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有哪些节日()

生活在宁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这里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开斋节和宰牲节,是其他省份享受不到的。蓝天、白云、微风几乎是穆斯林节日的标配。“这是上帝的恩典,它不影响在晴

回族有哪些节日()

生活在宁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这里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开斋节和宰牲节,是其他省份享受不到的。

蓝天、白云、微风几乎是穆斯林节日的标配。“这是上帝的恩典,它不影响在晴天去寺庙或坟墓。”我父亲活着的时候总是这么说。其实这和宁夏所属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有关。雨雪稀少,气候干燥,年日照时间达到3000小时以上,是中国日照最充足的地区之一。

说不出晴天的感觉。只有真正沐浴在其中,才能有说不出的美。

我出生在一个穆斯林家庭,在一个回族村庄长大。童年的记忆无法从清真寺高高的尖塔传来的悠长美妙的诵经声中抹去。那种声音,有着直达人心的力量,让人安静,让人心酸。每天早上,我都会被这样的声音吵醒,看着父母起床,洗漱,洗澡,晨祷。在晨光中,我开始了我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开斋节或宰牲节当天,父母比平时起得早。晨祷结束后,父亲开始打扫庭院,母亲在晨光的照耀下生火烧水。前几天发酵好的面团,加入挂面、凉开水、鸡蛋、香油,做成面团,反复揉压。炉子上的油锅在轻烟,这是煎油的前奏。

幽香是开斋节和宰牲节的主角。在回族的宗教习俗中,吉祥喜庆的开斋节,忠孝节义的宰牲节,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人生最亲密的时刻,都是用油炸的。

油香,对于每一个出生在回族家庭的成员来说,几乎都是以一种“先入为主”的态度,占据了一个人从出生、取名、满月、婚丧的整个人生旅程,陪伴大家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在我浅薄的认知里,似乎没有什么食物能像油香一样贯穿人的一生。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吃饺子,腊八粥...这些美食被赋予了节日的概念,从而失去了堪比油香的资格。

至今我记得,父母在世的时候,一再遗憾地提到我姐结婚了。那是60年代末,大姐出嫁,家里生活很拮据,一年到头吃不了几顿白面,更别说香油和肉了。没有香油,就炸不了油。只能蒸几个蒸饼,用“肉油”炒几个“肉”菜,就算办喜宴了。虽然幸福的婚姻不需要几个油香来证明,但是没有油香的婚宴一直是父母抹不去的伤。每次说起来,他们总会后悔:“我这辈子失去了大女儿。”

太阳升起时,宁静的村庄开始活跃起来。清真寺高高的宣礼塔里,悠扬的诵经声飘在云端。三三两两的老人、年轻人和孩子朝同一个方向走着。有一座清真寺,承载着附近回族邻居的婚丧嫁娶等重要生活大事。白色的圆帽,干净的衣裙,平和的面容伴随着悠闲的脚步,扬起一片细小的黄土,缓缓地飘着、落下。他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一年两次的集会仪式。

仪式是开斋节和宰牲节的核心。每年两次的会议仪式提醒每一个穆斯林对真主、父母、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并敦促他人行善,阻止他人作恶。节日黎明时分,所有成年男性穆斯林沐浴更衣后聚集在清真寺,聆听伊玛目的《瓦尔兹》,然后在伊玛目的引导下向麦加方向鞠躬礼拜,举行隆重的仪式。此时众生,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乞丐,在朝拜天房的那一刻都是平等的。

仪式结束时,素不相识的穆斯林交换“两眼有色”,共同庆祝这个吉祥祥和的节日。平日里,冷清的坟地也迎来了最忙碌的一天。这一天,游子和家里的亲戚都赶到亲戚的坟前,念几段经文,祈求上帝原谅死去亲人的一切罪过。高高低低的诵经声,是对生者和死者最好的慰藉。

女人们做好了日常的饭菜,炒了几个菜,煮了一锅面汤,等着男人们从墓地回来,一起品尝——平凡在俗世,因为节日的恩宠,快乐安详,呈现出与平常不同的光芒。

几个月前被挑出来喂养的黑头羊已经被刷干净,静静地呆在棚里的一个角落里。是一群羊里最帅的一只,体格健壮,毛色柔和,没有缺陷。几个小时后,它将面向天房的方向,在伊玛目的朗诵中体面地结束生命,它的生命价值将因服务人类而升华。它是造物主给予人类的特殊恩典,是穆斯林向安拉献上的“祭品”。

“屠宰动物”是宰牲节的主题。虽然“宰牲节”的名称比较通俗,但这个词的阿拉伯本义是“祭祀节”,比较突出的是“祭祀”二字。“献”在现代汉语中解释为“恭恭敬敬、郑重其事地献”。表示尊重和敬畏。庄重是因为虔诚。它源于古代伊斯兰先知易卜拉欣的一个梦,在梦里,真主向他启示,他必须杀死自己的儿子伊西玛·阿里,献给真主,以示虔诚。先知毫不犹豫地照做了,他的儿子听从了父亲的命令,心甘情愿地牺牲了自己。就在父亲再三试图用刀割断儿子喉咙的时候,仁慈的上帝派了一个天使来送羊,而不是伊司马阿里。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也为了赞美安拉的仁慈,穆圣将每年的12月10日定为宰牲节。

每年的这一天,富裕的穆斯林宰杀动物,可以是羊、牛或骆驼,以表达他们对真主的感激之情。屠宰后的肉,除了自己家的食物,要分给亲戚朋友和周围的穷人。这样,祭品的生命就被神圣化了,从而体现了动物生命的价值。

我看着两个月前亲手为自己挑选的“神兽”,想起了第一次看到时的情景:圈前有好几个人,都是来选神兽的。有的人担心视力,干脆走进羊圈。羊群受到惊吓,稍有惊扰,就往羊圈深处奔去。只有它,不顾羊群,径直向门口跑去。我的理解是它直冲我而来。它在看我,我也在看它。有那么几秒钟,我知道我别无选择。我在它身上做了一个小标记,它带着我的标记度过了它生命的最后两个月。

两个月不见,壮了很多,毛色也更柔顺了。我走近它,摸了摸它的头,它没有躲闪。我以为它的眼里会有恐惧,因为我一直相信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对死亡应该有预感。

很平静。我用手梳理它的毛,它没有躲闪,甚至伸出头来嗅我的裙子。它的淡定让我想起了宁夏著名作家施叔青笔下的马子山老人老牛。

我的“野兽”,它是否也看到了那盆干净无尘的水,那把银刀...

王树平是回族。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石嘴山市作家协会会员。我喜欢用文字来烹饪我的生活。著有个人散文集《遇见自己》、《流动岁月里的余温》,作品散见于区内外各种报刊杂志、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2710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