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么画(简单女生古代人怎么画)

《澄衷堂字课图书》插图历史有答案“(鲁迅)开始来细心影写这些绣像,恰巧邻近杂货店里有一种竹纸可以买到,俗名‘明公(蜈蚣)纸’,每张一文制钱……鲁迅买了这明公纸来

古代人怎么画(简单女生古代人怎么画)插图《澄衷堂字课图书》插图古代人怎么画(简单女生古代人怎么画)插图(1)历史有答案

“(鲁迅)开始来细心影写这些绣像,恰巧邻近杂货店里有一种竹纸可以买到,俗名‘明公(蜈蚣)纸’,每张一文制钱……鲁迅买了这明公纸来,一张张的描写,像赞的字也都照样写下来,除了一些楷书的曾由表兄延孙帮写过几张,此外全数是由他一个人包办的。这个模写本不记得花了多少时光,总数约有一百页吧,一天画一页恐怕是不大够的。”在周作人笔下,童年鲁迅沉迷于书籍插图,晚年成“新兴木刻之父”,发端于此。常言道,插图是书的眼睛,好插图能影响人的一生。唐·紫雪《鲁迅先生的插画》一书开始认真地写这些绣像。碰巧有一种竹纸,可以在附近的杂货店买到。俗称“龚铭(蜈蚣)纸”,每张纸都可以赚钱...鲁迅先生买了这张龚铭纸,把所有赞之类的描写都写了下来,除了一些楷书是我表哥孙岩邦写的,其他都写了。我不记得这本样书花了多少时间。总数大约是一百页。恐怕一天画一页是不够的。”在周作人的作品中,鲁迅童年沉迷于书籍插图,晚年成为“新木刻之父”,都源于此。俗话说,插图是书的眼睛,好的插图能影响人的一生。

最近一些小学教材因为插画质量引发争议,让人思考:什么是好的插画?如何提高插画质量?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印刷插图的国家,手绘插图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著名的历史插图如《妇女史傲图》、《洛神赋》、《共工》等,本来就是插图。明代插画达到顶峰,有建安派、金陵派、徽派等。仅徽派插图画家黄就出了40多位名家。除此之外,王、刘、邱等人的门都被称为哲人之门。明末“十竹园”采用雕刻、拱花、指压揉捏等技法,被郑振铎先生誉为“彩木雕刻的最精致、最优美的境界”。

自清代雍正以来,传统技艺犹存,审美观念并未发生巨变,但插图质量锐减,大部分书籍甚至没有插图。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西方传教士引进石版画技术,才稍有转机。

从发明印刷插图的国家,到效仿他人的榜样,跌宕起伏与易位唤醒了后人。

印出世界第一张插图

1942年8月,湖南长沙楚墓出土一册手绘帛书,中间有文字(900余字),外围有十二月造像。每尊雕像都有文字描述,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插图。被美国学者骗走后,现藏塞希勒美术馆。

上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多卷帛书,如《五星》、《杂天文气象》、《指南书》等,都是手绘插图。不幸的是,胎儿出生书等书籍的插图被损坏。

魏晋南北朝时期,图文结合的现象很普遍。顾恺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插画家,代表作品有《女史图说》(以张华《女史图说》,现存唐人本)、《列女人志图说》(以刘向《列女传》,现存宋人本)、《洛神赋》(以曹植《洛神赋》,现存宋人本四本),但原作已不留存。

南梁萧艺的《朝贡图》(现存宋本)记载了12幅朝贡国(原可能是25-31国)的人物画像,每幅画像都配有碑文,记载风土人情等。,并开创了“左图右史”的传统。“左图右史”一般指爱好书籍,被书籍包围的文人。这里指的是“左图右文”的传统图书形式。

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九年(868年)在敦煌看到了唐宪通印的《金刚经》,它被盗到了英国。它现在存在于英国国家图书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插图,也可能是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1966年,韩国在庆州佛寺的佛塔中发现了一部刻有《达拉尼经》的印刷本。没有注明日期,有几个汉字只在武则天(680-704)时使用过(其实有些文字在武则天死后仍在民间流传)。推断可能早于《金刚经》,但没有旁证。从印刷方式和规格来看,应该是中国印刷的。

宋代能彩印 实物没找到

唐代是中国插画发展的巅峰,但皇权长期忽视雕版印刷,插画多为手绘,只在上层社会流传。寺庙更注重印刷。成品以佛像为主,线条流畅,水洗,但内容单调,只印单色。1932年,在冯道的建议下,后唐皇帝明宗批准雕版印刷儒家九经,这是第一个由国家主办的印刷工程,促进了雕版印刷的普及。

五代出现了“行印填色”,这是彩印的前身。

插图在宋代更受欢迎。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福建建安秦有堂刻《列女传》,插图123幅;南宋元年(1165年),、黄松年、等。合编《六经图》,共分六卷,插图309幅,被誉为“形象精美,字纸兼美”。

宋代非常重视实用插图,如《本草为经史证应急》,增加了大量药用植物插图。此外,小说开始有插图。宋刻本被后人赞为“完美”,插画也是“清丽雅致之古气”。清代图书管理员孙从田曾说,“若有南北两宋不同的纸筋,字画古雅,墨淡纸色淡润,展量必惊人。”

清代甘龙在宋《韩昌黎集》中题词:“书画精,纸墨精。非为老刻家,堪比天禄(清代皇家图书馆),《韩》藏书第一。”

宋代出现了“雕版印染”,虽然只有两种颜色,但在技术上已近彩印,即帝国政府刻版的《三朝练兵图》,“万物为一画,万物饰以青色和红色(黑色和红色)”。据文献记载,北宋时发行过银青、蓝、红铜版纸币,接近今天的彩印(四色),但至今未发现实物。

徽派压倒了建安派

1966年,山西应县辽代木塔内的佛像遭到破坏,里面的印刷品和绘画遭受损失。1974年,经专业人员清理,发现辽代末、金代初印刷的三幅遗留的三色(红、黄、蓝)释迦牟尼彩印像,为最早的三色印刷品。

现存最早的真彩印刷品是元代(1335年)的五色注册佛像,最早的彩色插图来自元代至郑元年(1341年)出版的《金刚经注释》。

明初,朱元璋虽“诏除书税”,但其符咒过于苛严,甚至“北京学唱歌的官兵,一经发现,割其舌头”,“官家子弟,剃光头(袁式发型)者,一经发现,判其宫刑;全家等等。,被发配到偏僻的地方加以放逐。”

从洪武元年(1368年)到天顺八年(1464年),插图史上出现了一个白色时期,直到万历(1573年)专制逐渐削弱,商业发展,插图才取得进步。

此前插画以福建建安派为首,宋代以来独此一家,明代双凤堂是代表之一。它指的是双峰余香斗和余兄弟。事实上,没有余,谁是余香斗的马甲。余香斗出版了早期的《三国演义》,自己写了很多小说,都比较逊色。为了弥补文字的不足,几乎每一页都有插图,以“全息图”为卖点,版面采用“评论、插图、文字”三层结构。插画只占每页三分之一左右,拥挤模糊,画工还是不看原文。比如刘备的双刃剑被画成双刀,吕布的戟被画成枪。

徽派以工艺精湛著称。郑振铎说:“他们的出现,使久负盛名的金陵学派、建安学派等前辈黯然失色。"

八戒挥舞狼牙棒

徽派以歙县为中心,“刻字店比比皆是”。竞争激烈,从业者修养高。他们擅长诗词书法,不是一味还原故事,而是刻画人物风度。徽派插图较少,多集中在卷首,称为“肖像”(有学者认为“肖像”小说也自称“肖像”,不是插图形式的专名。这是非常合理的。在这里,我们遵循习俗,采用鲁迅的“肖像”和“对称肖像”)。

后来插图几乎只在书的开头,类似于人物地图,即“绣像”。

从“全人像”到“人像”,再到“绣像”,说明插画从“讲故事”到“说人”,意味着从迎合低端读者到精英阶层的转变。画家们接受了“画人要常谏,千年孤独”的观念。他们用插图作为启蒙工具,而学者如陈老炼和胡则转而充当画家。

从《西游记》的插图就可以看出来。据学者胡以存考证,八戒所用耙子原是江南常见的农具铁。当耕牛的数量急剧下降时,农民就用它来代替畜力拉的犁。西游记里连沙僧都冷笑道:“看你那锈耙子,还得锄地种菜。”

明代《西游记》插图多将钉耙画成凿子,是沃克的神器。戚继光曾说:“可以戳,可以标,但也是利器。”明朝末年,被画成狼牙棒。当然,明朝的人知道耙子是什么。同一本书有时被画成权杖,有时被画成领带。

明朝中后期,文人善谈兵,但铁制兵器有明显缺陷——只能下砸,不能横刺,速度慢,杀伤力差。而且高高在上,身体暴露,防御薄弱,所以明代文人并不接受吴承恩的幽默。相比之下,在清朝的插图中,八戒的武器完全变成了农具。

从高峰一下跌到低谷

明代插图极其精美,彩印也是巅峰。其中,在崇祯年间任职于翰林院的胡,辞官创办了十竹斋,致力于文具的研究。

胡的小版(即绗缝版)用几遍彩印,纸放在雕版上锤出凹凸感,即“拱花”。宣纸吸墨性强,容易印糊。胡不用木板印刷,而是用手指按压,突出“水感”,用模具印刷古画,会有点混乱。

清初的插画水平并不比明朝逊色,但雍正之后,突然出现了滑坡。郑振铎说,“清人出版的小说和传说,大多没有插图,即使有,也往往比较简陋,很少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嘉帝在位后,仍有一些明朝遗留下来的规矩。贾在位以后,几乎都是写的。人不像人,兽不像兽,比如顽童画的墙,早期人随意做的扔石头的作品。”

首先,大兴文狱近20例,雍正近130例,乾隆130余例。大家都把家里有书视为灾难,民间出版害怕。书籍的质量不再重要,安全是第一位的。插画本来是批判转化的,画像赞美要指出他和现实的关系,风险特别大,应该先删掉。

其次,明清画家没有版权意识,互相抄袭。据学者朱一宁介绍,清代出版的《三国演义》中邓艾的插图与《水浒传》中董平的插图如出一辙。雕手以假名为私活,如刘俊宇、刘启贤,即同一人,有八个图案。

第三,插画贴近文人趣味后,山水、城楼之类的乱加,只是为了卖弄技巧。而且违背造型规律,把奸臣曹操画成驼背,把普通人画成甲虫。格式庞杂,不循自然之例。显然,明代插图已经达到了原有体系的极限。要突破,必须要打破体制,但是行业已经被压制了,经营者看不到未来。人们宁愿墨守成规,不创新,所以长期停滞不前。

都是“大人眼中的有趣”

到了民国时期,现代插画传入中国,人们对插画的认识从“褒贬人物,传达教化”转变为“唤起想象,补贴记忆,增加趣味”,而不是只从道德角度看插画。从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端倪。学者罗卡纳对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研究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1912-1919年:1901年出版的《上海成中堂词典》一书为代表作,其特点是插图多而好,但缺点是用图形文字,索然无味,人物表情千篇一律,高低插图少而低劣。

1920-1928:五四运动后,人们重视“儿童的独立人格”和“儿童本位”。不适合儿童兴趣、不能帮助儿童个性发展、没有生活教育、只为识字而设计的插画逐渐被淘汰。故事般的插图更常用,但“哥哥追弟弟,哥哥说,你可以是一只老鼠,我将是一只猫,等等。”

1929-1948年:增加了大量宣传和启蒙内容。中国连环画第一人丰子恺、中国连环画史上第一人陈等画家更具审美性。然而,罗卡纳发现插图暗含性别歧视——120篇文字与性别无关。在185幅插图中,只有30幅有女性,而且大部分是旁观者和路人。只有在谈到母子关系,或者介绍花木兰、嫦娥、秋瑾等的时候。,女性是否扮演了主角。所有插图都是“大人想象出来的孩子”,被描绘成听话、爱学习、秩序井然、坐姿端正的样子。至于好玩,只是猫狗麻雀之类的“大人眼中的好玩”。

小学课本应该用什么插图,似乎是一个很难达成共识的问题。错误、不满、争论等。都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原问题:古人是怎么画插画的)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黄易

流程编辑:u03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0438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