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注销了头像会变成什么样子(抖音注销了头像会变成红色吗)

“合成山楂果茶”、“合成调和酱油”、“合成牛排”、“合成牛肉干”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上,博主辛继飞发布了一些勾兑食品添加剂制作食品的视频。其中多次提到“海克斯科技

“合成山楂果茶”、“合成调和酱油”、“合成牛排”、“合成牛肉干”…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上,博主辛继飞发布了一些勾兑食品添加剂制作食品的视频。其中多次提到“海克斯科技”和“科技加努力”,指的是用食品添加剂合成的食品。另一位视频博主刘烨也因用“一勺三花淡奶”揭秘“速溶浓汤”而受到关注。他们一起将食品添加剂引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是为了制造焦虑,博取眼球,赚取流量,也有网友称之为“了解不为人知的内幕”。

抖音注销了头像会变成什么样子(抖音注销了头像会变成红色吗)

在争议声中,海地人叶巍也被卷入其中。海天叶巍、中国调味品协会先后发表声明称酱油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并否认国内外“双重标准”。然而,网友的质疑依然没有平息。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肖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合格的食品添加剂是为了在食品制造中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和保存性。”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曹艳萍也认为,“食品添加剂不能用来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食品腐败或质量缺陷”。

新京报记者近日在电商平台搜索辛季飞视频中提到的“肉味精”、“乙基麦芽酚”等食品添加剂,或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香精香料等调味料。有的商家直接在页面上宣称“烤鸭不香,开门见山,顾客排队购买的秘诀”,“我还想吃,很久还会回来”,有的甚至说可以去除一些异味。北京史静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钟蓝安指出,此类广告语涉嫌误导消费者和虚假广告,涉嫌不正当竞争。

肖华认为,以合理合规的方式销售和使用具有配料表、产品标准、用途、参考剂量、生产许可证、生产厂家等信息的合格食品添加剂或含有食品添加剂的调味料,无可厚非。“但商家用有异味的肉做食品是违法的,与食品添加剂无关。”

“黑克斯科技”梗被热议。

“小麦蛋白粉、变性淀粉、植物油、香辛料可加入烧烤精油、大麦粉、色素、卡拉胶制成淀粉香肠”“谷朊粉、磷酸盐可加入冷冻牛肉、牛肉精油、食用油、色素制成像乒乓球一样有弹性的肉丸”。

辛季飞发布的部分视频内容。短视频平台截图

在Tik Tok平台上,一位名为辛继飞的博主“揭露”了用食品添加剂合成蜂蜜、燕窝、牛肉、淀粉香肠的生产过程,引起了众多网友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他在视频中用“海克斯科技”“科技强韧”暗指食品中含有的一些“添加剂”,引发众多网友对食品添加剂的讨论。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辛季飞在其Tik Tok账号中发布了180多篇与食品生产相关的文章,粉丝数从9月20日的650万增长到9月27日的850多万,标题包括“合成奶茶”、“合成调配酱油”、“合成燕窝”、“合成蜂蜜”,有20多万个赞。

无独有偶,另一个短视频博主,刘烨最近“一勺三花淡奶”把羊肉汤翻白的视频,瞬间改变了人们对羊肉汤是熬出来的传统认知。甚至有网友调侃“技术上岗,厨师下岗”“几十个老厨师还不如一勺‘高科技’”。另一个他用花生酱、食用油和一点芝麻味香精制作芝麻酱味的视频,已经吸引了超过40万个赞。刘鑫的Tik Tok账号粉丝数也从9月20日的312万增长到9月27日的350多万。

名为刘伟的短视频博主“三花轻奶”引发关注。短视频平台截图

但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根据网上发布的辛继飞与Tik Tok平台客服的语音对话视频,或因其对食品添加剂泛化的投诉,辛继飞被短视频平台客服提醒,希望后期对创意内容进行优化调整。辛继飞本人在直播中表示,对当时的客服态度不满意。“没想到靠(账号)赚钱,就卖了。”9月28日,辛继非在Tik Tok的账户显示他已被注销,他最近一次更新视频是在9月21日。

与此同时,新京报记者在一个名为@烤面筋的阿飞账号里看到了辛季飞的多段视频。不过,目前抖音平台上有多个名为@烤面筋的阿飞用户账号,主要是辛继飞,但尚未确认是否为辛继飞本人的新账号。

“海克斯科技”梗持续发酵,海天味业也卷入其中。有短视频账号指出海天叶巍的酱油产品是“海克斯科技”食品,也有网友指出海天国产酱油含有食品添加剂,而海天酱油在国外是“双标”零添加。

9月30日和10月5日,海天叶巍发布两份声明称,公司产品所含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和监管要求。食品添加剂在各个国家的食品制造中被广泛使用。海天销售的国内外酱油产品内控标准是一样的,不存在“双标”。

“技术加努力”曝光的大多是非法滥用添加剂。

“海克斯科技”的话题在网上持续引起讨论,这反映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诸多质疑。有网友说,“逛了一圈超市,拿起喜欢的零食看了看配料表,然后就放下了。”“一想到‘一勺三花淡奶’和‘各种香精’,大排档突然就不好受了。”……

也有很多网友和业内人士认为上述视频是为了赚眼球,获取流量而夸大其词。“技术加努力”在贩卖食品安全焦虑。

9月22日,内蒙古胖墩饭店&;九月餐饮合伙人柴源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从视频内容来看,在事实基础上略有夸大。比如一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能会达到相当于厨师水平的菜品。餐饮行业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我认为这不是普遍情况。”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委员、食品科技食品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10月6日发文指出,媒体上、网络上看到的违法食品事件,其实都是违法滥用添加剂,让食品添加剂背了很多黑锅。“海克斯科技”和“科技加努力”暴露出的很多问题的本质也是非法滥用。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或用量滥用食品添加剂,或者违反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如用三花淡奶伪造羊肉汤等,都是违法的。“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都是违法的,无论是否造成健康危害都是违法的,应该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一位食品行业的资深R&D人员也认为,上述视频的一些内容被夸大和歪曲了。“有些情况是存在的,但是用非常负面的方式描述,夹杂着对现代食品工业的诋毁。”

据科信食品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食品添加剂的合规使用是安全的。它们的保鲜、增稠、乳化作用不仅仅是食品加工的需要,更是消费者对食品供应、食品保鲜、色、香、味、口感等需求的支撑。“一些视频制作者对已经曝光的食品案例进行了重新编排和剪辑,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其变成了热门短视频,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流量。”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肖华9月24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如果商家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的原辅料是正规的,按照规定的用途和用量添加食品添加剂是正常的。同时,他也提醒,“如果商家在制作牛肉颗粒时使用了鸡肉等蛋白质,就不能宣称是纯牛肉。在‘三花淡奶’的视频中,如果商家添加了这些新原料却称之为‘一夜’,那么就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柴源告诉新京报记者,餐饮行业使用食品添加剂越来越普遍,这与餐饮连锁的规模化和预制菜品的发展有一定关系。合理、合法、合规地使用添加剂,有助于食品更好地保存和流通,食品的风味也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是大势所趋。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不当利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这种企业不会长久,一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辛继飞和刘伟的很多视频都涉及餐饮中的食品制作。新京报记者查询到,餐饮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相关要求。

市场监管总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行为规范》于2018年10月实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出明确规定,包括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品种、范围和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购买、储存或使用亚硝酸盐。应有专门的柜台存放,并标明“食品添加剂”字样。同时,规范提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当是技术上必需的,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使用量,同时应当准确称量使用,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此外,宜公示食品的主要原料及其来源、加工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等。在食谱或食品保存区和展览区。

对于各方观点,新京报记者多次试图联系辛继飞和刘伟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未有回应。

面对争议,博主刘伟在9月16日的短视频中回应道,“我从来没有说过这个东西不好,只是被过度解读了。‘三花淡奶’指的是全脂淡奶或植物脂淡奶,主要是提高饭菜的口感和丰富度。他说和商家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是给消费者选择的权利。不管是好是坏,他们都要跟别人说,跟我的店一样,用的是腊肉(食品添加剂),这也叫吃得放心。”

此外,新京报记者注意到,9月27日,在一段阿飞烤面筋的视频中,辛继飞回应称,在食品制作视频中放入食品添加剂后,多次提到“倒沫”和“掉头发”。“有点过了,我承认,对不起”,他也回应了所谓的卖身焦虑。“有些人可能太脆弱了,我觉得理性的人会选择更健康的。”

调味剂和余味粉的宣传涉嫌误导。

辛继飞和刘伟在视频中演示的食品添加剂或成分的作用是什么?

新京报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视频中提到的“肉味精油”和“乙基麦芽酚”,显示有多款相关产品在售,还有“精”“粉”等各种调味料。比如一款“透骨增味剂”,宣称“烤鸭不香,是顾客排队购买的秘诀”,可以达到“除异味”、“抑酸抑苦”的效果。还有“回味粉”。有商家在宣传页上写着“吃了还想吃,吃了千里还想再吃”,生意火爆,忙得不亦乐乎。

电商平台上部分商家的宣传页面。电商平台截图

9月20日,新京报记者以开餐厅有采购需求为由,咨询了山东一家生产相关调味品的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其调味剂产品可以起到“增香去腥”的作用。“比如冻肉长时间有异味,添加一些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异味特别明显,效果也不大,所有添加剂都代替不了食材本身的味道。”工作人员介绍,其产品是“通过正规渠道生产销售的,能提供产品检验报告、食品生产许可证等。”

在“海克斯科技食品”的视频中,博主用乙基麦芽酚做了一个合成牛肉粒。关于乙基麦芽酚,新京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某调味品公司。工作人员说,“乙基麦芽酚有增香、改善肉质的作用。比如肉放一天就有一点味道,会有一点效果。”

新京报记者查询到,乙基麦芽酚被列入食品添加剂中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名单。很多品牌的配料如“牛肉香精精油”“透骨增香剂”都标注了食品添加剂,包括食用香精、食用香料、食用香料辅料。

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此类产品首先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要求,不得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并应标明具体成分和批准文号。但“回头客千里”、“生意忙”等广告语没有相关依据,涉嫌误导消费者和虚假广告,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此外,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产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荣誉等作虚假的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商家的网站推广也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4)附录《食用香料使用规定》提到,使用食用香料、香精的目的是生产、改变或者改善食品的风味。食用香料一般都是配制成食用香精用于食品调味,有些也可以直接用于食品调味。同时提到,各类食品中应根据生产需要适当使用食用香精香料,部分产品不得使用食用香精香料,包括巴氏奶、大米、小麦、生肉等。

一位食品行业资深R&D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解释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提到的生肉、鲜肉是指生切肉。比如超市里卖的生肉、鲜肉“不需要使用,肉本身要保持原状”,而“可以添加熟肉、预制肉”。

乙基麦芽酚、透骨调味剂等。都是商家推销的去除肉臭味的。问题不在于食品添加剂本身。商家用有臭味的肉做食品是违法的。”江南大学的肖华说。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曹艳萍9月23日明确告诉新京报记者,乙基麦芽酚的主要作用是增香,也可以去除异味掩盖掉异味,但指的是食物本身不变质时的味道。比如把梨做成果汁,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味道,可以通过食品添加剂来改善。如果肉本身变质了,乙基麦芽酚掩盖不了臭味。

此外,肖华介绍,即使是调味料和正规产品,也要包括配料表、产品标准、用途、参考用量、生产许可证、生产厂家等信息。“没有这些信息,很可能是问题产品。消费者可以据此识别。”

受管制的食品添加剂

其实监管部门一直在监管食品添加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包括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监管、食品生产企业使用添加剂监管、食品添加剂管理、特殊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监管等。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将食品添加剂抽样检验作为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计划的重要抽样检验项目,严厉打击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实,立即严惩。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公安机关。

在2019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指导意见》中,“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复合食品添加剂的,应当确认和计算复合食品添加剂中所含各单一品种食品添加剂的实际名称和含量,确保食品中所含食品添加剂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今年6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介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实行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只有在技术上有必要并经过风险评估时,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才会被批准使用”。同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哪些食品以及每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标识以及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也有严格的要求。所以符合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按照标准范围和用量是安全的。

正视食品添加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理事长孙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的品质、色、香、味,满足保鲜、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添加到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的审批和使用是有严格规定的,它最初的使命是让食品变得更好。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性。消费者仍然担心食品添加剂。“我认为主要原因是非法添加剂让食品添加剂背了黑锅,让消费者产生了误解。”

钟凯还提到,非法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的混淆是人们误解食品添加剂的原因之一。此外,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还比较欠缺,一些媒体和企业在营销中经常大谈纯天然、零添加、无添加剂,无形中加剧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偏见。

据孙介绍,世界上的食品添加剂有一万多种,美国和环保局注册许可的食品添加剂已达数万种。而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种,每年只允许使用10种左右的新添加剂。审批速度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心理承受和接受程度。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江南大学教授肖华在今年5月的抖音视频中提到,一个是减少食物浪费,比如做水果罐头,添加抗菌剂;二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香肠等肉制品的颜色和气味会发生变化,会添加亚硝酸盐添加剂,抑制压缩杆菌的产生;三是模拟天然食材的特性,在葡萄和橙子中加入一些色素。他说,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GB2760-2014)的食品添加剂,都可以正常使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得对人体造成任何健康危害;不应该用来掩盖食物腐败;不得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不得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

另外,很多消费者认为,虽然单一食品的添加剂在合理范围内,但如果每天吃多种含添加剂的食品,年复一年频繁食用,是否会造成添加剂的累积超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今年6月上述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风险评估中心在制定食品中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用量时,已经充分考虑了消费者一天内可能摄入多种食品且含有同一种添加剂的情况。只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就是合格的,消费者不需要担心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额外负担。当然,建议消费者在膳食模式上合理搭配、均衡膳食,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膳食模式,吃得更健康、更营养。

曹艳萍说,任何食品添加剂都有一个可用的范围,最大剂量是专业人员使用标准毒理学评价方法和暴露评价方法确定的安全剂量。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两种以上食品添加剂累积限量的风险值还没有相关的评估方法。”

“食品添加剂的典型用量在1%以下。在这个水平上,正常饮食很难有长期高剂量摄入,所以日常生活中一般不可能出现合法食品添加剂造成的健康危害。”肖华说,食品添加剂不是洪水猛兽,消费者不必担心害怕。但商家应按照相关规定告知消费者食品的成分,包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给予消费者选择权。

新京报记者秦桓

编辑朱凤兰

校对茜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2191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