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联队的鬼子倒底多少人(二战时期日军一个联队多少人)

进入正月,大家期待的寒假和春节即将到来。每年寒暑假,各大电视台都会播出经典抗战剧《亮剑》。虽然大家对《亮剑》的剧情都很熟悉,但看到李云龙、张大彪、和尚等经典角色

进入正月,大家期待的寒假和春节即将到来。每年寒暑假,各大电视台都会播出经典抗战剧《亮剑》。

虽然大家对《亮剑》的剧情都很熟悉,但看到李云龙、张大彪、和尚等经典角色出现在银幕上,还是会忍不住多看两眼。

熟悉电视剧《亮剑》的朋友应该知道,李云龙在担任新团团长的时候,遇到了一块硬骨头——坂田联队。

一个联队的鬼子倒底多少人(二战时期日军一个联队多少人)插图

这个坂田联队是很可怕的一个,隶属于日军第4旅。是八路军129师的敌人,也在忻口战役中击溃了中央军两个师的友军。

最终,李云龙通过焚烧两斤红薯成功激发了柱子的潜力,一发迫击炮弹直接命中坂田联队总部,炸死坂田大佐和两个中佐、一个少佐。

从电视剧的剧情来看,坂田联队的正面战斗力极强。如果不是李云龙的诸多诡计,成功集团会摧毁坂田联队的总部,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这,问题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陆军军团的配置,包括军衔的设立,都是“另一种方式”。所谓的坂田联队在历史上有原型吗?日本联队有多少人?上尉是什么军衔?

中学历史老师曾经说过,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经历了近代的高速发展,军事实力一举超过亚洲其他国家。

日本人主要师从德国和法国。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武器装备和军队的发展方向几乎是按照欧洲国家的标准。

在军队编制和军衔编制的关键问题上,日本没有照搬欧洲国家,而是创造了全新的编制体系。

19世纪后,日本首先建立了特殊的军衔制度。从下到上分为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少佐、中佐、大佐;少将,中将,将军。

少佐、中佐、大佐分别对应少校、中校、上校。

日军自下而上由支队、中队、中队、旅、旅、师、建制单位和前线单位组成。特殊情况下会有小分队或者大规模兵团。

从日军的军衔和兵团编制来看,与二战时期其他国家有很多不同之处。

以中国为例。无论是八路军还是国军,其军队编制自下而上依次为:班、排、连、营、团、旅、师、军,与同期其他国家大致相当。

日本建立了支队、中队、中队、联队的编制制度,这是非常规的。

除了日军与其他国家军队编制和军衔编制的差异,在具体的交战过程中,日军还会分为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的单位。

A部队是日军的主力,所辖部队无论是人数还是武器配置,包括后勤和补给都是最好的,以加强编制。

战时还能得到海军、陆军、航空兵空士兵的支援,每个A师的人数都在27000人以上。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共有16个师团参加了侵华战争,犯下了累累罪行。

B部队是按照标准编制的,和A部队在兵力数量和武器配置上是不同的。

C部队是为适应中国敌后战场而设置的,是典型的“反游击战术编制”。鉴于游击队火力较弱,这种体制下的部队都将配备机枪和榴弹发射器,以加强火力。

D部队是新组建或独立混编旅的代名词,负责扫荡和维持占领区的治安。战斗力弱,但武器装备比八路军强多了。抗日战争结束时,中国接受了20多个钟鼎师的投降。

总之,依次类推A、B、C、D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足球队为例。一个足球队有11个主力,会有替补、预备队、青训队。

A单位是绝对主力,B单位是“第二替补”,C单位是替补,D单位是青训队。不知道什么时候编入主力,战斗力会反过来减弱。

具体构成和火力分配,日军单位相当于中国军队的班。正常情况下,一个步兵单位由13人组成,包括一名副队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手。整个班将配备8支步枪、1挺机枪和4支手枪。

除了上述武器,A部队下属的分队还可以携带两个50毫米榴弹发射器。

从相应的编制来看,日军小分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排,约50~65人。一个班有三个步兵班和一个掷弹兵班,全班满员70人。

日本中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连队。A中队205人,装备105支步枪,9挺轻机枪,12个榴弹发射器。它有一个重型装备班,两挺重机枪和两门反坦克炮,还有一个特种战壕班。

日本陆军旅和日本陆军联队相当于中国陆军的团和旅。日军步兵旅总人数约800 ~ 1500人,日军步兵联队正式成员3747人,辎重联队正式成员3461人,野战炮联队正式成员2894人,某工程联队正式成员672人,骑兵联队正式成员仅452人。

所以,李云龙的新团,再猛,也肯定打不过一个日本联队。毕竟八路军一个团的总人数不超过1500人,日本一个联队的总兵力甚至接近4000人。日本联合军更像是中国军队的一个旅,团数差不多,总兵力接近八路军的三个团。

在日本统合军编制的基础上,还有旅团和师团。日军每个旅有两翼,总兵力约5000 ~ 8000人。

太平洋战争后,日军成立新的师团,一级编制的统合军被取消。该师下辖两个步兵旅,下辖四个旅,一个普通旅兵力5096人。

日本师团属于一个“独特”的军事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一个师的总兵力可以轻易超过3万人。该师有两个旅团和四个步兵团,加上一个骑兵、炮兵、工兵和辎重团,总共八个团。

最重要的是,一个日军师团将装备48~52门山炮。纵观亚洲战场,只有后期接受英军援助的驻印部队在火力分配上能与日军匹敌。

臭名昭著的甲级战犯,如坂崎诚二郎和鹤原健二,都曾担任过师团长。

七七事变后甚至上海会战前,日军都保持着17个步兵师的规模。1937年日军步兵师团扩编至24个,短短一年内扩编了7个步兵师团,分别是第13、18、26、101、108、109、114师。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和中国军队在很多地方发生了大规模的战斗。为此,日本军方扩充了新的军事单位。

日军一个军兵种约有三个师,兵力10万,而陆军是以军兵种为基础的作战单位。

比如日军华北军,下辖第一、第二军及部分直属师,兵力20万。

到1944年,日军节节败退。为了扩大战果,转败为胜,日本专门组建了独立步兵旅。独立步兵旅配有火炮,属于前方军。正面作战能力不如A型兵团,但移动速度快,擅长攻击小部队。

与此同时,日军组建了大量独立混编旅,投放到中国和东南亚战场。

以上大致是日本军阶的确立和军制的确立。话说回来,电视剧《亮剑》中的坂田联队有真实原型可供参考吗?日本联合军会用最高司令官的名字作为昵称吗?

无论是日军的师、旅、团,包括团,都不像抗日剧中那样以师团长命名,所以坂田团是艺术产物。

二战开始前,日军的编制体系非常现代化,各单位协调有序,有章可循。

在中国战场上,日军的编制基本上是从“第一”到后面排列的,即第一师、第二师,或者第一翼、第三翼。

无论师团长、旅团长还是联合队长,都只是军事部门任命的指挥官。整个部队没有私人属性,不会以最高指挥官的名字作为称呼。

电视剧中之所以大量出现“坂田联队”、“高原师”等绰号,主要是为了突出日军的残暴,加深观众的印象。

还有一点,日本陆军联队最高指挥官军衔是上校,对应的是中国陆军的编制。旅领导是少将,师领导是中将,级别更高的军官属于军队最高军衔。一般不会轻易指挥部队进入一线战场。

总的来说,日本的军衔编制和军队编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整个二战期间,日本师团的编制变化很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日本渴望称霸世界,学会用战略眼光看待战争,并做了长远打算。

虽然日军整体战斗力不弱,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接连被正义军击败,已经很明显了。

多做错事,就会上吊。日本人不知道战争是为了什么。他们只想着用暴力夺取人口和资源,却往往忽略了时代的发展。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逐渐抬头的迹象。全世界人民的主要诉求是希望和平发展,希望日本不会重蹈覆辙。各方都应该更加警惕帝国主义复活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766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