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是哪一年(金融风暴多少年一次)

1998年1月初,国务院办公厅突然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与经济工作有关的各部门取消春节假期,立即集中精力研究制定当年的经济政策。当时,朱镕基总理主持了一次动员会议,

1998年1月初,国务院办公厅突然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与经济工作有关的各部门取消春节假期,立即集中精力研究制定当年的经济政策。

金融风暴是哪一年(金融风暴多少年一次)插图

当时,朱镕基总理主持了一次动员会议,告诉大家形势非常严峻。1998年,中国经济不能再依赖外贸,主要精力和资源不得不转移到国内。

此言一出,相关部门的领导都是经济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们明白,按照这个政策修改经济方向,就是让母舰Hang 空来个急转弯。

这一轮能否成功,风暴会有多大,谁也说不准。

简单地说,这一要求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朱镕基想要的是在许多危机中逆势而为。这就是后来被称为中国奇迹的“逆周期调整政策”。

中国为什么突然大幅度改变国家经济政策?为什么朱镕基如此坚定地逆潮流而动,将经济重心转回中国?所有这些都源于一场巨大的灾难:亚洲金融危机。

当时国家高层已经得到确切消息,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资本巨头将于1998年卷土重来,第二次进攻东亚国家,香港是他们的重点目标。

“乔治·索罗斯”这个曾经震惊全世界金融家的名字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真的有那么大的能量,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把东亚国家推得落后几十年?

当然,答案是否定的,尽管人们对索罗斯在东南亚的神秘行动感到震惊,许多人甚至将其神化。

客观地说,索罗斯在整个东亚金融危机中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他和他的量子基金正是利用了这波大浪,抓住了机会,获得了平时赚不到的暴利。

金融风暴是哪一年(金融风暴多少年一次)插图(1)

换句话说,即使没有索罗斯,东亚国家仍将遭受巨大损失。但是,危机可能没有那么急那么凶,遭受的损失也不一定一夜之间全部显露出来。

形象地说,亚洲金融危机是一场巨大的风暴,索罗斯和与他一起的金融巨头们是找到合适的出口被吹向天空的“猪”。然而,这些“猪”可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

这场巨大的金融风暴的起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能量?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损失惨重。为什么香港能在风暴中脱颖而出,屹立不倒?所谓“逆经济周期调整”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经济学家一提到国运就担心?

关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很多人认为是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巨头通过金融漏洞从东亚国家榨取了巨额利润。

然而,西方主流媒体声称,东亚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存在巨大漏洞,金融危机的隐患早已埋下,他们遭受后果只是时间问题。

他们甚至指出,香港在英国近百年的管治下,建立了完整的金融管理体系,最终经受住了金融海啸的冲击。

这两种说法在网上很有市场,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有其他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可以追溯到之前的美苏“冷战”。

二战后,美苏两大阵营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大国竞争,而这种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竞争给两国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为后来的世界格局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金融风暴是哪一年(金融风暴多少年一次)插图(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和苏联在[/k0/]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美国启动星球大战计划,率先实现登月。苏联也不甘示弱,很快在Tai 空建起了Mir 空站。

虽然和平号空空间站被称为“和平”号,但根据后来披露的信息,苏联人原本打算将其建成“空日航母”。装备武器后,这个空站不仅可以直接摧毁对方的卫星和飞船,还可以精确打击地面目标。

为了对付苏联,美国大力发展军事信息化建设和弹道导弹系统,试图用高度发达的信息系统和超远程武器应对外部威胁,这是苏联的软肋。

这一系列的比赛极大的消耗了国力。美苏分别在越南和阿富汗陷入消耗战泥潭,双方损失巨大,可谓两败俱伤。

最终苏联没能坚持住,1991年宣布解体。一代强国最终分崩离析。

美国虽然活了下来,但也好不到哪里去。越南战争、滞胀、能源危机、内部矛盾等疾病压在他们身上。如果不是上世纪80年代用广场协议狠狠揍了日本人一顿,他们消耗的能源可能不会比苏联多。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如释重负,终于能够专注于经济建设。那么,如何找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呢?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与苏联冷战时期的“信息化建设”。

金融风暴是哪一年(金融风暴多少年一次)插图(3)

克林顿在竞选期间提出了在全社会推广互联网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开启“互联网时代”。美国人提出的这个计划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巨大的威力相信现在大家都已经深刻体会到了。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就意识到信息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空和无限的发展前景。虽然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就建立了苹果和微软,但他们的黄金发展阶段是在互联网普及之后。

微软利用了互联网的发展,而苹果则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后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因此,互联网是信息革命的基础。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就已经建成了信息网络,当时只在美军中使用。这个网络的名字叫阿帕网。

1990年,美军新一代内部通信网络建成,阿帕网在美军的使命正式结束。美国军方将ARPANET交付给民众使用。从此它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互联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互联网”或者“互联网”!

美国要进行互联网革命。这个时候他们是世界无可争议的霸主,所以美国人希望全世界都用上互联网。

但这里我们要指出,这个计划与亚洲金融危机有直接关系。

互联网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好,同时要在软硬件技术上进行快速研发和更新,培养和引进人才。

这些都需要一个东西来实现,这种东西就是“钱”。他们需要大量的资金,他们不断地卷入这场革命。

那时候美国人没有多少钱。不是他们没有,而是他们不能让它躺在银行里。所有的钱都在世界各地的传统行业中运行,他们不得不从世界各个角落撤回这些钱。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根本原因不是他们自身的改革和努力,而是赶上了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金融风暴是哪一年(金融风暴多少年一次)插图(4)

当欧美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日本也面临这种情况。

80年代初,日本被美国人严重欺骗。他们开始将一些产业转移到国外,而不是全部与日元挂钩,以防止陷入同样的陷阱。

在这里,我们还要指出,日本海外投资的产业规模和收益都大于它们国内的产值(GDP)。所以,对于日本来说,不能只看GDP。日本人在海外赚了很多钱,拥有大规模的资产。

他们产业转移的方向是廉价劳动力丰富的东亚,出现了我们熟悉的“亚洲四小龙”。事实上,不仅四个国家和地区,其他国家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大量投资进入这些国家和地区,使它们的经济走上了一条高路。

但这些穷国在国家治理方面,尤其是财政管理方面经验不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他们有些沾沾自喜。

以泰国为例,他们采取了“固定汇率制”,即泰铢紧跟美元,泰铢兑美元的汇率始终保持在25:1的框架之下,而泰国政府对泰铢的交易并没有过多的限制。

这种做法有一定的优势,但前提是经济一直在好转,持续的投资进入泰国,这样泰国当局就可以保留大量的外汇储备,也就是持有大量的美元。

克林顿上台后,立即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付诸实施,包括日本在内的欧美国家的产业集团和金融机构开始大规模从东亚撤出资金,投资互联网产业。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美元是世界上唯一的通用货币,某个国家或地区会怎么样?

显然,结果是一场灾难和一场金融危机。

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热钱提前嗅到了风暴预警前的味道,他们以极其高超的金融手段对东亚国家展开了“狙击”。

狙击的意思是做空。我们以泰铢为例简单说一下这种操作模式。

他们早就预料到泰铢会贬值,所以提前贷出。比如他们先从泰国借了25亿泰铢,然后卖给市场。按照原来的汇率,他们可以得到1亿美元。此时交易平进平出,无亏无盈。

泰国希望保持利率稳定。当市场上多出25亿泰铢时,他们不得不动用1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购买。

但当泰铢汇率突然大幅下跌时,情况就变了。这不是泰国政府自己国内市场能解决的。

金融风暴是哪一年(金融风暴多少年一次)插图(5)

例如,当国际撤资导致泰铢汇率翻倍,即达到50:1时,国际金融投机机构只需向泰国偿还5000万美元,左手用右手加倍获利。

这些国际炒家往往集体行动,手法娴熟,行动迅速,泰国对泰铢出入境的宽松管制政策成为他们得逞的巨大漏洞。

事实上,当时索罗斯对东亚所有国家都进行了打击,而之所以打击泰铢成为最明显的例子,是因为泰国的管理过于松散,应对不力,所以损失最大。

当时,韩国、台湾省、香港、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受到了重创。韩元汇率一天之内跌至1008:1,令人咋舌。

如果任由索罗斯之流肆虐,这些国家的经济将陷入崩溃状态。因此,其他政府必须立即救市。

但此时大量外资已经撤出,政府已经消耗空外汇储备,别无选择,只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借钱。

当时只有IMF有钱,愿意借给他们渡过危机,但这钱不是白借的。除了低利率之外,还有一些苛刻的附加条件。

这些条件我们就不再展开了。你只需要知道,对于借钱的国家来说,这些条件只有四个字:“丧权辱国”。

但是,一分钱难倒一个英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只能咬咬牙接受这些条件。只有马来西亚传奇总统马哈蒂尔坚决拒绝了IMF的无耻条件。

他看到这个条件,愤怒地宣布,马来西亚宁愿闭关锁国,也不愿把来之不易的主权拱手让给殖民主义者。

马来西亚强行宣布本国货币林吉特与美元脱钩,等于放弃林吉特的保护,真正闭关锁国。在付出沉重代价后,马来西亚在多年后得以恢复。

金融风暴是哪一年(金融风暴多少年一次)插图(6)

起初,这场经济危机只发生在东南亚,所以也被称为“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来蔓延到韩国,那里有很多日资企业,日本也受到影响,所以也被称为“东亚金融危机”或“亚洲金融危机”。

然而,在这次东亚金融危机中有两个特例,一个是中国香港,另一个是中国大陆。之所以要分开,是因为他们遇到的情况不同,应对策略也不同。

1997年10月,索罗斯带领国际资本大举进攻港元。此时的香港刚刚回归祖国,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自然,西方资本不希望看到香港继续繁荣。

然而,香港与亚洲其他地方非常不同。它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中国人勤劳智慧,积累了丰富的金融经验。无论是华尔街、伦敦还是东京的手段,香港都不陌生,所以对索罗斯等人早有准备。

另外,香港当时的美元储备将近1000亿,国际热钱可能没有这么大的胃口。

当索罗斯开始在市场上抛售港元时,香港金管局立即大量买入,热钱扔多少,HKMA就吃多少。双方激战正酣。

同时,香港金管局对港币的流动性进行限制,严格控制大规模资本交易,防止热钱轻易获得港币。

为了控制市场上的资金流动,HKMA还在短时间内将银行利率提高了280%。如此高的利率造成大量资金流入银行,导致股市大跌。

没想到,热钱早就预料到了HKMA的战术。作为预防措施,他们保留了部分资金,在股市暴跌时借机抄底,最终在股市中大赚一笔。

1997年,香港维持港币汇率,赢了一场对抗国际热钱的博弈。而香港股市被游资抄底,双方基本打成平手,香港却略有损失。

香港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坚定地表示全力支持港元的地位,并承诺保持人民币不贬值。正是有了这样强大的后盾,香港才有足够的信心与巨鳄抗衡。

金融风暴是哪一年(金融风暴多少年一次)插图(7)

1998年,国际炒家的重点目标是印尼,印尼也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甚至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

东南亚的动荡再次导致日元汇率下跌,金融危机更加严重。然后,不出所料,他们又袭击了香港。

香港金融管理局吸取了前一年的经验,在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做了两个准备。国际炒家也集中大量资金,在股市、汇市、期货市场同时发动攻击,企图在一战中以丁干坤彻底拿下香港。

与此同时,HKMA在外汇市场吃下大量港元,决心与热钱决一死战,拿出外汇基金,直接进入股票和期货市场与热钱作战。

这一次国际游资准备充分,资金量非常充足。他们估计最后香港金管局肯定会弹尽粮绝,投降。

但他们还是低估了香港,低估了香港人,低估了香港背后的中央政府。在双方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刻,西方媒体开始散布各种谣言,严重唱衰港元,香港空顿时笼罩在绝望的气氛中。

在最关键的时刻,香港本地的大型企业和富豪集团主动站出来为HKMA说话,香港人对香港充满信心。他们没有在悲观的氛围下抛售港元,而是积极买入港元资产和股票,用实际行动支持香港。

最重要的是,中央政府在世界面前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声明:它坚定地支持香港金融管理局和港元。

很快,国际风向开始转向,各种消息接踵而至。不排除中国人民银行在关键时刻直接参与拯救香港。

中央强硬表态后,香港市场立刻稳定下来,国际炒家在香港损失巨大,不得不立即止损退出。

这是他们第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不甘失败的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俄罗斯,但俄罗斯采取了果断措施,让他们再次失败。

香港不仅险胜,而且以大胜告终。现在我们来看看当时中国面临的危机。

有人认为1997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很小,其实不然。当时中国改革开放速度很快,对外贸易占GDP的70%,是世界上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国家。

金融危机的爆发意味着对外贸易的份额将会大大减少,这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国际上都说中国经济将迎来“硬着陆”。大多数机构对此持悲观态度,因为这是违背经济规律的。

1997年的金融风暴幸存了下来。接下来的98年我们该怎么办?当时谁也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靠外贸肯定是不行的。

金融风暴是哪一年(金融风暴多少年一次)插图(8)

这时,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向中央政府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明确指出当时我国存在双顺差条件下的恶性循环。

一是严重过剩:生产力过剩,外需疲软,必将导致中国出口生产力过剩;双剩余:劳动力过剩,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双顺差严重,国人平均收入低,消费不旺。中国即将迎来首次内部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不是金融危机那么简单,而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过剩危机”,是最严重的危机。

如何应对这样的危机,林毅夫也给出了方案,借鉴罗斯福新政,即国家直接干预经济,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过剩产能得到释放,另一方面大量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国务院经济工作会议。朱总理听取了许多意见,与各部委和专家一起制定了一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

定下基调后,各部委立即开始调整、审批、延期一大批公共设施项目。当时,中国修建了大量的高速公路和其他公共工程。

但是,这些仍然消耗不了巨额的“双顺差”。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提出了著名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宣布将投资3.6万亿元支持西部大开发。

也正是有了这个宏大的战略规划,自此,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快速发展,为后来的西部经济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当时国家没有多少钱,我们也没有多少外汇储备,但是要做这么大规模的投资,需要很多钱。

金融风暴是哪一年(金融风暴多少年一次)插图(9)

为了解决投资问题,国家发行了大量国债。据统计,整个西部开发的资金有三分之二来自国债。

我对中国在国内外的发展充满信心,国债销售蒸蒸日上,筹资也很顺利。这些策略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国的巨型航母[/k0/]号实际上实现了稳定的硬着陆。

西方媒体提起这段历史,往往会用“专制独裁”或者“非市场经济国家”之类的词汇来批评中国,但我们心里清楚,如果没有当年的强力控制,中国绝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如果当时出手不够果断,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1998年,香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香港之所以能够险胜,与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关于香港金融危机,朱镕基说,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背靠强大的祖国,无疑给香港人吃了一颗定心丸。结果,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政府最终决战湘江。在东南亚和东亚损失惨重的情况下,香港局势逆转,最终取得胜利。

几十年后,有人提起这个故事,还是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9348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