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盛宣怀的女儿都嫁给谁了)

如果用红色和黑色两种色调描绘晚清最显赫的丹顶官人和商人盛宣怀,红色该拿多少,黑色该拿多少?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黑哥愿意用55分来形容盛宣怀,半红半黑,半好半

如果用红色和黑色两种色调描绘晚清最显赫的丹顶官人和商人盛宣怀,红色该拿多少,黑色该拿多少?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黑哥愿意用55分来形容盛宣怀,半红半黑,半好半坏。

盛宣怀之所以受欢迎,在于他能在动荡的年代干大事、成大事,这需要大智慧,也需要相当的韧劲和责任心。但盛宣怀在做大事的同时,总让人觉得他的身上披着一件阴暗势利的外衣。《晚清剑桥史》曾这样评价他——盛宣怀重官轻商,兴办实业是次要的,他主要关心的是在官场上成功。当时上海有人嘲讽他,说他一手捞十六颗闪亮的珍珠,以官欺商,以商养官,谋利如虎,算计如狼,害人不浅,超过了胡雪岩。

很多百年传说都是这样的。透过红色,他们常常看到黑色。今天就来说说盛宣怀的这一面——

盛宣怀(盛宣怀的女儿都嫁给谁了)插图

盛宣怀于1870年进入李鸿章幕府。李鸿章起初并不太重视他,只在业务上担任文案,后被调到陕甘后路的凉台淮军营业务处。

处理这些小差事,盛宣怀很快就显示出了干大事的潜力。炎炎夏日,他常常一天驰骋数十里,不怨不累,更难得。他打草稿的时候,总能把自己说的话都表达出来,说的话很有见地。

由于他的务实精神和才华,李鸿章逐渐注意到了他。

盛宣怀对时局和风向高度敏感。1872年,在得知李鸿章有建立北洋自己的轮船局的想法后,他很快向李鸿章提交了一份关于如何建立和经营轮船局的前瞻性报告,也就是著名的《轮船条例》。

在这份报告中,盛宣怀精心起草了六条章程,并着重提出了“重商情”、“以商为先,以商为业”的思想。当时李鸿章认为他的想法过于激进,不符合朝廷“官官相护”的主张,所以没有采纳。

然而,在官办思想的指导下,新成立的航运局仅仅运行了几个月,就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困境。

此时的盛宣怀开始大放异彩,他之前的主张得到了李鸿章的重视,但他本人并没有因此而成为领军人物,原因很简单,盛宣怀此时并没有足够的实力。

轮船转行做生意的想法后,李鸿章把总经理一职交给了当时上海著名买办唐,把会务经理一职交给了同为上海著名买办的。29岁的盛宣怀只能排在二人之后,负责官商之间的联络协调。一句话,此时的盛宣怀有口皆碑,但并不深入人心。

盛宣怀虽然输了,但是输了并不影响他继续前进。

盛宣怀(盛宣怀的女儿都嫁给谁了)插图(1)

1876年,盛宣怀再次为航运局立下汗马功劳。

当时,启昌、太古、怡和三家外国公司垄断了中国沿海和长江内河的货运业务,其中尤以启昌历史最长,实力最强。为了打压航运局,一度把水脚成本砍了一半。

经过三年激战,船政局被镇压得很惨,启昌也损失严重。面对两败俱伤的窘境,奇昌的新老板有了出售旗下航运资产的想法。

得知这个消息,唐和都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难以筹集资金的事实让他们难以做出选择。

但盛宣怀主动迎难而上。一是北上与李鸿章商议。但李鸿章拒绝了吞蛇计划,理由是目前华北救灾是当务之急,筹款困难。但盛宣怀没有放弃,又南下找沈葆桢,当时的两个诸侯和南阳大臣。

盛宣怀那句“此局事关国防大计,江海之利”的宣示,终于打动了沈葆桢。沈葆桢答应从他的藩库筹银50万两,然后他和李鸿章联名请朝廷,江浙赣鄂四省拨款,将共计100万贯官钱存入船政局的账上作为借款。

筹得这笔关键性的巨款后,在盛宣怀的强力推动下,1876年12月31日至1877年1月2日,中海招商局终于与启昌轮船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中海招商局以222万两白银的总价收购启昌全部产业。收购合同规定,中海招商局须在1877年3月前向启昌支付122万两白银的首付款,其余在随后五年内分期支付。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资企业并购外资企业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它在当时影响很大,它提高了中国人的雄心。

然而,立下汗马功劳的盛宣怀没有在船政局得到提拔,反而被朝中顽固的保守派弹劾。数千支箭飞来,虽然唐、、等人挺身而出。然而,1882年,盛宣怀因言辞刻薄,黯然离开了船政局。

盛宣怀(盛宣怀的女儿都嫁给谁了)插图(2)

看上面的盛宣怀,他无疑是红的,令人敬佩,但仅仅过了一年,40岁的盛宣怀就展现出了内红外黑的另一面。

1883年,一场罕见的金融危机席卷上海,虚荣的浪潮退去。上海那些有钱有势的人露出了裸泳的真面目。

航运局的二把手徐润就是其中之一。

徐润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房地产大亨。二十年前,也就是1860年,太平天国战争给上海带来了大量资本雄厚的“流民”。年轻的英国商人买办徐润抓住了乱世的机遇,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到1863年,他已拥有位于上海高科技中心的“余庆巷”、“九亩地”、“第二渡口”等大量房产。此时的徐润年才26岁,比他大15岁的胡雪岩还在艰难起步,而盛宣怀还没有真正出道。

凭借年轻时暴富的力量,徐润后来采用了类似于今天“滚动开发”的模式,先用现有的房产做抵押,从钱庄贷一笔款用于房地产开发,再以新开发的项目做抵押,继续新一轮的放贷、圈地、开发。

到1882年,44岁的徐润的房地产公司“天目地产”总市值达350万两白银,在当时的上海就像一个房地产巨头。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席卷而来,徐润250万两白银的巨额债务突然显露出来。为了自保,向他借钱的各大银行都找上门来逼债。

情况危急,徐润想请盛宣怀帮他一把,然后出乎意料的是,盛宣怀并不想帮忙,反而借此机会杀了他,把他驱逐出上海。

盛宣怀抓住了徐润的把柄,他挪用了船政局拖欠的16万两银子。眼看把柄被抓,徐润请求盛宣怀给他一点宽限时间。他会拿着自己名下的地契,向亲戚朋友贷款,必须按期全额结清。

但盛宣怀没有讲出一丝善意,立即将审计结果报告李鸿章,并建议朝廷以“假公济私”给予徐润撤职处分,并对其贷款抵押的股票和房产进行赔偿。

在盛宣怀对他的暗算压力下,徐润不仅被赶出了轮船局,其名下的多处财产也被迫低价赔偿轮船局。

后来徐润回忆,在这种情况下,盛宣怀步步紧逼,斗志昂扬,泰山压蛋,意图特别不可解。

破产后,年过半百的徐润不得不离开上海。此后,他多次举债,试图东山再起,结果却是屡战屡败。遭受如此漫长的磨难,徐润的老母亲和老伴相继去世,只留下一对8岁和6岁的孩子留在昔日的豪门。

光明正大地扳倒徐润后,盛宣怀并没有罢手。接着,他组织马建忠排挤唐。说完就翻脸抓着马建忠的辫子要打倒对方。

经过这一番清洗,盛宣怀终于如愿以偿,完全掌控了船政局。

有人说,君子40岁最可怕。他可以大度,也可以残忍,盛宣怀也不过如此。

盛宣怀(盛宣怀的女儿都嫁给谁了)插图(3)

但1883年的猎船局,不足以形容盛宣怀的残暴残忍。《猎胡雪岩》是他的经典之作。

这段历史很多人都写过,黑哥也写过,这里就不多说了,只说几个令人窒息的细节——

据说盛宣怀得知胡雪岩有八十万两银子的西征借款即将到期时,曾代表李鸿章向上海路邵友濂下了扼流命令,千方百计拖延二十天付款。

可怜的胡雪岩,在这里只是吃力地垫付了八十万两银子,掌握了全国电报系统,对其中的内情了如指掌的盛宣怀,发动了致命一击。

这致命的一击,从决胜狂潮到朝廷财物,盛宣怀残忍的身影一直隐藏在黑幕情节中。他虽然比胡雪岩小20岁,但就才华而言,更像一个老鬼。

在这一点上,如果你任性,再加上一些情绪,可以说盛宣怀是个卑鄙小人。

盛宣怀(盛宣怀的女儿都嫁给谁了)插图(4)

另一位著名的晚清第一实业家张謇,曾模糊地评价盛宣怀。

张大生纱厂开业那天,张謇特意在议事厅挂了四幅“看厂图”,分别是《何志伪装》、《桂星空心》、《水草藏毒》、《少年色欲》。

这四张图说明了张謇在创业的时候被反派欺骗、阻碍、痛恨。第二幅《归星之心空》中的“杏”,指的就是盛宣怀。

盛达纱厂创办之初,朝廷的支持只是在张之洞的工厂被封,一批织机被搁置在上海外滩时才停止。这批织布机本已约定全额投入盛达的生意,但盛宣怀中途碍手碍脚,只从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手中拿走了一半。

为此,张謇很后悔,这个人猎杀一切可以猎杀的东西。

意思是,盛宣怀为了得到这批织布机,曾答应为张謇筹25万两银子,并签了协议。可是织布机到手了,盛宣怀却一拖再拖,一分钱也不出。缺钱的张謇陷入了极度的困境,以至于他整夜都在犹豫和担忧。

盛宣怀的名字叫孙兴,所以张謇说他是一个有空心的人,一个贪婪而没有信仰的人。

1911年6月,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张謇来到北京游说当权者。在与盛宣怀谈话时,他特别提醒对方,在处理铁路善后问题时,一定要有政治家的眼光,不要盯着蝇头小利,不要算计老百姓,让最底层的老百姓因为自己的损失去投诉法院。

可惜盛宣怀的格局不够,太自负了,根本不听。最终,铁路干线的国有化成为压垮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讲小思想,文末感慨,那些求利的人真是要命的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8994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