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背景(戊戌变法背景过程影响)

从1898年的改革运动到现在已经120年了。回顾那场可以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原来是光绪皇帝被囚禁在瀛台,谭嗣同等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斩首。光绪皇帝成败的绝望,戊戌六

浅析戊戌变法历程,国家阵痛下一场年轻人的血性闹剧

从1898年的改革运动到现在已经120年了。回顾那场可以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原来是光绪皇帝被囚禁在瀛台,谭嗣同等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斩首。

光绪皇帝成败的绝望,戊戌六君子流下的鲜血,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成为后人的谈资。边肖再次翻开那段尘封的历史,不得不感叹这是一场年轻人的血腥闹剧。边肖在这里给你分析一下:

1.《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青年学生对政治改革的渴望。

浅析戊戌变法历程,国家阵痛下一场年轻人的血性闹剧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朝一败涂地。19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和B卫联名上书光绪,遭到顽固派阻挠,史称公车上书。

巴士受阻后,康有为等人在上海等地办报,大力宣传变法自强的思想,受到年轻的光绪皇帝的重视。1897年,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下,光绪发动康有为等人决定变法自强。

第二,分析变法的内容,变法比变法更革命。

浅析戊戌变法历程,国家阵痛下一场年轻人的血性闹剧

戊戌变法的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废除八股科举,废除冗官;开办新学校,翻译西文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培养新型陆军和海军。

康有为等人的变法思想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把变法放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无疑不是变法,而是革命。严重冲击权势集团的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反对和打压。

第三,变法的情况不明,但带着血,光绪被放在炉子上烤。

浅析戊戌变法历程,国家阵痛下一场年轻人的血性闹剧

当时主政清朝的慈禧太后一开始持观望态度,甚至说自己心里是支持的。虽然太多守旧势力想让她出面打压变法,但她什么也没做,只是说:今天谈西学合适。

而康有为等人盲目相信慈禧是保守势力的幕后代表,极力劝说光绪兵变,扣押甚至暗杀慈禧。这无异于破了清朝的天,把光绪放在火炉上。面对威胁到自己权威和生命的变法,慈禧不得不压制。

浅析戊戌变法历程,国家阵痛下一场年轻人的血性闹剧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1898年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在瀛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往日本、法国,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戊戌变法失败103天。

在变法时期,康有为、谭嗣同等人甚至向光绪皇帝提出把西藏让给英国,把新疆让给俄国,以换取他们对变法的支持,这无疑是以虎谋皮。

同时,维新派建议光绪聘请伊藤博文为政策顾问,甚至主张建立所谓的中、日、美、英同盟,将中国的军事、财政、税收、外交大权交给外国人,引起慈禧的震怒。

浅析戊戌变法历程,国家阵痛下一场年轻人的血性闹剧

应该说戊戌变法的命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康有为等人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清朝的政治生态缺乏深入的了解。希望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一刀切打击权贵集团,甚至拘禁暗杀慈禧,从而失去变法支持的基础。

为了推行变法,鼓吹把新疆、西藏卖给外国,成立所谓的中、日、英、美,无异于叛国。所以综上所述,所谓的戊戌变法不过是年轻人的一场血腥闹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5149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