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标率怎么算(销售达标率怎么算)

来源:人民网原创稿件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王绍绍)近日,为进一步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资源配置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提高工业能效行动计划

来源:人民网原创稿件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王绍绍)近日,为进一步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资源配置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提高工业能效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健全完善工业节能标准体系的重点任务,从而加快节能标准的制修订,扩大节能标准覆盖面,加强重点用能行业和领域的对标,为工业能效提升提供技术和制度保障。”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新华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

《行动计划》有利于明确节能标准在工业能效提升中的新定位。

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强制性能效标准。美国的强制性能效标识,日本的能效“领头羊”,欧盟的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EuP指令),都是以节能标准为依据的。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评估、能源审计、能源服务等节能标准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热门工作领域。

“节能标准不仅是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共识,也是工业能效提升的制度基础,是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在赵新华看来,节能标准是工业能效提升的基础保障,体现在基于能耗和能效强制性标准的节能监管‘底线’,先进标准引领的能效领跑者、能效之星等‘领头雁’,绿色制造系统、绿色数据中心,基于能效标准的节能诊断,节能服务进企业等‘促发展’,以及电机、变压器等通用产品的能效提升行动。

赵新华表示,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引导企业用户完善节能措施,提高企业能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帮助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绿色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一是节能标准通过准入指标倒逼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和用能设备产品,规范企业合理用能。

二是节能标准通过先进指标、高效技术装备产品等引导企业跟上标杆。,加快节能转型升级,降本增效。

三是节能标准带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有利于节能产业生态圈建设,增强市场应用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信心和动力,加快先进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的推广应用。

《行动计划》有利于把握节能标准化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新要求。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节能标准化工作正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从单项节能向系统节能转变,从标准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工业节能工作必须实现低碳能源转型、全过程系统节能、精细化管理。节能标准化工作必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快速开展工作,深入实际,继续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保驾护航。”赵新华说。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碳中和,创造条件尽快实现从能源消费“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能源消费“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减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为实现能源消费“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行动计划》提出,加强能源供需双向互动,统筹利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不同能源品种,积极构建电、热、冷、气等多功能的工业能源结构,对加快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工业能源多元化绿色化和终端能源消费做出系统安排。

赵新华认为,涉及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终端耗能设备电气化、工业绿色微网建设以及高效储能、氢能利用、能源智能管控等相关关键技术和装备标准,亟待完善。

对于如何进一步将节能工作向源头和末端延伸,形成“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的绿色生产模式,《行动计划》提出,坚持系统理念,整体提升关键用能工艺设备产品效率和全链条综合能效,稳步有序推进工业节能由局部单体节能向全过程系统节能转变。

赵新华说,这就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在单个设备、单个工序高效的基础上,努力向整个用能系统的最高能效转移。同时,节能咨询、设计、评估、监测、审计、认证、跨行业耦合能效提升等领域技术标准的体系建设和完善。并建立有效的标准化支持能力。

据了解,目前,中国钢铁、建材、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企业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达标率达90%以上,电解铝、平板玻璃、铜冶炼等行业能效水平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企业能耗标准化基本得到保障。但在能源计量准确、富余能源高效利用、能源系统管理、智能调度等精细化能耗方面仍存在不足。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使企业精细化管理能耗、挖掘节能潜力、建设世界领先的超级节能工厂成为可能。

《行动计划》提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工业能效提升的使能作用,推动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实施的能源管控体系,加快生产方式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企业深化能源管控体系建设,通过对能流、物流的信息采集、监控、智能分析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以能效为约束的多目标运营决策优化。

“这一举措要求加快能源智能化、精细化管控的基础、技术、规范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赵新华说。

《行动计划》有利于开创工业能效标准化新局面。

“十二五”以来,工业节能标准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工业节能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约700项,初步建立了工业节能标准体系,有力保障了工业节能监察、节能诊断、能效“领跑者”评选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

赵新华建议,为有效落实《节能标准化行动计划》的新要求,各标准化技术组织、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工业企业、三方机构应共同努力,从以下四个方面不断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

一是加强标准资源整合,建立健全内容科学、结构合理的工业节能标准体系。推进绿色制造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重点解决各工业领域节能和绿色低碳领域标准集中分散、交叉重复、粒度不均等问题,培养一批高素质节能标准化人才队伍,推进节能和绿色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工业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数据库。

二是不断优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供给结构。比如,加快完善能耗限额、产品和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技术规范、运行测试、监测管理等领域的节能标准,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诊断、监测、服务等配套标准,引导社会组织制定原创性、高质量的团体标准,鼓励企业在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基础上制定更加严格的企业标准。

第三,建立节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实施配套标准体系,在制定法律和政策文件时积极应用标准。节能标准的修订和指标的完善要与时俱进,政策和制度的落实要与标准的修订有机结合。各行业协会、智库、第三方机构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四是积极参与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节能标准化活动,深度参与国际标准修订,积极贡献中国技术方案,持续开展国际国内节能能效标准对比分析,促进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推动标准国际互认和合格评定活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941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