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销售要抓住顾客的六大心理)

1.消费者心理-框架效应同一个问题,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决定和判断!这是教会我们如何理性判断信息,如何正确表达信息从而影响他人的一种效果!如果面

消费心理学(销售要抓住顾客的六大心理)

1.消费者心理-框架效应

同一个问题,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决定和判断!

这是教会我们如何理性判断信息,如何正确表达信息从而影响他人的一种效果!

如果面对火灾;00被困;

答:可以营救100人;

方案B:死400人;只能存五分之一,

你会选择哪一个?其实大多数人倾向于选择A,即使发现两个方案其实是一样的,因为面临风险,那是人本能的厌恶,比如商家的包邮和不包邮。其实很多聪明人都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包邮会让用户觉得舒服;

2.消费者心理学-心理账户

人会把钱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也就是同样多的钱,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东西。

比如微信零钱包里的2000元也是零钱,但存折里的500元也是“存款”。

如果你买一盒520元的增肥不健康零食,大部分人会觉得贵,大部分人绝对不会买。如果这是德芙,代表爱情,是情人节礼物,效果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因为它改变了你的心理账户,让你从你的爱情账户而不是你的零钱账户里花钱。不同的账户慷慨程度不同,商家就是慷慨的把你的产品卖给你的有钱钱包。

3.消费者心理-沉没成本

人在做决策和选择的时候,不仅会看这件事是否有利,还会想自己过去有没有投资这件事;投入越多,就越难放弃。这是一种强大的,有趣的,顽固的非理性心理!

举个例子,你花40块钱买了一张电影票,一半看起来很烂,你会走吗?大部分人不会,因为已经花了钱,看了会,投入太多,不能放弃。

在经济学中,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而是人的非理性。女生如果和付出了几年的前男友分手,可能要好几年才能放下。她的沉没成本太高了!

比如服装销售不断让你试穿衣服,增加了你的沉默成本,顾客购买的概率就越大。

例如,请你的客户帮你一个小忙,帮你做一些事情,等等。,其实目的是让他把成本放进去,这样交易会更容易。

4.消费者心理-禀赋效应

面对一块价值10万元的奢侈手表,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只有暴发户才买的东西”。一旦你拥有了这块手表,你就不会这么想了。当你拥有一件物品时,我们对它的评价远远大于你不拥有它时。

禀赋效应在生活中的明显表现就是,你去别人家,会看到很多没用的物品,早就不用了。如果你把它们扔掉了,当你回到自己的家时,你会发现没有什么值得扔掉的。

而这种效果如何运用在商业上呢?

各大电商都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这个功能,这就是禀赋效应,让你先拥有,从而提高你对它的评价,从而阻止你退货。当我们纠结要不要回的时候,就是我们受到禀赋效应影响的时候。

5.消费心理学-从众心理学

面对群体压力,个体会在认知、判断、信念、行为等方面自愿认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也就是俗称的随大流。

群体压力让个人自愿追随大众。

JD.COM拼多多淘宝各大电商平台都有一个醒目的功能:月销售额XXX

当两个产品摆在你面前,卖得多的那个会更容易多卖,形成良性循环,因为根据从众心理,人们倾向于选择卖得多的那个,卖得越多,买的人就越多,于是电商催生了刷机行业;

人们有这种从众心理,是因为他们在原始森林里生活了几百万年。当他们遇到危险时,比如老虎来了,他们不需要思考。直接去人多的地方最安全。这是根植于我们头脑中的遗传密码!

6.消费者心理学-注意力偏差

对某样东西的看法、评价和偏好,往往会受到我们观察它的次数和理解程度的影响;

也就是说,你对某样东西越熟悉,看的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认可它;

比如今年过年不收礼,只收脑白金。杨阳洋恒源祥;

这些被视为令人讨厌的广告,却成就了无与伦比的销售传奇!

为什么?因为广告频率高到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张口就来,想必很多人都讨厌这个广告,但相对于13亿人口来说,这是很少的。

所以你做生意的话,一定要想办法让你的消费者经常看到你,听到你,感受到你,让他们更喜欢你!

7.消费者心理-模糊效应

人们总是倾向于避免选择未知的选项。似乎每个人都喜欢确定性期权。

在古代,人们害怕未知,因为未知代表着危险!所以大部分女生会选择富二代,而不是潜在的奋斗男。

为什么每一款新车,每一款手机上市前都要召开发布会,找无数测评者来大批量测评宣传?目的就是推荐这款完全不熟悉的新品,每一个功能和价值都解释的清清楚楚。

人们喜欢确定性,却讨厌未知性!

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未知可能是危险的。我们不知道是否有自然灾害,野生动物和有毒食物。几百万年来,我们的基因深深地铭刻着一种选择确定性,那就是避开未知!

08.消费者心理-价格定位点

1992年,Tuo Ausky提出,消费者在面对产品的不确定价格时会有两个原则:

01.避免走极端;

02.权衡比较;

比如你卖一台电视,有1399和2288两个型号。大家都喜欢1399的型号,但是你特别想买2288的型号。我该怎么办?

然后让制作部门再制作一个4599,再加上一些不重要的功能和属性;这个时候会发现2288比以前卖的好很多。

为什么?因为4599是一个锚点,所以让原本只有两款的2288看起来很贵。目前来看,既不极端,也不低端。

这是价格锚点,避免极端+取舍。

9.消费者心理学-比例偏差

在很多场合,我们应该理性思考数值本身的变化,但人们更倾向于考虑比例或放大倍数的变化。也就是说,人对比例的感知比数值本身更敏感,所以会影响判断。

例如:

100元内的产品活动价是80,要写8折的时限。

1000元的产品活动价800,要马上减200。

如果你卖电脑,一个4G内存条200块卖给一个客户,他不确定会买。如果你告诉他4G内存的电脑要4800元,8G内存的电脑只要5000元。多交200特别划算。这样,几乎所有的客户都会购买。

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认知是因为比例偏差!

10.消费者心理学-鸟笼成本

有趣的是,人们在偶然得到一个物品后,会继续添加更多与该物品相关的东西。

举个例子:一个人不小心弄了一个空鸟笼放在家里。一段时间后,他极有可能会再买一只鸟放在鸟笼里。

每年的剁手季,各大电商平台都会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将你搜索到的商品,通过其他关联商品推送给你。这就是鸟笼心理!

利用鸟笼心理推销产品时,可以赠送与产品相关的产品。女性用面霜等产品种类繁多,所以当你下定决心花2000元买其中一个的时候,就相当于已经形成的鸟笼。你的经济不足以支撑购买同品牌的其他产品,所以你会犹豫,所以店家会赠送小瓶装的其他产品来满足你的鸟笼效应,这样会大大增加购买概率。

11.消费者心理-稀缺性

无论一件东西是好是坏,当它稀缺的时候,人们总会觉得不拥有就会错过,会失去。

饥饿营销和限时利用的是稀缺性原理,这也是各大商家用的最好的技巧!

比如网店10点开始,限量100份,刚开始就瞬间被抢光了!

有意思的是,即使没人买,商家也声称瞬间被抢,所以下次开始真的会被抢。

人之所以有这种人性,源于原始社会漫长的几百万年。人们清楚地知道,一旦猎物被抢走,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吃到肉。

所以,要么限时,要么限时!这样会让产品看起来更珍贵!

12.消费者心理-意见参考效应

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会把自己信任、敬佩、崇拜的人提供的事物或东西作为主要参考。

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作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选择。当然,最多的应用是在商业领域。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选择买一把吉他,在我们的承受范围内有三把吉他可以选择,其中一把是李宗盛推荐的或者是谢霆锋使用的,那么我们很可能不会选择另外两把。

如果三把吉他都是名人推荐的,自然选择你心中最有说服力最喜欢的那把。这就是意见参考效应。

人们为什么要找代言人,为什么要举办各种公关活动,邀请各路名人参与,找各种kol作为产品推荐概念?在所有这些逻辑的背后,是人类进化中进化出的最佳、最高效的选择心理:意见参照效应。

13.消费者心理-峰端效应

如果你经历了某件事,而且中间和结尾都有愉快的经历,那么这件事的感觉就是愉快的。

举个例子:长长的迪士尼队列,但是你的整体体验非常好,因为有很大概率你会在中间和最后玩得很开心,即使排队和没地方吃曾经困扰过你。

比如:复仇者联盟系列;剧情永远是这个结构,中间一场败仗,然后最后一场华丽的战斗,胜利!电影结束了!

这就是峰到顶的效果,让你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感觉良好!结局,又让你爽了!就算其他时候觉得不舒服,最后也会神奇的觉得这种体验太酷了!很开心。

所以,如果你想提高你的服务,那么你必须用峰回路转的效果来引导观众的感受!同样,你可以用它来操纵别人的感情!

14.消费者心理学-避免损失

快乐无法减轻失去的痛苦。心理学称这种厌恶为损失回避。

比如找到200元的快乐值是60分,失去200元的痛苦值可能是80分甚至更多。

比如苹果出了新的12,所以当你知道手里的1 1可以抵消4600,而且只需要几千块就可以换成12的时候,大部分都会开始兴风作浪。然后有人会告诉你,如果你现在不改,再过一年,有些人就改不了了。

显然要多花五六千才能换。为什么人还是有改变的冲动?因为人们认为如果不改变,手中的11的价值就没了。

那么,为什么现在要写商品包邮呢?因为如果你知道送货只要10,你会反感,因为你买的是产品,不是物流。

15.消费者心理——宜家效应

消费者会高估自己的劳动和情感所创造的商品价值,也就是说你参与过创造,就会觉得他们特别牛逼,其实并没有那么牛逼。

这在生活中肯定是经常发生的。一群人一起聚餐,3-4个人负责做饭。然后每个做饭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做的菜味道更好。

你帮过哪个品牌,帮过哪个店,帮过谁,你会越来越觉得它的价值更高;相反,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你应该努力让更多的消费者为你付出亲情和劳动。

比如卖小龙虾半成品,就是买回家需要自己重新加热。虽然商家把制作过程给你,但是人家喜欢自己玩,再加点别的东西,会觉得更好吃,像:火锅酱。

16.消费心理学——满足虚拟自我

每个人都有各种幻想,幻想最好的自己;认为人可以变得更好,这是一种很棒的商业技巧!

比如你看到一个帅哥美女用的产品,比如卖家秀,那么你的潜意识就会认为你用了之后就会变成那个样子。

健身房的美体照,教练的语言鼓励,都在激发你对幻想中最好的自己的向往;还有电影电视里的人物,情节,片段,都是一样的代入感,感觉就是他。

比如用奢侈品和廉价品,用苹果等低端机,开好车,坐地铁,本质上都只是效率和适用性的考虑。但是,给人的错觉却变成了身份的差异。所以买奢侈品的人大多经济上不适合买,但大众还是趋之若鹜。

17.消费者心理学-第一印象

人们在对人或事物进行判断时,非常容易被第一印象或第一次得到的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人的思想从第一次开始就固定在某个地方。

第一印象很重要!

如果你第一次在五星级商场的广告牌上看到一个品牌,卖两三千元,你是可以接受的,你不会疑惑。

同样的品牌如果你在农村看到这个品牌的广告贴在墙上,那么它只卖1000元,你的反应会完全不一样。

18.消费者心理学——互惠原则

互惠原则有两个核心:

帮助过你的人比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帮助你,因为他对你有投资,所以我希望这种关系能长久。

第二,如果你逢年过节给朋友送礼物,那么朋友如果不回礼,会觉得欠你什么。

互惠原则可以让人快速建立感情,拉近距离,是商家快速获得消费者认可,影响其消费的重要手段。

比如:商场免费试用,免费体验这些手段,目的就是让你“让你尴尬”!

高层次的销售也会找你帮忙,比如请对方帮忙搬东西,让你免费使用,帮他们,那么你会更愿意购买他们的产品,或者以亲进+愧疚的心态推荐给你的朋友。

19.消费者心理学-巴德-迈因霍夫效应

当你学习新的知识或概念时,你会发现这个东西会在短时间内不经意地重现。如果你在商场或者大街上看到它,你会不自觉地更加关注它。这就是巴德-迈因霍夫效应。

人类的大部分基因都是从几百万年的原始社会进化而来的。比如你第一次接触到蛇,可能会被咬然后毒死,也可能第一次没被咬,第二次就可能被咬死。

反正在很多意外中,我们的祖先在我们的基因里养成了一种习惯。

当我们的大脑在了解一个新的概念和事物时,会让我们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更加关注它,从而更好地了解它,避免因了解不足而带来的潜在威胁。

20.消费心理学——知觉决定论

为什么很多企业和名人不够专业甚至很差,却依然有很多粉丝,也就是大众常说的脑C粉?

因为大众判断自己喜不喜欢某样东西是不理性的,觉得好就喜欢,哪怕是来自表面的。

女人讨厌讲道理,但女人喜欢李佳琪是因为他让人快乐,而不是因为他的专业。

人在原始的生活环境中大多比较艰苦,所以人脑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进化出了“自我保护”和“自我愉悦”的功能。用幻想蒙蔽自己,让自己感觉更好,这是大脑极其擅长的一种能力。

而且商家会用颜色、声音、图像等纬度来讨好你,让你选择,可以弥补专业性不足的缺点。人们会选择他们喜欢的选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9102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