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赵氏孤儿剧情介绍(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京剧剧目)

京剧《赵氏孤儿》主要改编自元代杂剧作家纪的《赵氏孤儿大仇》。还借鉴了《演义》第57集“嫁给季夏陈武,逃到程英宫中隐居”,以及明代徐苑的《八义录》、《曲录》中的故

京剧《赵氏孤儿》主要改编自元代杂剧作家纪的《赵氏孤儿大仇》。还借鉴了《演义》第57集“嫁给季夏陈武,逃到程英宫中隐居”,以及明代徐苑的《八义录》、《曲录》中的故事素材。

赵氏孤儿的故事原型最早出现在《左拐》中,在《史记》中也有描述。经过京剧、秦腔、梆子、豫剧、昆曲、越剧等各种地方戏的不断改编和完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日益丰满。

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古代典型的正义形象和惊心动魄的悲剧故事情节,使其与《桃花扇》、《窦娥元》、《长生殿》并列为中国古典戏剧的四大悲剧。

《赵氏孤儿》是第一部被引入法国戏剧舞台的作品,而在现代,其故事内核也受到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台剧等表现形式的青睐。

京剧《赵氏孤儿》虽未体现人性复杂,但主题明确

1959年,《赵氏孤儿》由京剧大师马·先生编导,并有著名京剧艺术家谭·、、邱·等参加演出。演出轰动一时,从此《赵氏孤儿》成为马派的代表作之一。

京剧赵氏孤儿剧情介绍(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京剧剧目)插图

《赵氏孤儿》京剧剧照《赵孤儿》京剧剧照

这个故事讲的是晋国邪恶的君主多次让企图暗杀忠臣,后来“在桃园被赵袭击”。

晋灵公死后,赵国辅佐晋成公继位,之后赵国地位稳固,晋国日益繁荣。

然而,赵家犯了一个好人常犯的错误——他们没有因为一时的好心而除掉。

经过几年的和平,晋景公继承了王位,他和晋灵公一样昏昏沉沉。

趁机连番谗言,终于成功激怒了,把赵的三百多张嘴全杀了。

只有庄吉刚刚产下一名男婴,勉强逃过一劫,但屠岸贾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全城寻找这个婴儿,试图灭绝它。

结果赵朔的公仆公孙和一个放弃了自己的性命,一个放弃了自己的宝贝和一生的名声,保住了赵唯一的根苗——吴钊,而也被不明真相的成功收养。

马先生改编的这一版《赵氏孤儿》,由于众多名家的参与,形成了一出精彩的群像戏。它的故事情节丰富,戏剧冲突激烈。作为大师晚年最后一部完整改编的作品,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众星捧月。这太棒了。

京剧赵氏孤儿剧情介绍(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京剧剧目)插图(1)

马连良饰程婴马厉安良饰程英

京剧的特点之一就是程式化。往往人物一出场,一眼就能认出忠诚和奸诈。所以有些观众觉得京剧太“脸谱化”。

正所谓“人心难测,沧海难为水。”当然,人性是复杂的。

而京剧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忽略支线的矛盾和过于复杂的人物情感,只注重刻画人物的核心特征。

京剧表演以唱、念、做、打等精致优美的艺术表演为主,当然也兼顾了复杂的丰富性和合理性。

然而一部剧的完整演出,大多也就两三个小时。如果大量的篇幅致力于表现人物的多样性,就无法表达中心,观众就会产生困惑。

京剧赵氏孤儿剧情介绍(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京剧剧目)插图(2)

《搜孤救孤》寻找孤独的人,拯救孤独的人

只有做出选择,聚焦关键人物的关键特征,才有清晰完整的故事,才有精彩的唱段和艺术魅力。

所以,所谓的脸谱、简单的剧情并不是京剧的短板,“复杂”从来都不是京剧需要追求的方向。

电影是对原作品重新解构的再次创作

电影善于从不同维度展现不同人物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所以电影注定是大众艺术。

因为总有一个人物,总有一个细节能让你感动,或者引导你思考。

2010年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是典型的对原著主题进行解构后的再创作。

与以往的相关作品不同,陈导的作品没有强调忠诚和复仇,而是选择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更深刻地展现人性和情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将主题设定为“牺牲”。

在京剧版赵氏孤儿中,“寻仇”是每个角色统一而坚定的选择,从未动摇过。

京剧赵氏孤儿剧情介绍(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京剧剧目)插图(3)

庄姬庄吉

电影版开头,庄吉死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

让孩子做个普通人,不要想着报复。

这使得庄吉这个只有几行字的配角,瞬间拥有了丰富的母性光辉和悲剧属性。

一方面是无妄之灾,一方面是终身的骨肉平安。

在压力和危机时刻,庄吉做出了更人道的选择:

她选择了以一个普通母亲的身份,遵从内心对孩子简单朴素的期待。

然而此时,这个简单的愿望已经是奢望,悲壮意味更浓。

京剧赵氏孤儿剧情介绍(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京剧剧目)插图(4)

电影《赵氏孤儿》电影《赵孤儿》

这部电影不仅表现了程英作为小人物的忠诚,还努力刻下了他后期对“复仇”的偏执。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

“想打败恶魔的人,要小心不要变成恶魔。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凝视着你。”

亲眼看到自己儿子被杀的程英,后半生似乎纯粹为了复仇而活,而暂时对仇恨一无所知的孤儿吴钊,几乎成了他的复仇工具。

虽然吴钊代替程波获得了生存的权利,但他却失去了出生的所有快乐。

与吴钊在京剧中的果断复仇相比,这部电影的处理要复杂得多。

得知真相后,吴钊并没有像程英预期的那样迅速采取报复行动,而是陷入了长期的困惑和痛苦的挣扎。

得知真相后,当“干儿子”吴钊被困,生命垂危时,屠岸贾仍因一声呼唤而本能地转身相救,于是吴钊最终放弃了复仇。

京剧赵氏孤儿剧情介绍(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京剧剧目)插图(5)

电影《赵氏孤儿》电影《赵孤儿》

上一代人的宿怨随着程英和屠岸贾的相互毁灭而结束。

电影的再创作虽然会偏离原著的情感主题,但通过新的解构获得了更丰富的新主题,带领观众突破了姓氏和血缘的历史局限,从新的角度思考爱恨情仇的复杂成因。

这也是影视剧的时代属性。

“义”是古今中外戏剧舞台的永恒主题

与赵《孤儿》成熟阶段的“一处多人”不同,京剧演绎初期,是以“八义图”故事为基础,以“一处一人”的形式,独立展现不同情境下义士的道德精神和高尚情操。

八大义士中,为拯救赵盾金殿而杀死藏獒的勇士,忠臣侍女布冯,为保护忠臣而死的刺客,放走程英后为保守秘密而自杀的禁卫军首领韩珏...八个不同身份的正义之士做了同样的选择——舍身取义,兑现承诺自杀。

“义”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

孟子有一句名言,我们都听过:

“生活,也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京剧赵氏孤儿剧情介绍(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京剧剧目)插图(6)

伏尔泰伏尔泰

20世纪30年代前后,《赵氏孤儿》先后出现了法、英、德、奥等多种译本。

当《俄狄浦斯王》的作者伏尔泰看到《赵氏孤儿》的译本时,他的创作灵感被触发,并将其改编成一部全新的戏剧《中国孤儿》。

1755年,《中国孤儿》在枫丹白露宫上演。这一悲剧受到高度赞扬,也将刚刚在欧洲流行起来的“中国热”推向高潮。

《中国孤儿》的创作反映了伏尔泰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想象和向往。他甚至认为中国文化反映并证实了自己启蒙思想的美好和正确。

伏尔泰在书中写道:

“最有趣的故事,如果不描绘风俗,等于零;对这种习俗的描绘,虽然是艺术最大的秘密之一,但如果不能唤起人们的道德感,也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消遣。”

所以他把故事的背景改成了宋末元初,也就是射雕英雄传故事发生的时间。

这种设置的适应是至关重要的。伏尔泰认为,宋朝代表了成熟的人类文明,而元朝代表了更加野蛮的文化。于是,故事的爱与恨开始于文明与愚昧、正义与偏执、理性与野蛮等更为激烈的冲突之中。

京剧赵氏孤儿剧情介绍(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京剧剧目)插图(7)

《赵氏孤儿》魏绛赵孤儿

事实上,在“复仇”和“道德”之间的选择,蕴含着巨大的人性矛盾和冲突。古今中外各种题材的剧作家,自然都偏爱这样的故事。

人性中的光辉和不堪,会在这场大冲突中被压缩或放大,从而体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感和思想冲击,使观众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千百年来,《赵氏孤儿》一直被人们改编和演绎,不仅仅是因为剧情的跌宕起伏,更是因为悲剧下永恒的忠贞不渝。

中国文化中的“义”,就像姜维给程英的歌词:“如松柏长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363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