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吨等于多少斤(20吨地磅秤多少钱)

2022年6月29日,黄育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河迁徙。(张海东摄)它的家在青海湖。蓝色的湖水又冷又咸。虽然是内陆湖,却有海的辽阔它的故乡是黄河。也许是

20吨等于多少斤(20吨地磅秤多少钱)插图2022年6月29日,黄育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河迁徙。(张海东摄)

它的家在青海湖。

蓝色的湖水又冷又咸。

虽然是内陆湖,却有海的辽阔

它的故乡是黄河。

也许是对家乡的怀念,也许是习惯了在血液里跋涉。

它每年都会逆流而上,追寻祖先的足迹,延续生命的传奇。

黄育,学名“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是青海湖“水-鱼-鸟”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

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北临祁连山,南接三江源,不仅是重要的国际湿地,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以青海湖裸鲤为代表的独特水产资源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每年,当青海湖畔的沙柳迎风绽放时,就意味着黄育迁徙季节的到来。成群的黄育鱼上演了“鱼游浅,挣扎”的奇观,让无数观鱼者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与坚韧。

曾经的“鱼鼎盛世”,由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过度捕捞,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栖息地恶化,黄育的资源锐减,一度濒临灭绝。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青海湖一旦没有了黄鱼,其“水-鱼-鸟”生态系统就会崩溃,青海湖就会失去灵气和活力,成为死亡之海。

近40年来,青海省六次封湖养鱼。在过去的20年里,它不断地进行人工繁殖和释放,同时采取了许多措施。由此,青海湖裸鲤资源有了很大的恢复,现在已经达到开发初期资源的33.9%。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鱼鸟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青海湖被不断建设。

神话;传奇

黄育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省会西宁以西150公里处。今天我们看到的青海湖是一个内陆闭塞湖泊,四面环山,位于青海湖流域。其实青海湖原来的样子不是这样的。

根据中国科学院《青海湖综合考察报告》,青海湖是一个新构造的断陷湖。20-200万年前,青海湖在形成之初是一个外流的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连。上新世末,由于地质构造运动,青海湖东部日月山强烈隆起,迫使原本注入黄河的道塘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

青海湖形成过程中,原本生活在黄河中的黄河鲤鱼逐渐成为大型高原原始鱼类——黄育,经过漫长的进化形成了独立的优势种群。

“从黄育肩膀上留下的鳞片和肛门附近退化的鳞片判断,它的祖先是有鳞的。”青海大学教授李说,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黄花鱼逐渐适应了寒冷,耐盐碱,蜕鳞,形成了这种洄游的特点。

李说,古青海湖曾经与黄河相连。因此,黄育与黄河上游的鱼类有着共同的起源,在黄河上游的鱼类中可以找到其相应的种或相近的种。只是河湖分开后,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青海湖独特的黄育逐渐形成。

“有意思的是,曾经有人在湖里钓到几条带鳞的黄鱼,说明它有返祖迹象。”李对说道。

黄育的传奇不仅在于它的生活经历,还在于它的“救命鱼”。现在,在黄育位于刘莎河畔的家中,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黄育赋”的题字,上面写着:“在那令人难忘的荒年里,黄育舍身救人,堪称一条仁鱼。”

黄育,作为一种美味的食物,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在位于青海湖北岸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原子城纪念馆里,记载着原221厂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组织职工在青海湖捕鱼,自力更生,解决生活困难的事迹。

作为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拥有460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青海湖有多少条黄鱼?据青海湖裸鲤救助中心主任杨建新介绍,其原始资源约为32万吨。

中国科学院于1961年至1963年对青海湖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考察。相关报道记载“裸鲤为大型个体,每条体重约1公斤,大的6.5公斤。10斤左右的鱼也很常见。”

青海湖中黄育的丰度是多少?从黄育迁徙产卵的盛况可见一斑。书中记载,迁徙季节,鱼群上行,水声听起来像大海的潮汐。“清水是半条河,鱼是半条河,但鱼比河多”,洄游河道几乎成了“鱼河”。曾几何时,“骑马涉水踩死一条鱼”“一棍子打死一块石头,一棍子打死两个,一钩钓上一串,一网打尽千斤”是当时“鱼丁兴旺”的写照。

面临迫在眉睫的危险

极端的事情一定要反过来。大规模捕捞导致黄育资源锐减,破坏了青海湖裸鲤种群的自我平衡能力。

作为青海省渔业经济的主要来源,早在1958年,青海湖渔业就开始大规模发展,鱼类产量长期占青海省鱼类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据史料记载,1960年,青海湖渔业年产量达2.8万吨。60年代产量约10.8万吨,年均产量1万多吨。

王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写的《青海湖游记》中写道,在黄育的旺季,专门运载新鲜黄育的银灰色冷藏车在西宁街头、湟源峡谷和日月潭之间的群山中来来往往。在路上,运鱼车昼夜不停;湖边,渔船早出晚归;湖边,满是渔民的营地;沙滩上,晒着运不走的鱼干。那时候“青海干板鱼”很有名。东运到首都,西供应西藏,“让全国人民都能品尝到高原海鲜”,青海湖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原鱼库”。

据记载,20世纪60年代初,环青海湖驰骋的渔船有20对,在湖的东西两侧的草原上新修了捕鱼基地,并修建了深水码头供停泊船只和小艇。青海湖渔业进入“深水捕捞”的新阶段,著名的“海上霸王”渔船一次出海就能拖八九万斤鱼。环湖渔场面积不断扩大,由浅入深,由窄入宽。就连海心山周边也成了“海上霸王”和伙伴们自由徜徉的区域。

渔船一步一步前进,黄鱼一步一步后退。

统计显示,上世纪六九十年代,青海湖渔业年均渔获量持续大幅下降,平均体长、体重、年龄也呈明显下降趋势。“60年代,钓到的大鱼都是1斤,90年代,小鱼只有三两条。”

渔获量持续锐减的背后,是青海湖裸鲤资源锐减,资源严重枯竭,种群濒临灭绝。

“当时的发展可以用‘竭泽而渔,一网打尽’来形容。到了2001年,一条鱼也捕不到了。”杨建新说。

除了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了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气候变化、拦河筑坝等因素,“人鱼争水”是黄花鱼濒临灭绝的另一个重要驱动力。

黄育作为一种洄游性鱼类,每年4-8月从青海湖产卵,洄游到入湖河流繁殖。这些入湖的河流就像黄育的“大工厂”。

但随着气候干旱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青海湖地区大部分河流干涸消失,断流频繁,导致黄花鱼产卵场干涸,产卵群体严重不足。1995年,青海湖最大的河流布哈河因断流导致300吨亲鱼死亡。2001年,青海湖最大的河流刘莎河因断流导致135吨亲鱼死亡。现场惨不忍睹。

据青海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统计,20世纪50年代湖区共有大小河流128条。到上世纪末,仅布哈河、黑马河、刘莎河、泉基河等不到10条河流。

与此同时,青海湖的水位持续下降。监测数据显示,从1908年到2000年的92年间,青海湖水位从3205米下降到3193.3米,共下降11.7米。水体的不断萎缩导致水体盐度增加,黄花鱼空存活时间缩短,栖息地恶化。

保护

为了保护黄鱼资源,保证这一珍贵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青海湖乃至青藏地区的生态平衡,青海省对青海湖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从1982年到现在,40年间6次封湖养鱼。

第一次:1982年11月至1984年11月,历时2年,年限产4000吨;

第二次:1986年11月至1989年11月,历时3年,年限产2000吨;

第三次:1994年12月至2000年12月,历时6年,每年限产700吨。

第4次: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10年,零捕捞。

第5次: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10年,零休渔。

第6次:2021年1月至2030年12月,10年,零休渔。

“六次封湖养鱼,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强度越来越大。尤其是第四次,连续10年采取封湖禁渔措施,在我国鱼类资源保护史上尚属首次,显示了青海省全力保护青海湖生态、构筑生态屏障的决心。”杨建新说。

从2001年第四次封湖到2021年的20年间,青海省实施了全面封湖零捕捞的保护措施,投入巨资对青海湖流域进行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在青海湖的泉基河、刘莎河和哈尔吉尔河修建过鱼设施,在刘莎河沿岸建设湿地公园,更好地维护青海湖的生态安全。

海州的刚察县是环湖人口最集中的县,常住人口1.3万人。因为是离青海湖最近的县,所以有“海滨藏城”之称。过去,为了灌溉农田,在刘莎河上修建了2米多高的大坝,堵塞了黄育的迁徙通道。

“为了黄花鱼的顺利洄游,沙流河大坝将建成这个开阔的阶梯状过鱼通道,黄花鱼可以顺利通过,洄游的同时还可以缓冲休息。”正在江边巡逻的刚察县农牧业综合执法大队一中队队长许告诉记者。

刘莎河上成群的鱼鸥聚集,水中成群的黄鱼逆流而上,正是洄游季节。岸上,游客三五成群,争相观看黄育迁徙和鱼鸟共生的壮丽景色。

许说,这个季节看鱼的人很多。近年来,随着宣传力度、执法力度和保护力度的加大,环湖偷黄育现象基本不存在了。身边的人都有很强的保护意识。黄水鱼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河里能看到两三斤的大鱼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些地方,像布哈河,有七八斤或者十斤的鱼。”许对说道。

正在泉基河边执勤的刚察县农牧综合执法大队二中队队长罗仁清告诉记者,从6月到8月,他们在河边扎帐篷,全天候巡逻。

“这个季节来观鱼的人很多。现在的任务不是打击盗猎,而是引导群众和游客文明观鱼,劝阻人们随意投喂,以免影响黄花鱼的洄游。”罗布仁青说,他和同事们会穿上皮裤,下到河里打捞因体力不支而产生的垃圾和死鱼。

类型

黄育和三文鱼、大马哈鱼一样,是典型的洄游鱼类。

青海湖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湖区最独特的高山生态系统。湖区气候寒冷,水体冰冷,鱼类摄食生物种类少,生物量低,是一个营养贫乏的水体。所以黄花鱼生长速度很慢,十一二年才能长一斤,繁殖力也低。

四月,冰雪消融,春暖花开,黄育感知到节气的变化,也该时不时的动一动,开始它的迁徙之旅。它们成群结队逆流而行,短则几十公里,长则几百公里,穿越海拔落差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河流,完成生命延续的使命。

“黄鱼选择在每年冰雪融化的季节迁徙,是因为它们喜欢温暖的环境。水温越高,发展越快。河边的小浅滩,石窝里,就像一个暖房,环境温暖安全,就成了黄花鱼的产房。”青海湖裸鲤救助中心刘莎春江增殖实验站站长周卫国说。

发现亲鱼从湖中回河时性腺逐渐发育。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水深较浅、水流缓慢平稳、透明度较高、泥沙较细的产卵场。雌雄鱼互相追逐,水面被溅起水花。雄性用头抵住雌性的腹部,尾鳍像扫把一样,将水底的泥沙“扫”进椭圆形的浅锅状凹处,受精卵沿着弱水漩涡滚入凹处孵化发育。

然而,自然繁殖面临许多危险。有时候,受精卵会被洪水冲走;或者十几天不下雨,河水水位下降,受精卵搁浅,枯死。

“真的很不容易!”周卫国说,黄花鱼的自然繁殖成功率只有1-2‰,要靠庞大的种群来支撑这个物种的繁衍。因此,多年来,通过限渔、禁渔、保护产卵场等措施增加青海湖鱼类资源并不明显,资源增长十分缓慢。

2002年以来,青海省在继续封湖养鱼保护种群自然恢复的同时,投资扩建了增殖实验站,利用科学手段进行人工增殖放流。经过长期探索,提高了技术水平,加大了规模和力度,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周卫国的实验站创建于1997年,现在已经成为黄花鱼的“人工产房”。有工厂化鱼苗孵化车间、蓄水池、临时育雏池和微循环流水鱼苗培育池等附属设施,承担着青海湖裸鲤资源的抢救和鱼苗孵化任务。

实验站的车间里,放着大大的圆形水缸,密密麻麻的鱼苗像蝌蚪一样,随着清澈的水转圈游动。

“不能错过季节,就像农民种地一样。”周卫国说,黄花鱼的人工孵化一般分为采集、孵化、破膜、发育到满月等步骤。缸里的水是从两三公里外的沙柳河里取来的。经过五次净化过滤,控制流速,定时注入氧气,模拟天然河水的环境进行孵化培养。“就像养娃娃一样,我比养娃娃还省心。一天24小时,蛋黄水,大豆粉,轮虫,商品粉等。每两小时喂一次。”

生活

青海湖裸鲤救助中心,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北郊,有一个大池塘,是黄育宝宝的“幼儿园”。

高原的夏天,植被茂盛,是万物随意生长的季节。在一个池塘里,可以看到一尾小黑鱼在快乐地游动。

救护中心推广研究员齐介绍,满月后,实验站繁育的鱼苗将被运到这里进一步培育,来年长成1+岁的鱼种后运回放流。“当时小鱼体长达到8-10cm,已经具备摄食、游泳和躲避天敌的能力。它们的体质比自然繁殖的鱼强壮多了,存活率也大大提高了。”

据悉,起初,刚满月的鱼苗被放生。但由于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自然河流中的水忽大忽小,水温忽高忽低,水流缓急,不稳定的环境导致放流鱼苗成活率特别低。

“这些人生来之不易。”正在向池塘投放饵料的救护中心原种场负责人田文根说,为了迎接黄鱼宝宝的到来,提前一周抽取河水,通过沉淀过滤,保持水质新鲜;培养一些饵料添加到池塘里,把池塘里的水“养肥”,让远行的黄育宝宝们“吃饱”,恢复体力适应新环境。黄育宝宝下池塘两天后,要撒豆浆,保证营养。

“就像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永远要有责任心和爱心,一刻也不能马虎。”高材生,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生,在这里工作了12年。“最开心的就是每年鱼苗放生的时候,看着它们流进河里,奔向母亲河的怀抱,觉得自己的辛苦是有价值的。”

齐说,鱼类的人工增殖放流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对日益枯竭或明显衰退的鱼类资源的恢复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多年实践表明,人工繁殖放流是快速补充黄花鱼种群、稳定种群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从2002年到2021年,共有1.97亿尾裸鲤鱼苗被投放到青海湖。监测表明,自2002年监测以来,黄花鱼资源迅速增加,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21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已增至10.85万吨,比2002年资源量最低时增加了10.59吨,占原有资源量的33.9%。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保专家评估,仅增殖放流一项,就对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做出了23%的贡献。

“现在,青海湖的渔业生态和裸鲤资源已经进入良性恢复趋势。”杨建新说,这对消除流域营养物质、防止湖泊富营养化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鱼鸟成群。

从濒危到浅水,一条鱼的兴衰见证了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变迁,也成为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记者鲁学礼)

■记者手记

共享生态文明

我听说过黄育移民的盛况,但我是在今年夏天亲眼目睹的。没想到,我被鱼儿奋力洄游的场景感染了,莫名其妙的感动,常常在危难时刻警醒自己。

夏天,清晨,在刘莎河畔。微风吹拂下,河水泛起涟漪。细看,波光粼粼的水面下,成群的黄鱼在逆流而游。他们的姿势轻盈而整齐划一,仿佛训练有素。

水流湍急时,鱼的身体呈一条直线,迎着水流挺立,贴着脚,像扎根一样沉淀下来。很快,它保存了足够的力量冲上去,但有褐头鸥和其他水鸟俯冲下来...

在迁徙过程中,总有一些亲鱼被猎物或鸟的肚子咬死,或被鸟啄瞎眼睛。在时刻防范天敌的同时,也要应对迁徙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记者亲眼看到,与激流搏斗的鱼设法顶住了水流,跃上了更高的高度,被迎面而来的漩涡冲了下去;有些人挣扎着跳过第一层,但被冲到第二层或第三层以上...迁移难是可悲的。

无论是在刘莎河岸,还是在泉基河上,洄游鱼类都要爬上20多条阶梯形的鱼道,上下落差达2米多。20多级台阶,形成20多个小瀑布,亲鱼要想在上游找到合适的产卵场,就必须跳过一个又一个这道坎。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看到彩虹?不实践怎么成长?

观看黄育的迁徙,让人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不畏艰难、奋勇拼搏的精神,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协作、生生不息的精神。

正如刚察县一位干部所说,“一条小鱼尚且如此。它生而为人。怎么会不努力呢?”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黄育从河流变成了湖泊,适应了高原的高山自然环境,适应了湖泊的生活环境,甚至失去了鳞片。为了更好的繁衍种群,已经形成了溯河而上的生物习性。

黄育出生在严寒中,但它给了人们温暖和希望。60多年前,黄育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因此它几乎遭受了人口灭绝。

感谢黄育和大自然。经过40多年的封湖养鱼,20多年的人工养殖和放流,青海各级政府和环湖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爱护和保护鱼类。

已经是第六次封湖养鱼了,但是一次不行,已经两次了。一次不是两年,来了三年,直到10年一封信;从限产4000吨到700吨,直到禁渔期为零...

路漫漫其修远兮,行也。艰难困苦,玉如成功。

迁徙之路不易,鱼类保护之路更难。从过度利用到全面保护,从利用自然到顺应自然,不断探索保护黄育的科学之路,是深入践行生态文明之路。

如今,环湖没有渔村,家家户户没有渔民;看鱼放生成节日,政府的人忙着保护鱼。

只是证明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需要很长时间的刺绣。

在洄游季节,各族群众和各方游客在观鱼放生的同时,体验自然,感受生活,传播思想,共享生态文明。

恰恰印证了生态兴,文明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具包容性的民生福祉。(记者鲁学礼)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9778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