地面的空气体聚集,产生高气压;所以在地面上,空气体从高压的两极流向低压的赤道。

(4)在高空中期,由于空气体上升,赤道地区在高空聚集,气压高;两极地区高空中的空气体下沉,高空中剩余的空气体稀疏,气压低;所以在高空,空气体从高压的赤道流向低压的两极。

二、气压带与风带

气压带风带(气压带的成因和性质是什么)

图2气压带和风带图2压力区和风区

1.气压区和风区的数量和分布

地球上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它们是:

(1)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北)、副热带高压带(南)、副极地低压带(北)、副极地低压带(南)、极地高压带(北)、极地高压带(南)

(2)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北)、盛行西风(南)、极地东风(北)和极地东风(南)

规律:七个压力带是关于赤道对称的,而六个风带也是近似对称的,很好记。

2.归纳原因(以北半球为例)

(1)赤道低压区:0左右。赤道地区天气炎热,地面的空气体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被加热。此时地面上空气体稀疏,形成赤道低压区,而空气体集中在高空。

气压带风带(气压带的成因和性质是什么)

图3 赤道低气压带图3赤道低压区

(2)副热带高压区:30 N左右,赤道空高的空气体越积越多,需要向南北两侧扩散。在北半球,赤道上的空 空气体开始北上,会受到右旋偏置力的影响,然后向右偏转。最后在30 N左右会完全偏转,平行于30 N纬线,空气体在high 空处不断积累。

气压带风带(气压带的成因和性质是什么)

图4 副热带高气压带图4副热带高压区

副热带高压区地面空气体聚集时,会向南北方向流动。向南流动时向右偏转,形成东北信风;当它流向北方时,也向右偏转,形成盛行西风。

(3)副极地低压区:60 N左右,盛行西风时,从南方吹来,较暖较轻。随着向北流动,空空气越来越冷,轻暖的盛行西风只能在冷空气上漂浮,上升前进,称为“爬升”。爬升后,地面的空气体慢慢变得稀疏,这就是亚极地低压区。

(4)极地高压区:南北极区。南北极地区空气体很冷,空气体经常下沉聚集在地面,形成极地高压带。

气压带风带(气压带的成因和性质是什么)

图5 极地高气压带图5极地高压区

如果地面的空气体聚集太多,就会流向周边地区。同时,气流在开始时会向右偏转(地转偏转力),形成极地东风。

三。例子

气压带风带(气压带的成因和性质是什么)

图6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图6阳光直射点的季节变化

标题:

(1)确定A、B、C分别是哪个季节?

分析:先在长条中间找到0,也就是赤道。然后太阳直射赤道,这是春天和秋天;赤道正北方是北半球的夏天,赤道正南方是北半球的冬天。

A: A是北半球的冬天,B是春天和秋天,C是北半球的夏天。

(2)七压带和六风带是如何随太阳直射点运动的?

分析:寻找规律,我们发现从第一张图到第三张图,也就是北半球从冬天到夏天,太阳都在缓慢地向北运行。同时,气压带和风带也随着太阳一起向北移动。

答:压带和风带随着阳光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当太阳的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它们就向北移动;向南走,他们就会向南走。

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南京大学2017年自然地理专业;取得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并且有五年的高中地理家教经验。

我希望边肖能帮助学生。

明晚,不见不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7346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