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化合物定义(离子化合物的区别)

第一部分:知识点讲解知识点: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化合物:阳离子和阴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如NaCl、MgO、K2S、NaOH、Na2SO4等。

第一部分: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化合物:阳离子和阴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如NaCl、MgO、K2S、NaOH、Na2SO4等。
共价化合物: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形成规律: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共价化合物,如HCl、H2O、CO2等。

知识点:正确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中间的阳离子为活性金属离子或铵离子为离子化合物,其余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第二部分:教材分析:

1、初中课程标准要求:

只介绍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概念,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已知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但没有提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2.高中要求:

化学第一册,高中要求学生正确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掌握两种化合物的电离方式,正确写出其电子形式。而且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组成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都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3.建议

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教学前,要补充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质结构部分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理解。

第三部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教案举例。

知识目标

1.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2.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离模式。

3.掌握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表达及其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

能从组成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和归纳,培养辩证统一的思想。

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归纳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

[问题]

1.写出氢、氦、钠、镁、铝、硅、磷、硫、氯和氩的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指出它们属于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

2.典型金属元素和典型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结构和得失电子难易程度上有什么区别?

【新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典型金属元素和典型非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区别,以及获得和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现在我们进一步深入讨论一个问题,就是游离钠和游离氯相遇能反应吗?

观察钠和氯的原子结构图。

【问题】1。钠原子的结构是稳定还是不稳定?为什么?

2.怎么才能稳定下来?

3.为什么失去一个电子而不是得到七个?4.氯原子呢?预定氯化钠的形成图

共价化合物定义(离子化合物的区别)插图

离子之间有静电引力,同时原子核之间和电子之间有静电斥力。当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时,(离子距离≠0),就形成了氯化钠。

观察:离子化合物的形成条件?

结论:活性金属和活性非金属之间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对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用原子结示意图来书写是很麻烦的,我们也可以用电子的方式来表达。

电子的:一个小黑点(或X)用在一个元素的符号周围,表示一个原子最外面的电子。

如果氢原子的电子形式是氧原子,氧原子的电子形式是

练习:写出氯原子、氮原子和镁原子的电子形式。

练习:用电子表达式展示KF、氯化镁、氧化钙和硫化钠的形成过程。

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受热熔化,可以电离自由运动的离子来导电。

练习:写出KF、氯化镁、氧化钙和硫化钠的电离方程式。

讨论:氯化氢气体形成过程的电子图示。

比较了NaCl和HCl的形成过程,导出了共价化合物的定义。

共价化合物:通过共享一个电子对形成一个分子的化合物。

练习:用电子方式表达H2O和NH3的形成过程。

像HCl这样的共价化合物,在液态下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都可以电离成水合氯离子和水合氢离子。

练习:写出HCl的电离方程式。

讨论:离子化合物的电离条件与共价化合物不同。如何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而不是离子化合物?

第四部分:练习。

1.化合物A在固态下是不导电的,但在熔化或溶解于水中后,它可以完全电离。下列关于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是非电解质。

B.a是共价化合物。

C.a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D.a是一种弱电解质

2.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正或负的主要原因是

(一)电子损益

(b)公共电子对偏移。

(c)既有电子的获得和损失,也有电子对的移动。

金属元素的存在

3.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所以X和Y是

A.钙和氯

B.k和S

C.Ca和F

D.镁和氟

4.下列事实中,()可以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

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不容易分解

D.氯化氢可以在水中电离。

5.下列物质中,()是共价化合物,是氧化物。

A.H2O·曹

C.氯化钠盐酸溶液

6.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共价化合物定义(离子化合物的区别)插图(1)

7.具有A、B、C、d四种元素的粒子,粒子A只有一个质子,粒子B的核外有11个电子,电中性。粒子C的核外电子总数比粒子B多7个,带2个负电荷;D粒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

(1)写出质点A、B、C的符号,画出质点d的结构示意图。

(2)写出A、C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2C)与b元素的氢氧化物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B、c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盐)的电离方程式。

8.有A、B、C、D四种元素,B的单质B2在常温下是气体;元素B和C都可以与元素D结合,分别形成共价化合物DB和D2C。D2C在室温下是液体。A、B、C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ABC3,ABC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形成离子化合物AB和单质C2。a+和B-具有相同的Ar原子电子层排列;液态物质d可用作高能燃料。由此推断:

(1)元素A、B、C和d的符号。

(2)写出上面关于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5780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