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机床集团(沈阳一机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沈阳机床集团(沈阳一机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8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调研时来到沈阳宋新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考察企业创新成果,听取当地发展情况汇报。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东北考察,都要看一看装备制造和企业发展,多次开会研究部署振兴东北大业。

辽宁的工业变迁,记录了“共和国工业长子”的时代景象。变的是不同时期的职责使命和发展路径。不变的是对国家的历史责任和感情。

旧基地的新面貌-

“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

在辽宁,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艘万吨船、第一台内燃机车。“一五”期间,国家指定的156个重大项目中,辽宁有24个,居全国首位,为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建成了一个繁荣的“装备部”。

然而,最早进入计划经济,最晚又离开计划经济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辽宁工业一度举步维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辽宁发展,强调辽宁老工业基地起步于实体经济,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依靠实体经济。总书记在这次考察中进一步强调,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重视自主创新,特别重视创新环境建设,着力提升我国工业水平和实力,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制造强国转变。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是新中国第一台机床的诞生地。对于公司的R&D团队,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们为成长中的中国人出谋划策。机床,称为工业机床。熬过裁员的困难时期,沈阳机床只有夜以继日地抓紧突破“卡脖子”问题。自主研发的高铁五轴机床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高铁装备制造核心设备国产化,传统优势持续增长。

“辽宁大哥”以当年辽沈战役的气势,打响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攻坚战。2021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8.7%,远超辽宁平均水平。

十年间,第一艘国产航母、舰载机、跨音速风洞主压气机等“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纳米结构金属材料、“海翼”深海滑翔机等重大创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新赛道的新优势-

“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老工业城市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医疗卫生服务加信息化更厉害!”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辽宁考察。他来到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了解到有1000多家医疗机构正在使用该公司生产的远程医疗管理系统。他非常高兴。

此次考察参观的宋新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在企业展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辽宁先进科技产品展,了解了宋新公司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情况,称赞宋新公司体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要求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明确坚持自力更生,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放在自身力量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截至目前,辽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700家,是2012年的近8倍。

重振新优势不止于此。拥有2100多公里海岸线的辽宁,曾经在海边,不懂海。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辽宁调研时提出,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在这次访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发展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积极构建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

辽宁将以“双循环”格局拓展新空开放空间。总书记视察的沈阳远大企业集团出口额从2013年的200亿元,增长到现在的590亿元;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采用陆海联运新模式,去哈萨克斯坦可节省一半运输时间。

工业繁荣是全面的-

“我们对东北振兴充满信心”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持之以恒,开拓进取,作为共和国的‘种子队’,取得更好的成绩!”2018年9月27日,在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考察时,得知公司已结束连续12年亏损,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

曾经诞生过新中国第一块“的确良”布的辽阳石化公司,有它的辉煌,也有它的低谷。打破“铁饭碗”,告别“大锅饭”,辽化的改革创新之路越走越宽。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69亿元,效益达到200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有效拉动地区经济增长,惠及民生。

这成为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缩影。辽宁走在促进工业率先振兴、推动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今年3月,《辽宁省深化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发布,这是加快辽宁产业振兴、引领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规划,辽宁将重点做好结构调整的“三大文章”——改造提升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加快数字辽宁建设和智力强省建设。

回顾这十年的辉煌,要么打破国外垄断,要么填补国内空白,《共和国工业长子》实现了新的跨越。“我们对东北振兴充满信心”、“各级党委政府要营造良好环境”、“充分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令人振奋。

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到支持东北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东北振兴发展大有可为。

协调人:崔世鑫

作者:李新平吴山

策划:杜尚泽、胡果

编辑:王靖元·薛佳

检查员:朱莉。

图片:新华社(摄影:,视觉:毕东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6869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