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卫之战(牙山之战)

说到威海卫之战,很多人对李鸿章咬牙切齿,把北洋水师的败亡归结于李鸿章消极避战的错误策略。其实北洋水师败亡的主要原因是清军过于胆小,导致阿哈瓦要塞失守,导致北洋舰

说到威海卫之战,很多人对李鸿章咬牙切齿,把北洋水师的败亡归结于李鸿章消极避战的错误策略。其实北洋水师败亡的主要原因是清军过于胆小,导致阿哈瓦要塞失守,导致北洋舰队“关门打狗”。

这是怎么回事?听边肖的,慢慢来。

01.北洋水师为什么躲在阿哈瓦?

威海卫之战(牙山之战)

现在很多人批评李鸿章的“避战护舰”策略。事实上,李鸿章采取这样的策略是有考虑的。当时北洋水师的优势是镇远、定远等铁甲船装甲厚,反作战能力强,而阿哈瓦的地形有利于防御。所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李鸿章决定让舰队坚守在阿哈瓦军港。没有军港的保护,清朝的铁甲船速度慢,舰炮发射慢,行动慢,与日本海军舰艇相比,优势尽失。

其实当时恰恰是日本人要北洋水师打仗。

黄海战争后,日本舰队想尽一切办法引诱丁出海。只要丁出海,日本舰队就可以充分发挥其行动快、火力猛的优势进行决战,从而实现在海上围攻北洋水师,彻底夺取制海权的目的。

如果此时清海军贸然开战,必然重蹈黄海战争的覆辙。在戒备森严的阿哈瓦军港,海陆可以配合,日军在这里无法利用舰队,所以什么都占不到便宜。

02.阿哈瓦堡为什么很快陷落?

威海卫之战(牙山之战)

但卡在阿哈瓦的战船,应该是和阿哈瓦的守军一起在陆地和海上作战的。为什么会“被日本人打垮倒闭”?

问题不在海军,而在陆军。

当时的阿哈瓦要塞防守严密,堪称“固若金汤”。然而,1895年1月30日,日军进攻阿哈瓦要塞,本该奋力一战的清军迅速溃败。进攻当天,阿哈瓦南岸的南邦炮台全部失守,炮台内多门大炮被日军直接获得,未受损伤。北邦堡的情况更令人愤怒。2月2日,日军进攻前,北浜堡守军几乎全部溃逃,日军不战而取北岸所有重要阵地。

本该固若金汤的阿哈瓦要塞,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轻易沦陷了!

当阿哈瓦要塞落入敌人手中时,对北洋舰队的打击确实是毁灭性的。

日军夺取要塞后,调转炮口,炮轰军港内的军舰。这样,北洋水师就成了“自己家里的囚犯”。他腹背受敌,战船一次次出不来,无法发挥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被消灭才怪。

03.失踪已久的援军。

威海卫之战(牙山之战)

北洋水师被日军包围时,舰上的海军官兵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增援上。

事实上,1895年1月20日,清廷就已经接到日军在荣成湾登陆的消息。当时朝廷已经预料到了阿哈瓦的危机,下令清江守备李占春率领的十五营官兵、徐州守备陈凤楼率领的五营官兵、益州守备丁槐率领的五营官兵前往阿哈瓦,援助阿哈瓦守备。

当时如果援军迅速赶到,日军在陆地上的围攻被优势兵力打破,再加上海陆配合,北洋水师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然而,这些增援部队到达阿哈瓦的速度很慢。直到北洋水师投降,这些援军依然不见踪影。

可见,北洋水师败亡的关键因素是驻守阿哈瓦的军队没能守住阵地,守住堡垒。阿哈瓦的要塞失陷,北洋水师失陷只是时间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462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