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伟个人简介(游伟事件)

近日,一个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

游伟个人简介(游伟事件)

一个985大学的大四学生发帖说:“真不敢相信北大还有这么差的老师。”

事情是这样的,这个大四学生刚刚达到保险研究的标准。在翻阅北大导师资料时,他意外发现北大博士生导师胡军教授毕业于湘潭大学,毕业年份不是985和211。

他顿时大失所望,向北大吐槽说:“作为top2的老师水平还不如深圳中学。”

言语之间,充满了傲慢和厌恶。

对于这位同学的言论,网友们纷纷留言说:

“这样的学生应该自学。他们不需要老师。”

随后,《新华日报》专门评论道:

“拥有光鲜亮丽的‘第一学位’就一定意味着优秀吗?恐怕也没那么绝对。”

红网也提出了疑问:

“湘潭大学真的不是211,连985都不是。但是,基于此,这位同学能断言教授水平不行吗?”

这位同学不知道的是,胡军教授在相关领域发表了50多篇专业论文,同时获得了杰青、洪堡学者、冯康计算奖三个奖项。

此外,湘潭大学虽然不是985、211,但其数学系在业界有着知名的地位,培养了袁亚湘、周翔宇等多位院士、学者。

而这位刚刚达到研究生标准的同学,却根据一篇简介对北大博士生导师的专业和水平提出了质疑。

或许,他是想凸显在985大学读书的优越感;或许,他是想表达自己对即将考研的兴奋。

无论如何,正如网友评论的那样,他的言论只是体现了浅薄和无知。

现实很讽刺。人越是想炫耀自己的优越感,就越显得自己低下。

苏格拉底曾说:“骄傲是无知的产物。”

人性最大的愚蠢是傲慢和无知。

越是自大的人,越是无知。

前段时间,株洲中威地产董事长游威去世的消息在网上炸开了锅。

引人关注的不仅仅是尤伟的突然离世,还有他生前的一段经历。

4月6日,尤伟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连夜开车去了医院。

到达医院后,医生为他安排了详细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心脏三项指标异常。

其中,仅心肌缺血就可能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心肌梗死和猝死。

医生建议尤伟立即住院,并提醒他随时有猝死的可能。

但魏不同意,认为医生是在吓唬他,并不顾医生的再三劝告,在“拒绝住院”的遗嘱上签了字。

回家后,游威依然在朋友圈里对医生喊话,扬言自己并不“害怕”。

然而,拒绝住院五天后,尤伟突发疾病死亡。

事件曝光后,一位心血管疾病患者看到尤伟的心电图说:“那种心电图很吓人。”

虽然尤伟在事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他对疾病的了解却是有限的。他自以为身体很好,却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逼近。

魏利用业余时间否定医生的专业能力,却丢了性命。

一位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害死他的不是疾病,而是无知和傲慢。”

现实中,这样的场景太多了:

有人在学东西的时候,自以为什么都懂,对优秀的人充满怀疑;

当一个人取得一点点成就时,他会立刻变得骄傲自大,嘲笑周围的人。

当一个人得到一点点表扬,就觉得自己很完美,想揭穿大家的缺点。

王阳明曾说:“人生一场大病,不过是一句骄傲的话。”

人一旦患了自大症,就会陷入认知的盲区。

世界上所有的傲慢都是无知孵化出来的蛋。越是自大的人,越是无知。

越无知的人越不知道。

前不久,诗人李商隐悄然登上热搜,理由让人忍俊不禁。

一位博主愤怒地指责李商隐抄袭霹雳布袋戏《雨夜给北方一位朋友的字条》,并扬言要曝光李商隐。

在得知李商隐是诗人后,博主补充道:“我不知道李商隐是个不受欢迎的诗人。”

被反复写进教科书的诗人,其实被描述成冷门诗人。真是“无知者无畏”。

心理学上把这种认知偏差现象总结为“鸭子效应”。

意思是说,一个人越愚蠢,就越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沉浸在自己创造的美好幻想中。

自我感觉良好是一个人最大的认知障碍。

还记得“西北农业大学师生被质疑麦收”的热搜吗?

6月,西北农业大学发布师生集体麦收视频。

视频中,师生们戴着草帽,卷起裤腿,弯腰在金黄的麦田里收割小麦。

许多网友称赞学校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但一位博主用10个问号质疑学校是否在“作秀”。

他说:“我们几十年前就不这样收割小麦了,怎么还拉小麦?”

最后,他还嘲笑城里的孩子是多么容易被愚弄。

博主自以为熟的收割小麦,却被无情的打脸。

第二天西北农大宣传部回复说,麦收是试验田的选种工作,不能用机器。

同时,连根拔起小麦的原因也解释得很详细:

“有些网友不熟悉小麦育种的流程,所以产生了误解。把小麦连根拔起,一是观察小麦的根系,二是测量小麦的茎高和穗数,进行科学防治实验。”

不搞科研的人不知道科研的需求和意图,承认自己不懂也无妨。

但这位博主坚持不低头,继续发出“农民叔叔阿姨怎么割麦子?“视频,为自己辩解。

网友们看不下去了,纷纷在评论区吐槽,要求他道歉。

伯特兰·罗素曾经说过: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麻烦是,愚者和狂热分子总是对自己那么自信,而智者的内心却总是充满怀疑。”

无知的人总是看不清自己的实力,盲目自信,陷在狭隘的闭环认知里。

而聪明的人,则对自己开放,倾听他人,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边界,改善自己的生活。

真正厉害的人都有“空杯具心态”

在谢觉哉的《不惑集》中,他说:

“有一点知识的人不谦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一定要谦虚。”

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揭示了他最真实的认知水平。

我曾经读过一个故事:

一位学者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谈禅,他不停地喋喋不休,发表自己的看法。

老禅师不做声,给他倒茶,听他的看法。

过了一会儿,老禅师再次倒茶的时候,看到茶就要倒满了,但还是不准备停下来。

秀才急切地说:“别再往下掉了,马上就溢出来了。”

老禅师不慌不忙地说:“你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装满了自己的偏见和看法。我怎么对你说禅?”

这就是“空杯心态”的原因。

人只有定期重置,把空杯保持在状态,才能发挥所长,取得好的进步。

著名书法家曹秋浦,从小就学习书法。18岁那年,他成名了,开始教人写字。

随着年龄的增长,曹秋浦的书法造诣越来越高,在书法界占有一席之地。

32岁那年的一天,一个学生在练字的时候,对自己的书法做了一些调整和润色,写出来的字更加飘逸俊朗,引人欣赏。

很多人都很难接受学生超过老师的事实,更别说承认了。

曹秋浦爽快地承认,学生的字确实比较精致,虚心向学生请教。

经历了这件事,曹秋浦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放下了当时的名利地位,闭门苦练书法。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苦修,曹秋浦终于创作出了更加精美的书法,成为了著名的艺术家。

很喜欢网上的一句话:

“一个人最强大的时候,不是坚持的时候,而是放下的时候。”

懂得放手,是一个人最好的姿态。

海无声,山包容一切。

心里有洞的人空飘得高,真正厉害的人才知道沉。

这辈子,只有放下骄傲,才能不断突破自己。

列夫·托尔斯泰说:

“人如分数,实用人才如分子,自我评价如分母。分母越大,分数的值就越小。”

世界之大,小我之小。

当你懂得放低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才是真正成熟,与自己和解的开始。

点击【喜欢】,祝你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平静的生活。

作者:李,一个五官端正,三观不错的西部女孩。个人微信官方账号:科摩女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1401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