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始于哪个朝代(铢出自于哪个朝代)

2015年,考古人员从南昌海昏侯墓中清理出200万枚重十吨的五铢硬币,引起广泛关注。五铢始于西汉武帝,历经辛莽、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直至初唐。它流通

2015年,考古人员从南昌海昏侯墓中清理出200万枚重十吨的五铢硬币,引起广泛关注。

五铢始于西汉武帝,历经辛莽、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直至初唐。它流通了739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货币。一枚小小的五铢钱为什么能熬过八朝?

五铢钱始于哪个朝代(铢出自于哪个朝代)插图

以上_西汉五铢,西汉古钱币。

流通范围最广

秦末汉初,政治动荡,社会混乱,各级政府和商人争相赚钱,导致货币混杂,通货膨胀过度,购买力急剧下降,秦朝崩溃。元五年(公元前118年),西汉武帝“付半文,五铢”。各郡根据半文的形状,自制五铢,史称“郡国五铢”。

三年后,“郡国汉奸多,钱却轻”,西汉不得不再次进行货币改革,实行“五铢”。“共青,请向京师请铸钟官的红方。一当五,不准用官非红方。”也就是说,一个官铸“五铢”可以抵五个“五铢”。

五铢钱始于哪个朝代(铢出自于哪个朝代)插图(1)

上图_西汉地图

“红五铢”的铜含量虽然比“县五铢”多,但其币值在实际价值之上,很快就贬值了。到了丁四年(公元前113年),唐武帝下令“郡内不准铸钱,只准上林三官铸(上林三官指中央政府主管铸钱的部门)。钱很多,以至于天下没有三官钱不行。所有铸在郡国面前的钱,都要报废,输给他们三个铜官。”《上林三官五铢》被定为样本,其体例仍为赵迪和宣帝所用,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

五铢钱的流通以西汉政治中心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外辐射。范围很广,东临大海,西接西域,南有南海,北有长城,涵盖西汉全境。不仅如此,韩国、日本、越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都出土了五铢钱,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五铢钱始于哪个朝代(铢出自于哪个朝代)插图(2)

以上_秦半良

成钱数量最大

五铢币仿照秦半之形,圆形方孔,两侧有周向廓形。钱币两面的篆书“五铢”优美细长,风格规整简约。该币直径2.5cm,廓厚2mm,标准重3.5g,铸造精良,重量适中,美观实用,深受商人喜爱。因此,西汉时期建立了以五铢为基础的货币收支制度。

《汉书食货史》记载:“孝武帝元初五年至平帝元初,铸钱五铢,成钱二百八十余亿。”学术界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几亿”等于几亿,也是280亿块。第二种说法称“一亿”是10万件,相当于2800亿件。

根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西汉铸造的五枚泰铢硬币平均用铜量为2.82克,按280亿枚计算为78960吨铜,相当于每年652.6吨,按每年2800亿枚计算为6526吨铜。在唐玄宗中世纪,全国铜的年产量为3903吨。显然,几百年前的西汉,铜的产量不会超过这个产量。照此计算,第一种说法比较合理。五铢钱经过七个世纪的铸造,几经修改,数量越来越大。

五铢钱始于哪个朝代(铢出自于哪个朝代)插图(3)

上图_唐玄宗陈李(810-859)

钱币版式最多

五铢钱经历了两次修订,确立了“上林三官五铢”的货币标准,风靡全球。整枚硬币钱文严谨,钱型工整,做工精细。经科学测定,发现其币色为红色,铜含量超过70%,铅含量在20%左右,配比合理,物理性能稳定。

吴健十六年(公元40年),光武帝刘秀在马援的建议下,引入了字体略有不同的“东汉五铢”。汉末出现了“五铢”,磨掉了边陲,还有一些钱。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铸造的“五铢”不仅没有内外廓,而且钱文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在当代,被嘲讽为“没文章”。

五铢钱始于哪个朝代(铢出自于哪个朝代)插图(4)

100铢以上

三国时期,五铢钱分为直150铢、蜀五铢、魏五铢三类。金代东泰兴年间,商贾百姓使用“申冲乌珠”,钱轻,轮廓模糊。

至南北朝时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均有永平五铢、永安五铢、铁良五铢、昌平五铢等五铢货币流通,其中“铁良五铢”铸造于南梁四年(公元523年),形制略小,四背纹。这是古代铸造的第一枚大型铁硬币。它的钱很贵,它的制造很精细。“这是古代为数不多的精美钱币。

皇帝统治的第一年(公元581年),铸造时,标志着五铢的最后余晖。

五铢钱始于哪个朝代(铢出自于哪个朝代)插图(5)

以上_皇帝五铢开,隋文帝元年铸造。

铸造工艺最成熟

现在“榜样”这个词指的是值得别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其实模特是阳,模特是阴。“模型”是古代用来铸造金属器皿的造型工具。东汉王充在《论平衡与物势》中认为:“种器必先立形”。有了模型,才能铸造器皿。

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具一般称为钱模或钱模。五铢钱有内圈和外圈,所以离不开高超的铸造技术。细分硬币铸造的步骤可分为模型设计、材料选择、模型毛坯制作、硬币模具修整、模型匹配定位、铸造温度、硬币抛光,每一步都有严格、标准、完善的工艺。

铸造五铢货币需要两个货币模具:一个铜面模具和一个陶瓷背面模具。正面是硬币的正面,背面与之相对应,就是硬币的背面。当铸造硬币时,面对面,货币模具适合,金属铸造。这种技术叫做“成对铸钱法”,铸造五铢钱时常用。

五铢钱始于哪个朝代(铢出自于哪个朝代)插图(6)

上图_太和五珠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十九年(公元495年)铸造的。

铸币经验最丰富

在五铢硬币的铸造过程中,配铸是硬币铸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步骤。合作的关键在于定位。当时铸币人的经验还是挺丰富的。他们在陶瓷背扇的上下位置设置了直径2.5-3cm,孔深3-4cm的定位孔。上孔位于铸口右侧,下孔的中心点为三角之字形或小三角形,位于扇面的中轴线上。两个孔啮合紧密,不仅有利于中心定位,而且可以避免匹配时的错面,无形中增加了造币的定位精度。

铸币有三个细节值得注意。

首先冶炼铜,而冶炼的燃料一般是木炭。《后汉书》记载:“人坐铜炭,不入钟而官,只为数十万人效力。”木炭的热值为8000大卡/千克,发热量约为27.21~33.49兆焦/千克,是理想的冶炼燃料。

第二是铜的来源。梁武帝时期,早期使用各郡的钱币作为铜材。随着规模的扩大,后期开采的铜矿被用来补充铜材。

最后是鼓风机设备。考古学家在管仲遗址发现了许多爆破管道的碎片,这些管道是用带有沙子的红色陶器制成的,上面装饰着绳索。《淮南子·本·景讯》云:“击鼓卖铜铁”是为冶炼炉加热供气的鼓风装置。

五铢钱始于哪个朝代(铢出自于哪个朝代)插图(7)

以上_《淮南子》,西汉刘安及其弟子集体所作。

纵观古代货币史,五铢作为“六绝”,是古代最成功的货币。唐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废五铢钱,交开元鲍彤钱。”五铢钱退出流通,最终大获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它仍然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正文:黑时数白

参考资料:

[1]王雷《论西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

[2]查明辉对西汉五铢钱铸造数量的考证。

[3]江宝莲汉代五铢钱:“模型”改良与铸造技术。

[4]司马迁《史记》

[5]郑伟的隋书

[6]欧阳修、宋祁《旧唐书·食货录》

文字由历史大学团队创作,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9785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