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两个半军事家是谁(中国的两个半军事家是哪两个)

文|夜话编辑|王图的踪迹日本军界评论中国只有三个半军事家,刘伯承元帅只有“一半”?虽然日本人在抗日战争中被我们打败了,但他们仍然拒绝承认失败。他们认为他们被美国

文|夜话

编辑|王图的踪迹

日本军界评论中国只有三个半军事家,刘伯承元帅只有“一半”?

中国的两个半军事家是谁(港台称中国三个半军事家)插图

虽然日本人在抗日战争中被我们打败了,但他们仍然拒绝承认失败。他们认为他们被美国打败了,但他们仍然认为他们能打败中国。也正因为如此,日本人在很多问题上有着神秘的自信。

比如当时日本人认为中国只有三个半军事家,有突出贡献的刘伯承元帅只是其中的一半。那么,另外三个是谁,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1、狼子野心,日本为了侵略中国重视留学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开始侵略中国。其实日本的狼子野心早就开始滋生了。他们为这场侵略战争准备了几十年几百年,有些甚至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比如战前几十年,他们向中国输送了大量人员。他们可能是游客或学生,但他们的目的是在中国绘制地图和查找信息。所以当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军事地图比我们中国的还要复杂。

除此之外,也是关注中国人才,吸引中国人才的一种手段,让一些有影响力的中国人成为他们在中国的代言人。正因如此,他们特别关注一个群体,那就是中国赴日留学生。

他们一方面竭力调查那些将来可能成为中国重要人物的优秀留学生,试图拉拢和控制他们;另一方面,其他影响力不大,暂时看不出自己能力如何的中国留学生,如果愿意主动接近,也是非常欢迎的。

所以当时有大量的日本人去日本留学,日本人口中三个半军国主义者中有两个来自留学生。

2、蒋百里,拿走日本天皇佩剑的中国留学生

日本在中国的第一个军事家是蒋百里。蒋百里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许多重要人物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比如他的女婿是钱学森先生,侄子是金庸,同学是蔡锷和钱均夫,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

蒋百里先生,和那么多有权有势的人有联系,也是一个风云人物。

他被选中去日本留学,是因为他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在日本留学后,日本人惊叹于蒋百里的才华。当时的日本人多少有点看不起中国人,所以自然认为来中国留学的留学生没那么好。

虽然他们愿意拉拢这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但真正的荣誉并不愿意被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夺走。但是,蒋百里来了之后,情况就变了。

当时蒋百里正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在那里学习成绩第一名可以获得日本天皇的佩刀。本来这个东西一直是日本学生拿的。结果蒋百里去了之后,得了第一名,他的马刀自然被蒋百里拿走了。

这让当时的很多日本留学生非常不满,但是蒋百里凭实力拿了,他们也没办法。对于蒋百里先生来说,日本人当然也是要赚的,但是蒋百里先生一直都是满腔热血报国的,自然不可能走日本人的路。

他学成回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当时,蒋百里对中国的落后状况深感忧虑,所以他想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为此,他特别激进。当时被袁世凯任命为保定军校校长,保定军校当时的地位和之后的黄埔军校差不多。

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是保定军校的学生。著名抗日军人薛岳也是保定军校的学生。我军名将叶挺,也是保定军校的学生。这和蒋百里的修养有关系。但袁世凯虽然重用了他,但当时的国家形势复杂,很多改革没有到位,这让蒋百里非常不满。

于是他召集全校师生,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然后直接用枪打死了自己,试图激励学生。

最后他复活了,然后他又为中国的发展而奋斗。

值得一提的是,蒋百里先生提前预言了日本将与日本人发生战争,他实际上设计了当时国军对日作战的大战略。而且,虽然日本人对蒋百里评价很高,但蒋百里认为日本军事一般。要不是武器上的压倒性优势,日本人也不会被他看不起。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蒋百里先生的确是一位军事家。但是,他不把日本人当回事。

3、杨杰,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大呼这是打败日本的最好机会

日本人眼中的第二个中国战略家是杨洁。

杨洁的名字现在不太出名,但在当时也是名人。而且,他也是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他也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生,在日本留学的成绩尤为突出。和蒋百里先生一样,杨洁也不想和日本人同流合污。

求学期间,他加入了同盟会,积极为当时中国的未来奔走呼号。

学成回国,成为上海陆军第一团团长。之后,他加入了蔡锷将军的队伍,在反对袁世凯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21年在云南留日学生的监督下再次赴日。此时的杨洁深知日本人的野心,于是对留日学生进行特殊教育。

他对当时的留学生说:“如果你来日本留学,只注意专业实践,忘记这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和对邻国的野心;他虽已回国,但难以适应国家未来的需要。”可以看出杨洁当时对日本的态度,他经常提醒学生注意这种情况,但他特别注意向日本人学习先进经验。

为此他自己报考了日本陆军军官学校,并且在陆军军官学校表现出色。

学校甚至让他指挥学生进行陆海演习空。杨洁倒是得心应手。他不仅得到了日本陆军军官学校的认可,还得到了当时日本天皇的赏识。还给了他日本天皇军刀,和蒋百里的待遇差不多。所以当时日本人对他评价很高,称他为“天才将军”。

日本人给他这样那样的荣誉,也能看出日本人日后拉拢他的意图。

但是,杨洁始终不忘初心。当他完成学业后,他立即返回中国,并在内战中,他帮助蒋介石打败了北洋军阀。之后在中原大战中再次击败其他军阀,确保了蒋介石的最终胜利。七七事变后,杨洁觉得这是打败日本人的最好时机。

他慷慨陈词:“目前军阀与财阀之争,海军与陆军之争,年轻人与老年人之争,举国不一...所以打败日本并不难!”

可见他对日本的情况非常熟悉,心中已经有了一套完美打败日本人的方法。

不幸的是,老蒋不喜欢他,然后给了他一个养老金办公室。但是杨杰名气大,资历老,学生多,人才强。他仍不忘指点江山,鼓励写作,有时还对蒋介石冷嘲热讽。最后被暗杀了,挺可惜的。

4、白崇禧,台儿庄中大败日军

日本人眼中的第三个中国战略家是主持台儿庄战役的白崇禧。

白崇禧没有留学日本,但日本人认识他,是因为在台儿庄战役中怕他。

台儿庄之战还是在抗日战争前期,日军在各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无论是物资还是武器,还是士兵的素质,都远远超出了当时中国的百姓。但是很多国军将领还没有适应这种状态,经常没开几枪就跑了。

所以早期日本人在战场上基本上是冲锋陷阵,所以日本人一度相当自信,甚至叫嚣着三个月毁灭中国。

然而在台儿庄战役中。但他们被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军当头棒喝,在那里遭受了自入侵以来最大的痛苦,所以他们非常重视白崇禧,称他为中国的军事家。

5、刘伯承,在八路军中让日军记忆深刻

白崇禧确实有能力,至少在军事方面,他比其他民族更灵活,而且在抗日战争中也相当出色,在日本军队中取得了良好的战绩。那么,刘伯承为什么被日本人称为半个军事家呢?

实际上,这是因为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人对刘伯承的打击更多,尤其是规模更大。

我们知道,当时八路军、新四军由于武器装备落后,总是想尽办法避免与日军发生大的战斗。而通过游击战、偷袭战和运动战,来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很容易让日军觉得我们没有那么强大。

但实际上,他们的大部分有生力量都被这种卑微的战斗牵制住了。

日本人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这一点。他们所谓的中国三大半军事家,在当时确实是中国优秀的军事家,但并不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四大杰出军事家。更杰出的军事家,是日本人自己感受不到的,所以觉得这些军事家“不存在”。

比如平型关大获全胜的林彪,刚被日军打得一败涂地,误伤。他几乎缺席了整个抗日战争。

事实上,粟裕将军多次击败日军,但都是小规模的军队打运动战,所以日本人觉得粟裕将军被打后可能没那么厉害。所以他们所谓的三个半军事家,其实是大大低估了我们的军事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0912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