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肝养肝茶(补肝养肝的食物)

很多现代人忙于工作和娱乐,经常喝酒,对肝脏和身体都有伤害。你知道有哪些疏肝理气的食物吗?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疏肝理气?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养肝护肝的食物。来看

很多现代人忙于工作和娱乐,经常喝酒,对肝脏和身体都有伤害。你知道有哪些疏肝理气的食物吗?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疏肝理气?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养肝护肝的食物。来看看你平时吃的对不对?

护肝养肝茶(补肝养肝的食物)插图1.玫瑰菊花茶

玫瑰菊花茶

公式

取6-10朵干玫瑰和2-3朵菊花,放入茶杯中,倒入热水,即可饮用。也可以配上两颗红枣,可以增加一些甜味,滋养气血。

功效

玫瑰性温,富含维生素。它们具有活血调经、疏肝理气、平衡内分泌等功效。它们能调理肝胃,消除疲劳,提高体质。此外,还能有效缓解心血管疾病,缓解美容养颜,帮助改善皮肤干燥,去除皮肤黑斑。

2.桑叶枸杞茶

公式

桑叶6克,枸杞12克,绿茶3克。将以上三种原料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浸泡五分钟后饮用。

功效

一种滋阴润肺、养肝明目的保健茶。桑叶有疏风清热、清肺润燥、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作用;枸杞有滋阴、固本、益精的功效。

3.蜂蜜红茶

蜂蜜红茶

公式

红茶叶5g,放入保温杯中,沸水冲泡,加盖焖片刻;调适量蜂蜜和红糖。

功效

此茶适用于肝气过盛、脾胃功能不佳者。红茶含有多种氨基酸、钙、锌、锰等微量元素。具有生津、清热、利尿、消炎、杀菌、健胃、助消化、延缓衰老、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癌的功效。适当饮用可以达到养肝的目的。

4、菊花蜂蜜饮料

公式

菊花50克,水20毫升,微沸,保温30分钟,过滤,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后饮用。

功效

具有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脑、润肠通便的功效。菊花茶,由白菊花茶和上等乌龙茶制成,是每天接触电子污染的上班族的必备茶。因为这种茶具有排毒的功能,可以抵御和消除体内积累的有害化学和放射性物质。

洋甘菊,它的味道不苦,尤其是苏杭产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是最好的。每次取3克左右的茶叶,每天喝三次。菊花也可以和金银花、甘草一起煎服代替茶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5、祁菊甘阳乌龙茶

公式

菊花适量,枸杞20克,乌龙茶5克,开水冲泡,盖好泡一会儿再喝。

功效

这种茶富含胡萝卜素、VB、VC、各种氨基酸、钙、磷、铁等矿物质成分。经常适量饮用,有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防止脂肪在肝脏堆积,滋补肝肾,祛风明目等功效。也是养肝护肝的理想饮品。

6.金银花茶

公式

取金银花少许,放入杯中,沸水冲泡,放凉。用冰糖或蜂蜜水调味。

功效

金银花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平肝凉血、补血养血、抗病毒、增强防御功能等作用。适量经常喝这种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所以金银花茶也是很好的饮品选择。

疏肝理气五法

1.金针粉丝排骨汤

金珍粉丝排骨汤

材料:金针菇100克,排骨200克,粉丝50克,葱适量,油适量,盐适量。

做法:金针菇去硬梗,洗净浸泡,备用。粉丝洗净浸泡,切成四寸片备用。热锅,加些开水,放入排骨煮30分钟,再放入金针菇煮5分钟,放入粉条煮2分钟。用洋葱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可理气解郁。适用于抑郁、叹息、胸闷、疑病症。

2.陈皮猪肉饼

材料:陈皮10克,茯苓粉20克,糯米粉300克,白糖100克,红糖100克。

做法:将洗净的陈皮切碎,与茯苓粉、糯米粉、红糖、白糖一起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倒入浅方盘中,大火蒸熟,捞出,放凉,切成小块食用。

功效:作为零食,随餐服用或随意服用。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胸胁胀满,有时叹气,易上火,舌苔薄白,脉细。

3、玫瑰金桔饮料

食材:玫瑰花6克,金橘饼半个。

做法:先将花梗上的玫瑰花摘成花瓣,洗净晾干,与切碎的金橘饼一起放入有盖的杯子中,用刚烧开的水冲泡,拧紧杯盖,静置15分钟。

功效:经常喝茶时,一般可冲泡3 ~ 5次。当天吃完之后,还可以一起嚼玫瑰花瓣和金橘饼。月经前每隔一天服用一剂,连续服用7天。本品能理气止痛,适用于爱叹气、爱生气、爱抑郁、舌苔薄、脉细者。

4.玫瑰花蕾膏

材料:玫瑰花蕾100克,红糖500克。

做法:100克玫瑰花蕾加500克左右的水,煎煮20分钟,滤去花渣,再熬成浓汁,加红糖克,熬成糊状。

功效:蔷薇花蕾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常用于胸胁腹痛、经前乳痛、伤瘀疼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等症。玫瑰霜做好之后放冰箱里,每天1 ~ 2茶匙,可以疏肝活血。长期食用对经前乳房疼痛者更有效。

5.生麦芽饮料

材料:生麦芽200克。

做法:将生麦芽200克放入砂锅中,加入300毫升水,煮沸,然后文火炖20分钟。滤出药液,加入200毫升水,煮沸10分钟,将滤出的药液与第一次药液混合。

功效:生麦芽有通乳、健脾消食、疏肝解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8413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