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属于我国哪个方向(山西是东南西北哪个方向)

以天下为棋盘,纵横形成了一批军事枢纽,包括著名的中原盆地、幽云十六州、河套平原、辽西走廊(山海关)等。但是中国的心脏地带有这样一个枢纽,山河可以打到原地,撤退保

以天下为棋盘,纵横形成了一批军事枢纽,包括著名的中原盆地、幽云十六州、河套平原、辽西走廊(山海关)等。但是中国的心脏地带有这样一个枢纽,山河可以打到原地,撤退保卫华北。与幽云十六州一起成为中国的北方屏障,此地是华北的核心战略点——山西。

山西东临幽燕,西接长安,南接中原,北接云中。它的南方是黄河流域的中原中心,它的北方靠近塞外的沙漠,中原的农耕民族和北方的游牧民族相对而居。胡民族的交融和不同文化的碰撞,使陕西成为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与斗争的前沿舞台。

山西属于我国哪个方向(山西是东南西北哪个方向)插图

山西西部被吕梁山环绕,东部被太行山环绕。在此期间,整个山西分为五个不同大小的盆地,由一个汾河流域相连。这个汾河流域决定了山西有被四川群山环绕的安全感,不像四川盆地那样封闭。

难进难出的四川更容易产生割据势力,难进难出的山西更容易成就王朝伟业。那么作为战略枢纽的山西是如何影响历史不同阶段的呢?我们总结了四点:

北击胡虏

我们通常称之为通衢要道,陕北大同盆地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是汉朝与匈奴百年战争的主战场。这里是核心枢纽,无论是匈奴南下劫掠,还是汉军北上离开长城。

一般来说,从蒙古高原下来的敌人有四条路线,从东到西:

一是绕过辽西地区,经过僻静的云南,但这条路离传统的蒙古王庭较远,不适合大规模劫掠。

2.从蒙古王庭南部的鄂尔多斯草原到达云中县(大同)。这条路线是从乌兰巴托往南最快的路线,沿途都是草原,有利于游牧民族搬运牛羊等后勤物资。

第三,从王亭南穿过蒙古高原南部的沙漠到达阴山和河套地区,这条路线更接近中原文明的政治中心关中,但缺点是需要穿越沙漠,补给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4.绕过阿尔泰山麓,进入河西走廊,威胁关中。这条路线比较偏僻,用的比较少。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对于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如果不能永久占据河套,从云中去山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很多战役,比如匈奴攻汉的“邓白之围”,或者汉武帝反匈奴的“马邑之谋”,都是以云中郡为中心的。

匈奴骑兵从鄂尔多斯草原南下进入大同盆地后,将有四个入侵方向可供选择:

第一种是往东到幽州(北京),明代鞑靼、瓦拉、女真等边民所用。

二是向东南进入华北平原的朱鲁县;

第三,南侵晋阳,北宋晋人攻破太原就是这条路线;

四是从吕梁山路向西南绕过晋阳直捣临汾,再深入中原腹地。

因此,在大同盆地阻击草原骑兵,防止其短半径掠夺中原腹地,成为中原王朝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大同盆地诞生了名城大同,北宋幽云十六州之一的云州就是大同。

大同地处山西高地北部,基本没有什么危险可守。所以北方的长城是大同最重要的防线。同时,大同以南还有山西境内的雁门、偏关、宁武三关。汉唐以来,中原政权的防御一直延伸到大同盆地以北。因为这些关隘位于大同南部,所以被称为内三关。明朝皇帝卫国后,防御整体封闭,三道关变成了外三道关。

即使长城失陷,大同失陷,中原文明依然可以三关御敌。即使三关失守,敌人也要面对晋中太行山路入口处的雄关窄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从太行山到华北平原的太行八路。对于山西草原文明来说,它是一只长满针的刺猬。在一个个连根拔起的过程中,草原人也一定是满身伤痕。

山西有着得天独厚的国防资源,很多时候是北方中原文明的核心屏障。可惜对中原文明末代失去信心的守军,往往不战而逃,放弃了天险。

跃进中原

山西是对外的屏障,但在中原内战中,山西成了进攻的绝佳跳板。

如果从立体地图上看,山西东临华北平原,南接洛阳,西南接关中。一个地方控制北方三个重要地区。同时山西地势较高,面对这三个地区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汾河流域,它使山西的资源能够通过水运快速流通。山西五大流域的资源可以通过汾河快速汇聚到临汾-运城线上,从而实现双城(长安、洛阳)跨越的目标。

南北朝时临汾运城线达到顶峰,那个时期这个地区叫河东。

从西周到西汉,关中势力在与东方势力的竞争中占据了全部优势,而第一个打破关中时代的是光武帝刘秀。面对咄咄逼人的耿氏皇帝,刘秀从河北起兵山西,在运城盆地重镇安邑驻军,并威胁两京,成为后世进攻关中势力的教科书。

继刘秀之后,一个叫李渊的人从安义渡河到长安建立了繁荣的唐朝,开始了第二个关中时代。如果说秦朝依靠关中+四川开启了第一个关中时代,那么唐力就是关中+陕西。通过中国原形胜之地的优势,李渊完成了坚守的前期,站稳了脚跟。在中原诸侯疲惫的时候,他出去一举夺得天下。

天下之脊

唐朝以后,在中国经济中心全面东移的背景下,山西控制一地三区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五代以来,山西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战略要地。

临汾盆地以东,华北平原邯郸以西,有一个高地,是晋南大地的制高点。地势高而平,决定了此地可用于军队驻防,是山西控制中原的咽喉。这个地方叫上党。

战国末期,攻破楚国杜莹的秦人准备开始横扫六国时,一眼就看中了上党。为了争夺这里的控制权,秦国和赵国之间爆发了国运之战——长平之战。控制上党的秦人撤退,可以确保临汾、运城盆地的安全,为关中获得战略纵深;你可以居高临下进攻华北,即使一时失败也可以安然退回上党,但只要成功一次,就可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横扫关东。

唐朝中期,安史之乱,起义军从幽州向南攻克北京、河北,引起天下大地震。但在山西,叛军自始至终只控制着大同盆地,而唐朝名将李光弼则利用山西上党高地,多次打到华北平原,骚扰叛军后方。一旦叛军集结兵力,李光弼从容退守上党,高踞不下,安禄山疲惫不堪,直至灭亡。

北宋末年,8金军兵分两路南下,西晋路军始终无法突破太原,而东路军则直抵汴梁城下。为了防止山西宋军进入河北扫荡后方,即使是在敌人的首都之下,这次南征也只能谈退。

和谈的核心条款是要求北宋割让太原,北宋君臣居然同意了。好在太原军民不服圣旨,不肯投降。然而,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太原,坚持了八个月,终于被解决,满城屠城。另一方面,第二次,金军南侵,失去山西的北宋侧翼毫无屏障,两支金军与汴梁合并,造就了“靖康之耻”。

山西之地并不像盾牌一样罩住华北,但只要山西在手,就算华北失守也只是暂时的。敌人也要提防山西居高临下进攻华北。山西对华北的意义不在于保护,而在于控制。

游击天堂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山西的重心都在大同,整个山西的战略地位下降,但乱世出英雄。抗战时山河破碎,山西又站起来了。

大明迁都北京后,随着东北少数民族的崛起,中央政府的防御核心放在燕山和辽西。除山西大同外,大部分地区防御边境战争的战略价值相应下降。但中国的祝福从未减弱。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广大平原是侵华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天堂,华北迅速沦陷。正是由于山西对华北的控制,日寇对山西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娘子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平型关胜利、百团大战等重大抗日战役都在山西爆发。

被侵华日军打败的中国军队,在山西重拾信心,山西是八路军的核心根据地和战略支点。开国将领中,有10位元帅、9位将军、42位将军、103位中将、784位少将曾在此战斗生活。

抗战八年,山西炮火轰鸣八年。最坏的情况,山西105个县中,只有上党地区的平顺县没有被侵华日军占领,也有说永和县没有被占领的。但史料明确记载永和被攻占,虽然日寇只占领了一天。

得益于山西对华北的极大控制,日军一直被牵制在这里,也得益于山西复杂的地形,八路军在这里把游击战术运用到了顶峰。只要山西不倒,整个华北地区就不会彻底倒。只要山西的军旗不倒,华北大后方的游击队就有主心骨。

如果说中国自古以来战争最多的地方是哪里?我会毫不犹豫的投山西一票。对外,这是中国的屏障,民族英雄加冕之地;对内,这个地方是天下的脊梁,不占领山西就控制不了中原。无论内外战事,山西都是重要的战略支点。即使摊开现代地图,也能看到散落在山西各地的关隘名称。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关于忠诚、勇气、野心的故事,这一切构建了一个更加立体的山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2342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