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保护耳朵小常识)

2022年3月3日是中国第23个“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倾听美好未来”。耳朵是人类的第二双眼睛,可以帮助我们倾听世界,感受一切。不同程度的

2022年3月3日是中国第23个“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倾听美好未来”。

耳朵是人类的第二双眼睛,可以帮助我们倾听世界,感受一切。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也就是耳聋,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变化,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正常的言语交流,造成听力残疾。根据世贸组织2021年发布的最新世界听力报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听力损失,存在听力损失的隐患。

那么哪些人群容易耳聋呢?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口腔头颈外科副主任王宪文做了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新生儿,要加强早期听力筛查,对于早期听力筛查有问题的孩子,要加强听力随访。每年新生儿先天性耳聋患者都相当多。对这类儿童进行听力筛查和随访,可以早期发现其听力障碍,部分儿童可以通过人工耳蜗植入等听力重建手术,及时回归声音世界,避免耳聋耳聋,最大限度降低全社会医疗卫生成本,提高全民听力健康水平。此外,统计调查数据显示,遗传性耳聋约占耳聋人口的50%。所以一定要积极响应国家优生优育的政策,禁止近亲结婚,不让有耳聋基因的父母生育后代。

其次,对于孩子来说,中耳炎是听力下降的罪魁祸首!孩子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或者腺样体肥大、急慢性鼻窦炎等基础疾病,给中耳炎带来很大的机会。王先文副主任介绍:鼻咽腔通过一条重要的管道即咽鼓管与中耳相连。它是中耳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可以保持中耳内外的压力平衡,引流中耳分泌物,防止逆行感染,在一定程度上阻隔噪音和吸收声音,保护中耳和内耳的神经。

全国爱耳日(保护耳朵小常识)插图由于儿童咽鼓管发育不完全,与成人相比“短、平、宽、直”,因此鼻或咽的感染很容易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导致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常表现为耳痛、耳朵闷塞、耳鸣,可伴有鼻塞、咳嗽。中耳炎发病前,有普通感冒史。孩子只能表现出耳朵闷塞的感觉,也就是分泌性中耳炎。由于有的孩子没有耳痛或耳痛不明显,幼儿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主观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粘连性中耳炎,导致部分听力永久丧失。有些家长因为孩子对声音的反应明显下降,往往看了医生才发现。因此,应重视对儿童声导抗的筛查,预防和控制鼻腔、鼻窦、咽喉炎、腺样体肥大等源性疾病。

对于中青年人来说,“耳目一新”应该是生活的准则。但是由于学习工作压力大,或者长期熬夜,作息紊乱,更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听力下降,所以也要注意保护听力。比如尽量避免各种噪音,尤其是听力障碍患者。长期暴露在轰鸣的机器、嘈杂的车辆、嘈杂的声音等噪音中。会使听觉系统更容易疲劳,甚至导致听力急剧下降。平时放慢生活节奏,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健康的饮食,避免过于兴奋和紧张,适量运动,会给你的听力健康带来好处。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可能患有耳鸣、突发性耳聋等疾病。没必要紧张,但要注意早期及时治疗。

全国爱耳日(保护耳朵小常识)插图(1)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的功能下降,内耳功能下降,也会导致耳聋。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耳聋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往往表现为只闻其声,不知其意;或者需要别人重复或者提高音量等。老年人听力下降多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积极治疗后,疗效往往较差。听力损失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者,可考虑佩戴助听器,有条件的话人工耳蜗植入也是可行的。

全国爱耳日(保护耳朵小常识)插图(2)王先文副主任提醒: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人都有耳聋的风险,但目前仍可通过加强新生儿耳聋的预防和早期筛查,指导婚育和产前诊断;积极防治中耳炎等导致儿童听力下降的疾病;远离噪音,慎用耳毒性药物;作息规律,放松情绪,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按摩耳穴,学习耳操等等来维护我们的听力健康,一起聆听美好的未来!

通讯员王显文摄张文雅文清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应用市场“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新闻线索,一经采纳,有偿提供。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举报热线0731-85571188。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4911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