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木之象打一生肖(钻木取火是什么生肖)

作者:王金忠25年前的1995年10月,尼雅遗址中日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块鲜艳的彩色锦缎,在彩色的图案中显现出“五星出东方,利

作者:王金忠

25年前的1995年10月,尼雅遗址中日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块鲜艳的彩色锦缎,在彩色的图案中显现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大字。这块色彩斑斓的织锦承载了中国古代天文、地理、军事、交通、编织、美术、书法等历史文化积淀。,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和中国第一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它的发掘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现藏于新疆博物馆(图1)。

震木之象打一生肖(钻木取火是什么生肖)插图图1

一、五彩锦布是古代的“旗”,也就是现代的锦旗。

这幅“五星出东来利中国”的彩锦出土时,直观地看,是一块裁切成圆角长方形的彩布,长16.5cm,宽11.2cm,四边包上白丝,两条长边上各缝了三条长21cm的白丝带,其中三条断了。一开始有权威人士判断是射箭用的护肩,也叫护臂。原因是它位于弓的旁边,这意味着在使用弓的时候,它被绑在射手的前臂上,起到保护作用。于是以“彩锦护腰”的名义在全世界做广告。

作者反复推敲字典,觉得这个命名很难成立。

首先,弓旁边放的东西一定和射箭有关吗?从出土现场照片来看,彩锦旁还有其他织物、绳索、木棒之类,显然与弓箭无关(图二)。弓旁出土的织锦是保护套,有点“想当然”。

震木之象打一生肖(钻木取火是什么生肖)插图(1)图2

其次,这种彩锦的尺寸太小,所以笔者用同样的规格试了一下,只能在手臂上缠半圈。用带子绑住后很难固定,对手臂也没有太大的保护作用。

再次,古代防身护肩用具一般采用青铜甲、铁甲、马皮、牛皮、藤甲等坚硬坚韧的材料制成,能有效抵御利器的刺伤。古代边塞诗多次提到“穿金甲”“金甲”,但没有“锦甲”,因为锦不能抵御任何硬兵器,没有防护作用。

有人说,在手臂上绑一块织锦,可以防止弓弦在射箭时弹跳,伤及皮肤。这是对弓箭的使用缺乏了解而产生的错觉。其实不管是古代的武士还是现代的弓箭手,开弓的时候手臂和弓弦之间肯定是有角度的,所以在使用弓箭的时候弓弦是不可能反弹伤到你的手臂的。

综上所述,这种彩锦根本不是绑在手臂上起保护作用的,所以不能命名为“彩锦护手”。以“彩锦护腰”的名义让它为世人所知,实际上是贬低了它的作用、价值和意义。

震木之象打一生肖(钻木取火是什么生肖)插图(2)图3

那么,这种五颜六色的锦缎面料是什么呢?综合分析判断,笔者认为是古代最高军事统帅奖励战争指挥官和将领的“旗”(图3),相当于现在以国家名义授予的荣誉锦旗。

在古代,旗帜有两种写法,即“旗”和“旗”,两者都可以作为旗帜的统称,但内涵却大相径庭。“旗”上画着一只熊和一只老虎。《时世明兵》中说:“九旗之名,…熊虎为旗,军将所筑,猛如虎。”“旗”上画着龙,还需要系上一些铃铛。如《说文解字》注曰:“旗者,旗有铃,以使众也。”《李周·官纯·常思》云:“日月为常,龙为旗。……王建昌,诸侯建旗。”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在古代,“常”字与“尚”字有关,一个来自毛巾,一个来自衣服,都是指织物。由此衍生出一个新名词:“旗常”,特指古代皇帝用大(太常)旗,诸侯用旗来表彰那些勇敢善战的人。

用古代文献中的这些解释来对比出土的汉代五彩织锦,其目的就一目了然了:

上下拼接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图案,有意突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四个字。这样上半部分两个圈,下半部分两个圈,重复模式。如果只看上面或下面,那么这两个圆一个是日,一个是月,完全符合“日月为常”的特点;

第二,双龙舞是织锦上的主要纹饰,贯穿整个画面,完全符合“以龙为旗”的特点;

三色锦周围有六条白丝带,可系铜铃,完全符合“旗(旗)有铃,以使众也”的特点;

第四,这种由五彩锦缎制成的织物,古代名为“旗昌”,为帝王将相所制,用以表彰战斗中的英雄。其功能相当于现代的三角旗。

“旗常”一词的概念、内涵和对象沿用已久,直到唐代才出现含义相近的“旌旗”一词。证据是著名诗人李贺在《河南十二月、三月月词》中写道:“戎装妓女扫蛾浅,摇锦旗暖城。”唐朝以后,“祁进”取代了“齐昌”,一直延续至今。“锦旗”一般由彩色绸缎制成,授予战斗或各种比赛中的获胜者,包括团体或个人,以示表彰、尊重和感谢。

新疆出土的这面旗,常被称为锦旗,具体悬挂方法是:五彩锦横放,呈“五星出东方益中国”八个大字。上面三根白丝带系在竹竿或木杆上,下面三根白丝带分别系铜铃。然后挂在墙上或军用帐篷里,显得庄严、光荣、自豪,起到了凝聚军心、鼓舞斗志的作用。

第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古代占卜吉祥语。

在这面2100多年前汉朝的旗帜上,最令人激动的是那五颜六色的图案中编织的八个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一个吉祥的占卜短语,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第一,“五星聚”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是非常吉祥的天象。“五星”是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古代称为太北星、岁星、陈星星、霍星星、振兴星。从原始社会开始,古人就有对星辰的自然崇拜现象,尤其是对五大行星、太阳和月亮的观察特别准确系统,被称为“七政”或“七宿”、“七纬”,用来预测厄运。早在战国时期,魏国著名天文学家石申就明确指出:“五星分天,积于东,中为意;积于西,海国为负,用兵为益。”这将天文现象与预测战争结果联系起来。《史记》和《汉书》都是这么说的,说三星同时出现,中国就会发生战争,民间就会闹饥荒。四颗星同时出现,表示有小人欺负;只有五颗星星同时出现在天空的东方空,才是最吉祥的星象。这属于原始的自然崇拜。但五星团圆或五星对齐的现象并不常见,一般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会出现一次,所以引起了古人的好奇和重视,让占星家将这种现象附加到某种天意上。巧合的是,新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虽然国旗上的五星与古代星占学中的含义完全不同,但更期待从这面三角旗中读出现代的字面含义,它预示着古老的中国正走向复兴和繁荣,因此受到今天人们的喜爱。

二、“东”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一天的开始,代表繁荣。为了便于观察,古人把浩瀚的天空空进行了“划分”,即把它分成九块,即东、东北、北、西北、西、西南、南、东南、中间,称为九场。《淮南子·天文训》云:“中央称田隽,其星角高,高,低。东方的天空,它的星室,心脏和尾巴。东北的天气在变,它的星星是垃圾箱,水桶,牵牛花。在北方,天空是神秘的,它的星星一定是女性的,虚构的,危险的,露营的。西北称酉天,星卧东墙,隗、楼。西方的天庭叫天庭,它的星胃充满了能量。西南称朱天刑,其星宿有塔平、参和洞经。南方大热天,其星为鬼、柳、七星。东南方,阳光灿烂,群星展开,翅膀和爪子(图4)。”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就把天上的分割线和地上的面积联系起来,即把天上的星星分配给地上的州、国,使它们相互对应。古司中的东指禹州、幽州,即中原。在现代意义上,东方是一个地理概念,世界的东方包括整个中国。

有田

西北坊

东壁、隗、娄

田璇

北方

女性,虚拟而危险

改变天空

东北

簸箕,水桶,牵牛花

昊天

西方

胃,气,痹

田隽

中心

焦、康、狄

苍田

东方

房间,心脏和尾巴

烛天

西南的

割胶、人参、洞经

盐田(深圳区名)

南方

幽灵,柳树和七星

田阳

东南

张、易、邱

图4

第三,“中国”在古代是一个地域概念,泛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最早对“中国”一词有明确记载的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铭文“何尊”,铸于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9年四月)四月。碑文中的原句是“寨子中国”,意思是生活在中原的中央之国(洛阳就是伊河、洛河流域),中原的中央之国。在它之前,甲骨文中虽然有中文和汉字,但没有中国这个词。从字和词的词源来看,它是“中国”这一概念最早的称谓(图5)。当然,两周秦汉时期的“中国”主要是一个地域或地理概念,不是现在的国名,而是“中国”是“西”、“洋”、“洋”。虽然作为国家和政权的概念与今天的“中国”有所不同,但对于炎黄子孙来说,还是感觉很亲切的。

震木之象打一生肖(钻木取火是什么生肖)插图(3)图5

特别是这面锦旗,代表了当时中国丝织的最高水平。中国是丝绸发明的故乡。到了汉代,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百多种丝绸制品,其中最珍贵的是彩锦。一般来说,织锦有两个特点。首先,它使用彩色经线或彩色纬线来表达图案。其中的彩色经线称为“经锦”,这种彩色的织锦属于经锦。二是用“重组”。一块简单的织物只需要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相互交织,而织锦则需要多组经纱或纬纱,这就是所谓的“重组”。“五星出东方”彩锦属于“五折组织”,即使用五组彩色经线(红、黄、蓝、白、绿)与一组纬线相交。质地厚实,色彩配置颇具新意,花纹美观流畅。“五套”是汉锦中的最高等级。换句话说,这面旗帜代表了汉代中国乃至世界丝织技术的最高成就。据考证,此锦旗属蜀锦,素有“寸金”之称。当时只有首都长安和四川成都能够生产。可以说,这种题材和风格的锦旗是目前国内出土文物中唯一的一面,非常罕见。

此外,该条幅在美术设计、图案装饰、书法创作等方面独具匠心,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尤其是图案的巧妙对称和文字的和谐搭配,更是难得一见(图6)。整体而言,“五星东来益中国”八个大字由楷书改为黑体,“东”、“益”两个字仍保留篆书特点。说到黑体,有人认为外文印刷术是上百年传入中国的。事实上,甲骨文中已经有了黑体字的雏形,到了汉代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强势的成年体。这横幅上的字体充分说明当时楷书的黑体字是广泛流行的,非常成熟。

震木之象打一生肖(钻木取火是什么生肖)插图(4)图6

总之,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大旗上,时代的沧桑、巧夺天工的织锦工艺、亲切吉祥的占卜用语、深厚的文化积淀,增加了人们对这件出土文物的喜爱。

三、“南羌”与“西羌”的区别

震木之象打一生肖(钻木取火是什么生肖)插图(5)图7

在深入考古时发现,这面出土锦旗所用的织锦并不完整。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块写有“求南羌”字样的挂毯(图7)。经过仔细辨认,这块残片和绣有“五星东征益华”的锦旗是一个体,也就是说,它的背面有三个字,合起来就成了“五星东征益华夺南羌”。有人根据同体的两块彩锦纹理临摹,使我们有幸一窥其原貌全貌(图8)。

震木之象打一生肖(钻木取火是什么生肖)插图(6)图8

这里来了一个问题:这面锦旗是何时何地制作的?古羌族位于汉朝西部。为什么写的是“求南羌”而不是“求西羌”?

据史书记载,“五星出东来益华胜南羌”这一关于军事行动的占卜用语,直接印证了西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汉武帝宣帝派遣76岁老将赵充国(前137-前52年)率军平定羌部落叛乱的战争。

羌族,居住在甘肃西南部、青海和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民族之一。西汉建立后,这里的羌族部落还处于奴隶社会时期,经常与匈奴结盟,配合匈奴进攻汉朝西域。汉高祖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先泽罗羌集结了今天甘肃、青海等地区的羌族部落首领200余人,“报敌之仇,交盟之友”。就这样,很多羌族部落以先泽罗羌为首领,再次结盟。不久,羌人派使者向匈奴借兵,准备攻下鄯善和敦煌,切断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这年秋天,反叛的羌族攻打汉县边塞,攻城掠地,杀了龙官。在这关键时刻,老将赵充国自告奋勇,自告奋勇率军西征平叛。

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率军进入金城(今甘肃兰州),渡过湟水,进入羌族部落聚居地。他们找到了致命的一点,羌族部落间仇怨很深,彼此难以归属。确定平叛的基本方针是首先打击最顽固的羌族势力,争取被胁迫就范的部落,恩威结合,分化瓦解,力争不战而屈人之兵。这需要一些时间。

然而,汉武帝宣帝想尽快平定羌族的叛乱。他发出两封信,敦促赵充国迅速开战,信中说:“今日五星出东方,中国在义大利,蛮夷大败。太高了,打得深是好事,打得勇敢是坏事。将军急,因天气,不义,诸事必妥。不要再疑神疑鬼了。”

老兵赵充国审时度势,无动于衷。上书劝降汉武帝宣帝后,仍坚持既定的战略方针,使汉军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平叛的最后胜利。

回顾这段历史,基本可以断定,这面“五星出东来益中国”的锦旗,是汉高祖宣帝为奖励赵充国大军出征西北而特制的,所以是用皇帝诏书中的占卜文字编织而成。确切的织造时间应该在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由位于长安地区的少府考公室制作,专为皇家制作。

为什么锦旗上写的是“求南羌”而不是“求西羌”?众所周知,羌族部落位于中原西部,汉代通称“西羌”。但赵充国的军队进入羌人争夺前线的金城后,羌族位于汉军的西南方,第一个领导叛乱的零羌就在汉军的南方。因此,“寻南羌”充分体现了汉军分化瓦解羌族部落的策略。

四。西域国王的传世珍宝。

据报道,“五星出东方益中国”的旗帜是在西域一个古国出土的。根据考古报告,出土于一座男女不明的墓中,规格很高,墓中还出土了一个刻有“王”二字的陶罐。从墓的规格和其他证据来看,墓的主人应该是一个古老而精致的国家的国王。埋葬时间为东汉末年至魏晋。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发现西域有36个国家,景珏国是其中之一(图9)。据说精绝古国,2000多年前,是昆仑山脚下尼雅河边的一个富国。《汉书·西域传》记载:“王,国之至善,往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户,口三千三百六十口,胜兵五百。“几百年后,唐朝玄奘西行取经,东归时,发现传说中的精觉古国和尼雅河消失了空,只剩下一座贫瘠的尼朗城,精觉国最后的模样。

震木之象打一生肖(钻木取火是什么生肖)插图(7)图9

那么,这面制作于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的锦旗,是如何出现在大约200年后的西域王墓中的呢?况且,从汉军“讨伐南羌”的前线凉州刺史金城县到西域都城京畿国,直线距离有3600多里,而金城离都城长安只有1000多里。这不是很棒的穿越吗?

原来,汉朝决定出兵平定羌族叛乱时,皇帝宣帝和老将赵充国最担心的是羌族和匈奴联合起来,南北同时攻打汉。告诉赵充国的宣帝,汉武帝五年(公元前88年),羌人与匈奴结盟,汉军用了五六年才平定羌族部落叛乱。当时羌人与匈奴接触的路线是绕到西方国家,“向李玮和许巍国家使了几个使节”,“他们的计划不符合”,即李玮和许巍国家因为利益不同,不同意与匈奴结盟。匈奴只好“遣使臣入羌,出盐泽(今罗布泊),得太久,入穷水塞,南达诸侯国,与初零联络”,达到了联络羌人的目的。

为了防止匈奴与羌人结盟的这一幕重演,赵充国在出征前向汉高祖宣帝建议:“恐怕羌兵不改,不如未雨绸缪。”所以,赵充国率领汉军到了金城前线之后,表面上看,他还是按兵不动,等待时机。其实他早就向西域各国派出使者,让各国警惕匈奴与羌人的接触,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团结西域各国共同抗敌。其中,精绝国正好处于西域各国的南部和羌族部落的西北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成为重点接触方向。

神珏二年(公元前60年),在汉军取得镇压羌族叛乱的决定性胜利后,在赵充国“归途”的前夕,他自然要向为平叛做出贡献的西域各国表示慰问。吊唁包括汉宣帝颁发的汉代最高奖赏——锦旗。

这面“五星从东方来造福中国”的锦旗,在历史上创下了五项纪录:

第一次把皇帝在圣旨中引用的占卜吉言写在锦旗上;

第一次用故宫工作室生产的最高档的彩锦制作旗帜。

第一次在锦旗上同时画出了太阳、月亮、双龙的图案;

与汉朝成为宗主国的西域政治实体第一次获得锦旗奖励。

第一次以实物的形式确定了中国锦旗的基本样式,即把文字和图案绣在丝绸织锦上。

于是,这面旗帜就成了王永石这个奇葩国家珍藏的宝物。王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现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友谊、团结、共同抗战的宝贵物证。

2020年9月24日

本文参考书目:《汉书》(班固)、《淮南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中国战争史》(吴国庆、穆中岳)、《中国历史地图集》(谭栖祥)、《中国历史手稿地图集》(郭沫若)、《帛书典》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110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