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迪斯科是啥意思(b站老年迪斯科)

一部风靡网络的神曲《狼性迪斯科》让迪斯科这个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名词重新回到公众视野。迪斯科是20世纪80年代北京最流行的东西。刚出现的时候甚至引起了文化观念的激烈

一部风靡网络的神曲《狼性迪斯科》让迪斯科这个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名词重新回到公众视野。迪斯科是20世纪80年代北京最流行的东西。刚出现的时候甚至引起了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1980年的北京街头,一些年轻人穿着喇叭裤,戴着青蛙眼镜,调大录音机,在街上提起,随着音乐跳起迪斯科。

迪斯科的音乐节奏感很强,来来回回,没有停顿。蹦迪没有规定的动作和步伐。舞者可以根据节奏的变化即兴扭动身体,尤其是腰部和胯部。舞者不断创造模式,毫无拘束地展现个性。男女可以两人一组或集体跳舞。

炫目的灯光,强烈的音乐,时尚的舞步,迪斯科很快成为当时年轻人的最爱。

铃铛和青蛙眼镜就像迪斯科的标志。年轻人用迪斯科来彰显个性,释放自我。北京歌手张玫瑰是迪斯科音乐的代表人物,她的“爆炸”发型曾让许多人惊叹。

当时的北京面临着空之前的中外文化大交流,也经历了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对迪斯科的态度是一个典型的表现。

老年迪斯科是啥意思(b站老年迪斯科)插图

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玫瑰张录音带。

面对突如其来的“洋”味文化,北京人一时不知所措。竞赛沿着两条相交的线进行。

一方面,许多人唱流行歌曲,去舞厅或在街上跳“迪斯科”;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禁止跳“迪斯科”,禁止穿“奇装异服”,禁止留齐肩长发。(《碰撞中的交响曲》,北京日报,1995年1月6日第1版)

有人认为迪斯科是最时尚的,也有人认为迪斯科是低级趣味的表现。北京年轻舞蹈演员小刘两次出国。回国后,有同学朋友来找他,让他教外国正宗的蹦迪。但他建议大家不要跳。“我是一个艺术家,但我有我对美的选择。我不跳舞。我劝你也不要跳舞。”(1982年6月14日《北京日报》第2版《怎样的仪容仪表才算漂亮?》)

本报刊登的《关于迪斯科音乐》一文,也介绍了国际上一些反对迪斯科的声音。文章最后写道“什么是迪斯科音乐?是好是坏?对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有害吗?我想,不用我多评论了。通过这个介绍,读者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1984年4月10日《北京日报》第三版。

当时很多人觉得去迪厅不是一个体面的人。迪厅刚出现的时候,一个妈妈听说女儿晚上要去迪厅,就跳过去堵着门:“不要去!”因为这个,女儿好几天没和她说话。

尽管争议不断,迪斯科热还是迅速席卷了北京。最让人惊讶的是,曾经对迪斯科很反感的大叔大妈们也加入了蹦迪阵营。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土耳其问题专家伊尔迪兹·白坎对北京人的变化深有感触——北京人一向以温文尔雅、生活节奏悠闲著称,但现在迪斯科热席卷了这座城市。

1988年,每天早上,数百名中老年人聚集在工人体育场北门,跳老年健身迪斯科。叶才/摄

年轻人在街上表演霹雳舞,在学校舞会上跳迪斯科。即使是老年人也接受这个新事物。他们在公园里跳一种独特的“迪斯科舞”,这是西方迪斯科与东方太极拳揉合的产物。这是一种交流东西方文化的有趣方式。这样,年轻人和老年人都分享了对外开放的喜悦。

1988年12月19日《北京日报》第一版

前述反对女儿蹦迪的母亲,几年后出现在西海子公园蹦迪人群中。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北京人的文化观念发生了变化,墨守成规的人少了。外来文化不仅被接受,而且被迅速转化。

改造后,迪厅变成了健身操舞和健美操。音乐依然欢快,但动作柔和了许多。适合老年人健身,很受他们欢迎。当年老人们跳迪厅的热情不亚于今天跳广场舞。

1987年8月下旬,广播电影电视部离退休老干部局把老迪厅健身舞的创始人鲁红彬从上海请到了北京,联系了十几个部委开办培训班。

组织“老迪厅健身舞”培训班的时候,主办方担心没人来,就“规定”每个部必须来8个同志。第一天,来了80个人;第二天来了83个人;第三天突然增加到130多人,培训班大大超编。

让60岁的老干部跳迪斯科。心脏有问题怎么办?老干部局的领导们暗暗担心。为了以防万一,还派了一个医生,带着各种急救药品,上面有保护用的“类”。结果医生背着药箱跑了七八天,却没机会施展医术!

一位老干部调侃说:“以前我一提蹦迪,就说人家是流氓。现在我们…………1987年9月5日《北京日报》第二版《老年之舞跃进北京》)

1988年,每天早上,数百名中老年人聚集在工人体育场北门,跳老年健身迪斯科。叶才/摄

迪斯科队伍不断壮大。每天早上,数百人聚集在工人体育场的北门跳老迪斯科。

新街口的JJ迪厅是北京最早的迪厅之一。

1994年冬,三家以蹦迪为经营项目的赌场在北京开业。虽然没有刻意的宣传,但它们的知名度在北京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北京JJ迪斯科广场、莱特曼迪斯科广场和NASA迪斯科中心。一个出租车司机说:“北京这三个地方都热!晚上,年轻人都奔那里去了……”

迪厅里,人潮涌动,人人心情热烈,任何一个角落的人都在随着节拍忘我地晃动;现代的灯光、声音和烟雾增添了气氛。

1995年2月19日《北京日报》第8版

“现代人工作压力很大。直到有一天,我和朋友来到迪厅广场,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放松和休息。”一位中学英语老师说。

“我从来不觉得跳舞这么简单,不用学。跟着节奏走就行了!”一家外企的职员在迪斯科舞厅跳舞。

以节奏感强、热烈狂野著称的迪厅,似乎无法用“跳”字尽兴,干脆以“跳”命名。“走,蹦迪!”很多年轻人叫上朋友,就这样一起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评论说,“说这是在美国并不稀奇,但这是一个在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崇尚温柔、谦和、谦虚的民族,对生活有着如此火热的激情,真不可思议。”

1995年,美国摄影师彼得·特恩利拍摄了北京迪斯科舞厅里的蹦迪者。

迪斯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当时人们的娱乐生活。这种充满激情的街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开放的北京,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2004年,人们在迪斯科舞厅跳舞。

继disco之后,当摇滚乐、霹雳舞、卡拉ok等新的文化风格来到北京,人们少了一些迷茫和抗拒。有的人欣然接受,不认同的人宽容。

2012年,卢沟桥桥头的广场上,居民们每天晚上都坚持跳舞,直到晚上10点甚至11点才离开。

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北晚新视野。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侯莎莎

编辑:匡峰

流程编辑:吴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404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