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桶有什么用(防火桶图片)

打开应急柜,换成“消防员”江西首个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亮相南昌。近日,江西省首个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亮相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家园小区。这个名为“惠应急”的微型消防服

防火桶什么用(消防桶干什么用的)插图打开应急柜,换成“消防员”

江西首个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亮相南昌。

近日,江西省首个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亮相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家园小区。

这个名为“惠应急”的微型消防服务站一出现在社区就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极大关注。消防柜内配备有处理初期火灾的设备和救援用的医疗用品,消防智能服务站还具备消防宣传功能。经过“一警六员”基本灭火技能培训的市民,可申请注册成为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志愿者,打开柜门即可成为消防员。

今年,红谷滩新区管委会将投资1600多万元,在辖区社区和居民小区建设160多个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实现辖区社区全覆盖。

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应运而生。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型城市综合体如雨后春笋,大量人口涌入市中心。既给城市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城市的消防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近年来,南昌消防救援支队在智能消防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发展。南昌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赵伟曾提出,要尽快将智能消防从预防、管理、灭火三个方面落到实处,实现“火灾防控精准化、指挥调度智能化、业务管理精细化”的目标,实现“传统消防”向“智能消防”的转变。

该支队通过建设综合消防物联网,采集消防大数据,整合智慧城市其他系统的数据,对数据进行计算、汇总、分析、评估,利用互联网加消防,为消防预防、管理、扑救提供综合支撑。

“如何实现数据的应用转化,是智慧消防发展的新问题。”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李宇辰说,数据永远是数据。数据用好了,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人身上。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是数据与人力的完美结合,依靠数据管理,培训人员,依靠人员利用好数据,从而提高防灭火效率。

古潭新区作为南昌为构建“一江两岸”城市发展格局而设立的城市新区,是全省“五个中心”(省级行政中心、金融中心、商务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创新中心)。常住人口60万,面积175平方公里。

红谷滩消防救援队队长李宇辰说,据统计,红谷滩人口每年增加10万人,火灾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如果仅仅依靠传统消防的发展,很难满足实际需要。通过智能消防部队的发展,使“一警六官”基本灭火技能的实战训练变得更加高效快捷,从科技上要求警力,最终实现“人人会救火,人人当消防员”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

社区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惠应急”

3月25日,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队员李震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家园小区。记者看到一个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时,它被放置在小区出入口和小区之间。它的名字叫“惠救急”。

在现场,几名小区居民正在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的视频屏幕前观看,了解消防逃生情况。家住这里的陈女士带着5岁的女儿,正在服务站前教女儿识别消防器材。她告诉记者,消防学习要从娃娃抓起,从小掌握灭火逃生知识。

据凤凰家园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首个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落户社区后,每天都有不少社区居民在此参观学习。大家对这个新生事物特别感兴趣。

记者看到这个5米长、3米高的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分为三块八个部分。其中一个箱子里安装了显示屏,播放消防宣传知识。剩下的七个箱子中有六个是用来存放灭火和逃生用品的。左下角还安装了一个冰箱,用来存放急救药品。

除了消防服、灭火器、消防水龙带、逃生绳、逃生面罩、消防桶、消防铲等基本消防用具外,智能应急服务站还配备了许多“新玩意儿”,如消防逃生用的被称为“炸弹”的自动灭火弹、应急照明棒、高压空气喷射泡沫喷射器等。

据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维护员李坤介绍,传统消防站的一些消防设备基本处于落后状态。面对不断变化的开发环境,社区火灾种类繁多。“配”社区消防站是非常有必要的。以高压空气冲击的泡沫喷射器为例,它可以在10米的距离扑灭初期油电火灾,可以很好地保护救援人员。

作为江西省首个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这无疑是一个新事物。

“一警六官”的学员可以成为“消防员”

如何管理和维护这么多消防设备?谁能使用这些设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李坤。

李坤说,考虑到消防设备的特殊性和相对昂贵的设备,并不是每个市民都可以直接使用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的设备,必须通过红谷滩新区消防救援大队组织的“一警六员”基本消防技能培训和持证社区志愿者培训后才能使用。

记者曾在红谷滩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接受“一警六员”基本灭火技能培训考核,并通过考核。在凤凰家园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成功成为一名消防志愿者。

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记者打开微信上的“惠应急”小程序,按照步骤要求实名认证。记者迅速成功注册并通过审核,成为红谷滩新区第1080名可以使用该站的会员。

打开“智能应急”小程序后,记者通过自动定位选择了“凤凰家园迷你智能应急服务站”。首先,点击“开门”按钮,选择“待借消防设备”。记者选择借出两个灭火器。然后,系统中出现一个二维码,通过视频播放器下的扫描二维码进行扫描。随后,灭火器的门会自动打开,小程序上会显示记者借出的灭火器数量。使用和归还的步骤基本相同,增加了联系微型消防站站长的电话。

李坤说,这是为了确保设备有无损坏,检查药量,以保证下一次灭火的准备。使用过设备的志愿者还会在“惠应急”小程序上留下记录,确保设备维护落实到每个人。

记者使用微站设备后,正在巡逻的微站站长很快来到这里检查灭火器的使用情况。站长打开柜门,仔细看了灭火器的压力表、软管、喷头,才放回去。

利用“智慧消防”大数据打造“全民消防”

城市初期火灾怎么处理?谭红新区消防救援队总队长李宇辰表示,要大力推进辖区“一警六员”基本灭火技能培训,通过广泛的人员,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置初期火灾。

陈丽说,红谷滩新区有154个社区,170个重点单位,现在微型消防站建设全覆盖。但是如何规范这些迷你消防局成员的素质和行为呢?通过“智慧消防”的大数据,可以倒逼微型消防站成员规范行为,提升能力。

记者在“惠应急”小程序中看到,有一个“微站管理”选项,日常设备维护可以通过数据记录了解。很清楚那天哪个队员没巡逻。

消防工作仅靠消防部门是不够的。李宇辰说,警力不足与社会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只有依靠科技的力量,从传统消防向智能消防转变,才能跟上时代的主题。微型消防站只是智能消防的一小部分,依托的是管理和应用的平台。不仅可以对迷你消防站的成员进行管理,还可以通过软件对消防知识进行培训和宣传,让更多的人加入消防救援队伍。

在“惠应急”计划中还有一个报告制度。每个志愿者都有权利拍摄设备损坏和火灾隐患的照片,甚至不用打字,可以通过语音消息和位置直接确定火灾隐患。

“灭火,防患于未然。”陈丽表示,通过“智慧消防”平台,我们可以为所有消防员和所有消防监督员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真正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的社会环境。

记者了解到,红谷滩管委会今年将投资1600多万元建设160多个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实现辖区内社区、小区全覆盖,打造坚实的消防阵地。

(来源:新法制报,文/本报记者/本报记者许报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7639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