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爱非攻是什么意思(非攻体现了墨子怎样的思想)

墨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激烈。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接着是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成为最明显的现实问题。前者破坏了宗法等级制度的统治秩序,后者造成了更大的社

墨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激烈。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接着是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成为最明显的现实问题。前者破坏了宗法等级制度的统治秩序,后者造成了更大的社会震动。在墨子看来,这是乱世。如何解决严重的社会矛盾?他提出了“兼爱”和“互不侵犯”的理论。墨子认为动乱起于人爱利己,大臣不贞意味着臣子爱自己而不爱自己的国王,不孝之子爱自己而不爱自己的父亲,盗贼也爱自己的家人而不爱别人的家人,于是抢劫偷盗,诸侯国也以同样的理由互相攻击。墨子说,“看一个人的国,他的国,他的家,他的家,他的身”,就可以做到“相亲相爱,相得益彰”,因为爱别人的人就会被别人所爱,利别人的人就会利自己。这是天真的美好想象,复杂的社会没有那么简单。他天真地认为“兼爱”很容易实现,只要君主大力提倡规劝、思想政治、思想品行,就一定会成功。这些论点,带有把人的思想、意志、欲望等同起来的痕迹,自然是附加在“天下之义共”上的前提。

墨子在谈“尚同”时,维护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自上而下的思想控制,表现出专制主义的思想倾向,强调下层阶级从属于上层阶级。另一方面,“兼爱”的讨论是反对“以小欺大,以强凌弱”的思想,似乎意味着从下层调整“尚同”。特别讨论了“同时”一词的意义。“兼”能产生所谓的“天下大益”,“兼”的对立面概念是“永别”,会造成“天下大害”。从墨子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所谓“兼”,就是为他人着想,为全体人民着想,兼顾天下全体人民的利益。“告别”就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兼任”原则对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要求。兼任的学者要有利于人,兼任的君主要关注和解决全体人民的衣食疾苦。“兼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互爱,认为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互利”的好处。这在思想上值得肯定,但在实践上只能是一个不可能的乌托邦。他思想中平等的因素不应该太高,因为墨子对所有人获得爱情的标准只是温饱和疾病,而文人显然不会满足这样的条件。所以,“兼爱”只是一个普遍原则,一个为了消除社会冲突而构想出来的想法。一旦触及具体内容,无论是付出还是被爱,都是分层次的。

把兼爱的思想推到诸侯国关系中,逻辑上就产生了“不攻自破”的思想。墨子提出“不攻”,明确反对当时大国吞并小国。“天意不希望大国攻击小国。”他指出,这种战争造成了小国人民生命财产的破坏,也消耗了大国的人力财力。虽然抢了一些物资,但往往弊大于利,是逆天的行为。墨子认为“攻”和“罚”有着根本的区别。反对和否定的是“攻击”而不是“惩罚”。商汤灭夏,灭殷,是天意惩罚有罪之国,而“攻”则是大国欺凌,侵略无辜小国,大大不公。墨子同情战国初期已经灭亡的小国。他点名齐、晋、楚、越以战争吞并多国,视攻伐为利。这就好比“能治病的人有一万多个,但四个人越多越好。”墨子规划,大国“以义立天下”,就要扶持小国,帮助小国抵御其他大国的进攻。小国之君,必乐于顺从,使其“劳逸结合”,壮大实力,“天下之务,可立而待之”。这些论述表明,墨子提出“非攻”作为消灭战争的思想方案,但面对大国并存的局面,他找不到“共天下义”的办法,甚至设计出大国不动武控制小国的方法。虽然这需要一些思考,但在政治实践中仍然表现出幼稚。

总的来说,墨子的“兼爱”和“互不侵犯”的思想,其实只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避免激烈冲突的一种理论设想。至于社会政治制度要不要改革,并行的政权要不要统一,如何统一,这是他想都没想过的问题。他心目中的社会政权还是西周的模式,有皇帝,有诸侯。如果墨子的“兼爱”和“互不侵犯”真的落实了,社会局势也许会稳定,但历史的发展肯定会被拖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336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