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汁弄到衣服上怎么才能去掉(树枝汁弄到衣服上)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树汁弄到衣服上怎么才能去掉(树枝汁弄到衣服上)

地图集

广西南丹白裤瑶在新时代续写新故事。

“直通”民族掀起了农村的巨变。

图片说明:

①:巴居瑶寨、钱家瑶寨、万虎瑶乡扶贫安置点村民李志明(右)和家人走出家门。

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②:白裤瑶女在画糊画。

图3:巴渝瑶寨扶贫搬迁安置点。

新华社记者曹玉明摄

④:白裤瑶人表演《琴泽杰拉》。

⑤:红水河南丹段。

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南丹县委宣传部提供)

红水河自西向东贯穿广西中部。沿途是广西山川最壮观的地方,南丹县是其中一站。如今,“中国白裤姚之乡”让这座山城名扬天下。

打开南丹地图,你会发现一对犄角从南丹县城向东延伸,东北角挂着里湖瑶族乡,东南角挂着八圩瑶族乡。这是南丹白裤瑶的主要聚居地,位于云贵高原西南边缘的大石山区。Ku瑶族是一个从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步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直通式”民族。

广袤的群山,曾经是白裤瑶的“面纱”,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文化,但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阻碍着他们与时俱进的步伐。库瑶人的生存环境需要改善,落后现状需要改变,文明进程需要加快,民族文化需要传承。一场农村的巨变正在这里上演。

以前是“月月如灯”

现在新房子又高又宽。

鸡是90后何微信朋友圈的绝对主角。这些食虫、啄草、徜徉在瑶乡山山坡上的鸡,有一个专属的名字“瑶山鸡”,是广西四大名鸡之一。

2012年,何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畜牧养殖公司担任技术员、行政人员、市场开发员。积累了一些经验后,他决定回乡创业。2019年,何和合伙人共同创办了南丹县袁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带动46户村民一起开展瑶山鸡养殖。公司提供鸡、饲料和技术,农民负责饲养。鸡卖出去,公司以每只4元的价格收购。从去年12月开始,20多万只瑶山鸡销往重庆、贵州、湖南等地。

“要脱贫致富,就得有产业。”蠡湖乡乡长卢介绍,目前蠡湖乡瑶山鸡、黑猪养殖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公司承担风险,解决人民的后顾之忧。

又到了染布的季节。在里湖乡槐子村村头,一位白裤瑶族妇女站在大树旁,小心翼翼地用刀从树干上取下一层厚厚的黄色果肉。这是一种只有在南丹瑶寨才能见到的粘糊树。被白库瑶族视为母树,其树液可用于染布。白族瑶族的服饰最突出的特点是显示自己的民族身份。做这样一套衣服有几十道工序,白瑶族妇女前后要花一年时间。过去,他们用双手温暖家人。现在,他们可以为家庭带来更多的财富。

八圩乡姚寨村大寨村村民李凤珍从8岁开始,就从奶奶和妈妈那里学会了制作瑶族服饰的技能。成年后,她外出打工,工作辛苦,但收入不高。李凤珍决定回老家做她最擅长的事。2005年,她在自己家里开办了一个瑶族服饰浸染车间。她染的面料颜色均匀,长时间不褪色。来看她的人越来越多,染缸也从3个扩大到10个。2016年,李凤珍家盖了又高又宽的新房,还在二楼布置了白裤瑶服饰展厅。“过去谁敢想!”李凤珍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初,白裤窑村有很多茅草房,有的墙都破了。”风扫过地板,月亮变成了一盏灯.”

她开始带领身边的白裤瑶女一起致富。2018年,李凤珍的车间变成了扶贫车间。女人收到面料回家加工,她负责统一销售。“勤劳的女性一个月能挣2500元,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和干农活。”李凤珍说,一套白裤姚休闲装的价格在2000元左右,连衣裙可以达到一万多元。去年,李凤珍卖出了价值20多万元的白裤、瑶族服饰,被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丹南接贵州荔波,白裤瑶文化把他们联系得更加紧密。两地组成跨省、县级旅游联盟,共同打造“世界白裤瑶乡文化旅游景区”。“钱家瑶寨万虎瑶乡”是南丹易地扶贫搬迁和旅游开发项目。蠡湖王上、八圩社区、八圩瑶寨三个安置点,安置扶贫移民1.35万人。为更好地发展白裤瑶文化旅游,2019年10月,南丹出台《前裤瑶村、万户瑶乡安置区移风易俗推进文化旅游实施方案》,开展穿瑶服、说瑶话、唱瑶歌、跳瑶舞、培瑶艺等十项行动,引导安置区白裤瑶群众自主创业,在里湖安置区投资1000多万元。

今年,李凤珍的大女儿李在蠡湖安置点开办了东努手工刺绣作坊,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授予的“金绣球”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带动当地100多名瑶族妇女在家务农。

截至目前,仅有里湖、巴渝两个乡镇155户878人未脱贫。预计今年将如期全部脱贫。

曾以刻竹记录。

现在上榜了。

1982年,李湖瑶乡王上小学的校长秦玉仙在瑶里村最偏远的小学有了他的第一份工作。他去村里买米,要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第一次晚餐是在大队书记的家里。为了招待我,他特意杀了一只鸡。这辈子都忘不了这顿饭。”三十八年过去了,秦玉贤永远忘不了大队书记对自己“老师”的尊敬。在那里的几年里,秦玉仙学会了说瑶族方言,以便更好地与白瑶族人民交流。这段经历把秦玉贤对教育的执念埋在了心底,也让他和白裤瑶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和白裤瑶人交往越深,秦玉仙越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系列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以前,白裤瑶社会受过基础教育的不到10人,百分之99的白裤瑶人不识字,民间借贷以刻竹简或木简记录。“人民公社”时期,因为没有文化,一些生产队不得不用玉米记工分。

通过调查和走访,秦玉贤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缺乏文化仍然是贫困的重要原因。“有些贫困户外出打工,但由于语言沟通困难,无法留在广东的工厂,无奈只能回家种田。人均土地不到1亩,年收入几百元。怎么能不穷呢?”秦玉仙伤心欲绝。“我们不能给这些孩子的家长更多的学习机会,但是孩子必须一个一个来学校!只有通过教育,他们才能真正摆脱贫困。”

今年六一,学校举办校庆,七八岁的白瑶族小朋友用普通话充当小讲解员。他们的发音清晰圆润,优雅大方。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他们还散在山里,只会说瑶族方言。

王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白裤瑶的学生比较贫困。每个学生每学期的住宿费在1000元左右。各级政府补助610元,剩下的学生还是负担不起。我该怎么办?学校成立了“爱心桥”组织,接受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秦玉贤的书桌上有一叠给困难学生的资料单。最上面的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学生。助学金领取金额为一学期500元,由资助人直接打入学生账户,由班主任监管。“有了这500元,孩子可以渡过难关,读书梦可以延续。”2020年第一学期,王上小学的老师们收集了84份这样的信息表,在爱心人士和困难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确保没有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

作为南丹县“钱家瑶寨万虎瑶乡”搬迁及旅游开发项目的重要配套项目,王上小学投资7738万元,于去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是目前南丹县硬件设施最好的小学。

8月10日,南丹县中考成绩出炉。蠡湖中学四个学生得了“A+”,白裤瑶两个学生。其中,在全县排名第46位。这一天,很多白裤瑶人都在朋友圈转发了这个好消息。

以前躲在山里。

现在有接班人了。

7月29日,槐子村村民在家门口观看纪录片《染季》。这是广西国家博物馆在南丹举办的纪录片巡回展。村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观看反映白Ku瑶族生活的纪录片了。为白裤瑶留下影像资料是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文化记忆工程”的重要内容。

2006年,大学毕业的何春应聘到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工作。随着他不断参与“文化记忆工程”,拍摄影像资料,整理白裤瑶经典古歌录音,走进校园给孩子们讲解白裤瑶文化,何春对民族文化的感情越来越深。

2011年8月,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广西生态博物馆摄影培训班”,陆以村民身份参加。10天的时间,他学会了拍摄、剪辑等制作技术和一些纪录片的概念。

“回来后,我拍摄了我的第一部纪录片《拿粘糊》.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的“首届生态博物馆纪录片电影节”上,这部作品获得了最佳影片奖。鲁拍摄的纪录片越来越多,主要针对瑶族的日常生活和习俗,以及粮仓、鸟笼、陀螺等。都成了他记录的对象。

这些纪录片通过参加电影节,走出去交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白裤瑶文化。

生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组织了热爱摄影的村民,一起成立了白裤瑶村影像组。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50部关于白裤瑶文化信息的纪录片,初步建立了白裤瑶文化影像数据库。自2013年以来,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在白裤瑶传统节日“年节”期间举办“白裤瑶村落影像展”,在多个白裤瑶村落放映白裤瑶民族文化纪录片。

文化传承,必有传人。作为一所关注白裤瑶儿童的学校,王上小学肩负着传承和保护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2013年,依托乡村少年宫项目,王上小学开设了铜鼓传承班、皮鼓传承班、陀螺传承班、服饰传承班、号角传承班和“钦泽格拉”舞蹈传承班。

何光斌的陀螺传承课在黑色长袖衣服,齐膝白裆裤,五颜六色的花带,陀螺,绳子中开始。快速旋转的陀螺可以在他的脚背、手背、手掌、额头和手指上自由旋转,引得孩子们欢呼雀跃。每个星期,孩子们都很期待何光斌的课。与他一起向孩子们传授白裤瑶文化的有皮鼓传承人李、铜鼓传承人、服饰传承人何锦秀。

在王小学一楼宽敞的大厅里,李玲、岑美芬、兰、魏勇军正聚在一起,用瑶语演唱《我的人民,我的祖国》,壮族学生莫东毅、魏也跟着哼唱。”白裤姚没有文字,对语言的保护尤为重要.”陆介绍,下一步,小学将通过教授瑶语歌曲,继续探索瑶语保护之路。

“发展是对文化最好的保护。”余玉贤说。多年的奉献得到了回报。现在不仅白裤瑶的孩子掌握了本民族的技艺,其他民族的孩子也喜欢白裤瑶文化。“钦则格拉”又称铜鼓舞,是白裤瑶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符号之一。2014年11月,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孩子们带着《秦泽格拉》《陀螺展演技巧》等节目走出校门,参加河池市文艺汇演、60周年文艺汇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山里的孩子离开南丹、广西,更加自信开朗,让更多人看到了白裤瑶文化的魅力。

这种亲情更让人感动(记者注)

在南丹采访的几天里,我遇到了几位来访的客人:广西民族博物馆纪录片巡展的工作人员,广西民族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的师生,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生。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是第一次来南丹。当被问及对这个地方的印象时,他们都用了“感动”这个词。

的确,这是一片令人感动的土地。这里山川秀美,徐霞客曾流连于此,称赞其为“粤西第一奇胜”。

更让人感动的是这里的人文景观。

南丹县居住着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4。在这里的每一天,我们都能感受到各族人民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携手共进的亲情。这种亲情渗透在各族扶贫干部群众的帮扶中,在里湖乡王上小学的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种感情流淌在人们对白裤瑶文化的欣赏和保护中…

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丰富多彩,弥足珍贵。为了保护和传承白Ku瑶族文化,许多人默默坚守,不懈努力。其中,既有非遗传承人,也有文化工作者,多为大石山区普通瑶族。白裤瑶的文化基因存在并延伸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是女人手中五彩丝线编织的图案,是《钦泽格拉》中低沉悠远的鼓声和宏大的鼓阵,是孩子手中急速旋转的陀螺,是白裤瑶人口耳相传的低吟曲。

更令人感动的是,白瑶族人,在坚持的同时,努力与时俱进。他们读书,创业,走出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

在白瑶族的新家,孩子们的奖状总是贴在最显眼的位置。他们被视为一个家庭的荣耀,也反映了白瑶族人民教育观念的变化。库瑶的孩子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希望:通过教育改变一代人。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深爱着这片土地,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豪,但和他们的父母不同,他们成长在一个新的时代,接受了现代教育,积累了自己看世界的能力。(记者印伟)

编辑:詹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7174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