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论是谁提出的(分子学说和原子论是谁提出的)

图1原子是分子的基本结构。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古代原子论;(2)道尔顿原子论;(3)汤姆逊原子模型和卢瑟福原子模型;(4)玻尔原子模型

原子概念及模型演变史:人类认识原子的历程

图1原子是分子的基本结构。

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古代原子论;(2)道尔顿原子论;(3)汤姆逊原子模型和卢瑟福原子模型;(4)玻尔原子模型;(5)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核外电子运动)。

(1)古代原子理论

古希腊的原子论有以下五点:①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小到看不见,也不能再分成更小的部分。②原子是虚数空。古希腊原子论者的“虚空”是“真空”。(3)原子完全是固体。换句话说,原子内部没有虚的空。④原子是同质的,或者说,它们没有内部结构。⑤原子不一样。即大小、形状、重量(质量)不同。

原子概念及模型演变史:人类认识原子的历程

图2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科学家,古代化学燃素说的创始人。

(2)道尔顿原子理论

道尔顿在1805年明确提出了他的原子理论。这个理论的要点是: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原子(他称之为“简单原子”);同一物种的原子质量相同,但不同物种的原子质量不同;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种原子不会转变成另一种;化学反应只是改变了原子的结合方式,使得反应前的物质变成了反应后的物质。道尔顿还创造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这是一个原子不同于另一个原子的本质特征。与化学元素有明确联系的是道尔顿的原子概念,道尔顿的原子论可以称为“化学原子论”。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揭示了物质组成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奠定了化学组成和变化的定量基础,开创了化学的近代发展。图1-1是用来表示原子的符号道尔顿,这是最早的元素符号。

原子概念及模型演变史:人类认识原子的历程

图3道尔顿的(简单)原子和化合物原子(分子)

(3)汤姆逊原子模型和卢瑟福原子模型。

汤姆逊在1897年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后,于1904年提出原子模型,认为原子是带均匀分布正电荷的粒子,许多电子嵌入其中,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中性原子。

原子概念及模型演变史:人类认识原子的历程

图4汤姆逊提出的葡萄干蛋糕的原子模型

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星系”原子模型:“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其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沿着不同的轨道围绕它运动,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动一样。电子运行时产生的离心力与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相平衡,所以电子能与原子核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像行星与太阳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样。原子越重,正电荷越大,电子越多。”

原子概念及模型演变史:人类认识原子的历程

图5卢瑟福提出的行星原子模型

(4)玻尔原子模型

卢瑟福的原子带核模型没有核外电子的结构。1913年,在总结当时最新物理发现(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和量子概念、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卢瑟福的原子带模型等)的基础上,),年轻的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建立了氢核外电子运动的模型,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后来被称为玻尔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星模型”、“稳态假说”、“量子化条件”、“跃迁规则”。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电子在原子核外空之间的某一轨道上绕着原子核做高速圆周运动。

原子概念及模型演变史:人类认识原子的历程

图6玻尔提出的玻尔原子模型

(5)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核外电子运动)

由于量子力学过于晦涩,本文将不讨论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

原子概念及模型演变史:人类认识原子的历程

图7核外电子的电子云模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5419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