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由来(传统腊八粥的8种材料)

在过去,人们总是在腊月初八煮一锅美味的腊八粥。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一直和元宵节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一直沿袭至今。腊八粥因腊月初八而得名,俗称腊

腊八粥的由来(传统腊八粥的8种材料)

在过去,人们总是在腊月初八煮一锅美味的腊八粥。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一直和元宵节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一直沿袭至今。

腊八粥因腊月初八而得名,俗称腊八。“腊”原是古代祭祀用的器皿名称。早在《史记·秦本纪》中就有“惠文君腊月初十二”的记载。在古代,“腊祭”在十二月举行,所以十二月被称为“第十二个月”。

相传,腊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家为道的日子。因此,在腊八这一天,古代寺院用蔬果和大米煮粥供奉神佛,被尊为“佛粥”。献完佛,粥分给穷人。随着佛教的传播,吃腊八粥逐渐成为一种民俗。在南宋,“腊八粥”不仅是佛的大众食品,也是民间的大众食品,作为互赠。诗人陆游的诗:“今日佛粥与陵相谐,更显江村有新节”就是一个证明。

八宝粥是用什么材料熬制的?这个因地而异。青菜、芋头、蚕豆、荸荠、银杏、水果、黄豆等七种蔬菜的一些干果,配以桂皮、茴香等调味品,与米饭一起煮。因此也有“五香七宝粥”的别名。这大概和江南著名的“八宝饭”的由来是一个道理。但是很多地方并不拘泥于七种蔬果,而是越多越热闹,大家都喜欢。

霸州有甜有咸。通常北方人喜欢煮糯米(或小米)、红豆、蜜枣、米仁、黄豆、桂圆、莲子、核桃、松子等。变成甜的;南方人喜欢在各种时令蔬果中加入米饭,煨成风味。

霸州好做,材料好买。有甜有咸,色香味俱全,营养价值很高。不愧是冬天的极品。

说起腊八节喝腊八粥,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但知道腊八粥来历的人估计屈指可数。

据说腊八粥的起源源于印度佛教传说,与佛教创始人应时·牟尼有关。相传释迦牟尼成佛前,苦行多年,饿得皮包骨。在一天的练习中,她饿晕了。这时,一个放牧的女人看见了他,就把自己的杂根和采摘的野果煮成烂粥给他吃。吃完粥,释迦牟尼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坐下,十二月八日成佛。十二月是夏历中的第十二个月,所以十二月八日被称为腊八。在中国的汉族地区,这一天被视为释迦牟尼的开悟日,因此腊八成为佛教节日。佛教传入中国后,全国各地都建起了寺院,煮粥拜佛的活动开始流行,尤其是腊月初八,释迦牟尼祭祀修行时,所有寺院都要念经,并根据牧羊姑娘在佛成佛前献粥的传说,用香谷果熬粥,称为腊八粥。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还有一种传说是腊八节与忠臣岳飞有关。

相传当年岳飞来抵御金淦朱仙镇。九月严冬,岳家军缺衣少根,饥寒交迫。当地人知道后,互相转告。连续送粥后,岳家军饱餐了一顿“千粥”,大胜而归。这是十二月的第八天。岳飞死后,为了纪念他,人们在腊月初八用杂豆和水果煮粥。最终成为一种习俗。

腊八粥的由来

洛杉矶节是农历十二月的第八天。在中国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八宝粥。

据说腊八粥来自印度,它的流行要感谢佛教。众所周知,腊月初八也是佛祖成佛的日子。根据民间传说,释迦牟尼在成为一名道士之前,游历了印度的许多地方。一天,又累又饿的他昏倒在路边。一个牧羊姑娘找到了他,给了他食物,释迦牟尼很快恢复了体力。然后,他在附近的河里洗了个澡,独自坐在菩提树下,打坐。经过六年的努力,我终于在腊月初八的晚上看到了星星,成了佛。姑娘的饭是用大米糯米和一些山里采摘的新鲜野果做的。从此,释迦牟尼的追随者开始用新粮大米和新鲜水果熬粥。粥要从腊月初七熬到第二天天亮。这粥象征性地用来拜佛。腊月初八,成为佛祖开悟纪念日。

大约九百年前,在宋朝,腊八粥传入中国。根据文字记载,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忠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大的佛教寺庙会提供用大米和其他调料煮的粥。大约500年前,在明朝,腊八粥成为一种神圣的食物,所以皇帝在节日期间给他们的官员。由于腊八粥受到封建社会上层人士的青睐,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并作为传统食品一直被推崇到现在。

现在,我们习惯称腊八粥为八宝粥,意思是制作这种粥需要很多营养成分。下面介绍一种制作八宝粥的特殊方法。先将糯米、小米、高粱、栗子、干枣、花生、杏仁、核桃、瓜子等干果一起煮,再加入红糖。这样做出来的粥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还可以加入红豆、芸豆、松子、莲子,或者其他有营养或者好吃的东西。

这样你会发现,粥的成分远不止八种。其实八宝粥的用料几乎没有限制。这里“八”简单的意思就是“很多”。难怪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八宝粥被视为保健食品,对脾胃和血特别有益。对于中国很多人来说,八宝粥的配方已经是家常便饭。事实上,这种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粥不仅在腊月初八吃,在中国市场上也随处可见,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

民间的腊八节似乎是古代腊八节和佛祖开悟日的融合。在这一天,大多数人吃腊八粥。俗话说“腊八不吃腊八粥,媳妇把老公逼哭了。”霸州是用小米、大米、红薯、红枣、红豆、绿豆做的,富人是用糯米、果脯、莲子、百合、银耳、玫瑰、青红丝、红糖或白酒做的。

腊八粥早在宋代就已流行。关于腊八粥的起源,河南民间有多种说法:蒋氏人常称腊八粥为佛祖“悉达多的救命粮”,说悉达多不是因为吃了一位好心姑娘的炒面才饿死的。他修成正果,创立了佛教。当唐从经文中得知,他询问这发生在中国的腊月初八,所以他的油炸面糊被称为“腊八粥”。在濮阳地区,它被称为腊八粥,它来自一个农民的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老夫妻,他们辛苦了一辈子,生活优裕,却没有孩子。我老婆五十岁的时候,在腊月初八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这对老夫妇给她的儿子取名拉巴。老两口对儿子从小娇生惯养,他要什么就给什么,他说什么就做什么。他说他想尿在锅里,他爸说,洒吧,少点。他用标记道路的方法记录数字,他妈妈怕他累,就给了他一把扫帚,让他一次标记很多条道路。就这样,拉巴从小就养成了任性、懒惰、张嘴吃东西、伸手拿衣服的习惯。巴拉成年后,他的父母娶了他的儿媳妇,以为儿媳妇会劝他改掉坏习惯。但是和他一样,她的儿媳妇也很懒。老两口没办法,只好让他们自食其力,想让他们知道事情来之不易,可是一年过去了,他们连锅都开不了。腊月初八,人们都去置办年货,却要无米无面,扫扫瓦罐底,掸掸瓦罐上的灰尘,凑点杂货,煮点稀粥,然后上床睡觉,可还是觉得又冷又饿。第二天,人们发现他们被冻死了。从此,民谣“腊八,腊八,冻死了”流传开来。每到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让全家人吸取腊八家的教训,勤俭持家,努力致富。

沁阳地区的腊八粥起源和淮阳差不多。它告诫人们要勤劳节俭,但他们发明的故事略有不同。据说那对年轻夫妇因为懒惰而贫穷,乞讨食物。但是到了冬天,风雪关了门,他们出不去,就趁父母在的时候去把老鼠藏在洞里的食物挖出来。结果房子塌了,被活活砸死。邻居说:“土地还是过去的土地,房子还是过去的房子。老两口比别人强,小两口懒死了。”商丘一带民间称腊八粥为“英雄粥”,说是宋代岳飞抗金时被秦桧陷害的。在他回家的路上,朝廷以一天八枚金牌召他回京。在回家的路上,他缺少食物。人们给抗金的士兵送粥吃。后来岳飞被杀,乡亲们记住了这粥。在一些地方,腊八粥的起源还与东汉的刘秀和王莽有关。

传说王莽篡位后,到处追杀姓刘的人。在逃跑的路上,刘秀饿晕在路边,正好一个讨饭的老太太把他抱起来,给了他半壶剩汤。吃完后,刘秀兴高采烈,又逃跑了。后来,刘秀当了皇帝,几年过去了。在皇宫里,每天都有美味佳肴、琼浆玉液让刘秀吃腻了。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老太太给他的米。他觉得很好吃,想来就流口水。于是,他马上命令厨师做那种“杂交粥”。按照他的指示,厨师做了一碗并送到刘秀。当他吃的时候,完全不是那个味道。大发雷霆后,他将厨师斩首。他命令臣子另选名厨,烹煮,吃,剁,但味道不是那样。几年下来,不知道杀了多少厨师。在腊月初八,一位老太太拿着一个瓦罐,要求见刘秀皇帝。她说她最擅长做什锦粥。刘秀川看到后不禁大吃一惊。这是当年给他熬粥的老太太。刘秀忙着给她让座,并说她已经被拜访过多次了。今天,她将履行当年的承诺——报答她的恩情。

老太太说这不是赏赐,只是求皇上不要为了粥而杀人,并说:“人饿了,吃糠甜如蜜,吃饱了不贪。”一语让刘秀恍然大悟,从此不再杀厨师。因为这一天是腊月初八,为了记住这个教训,记住老太太的救命之恩,刘秀下了一道圣旨:每年腊月初八在朝廷吃腊八粥。这件事传到民间,就形成了吃腊八粥的习俗。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著名的寺院都用香谷果做粥供奉佛祖。腊八粥又叫“佛粥”,有的叫“五味粥”、“七宝粥”。腊八那天,朝廷、政府、寺院都要做腊八粥。元朝时,周密《武林往事》卷三说:

“八日僧等用核桃、松子、奶糠、柿子、小米等煮粥,称为腊八粥。”明清时期,宫中不仅有煮腊八粥的习俗,还分发给官员。得益于官方的倡导,腊八粥的制作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燕京编年史》说:“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糯米、小米、荸荠、红江豆、去皮枣泥等煮成的。,并外染以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松子、白糖、红糖、菊花、葡萄,以作点染。”同时,人们也总结了一个经验。用百果煮腊八粥时,不要加莲子、扁豆、糯米、桂圆。如果这些和粥混在一起,会产生异味。根据雍和宫的记载,腊八节分为煮粥、送粥、送粥、送粥四大幕。从腊月初一开始,内务府总经理就派文员送上等的奶油、小米、糯米、羊肉丁、杂粮,还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青红丝等干果,到初五才能用大车送来。第七天凌晨生火,第八天凌晨可以熬粥。共煮六壶,第一壶为佛;第二壶是献给皇帝和皇宫的;第三壶是献给宫臣和大喇嘛的;第四壶是献给文武官员的,分发给各地的省级官员;第五壶分给了雍和宫的喇嘛们;第六个锅和上面剩下的几个锅一起,将作为腊八粥,用于慈善事业。

由于皇帝的倡导和重视,民间也争相效仿煮腊八粥,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食,献给邻居。

其实腊八粥真的对身体有好处。据研究,只有红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磷、钙、铁、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消毒、消炎、催乳、治疗脚气的作用。如果和五谷杂粮混合煮成腊八粥,自然营养丰富。宋代诗人陆游写过《吃粥》: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学长,他却意识不到很多年后的现在。

我不得不遵守朴素的法律,只给神仙吃粥。

陆游把粥当成延年益寿的方子,这是很科学的。难怪吃腊八粥的民俗在盛兴经久不衰。直到现在,每到腊八节,家家都是凌晨三四点起床。据说商人今天早上起得很早是为了抢好生意,买卖;庄稼人起得早,来年他们会有大丰收。其实都不相干。早起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熬腊八粥。腊八粥煮好后,要舀一碗祭拜天地之神,然后全家开始吃。老人们在吃的同时,会把自己知道的腊八粥的故事讲给后人听,教育他们要勤俭持家,不能偷懒。吃腊八粥的时候要给点吃的或者喂动物,来支付一年的辛苦。或者喂鸡鸭鹅来年多生蛋;或者“喂”枣树,即在枣树的树干上或用刀切开的伤口上糊腊八粥,使其结出更多的枣和甜枣。相传,枣树的生日也是在腊月初八。所以,特别是让枣树“吃”腊八粥,也意味着祝贺它的生日。在淮阳一带,在民间的腊八夜,许多村落敲锣打鼓庆祝,有的从这天开始每天敲锣打鼓,直到除夕,称为“腊鼓”。无疑,这是对“拉顾铭,拉曹纯”这一古老习俗的继承。从起源来看,农历新年击鼓的习俗具有宗教意义。但汉代以后,鼓乐主要起到节日娱乐的作用。还有就是在民间催人做年货的功能,为了告诉那些懒和懒的人在家里给全家做新衣服。

旧时民间认为腊八是佛陀得道之日,是“吉日”。这一天娶个媳妇,有个公婆,就不用叫阴阳师来选了。一些家庭主妇选择在这一天戴上“烹饪扫帚”和“绑把手”。据说“腊八穿炊笤帚,明年喂大猪”。许多女孩和独生子女选择在腊八穿耳洞以求好运。

农历新年临近后,人们开始准备购买年货。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就做了来年。”

自五十年代以来,民间仍可见腊八粥后吃腊八粥的习俗,“打腊月鼓”时有所闻,其他活动则少见。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色、香、形俱佳的腊八粥、腊八面、腊八蒜、腊八菜,其实已经成为了有趣的时令小吃,而腊八粥也不仅限于腊八。

只是虽然也是腊八粥的成分,但是叫家常饭。腊月初八煮的成分相似的粥,叫腊八粥。

腊八粥的由来

腊月初八(腊月初八)是每年的腊八节。洛杉矶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自先秦时期以来,人们经常在冬季月末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以祈求丰收和好运。在古代,“狩猎”一词与“拉”一词相通,“腊祭”就是“狩猎节”。因此,每年年底的十二月被称为“第十二个月”,十二月初也被称为“第十二天”。《荆楚年谱》中有一句谚语“腊,曹纯生”,描绘了人们在腊月初二庆祝春节的热闹欢腾的景象。

《东京梦中华》中,说腊八各大寺庙作为浴佛会,“给弟子喝七宝五味粥,称为腊八粥。”相传十二月初八是佛迎牟尼成佛的日子。所以寺院要给佛做粥,或者给穷人送粥。到了南宋,无论是朝廷、官府、寺庙还是普通百姓,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因此,在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在中国逐渐形成。

在古代,腊八粥是用红豆和糯米熬制的,然后材料逐渐增多。南宋时,人们精心编写《武林旧事》说:“用核桃、松子、奶栗子、柿子栗子之类煮粥,称为腊八粥。”到了现代,各地的腊八粥图案都在争奇斗艳,花样繁多。《燕京岁时记》清福查敦冲说“腊八粥以黄米、白米、糯米、小米、菱角、去皮枣泥等煮成。,并外染以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红糖、葡萄”,很有北京特色。在兰州和白银市区,腊八粥是用大米、豆子、红枣、银杏、莲子、葡萄干、杏子、冬瓜干、核桃、青红丝、自糖、肉丁等熬制而成。之后要先拜门神、灶神、神和财神,祈求他们的保佑,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送给邻居,最后一家享用。河南人吃腊八饭,用小米、绿豆、红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等八种原料熬制而成。煮的时候加入一些红糖和核桃仁,粥稠而香,象征来年吉祥丰收。江苏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烹饪方法相同。只有咸菜和油的粥。苏州人熬腊八粥,有香菇、皮冢、核桃仁、松子、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

清代苏州学者李福曾有诗曰:“腊月初八粥,自梵天国。七宝和谐,五味与人杂。”腊八和粥关系密切,在腊八喝粥,可谓是一种花式,一种水平。

腊八粥的由来(传统腊八粥的8种材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878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