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简介(哈姆雷特最经典的一段)

[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出生在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特福德的一个市民家庭。13岁时,家境没落的莎士比亚被迫辍学。18岁结婚,迫于生活压力。婚后不久,他只身前往伦敦谋生,开始接触不同阶层的生活,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他做过杂工、清洁工和临时演员。在掌握了戏剧创作和表演的技巧后,他开始改编旧剧,修改其他剧作家的剧本,用于剧院排练。他很快开始独立写作。此后20年间,莎士比亚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娴熟的舞台经验和辛勤的劳动,创作了37部戏剧、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1610年左右,他退出伦敦剧院,回到家乡,并于1616年病逝。

与诗歌创作相比,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剧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历史剧和前期喜剧。代表作有《理查三世》(1592)、《理查二世》(1595)、《亨利五世》(1599)等9部历史剧。他的喜剧包括《仲夏夜之梦》(1596)和《第十二夜》(1600)中期悲剧为主,包括四大悲剧:《哈姆雷特》(1595)、《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等三部作品,此外还有五部悲剧喜剧《一切都会好的》。是传奇剧晚期,以《亨利八世》、《暴风雨》(1611)等五部历史剧为代表

背景链接

《哈姆雷特》写于1601年左右,与荷马史诗、但丁《神曲》、歌德《浮士德》并称为欧洲古典文学四大经典小说。

该剧的主题取自1200年的丹麦历史。虽然同一个主题以不同的形式被改编和再创作,但从未超越莎士比亚对它的再现。究其原因,是莎士比亚赋予了这段历史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哲学内涵:通过描写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文艺复兴后期欧洲社会的历史生活。因为在文艺复兴后期,早期对人性的张扬演变成了后来的为所欲为,没落的世界和猖獗的私欲让莎士比亚感到悲哀。这是《哈姆雷特》中一个集中而明显的表现。

摘要

刚从德国威登堡大学留学归来的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国的年轻王子。就在他回来之前,他的父亲突然暴毙,他的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死后不到两个月就改嫁给了他的叔叔克劳迪斯,也就是现在的丹麦新国王。人们对这种混乱的宫廷生活议论纷纷,刚回来的哈姆雷特也有很多疑惑。宫廷中的许多丑恶现象与他的想象相差甚远,他感到极度沮丧。

这时,当他的朋友荷瑞修和士兵们在守夜时,他们遇到了已故国王的鬼魂。正当荷瑞修想问的时候,天亮了,国王的鬼魂消失了。哈姆雷特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震惊,所以他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一天晚上,当克劳迪斯和他的大臣们玩得开心的时候,哈姆雷特来到这个城市并且真的看到了他父亲的鬼魂。死去的灵魂告诉哈姆雷特,他是被一个阴谋杀死的,而他的哥哥克劳迪斯才是真正的凶手。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他的弟弟克劳迪斯在他午睡的时候把有毒的汁液倒进了他的耳朵里,毒液在他的大脑里扩散,导致他的七窍流血而死。克劳迪斯把这起谋杀描述为老国王被一条毒蛇无意中杀死。父亲死去的灵魂请求哈姆雷特为他报仇。

哈姆雷特起初并不完全相信他父亲死去的灵魂的证词。为了避免克劳迪斯对他的怀疑,哈姆雷特装疯。每个人对哈姆雷特发疯的反应都不一样:克劳迪斯和女王对此非常困惑,他们别有用心地猜测事情发生的原因;哈姆雷特的朋友认为他是因为父亲的突然去世而过度悲伤所致;克劳迪斯信任的大臣普罗尼尔斯认为哈姆雷特是因为爱情而疯狂,因为哈姆雷特疯狂地爱着他的女儿欧菲莉亚。为了证实普罗尼尔斯的猜测,克劳迪斯命令普罗尼尔斯设计哈姆雷特和欧菲莉亚见面,然后他们在幕后偷听到他们的对话。此时的哈姆雷特因为面对死亡而对人生产生了迷茫,沉浸在自己对生命和罪恶的思考中,同时出于不暴露复仇计划的考虑,对奥菲尔贾说了一些相当混乱却又深刻的疯话。克劳迪斯怀着一颗恶毒的心,认为哈姆雷特的疯狂不是因为爱情,还有一些深刻的原因,暗中对哈姆雷特产生了戒心。这时,一个剧团正在宫廷演出,哈姆雷特秘密安排了一出戏,影射克劳迪斯篡夺王位。结果,正在看戏的克劳迪斯原形毕露,演出还没结束就匆匆离开了。这一切都被哈姆雷特看在眼里,他坚信父亲死去的灵魂的见证。之后,克劳迪斯为他的罪行向上帝祈祷。哈姆雷特本想趁机杀死他为父亲报仇,但他认为在人们祈求上帝赎罪的时候杀死他是不合理的,于是他放弃了这个复仇的机会。

哈姆雷特女王去她的卧室劝说她的儿子与他的叔叔和解。在克劳迪斯的命令下,普罗尼尔斯看着他们母子。哈姆雷特误以为克劳迪斯在窗帘后偷听他们的谈话,于是用剑刺伤他,结果却误杀了普罗尼尔斯。克劳迪斯利用这个机会将哈姆雷特送往英格兰,并设计英格兰国王除掉哈姆雷特。不料哈姆雷特无意间识破了阴谋,从而躲过了邪恶之手。几经周折,哈姆雷特回到了丹麦。这一刻,奥菲利亚遭受了爱人疯狂和失去父亲的双重打击。不幸的是,她精神崩溃了。她戴着编织的花冠出门时,不慎落水身亡。刚回来的哈姆雷特正好赶上了欧菲利亚的葬礼,他为此悲痛欲绝。

当哈姆雷特安全返回时,克劳迪斯非常害怕。然后他精心安排了一场宫廷比武,希望借急于复仇的普罗尼尔斯之子利奥蒂斯之手杀死哈姆雷特,以免后患。为了安全起见,克劳迪斯不仅准备了毒酒,还在雷欧提斯的剑上淬了毒。令人惊讶的是,在比武过程中,皇后误饮毒酒而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双双中剑,生命垂危。就在哈姆雷特临死前,他咬牙站起来,用剑刺死了克劳迪斯。在用剑杀死了父亲的敌人后,哈姆雷特不幸死于剑下。

此时,挪威的福丁布拉斯王子正率领他的军队穿过丹麦,夺取了丹麦王位。

解释和指导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巅峰之作,它不仅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显示了莎士比亚对时代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人自身价值的重估。他为世界文学画廊贡献了一个不朽的悲剧艺术形象。哈姆雷特的人生悲剧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内容和人类永恒的困惑与痛苦。

作为一个新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对人充满信心,梦想自己能做大事。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丑陋的现实世界:克劳迪斯为了夺权,不惜谋杀哥哥,娶嫂子;在情欲的诱惑下,Jotrude在丈夫死后不到两个月就和自己的姐夫结婚了。这样的背叛与屈服,欺诈与虚伪,让哈姆雷特无所适从。出人意料的是,命运赋予哈姆雷特复活干坤的重任。随着理想的幻灭、家庭的崩溃和感情的失败,哈姆雷特开始怀疑人作为“宇宙的本质和万物的灵长”的美称。在他眼里,人只是自己欲望和弱点的不幸混合体。人是“半个天使,半个魔鬼”;“天使与恶魔的战场,是人的灵魂”。他的假装疯狂,他的拖延,他的决心和犹豫,他的坚定和懦弱在他的行动和思想之间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界限。结果,他不仅成了“思想的巨人”,而且成了真正的“行动的矮子”。

哈姆雷特不仅看透了时代的混沌本质,而且对人类存在的价值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在与菲利亚先生的疯狂对话中,他展现了自己深刻的洞察力和睿智的理解力。他对人类的乐观认识从盲目转变为深谋远虑,对人类充满希望的憧憬转变为对人类未来的悲观感受。残酷的现实不仅是他个人悲剧的根源,也是整个人类困境的缩影。当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破灭时,他对自己的不幸,对人生的困境,对人类的出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与他的情人奥菲利亚的真正疯狂相比,哈姆雷特的装疯是故意的;同样是为父报仇,雷欧提斯如此轻率鲁莽,被别人利用而不自知;福丁布拉斯果断、勇敢、足智多谋;哈姆雷特虽然犹豫了一段时间,但一切都是出于深思熟虑和长远考虑。面对克劳迪斯的阴谋,哈姆雷特不仅被自己的痛苦麻醉,还被自己混乱的思维所迷惑。在理性的正确指导下,他实现了自己的复仇计划,虽然是推迟了复仇。当哈姆雷特看透丑陋的现实时,他并没有完全屈服于命运的摆布,而是试图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来证明人的价值。在这个是非颠倒的世界里,他依然保留着人的尊严和价值。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的不幸是我们所有人的不幸,他的正直坦诚是人类良知的集中体现。

著名的格言

1.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2.人们常常用真诚的外表和虔诚的行为掩盖一颗魔鬼的心。

3.谁愿意忍受世人的鞭挞和嘲笑,忍受压迫者的羞辱,忍受傲慢者的冷酷,忍受被人鄙视的爱情的痛苦,忍受法律的延宕,忍受官员的残暴,忍受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小人物的轻视?如果他只用一把小刀,就能了结自己的一生?

著名评论家的评论

1.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伟大作家本·琼生高度赞扬莎士比亚,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

2.德国大文豪歌德在其代表作《威廉·梅斯特的学校时代》中间接提到了哈姆雷特的人生悲剧:“莎士比亚想描述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由无能的人来肩负的。这是种在珍贵花盆里的亭树,只能种出可爱的花;根一伸,花盆就碎了。”

艺术欣赏

莎士比亚的戏剧因其新颖的思想和永恒的艺术魅力而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的戏剧被公认为是古典文学中不可企及的典范。

1.情节生动,内涵丰富。《哈姆雷特》有三条复仇的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穿插着利奥蒂斯和福丁布拉斯两条副线。除了复仇的主要情节,谋杀、爱情、死亡和哲学思考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该剧本身的思想内涵。哈姆雷特的复仇计划涉及到了作品中所有的关键人物,克劳迪斯的情节将哈姆雷特的朋友、情人和下属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人物形象生动。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物是典型的艺术形象。《哈姆雷特》中的所有主要人物都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忧郁的哈姆雷特,多愁善感又无可奈何的奥菲利亚,阴险狡诈的克劳迪斯,软弱有罪的乔特鲁德,睿智果断的福丁布拉斯,双目失明的莱奥蒂斯等。,没有明显的好人坏人之分,但每个人都有不可避免的优点和缺点,善与恶被凸显或弱化。这赋予了人物丰富深刻的性格内涵,他们内心的挣扎和灵魂的挣扎都是自身优缺点的集中展现。

第三,丰富的戏剧语言。《哈姆雷特》中的每个主角都有鲜明的个人语言,包括活泼的口语和流畅的书面语。它融合了优美而深刻的哲学诗性语言、雄辩的演讲和深刻的哲学内涵。哈姆雷特著名的内心独白成为该剧的核心,也是解读作品本身丰富思想内涵的关键。类似的个性化语言是所有莎士比亚戏剧的共同语言特征,并已成为一种典型的口语或谚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918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