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是什么(极限的因子是什么)

近日,美国《自然》杂志旗下期刊《自然食品》在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印度洋变率效应在澳大利亚小麦产量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增强》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由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

近日,美国《自然》杂志旗下期刊《自然食品》在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印度洋变率效应在澳大利亚小麦产量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增强》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由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胡教授和冯普宇副教授共同发表。

揭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气耦合对作物产量影响的变化,推翻了以往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最具影响力的气候驱动因素的研究结论,指出印度洋偶极子超过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成为导致澳大利亚小麦产量波动的气候驱动因素,并说明全球变暖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新京报记者采访了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冯普宇,谈全球变暖背景下农耕活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因子是什么(极限的因子是什么)冯普玉,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全球变暖下的火灾

自2019年7月,澳大利亚进入森林火灾季节后,野火频发。从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东南沿海地区到塔斯马尼亚、西澳大利亚和北领地,森林大火几乎在每个州都在燃烧。据澳大利亚官员称,炎热的天气和干旱是森林大火肆虐的主要原因。

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冯普宇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他告诉记者,澳大利亚频繁的森林火灾一度被认为是由厄尔尼诺引起的。“我们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在那一年并不强烈,即使是整体潮湿的一年,但仍有森林火灾。”从这个小发现出发,冯普玉观察到,这一年印度洋偶极子的正指数非常明显。他说,“于是我们产生了‘近年来,印度洋偶极子增强了农作物产量,太平洋厄尔尼诺影响减弱’的假设。”

冯普玉指出,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各种海洋的气候驱动因子在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下发生变化,海气耦合机制也在不断变化。在此背景下,作物产量与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化,以及全球变暖的贡献等问题亟待解答。

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气候驱动因素发生了变化。

气候驱动因素是指在全球海洋和次区域存在若干具有大尺度陆地气候影响的海洋活动,主要包括太平洋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印度洋偶极子、北大西洋涛动和南大洋环模式。这些驱动因素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因此研究它们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在处理耕作管理和保险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冯普宇说,“例如,以前的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最具影响力的气候驱动因素,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产量波动都与之相关。如果是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影响较大的年份,我们称之为厄尔尼诺年,这一年的气候相比之下是干旱年。干旱或潮湿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影响产量。”

在冯朴玉课题组的研究中,阅读并分析了1889年至2020年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1889-1988年近百年来,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小麦产量年波动的主导因素,但近30年来,印度洋偶极子取代了ENSO成为主导因素。“在研究的最后阶段,我们发现印度洋偶极子效应的增强可能与全球变暖引起的变暖有关。因此,通过去趋势分析证实了这一假设。最后得出结论,全球变暖对印度洋偶极子效应转变的贡献达到18%左右。”

农业活动对全球变暖的解决方案

“中国也是一个受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洋活动影响很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小麦的产量影响分析对中国农业生产也有借鉴意义。”冯普玉表示,积极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农业挑战是当前的共识。

冯普宇解释说,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的影响会直接体现在农作物产量上。他说:“气温升高,大部分作物的积温增加,导致作物生长周期缩短,通常产量会下降。”对于作物积温加快进而影响产量的观点,冯普玉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我们研究了中国在全球变暖的前提下,不同地方农作物产量的表现,得出的结论是,东北地区气温升高,农作物产量增加,但华北、西南、华南地区,农作物产量也下降。”

根据研究得到的线索,冯普玉把注意力转向了土壤。他说,“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不一样。我们发现东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结合各种研究,指向有机质的指标最终解释了升温条件下不同地区作物产量的不同反应。”

冯普玉认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重要内容。他以秸秆还田为例。“将收获的秸秆还田,不仅可以缓解气候变暖,还可以改善土壤有机质,增强作物对气候变暖的抵抗力。这是一个双赢的措施。”

新京报记者陈璐

编辑唐铮校对刘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265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