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都(天府之城)

天府是一个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概念。古代解释“天府”是“积累和聚集的财富,而不是人力”,即山川壮丽,物富民丰,储藏财富的仓库就像大自然本身一样。同时,天府也是一

天府是一个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概念。古代解释“天府”是“积累和聚集的财富,而不是人力”,即山川壮丽,物富民丰,储藏财富的仓库就像大自然本身一样。同时,天府也是一个历史概念,从古至今坚守并传递着一些坚定而从容的人生态度。在四川盆地中,有一个“天府之国”,在中国历史上七大“天府之国”中名声最久,认可度最高,那就是成都平原。作为四川盆地核心的成都,千百年来因为赋权而成为四川盆地的中心城市。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

成都平原山川形胜,物阜民丰,是储藏财富的库府宛若天成。成都平原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财富的天然仓库。

四川盆地的“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四面环山,北有秦岭,东有大巴山,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而在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有坝子,有丘陵,有河谷,所以四川话叫“川西坝子”。来自青藏雪山的河水滋养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近90公里,总面积18810平方公里。涵盖成都、德阳、绵阳、雅安、乐山、眉山等地,成为中国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1)

四川盆地四面关山阻隔,北有秦岭,东有大巴山,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四面环山,北有秦岭,东有大巴山,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2)

源自青藏雪山的河水滋养着这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近90公里,总面积1.881万平方公里的成都平原来自青藏雪山的河水滋养着成都平原,成都平原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近90公里,总面积18810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海拔730-460m,是在东北-西南向斜构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八个冲积扇组成的复合冲积扇平原,发源于川西北高原。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疏松,地比降至3-11‰。地质构造上,位于中国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南缘,夹在新华夏系、五中山褶皱带、龙泉山褶皱带之间,在侏罗纪-白垩纪沉降的基础上,已陷入接受巨厚沉积物的第四纪松散堆积断陷盆地。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3)

成都平原地面海拔730-460米,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成都平原海拔730-460米,是在东北-西南向斜构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4)

成都平原在侏罗一白垩纪沉降的基础上,陷落成为接纳巨厚沉积物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的断陷盆地。在侏罗纪-白垩纪沉降的基础上,成都平原塌陷为第四纪断陷盆地,堆积松散,接受巨厚的沉积物。

整体上是华南板块(即扬子地块)的一部分,其基底至少形成于89亿年前,没有发现深大断裂的证据,所以地形稳定。这种完整稳定的基底也是保证成都平原不会发生灾难性地震的构造背景条件。虽然成都平原本身不会发生大地震,但四川最活跃的龙门山地震带和鲜水河地震带位于西边不到100公里。这次泸定县6.8级地震源于后者(见《泸定遭6.8级地震,我们关注抗震救灾,想知道为什么四川地震这么频繁?》)。所以成都平原还是会受到地震波的影响。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5)

完整和稳定基底也是保证成都平原不会发生灾难性大地震的构造背景条件,但会受到地震波的影响。而完整稳定的基底也是保证成都平原不会发生灾难性地震的构造背景条件,但会受到地震波的影响。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6)

成都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成都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另外,在气候方面,成都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降雨量达900-1600毫米,以龙门山阻隔的雅安-都江堰线最为丰富。同时,由于秦岭、大巴山等高山阻隔,寒潮常年被挡在四川盆地之外,所以成都平原月平均最高气温不超过26℃,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4℃。典型的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壤和地下水冻结极为罕见。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7)

成都平原河流众多,整体属于岷江、沱江两大水系。成都有很多平原河流,整体上属于岷江和沱江。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8)

紫色土在四川盆地的分布最广,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占耕地总面积的68.7%,生产潜力巨大。紫色土在四川盆地分布广泛,占四川省总面积的28%,耕地总面积的68.7%,生产潜力巨大。

成都平原河流众多,整体上属于岷江和沱江。自秦以来修建的扇形引灌渠,使成都平原平均每2.5公里就有一条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高达42.98亿立方米。此外,土壤类型以水稻土和紫色土为主,有地带性黄壤、黄棕壤和石灰土,特别是紫色砂岩和页岩上风化形成的紫色土,富含碳酸钙,呈中性或微碱性。有机质含量虽低,但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高,农业利用价值高。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9)

都江堰等一系列水利设施修建完成,成都平原不再频遭水患之后,便完全承担起了四川盆地内精华农业区的重任。都江堰一系列水利设施建成后,加上成都平原洪水频发,完全承担了四川盆地精英农业区的重任。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10)

成都平原平均每隔2.5公里便有一条河流,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高达42.98亿立方米。成都平原平均每2.5公里就有一条河流,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高达42.98亿立方米。

因此,在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古典时代,成都平原具备了成为“天府之国”的一切条件,所以都江堰等一系列水利设施建成后,成都平原不再频繁遭受洪涝灾害,完全承担了四川盆地精英农业区的重任。要知道,相对于南充、遂宁、广安所在的川中丘陵和重庆所在的川东平行山沟,川西成都平原凭借农业优势可以成为整个四川盆地的核心地缘板块。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11)

一望无际的田野平坦肥沃,流水蜿蜒,与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在一起的是围绕村落自然分布的树木一望无际的田野平坦肥沃,有蜿蜒曲折的水流。与茂盛的稻田和金黄色的油菜交织在一起的是自然分布在村庄周围的树木。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12)

由农田—乡村聚落—树林—丘陵形成的景观镶嵌体,造就了成都平原多样化、极富美感的农业景观格局。农田-乡村聚落-森林-丘陵形成的景观镶嵌,造就了成都平原多样化、审美化的农业景观格局。

占据有利位置的成都。

成都平原,一望无际的田野平坦肥沃,流水蜿蜒。郁郁葱葱的稻田和金黄的油菜交织在一起,村庄周围有自然分布的树木,几户农民家庭比邻而居。与众不同的道路走向,有序多样的田野纹理,随机点缀的大小不一的林地,以及环绕农田的起伏山峦,构成了成都平原的地域景观特色。这种由农田、乡村聚落、树林、丘陵形成的景观马赛克,造就了成都平原多样化的美丽农业景观格局,静静地传递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农耕文化。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13)

翠竹高林掩映之间,数户农家比邻聚居,是成都平原林盘的特征。几户农家在绿竹高林的树荫下比邻而居,是成都平原的一大特色。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14)

由于东西两侧被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包夹,成都平原的对外联系通道主要是南北两个方向。由于东西两侧被龙门山、龙泉山环绕,成都平原对外沟通通道以南北方向为主。

其实也是真的。舒在《华阳国志》卷三中记载:成都平原“陆海辽阔,遇旱则引水入渗,遇雨则水闸塞。所以说水旱灾害是人造成的,没有饥荒的时候,天下就叫天府之国。”这个“天府”不仅物产丰富,而且安全。由于东西两侧被龙门山、龙泉山环绕,成都平原对外沟通通道以南北向为主,属于半封闭地带。因此,地处中心的成都不仅容易辐射整个平原,而且容易集中力量组织防御,应对战争的劫掠。在古代是绝佳的城市位置。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15)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民谚,正是形容这里是农耕时代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国。民间谚语“少年不出川”正是形容这里是农耕时代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国度。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16)

因此,有一句民间谚语,“如果你年轻,你就永远不会离开四川”,形容这是一个理想的国家,人们在农业时代安居乐业。得益于成都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都两千年来没有改变过名字和位置。无论世事变迁,山雨欲来,它都以悠闲的姿态,四处游走。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都也经历过古代的洪水和荆棘。于是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直到这一带的两任统治者,在迷蒙的年代里,推波助澜,二奶四万八千岁,与秦赛不相往来”。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17)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人覆灭蜀国,古蜀文明就此终结。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人推翻蜀,古蜀文明终结。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18)

秦国按照郡县制在蜀地设蜀郡,其郡府就是成都。秦国按郡县制,在蜀国设蜀县,其县治为成都。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成都平原的文明就自成体系,后人称之为“古蜀文明”,与中原地区的文明并驾齐驱,共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结构。几个世纪后,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人推翻蜀,古蜀文明终结。随后,秦国按郡县制在蜀地建立蜀郡,其郡府为成都。从此,成都平原的历史就清晰了,也作为秦国征服山东六国的粮仓。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19)

汉承秦制仍为蜀郡,在汉代13刺史部中,属于益州刺史辖区,首府仍为成都汉代制仍属蜀郡,在汉代十三刺史中属益州刺史区,都城仍为成都。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20)

汉末诸葛亮在《隆中对》也说“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汉末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也说“益州天府之国,地大物博。”。

到了汉代,蜀郡仍是秦朝继承的,但广汉郡也在成都平原东北被分割。但在汉代十三刺史部中,属于益州刺史区,都城仍为成都,称益州。益州之名延续了一千多年,到元朝才结束。至于成都平原何时被称为“天府之国”,大概是东汉时,与司马迁并称“班固”的历史学家班固在《汉赋》中说“乡野之富,名近蜀。”可见成都平原的繁华程度已经超过了关中。汉末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也说“益州千里之地,天府之国。”。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21)

成都平原的繁盛发达,就是得益于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缔造的冷兵器时代大后方成都平原的繁荣与发展,是由于其地处一隅的地理位置所造就的冷兵器时代的大后方。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22)

居于平原中心地位的成都成为带领着西南地区发展的领头羊。地处平原中心的成都,已经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发展的领头羊。

就连成都也经历了一段“陪都”时期。正是因为“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了成都。从唐肃宗到德国的第二年(公元757年),成都一度成为唐朝的另一个统治中心“南京”。成都平原的繁荣与发展,得益于其偏远的地理位置造就的冷兵器时代的大后方。同时,得益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加持,成都平原的粮食产量一直非常稳定,即使在国家衰落、军阀割据的近代也是如此。因此,改革开放后,成都平原城市化进程迅猛,处于平原中心的成都甚至成为引领西南地区发展的龙头。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23)

从建国初一环内的29.9平方公里辖区,到现在七环的14335平方公里辖区,成都一直走在扩张的路上。成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环路的29.9平方公里到七环路的14335平方公里,一直在扩张的道路上。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24)

然而,成都的城市发展也到了一个瓶颈期。从一环29.9平方公里到七环14335平方公里,成都一直在扩张的路上。1958年,崇宁县撤销并入郫县,其他部分并入彭县、冠县;1959年,简阳县龙泉驿区改为成都市龙泉驿区;1960年,新都县金堂县并入成都市青白江区。1965年,新繁县撤销,划归新都县,华阳县撤销,划归双流县。1976年,温江地区双流县、金堂县划归成都;1983年撤销温江区,下辖12个区县划归成都。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25)

2016年成都跨越龙泉山,将资阳代管的简阳市收归省会代管,然后兼并了简阳。2016年,成都越过龙泉山,将资阳管理的简阳市收归省城托管,后与简阳合并。

经过一番运作,成都市被整合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金堂县、大邑县、都江堰市、彭州市等县市,所辖面积猛增。然而,曾经保护成都的龙泉山、龙门山,从此成为制约成都扩张的枷锁空,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兰州、Xi安、济南等城市。于是在2016年,成都越过龙泉山,把资阳管理的简阳市收归省城托管,然后吞并简阳。从此,成都将千年“两山一城”变为“一山两翼”,将城区延伸至川中。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26)

对于集全省之力建设省会,让省会虹吸周边的做法放在全国,成都并非独例。成都不是全省建设省会,让省会虹吸全国的唯一案例。

从那以后,大成的规模已经相当大了。四川省老二绵阳,屁量只有成都的几分之一。下辖任何一个区都可以排进四川21个市州的前列,“成都省”成了笑话。成都不是全国唯一一个举全省之力建设省会,让省会虹吸周边的。合肥也“三分巢”,济南也“合并莱芜”。然而,像成都一样,只有叶静能在人们吃脂肪的面积上赶上飙升的400倍。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27)

成都在四川盆地内形成更大的聚集效应,与北上广深争雄天下,也是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成都在四川盆地形成更大的聚集效应,与广州、广州、深圳竞争,也是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28)

郑州喊了多少年的“撤县划区”石沉大海,市辖仍为6个区,相比成都辖区总面积的14335平方公里,不忍直视。郑州多年来一直呼吁“撤县设区”,但全市仍有六个区。与成都14335平方公里的总面积相比,简直不忍直视。

当然,成都会在四川盆地形成更大的集聚效应,与北上广深一争天下,也是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毕竟,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资本和人才都喜欢向城市聚集,而城市必须有足够的空房间来容纳这些访客。而且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西南地区来说,只有这样的中心城市才能率先完成崛起,避免人才流失,才能带动其他地区的繁荣。说到这里,我不禁为河南省会郑州感到无奈。在喊了几年“撤县设区”之后,这个城市仍然有六个区,与成都14335平方公里的总面积相比相形见绌。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29)

成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能远眺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成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俯瞰着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

天府之都(天府之城)插图(30)

锦城成都“窗含西岭千秋雪”成为日常成都的“西陵秋雪千窗”已经成为日常。

这是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的“天府之国”,这是成都,一个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西南中心城市。

参考:成都平原森林板块与农耕文化;

成都平原(盆地)地质地貌形成与演化影响因素新探:

除水害:岷江防洪与成都平原早期城市的兴起——韩颖:

基于RS-陈世理和Pu陈星的成都市城市扩展监测与分析:

上期:成渝:四川盆地的双子星,口水战中的兄弟姐妹。

备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请更正并转发。另外,文中有图片的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请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9048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