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关于鲁迅文学常识()

1928年3月16日,鲁迅到上海海景云丽公馆。图片选自北京鲁迅博物馆编辑的《鲁迅》。鲁迅经常玩耍的百草园图片选自《鲁迅先生》,北京鲁迅博物馆编。1925年,鲁迅

积累关于鲁迅文学常识()插图1928年3月16日,鲁迅到上海海景云丽公馆。图片选自北京鲁迅博物馆编辑的《鲁迅》。

积累关于鲁迅文学常识()插图(1)鲁迅经常玩耍的百草园图片选自《鲁迅先生》,北京鲁迅博物馆编。

积累关于鲁迅文学常识()插图(2)1925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合为一卷,结束了“中国小说史无前例”的历史。图片选自北京鲁迅博物馆编辑的《鲁迅》。

【追光文学巨著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

自今年年初以来,一部名为《觉醒时代》的电视剧一直很受欢迎,并吸引了许多话题。这部电视剧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思想是如何在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前夜萌芽,然后逐渐积蓄力量,形成一场巨大的新文化运动和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政治革命。这部作品还着重探讨了中国第一批现代知识分子是如何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进行文化、思想和理论准备的。因为剧中塑造了包括鲁迅在内的很多现代作家,所以总有朋友愿意和我探讨剧中的人物塑造,故事是如何叙述的。我认为,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判断,该剧片名中的“觉醒”二字,抓住了五四运动前夕和五四运动高潮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本质特征,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概括。

鲁迅无疑是一个觉醒的人,“觉醒”多次出现在他的文章和讲话中。1919年11月,五四运动那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上面写着:“因此,觉醒的人应该从现在开始扩展和醇厚这种自然的爱;有爱无我,我为新人牺牲自己。”如何理解鲁迅不仅是作家,还是思想家、革命家?我觉得他对“觉醒”这个概念的矛盾、纠结、复杂的理论阐释和文学表达就是一个例子。

鲁迅于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从1906年决定“弃医从文”开始,12年的积累和涌动。作家鲁迅终于爆发,站在了中国现代文学最初的起点上,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是什么让鲁迅经历了漫长的似乎无所事事的等待期,最终迎来了彻底的呐喊?原因之一是他在觉醒上的犹豫。他知道觉醒的人一定要经历痛苦,一旦觉醒呼喊,就要有坚定的意志,毫不犹豫。鲁迅在《呐喊》序中,记述了他在绍兴会馆抄古碑时与《新青年》主编钱的谈话。他深知对方推销自己创作的用意,是给文学革命添一把火。然而,他犹豫不决。他在想,一旦更多的人被他的笔唤醒,会发生什么。所以他说:“如果一个铁制的房间绝对没有窗户,无法打破,里面会有很多熟睡的人,他们很快就会窒息而死,但他们会从昏睡走向死亡,不会感受到死亡的悲哀。现在你在叫嚣,唤醒了几个更清醒的人,让这不幸的少数人承受着不可挽回的垂死之痛。你觉得你配得上他们吗?”钱宣彤给了他一个坚定的回答:“不过,既然有几个人起来了,你也不能说没有希望毁掉这个铁房子。”

这种观念上的联系,让鲁迅说出了自己成熟的思想:“因为希望在于未来,我无法用我不可或缺的证明来说服他所谓的可解性,所以我最后答应他大做文章。”鲁迅深知,一旦醒来,就要有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坚持,也深知这个过程中必然的痛苦。也许为了看不到的未来,“只能从觉醒者开始,解放自己的孩子。背负着传统的重担,我扛起了黑暗的大门,让他们去了一个宽阔光明的地方;之后,快乐地生活,做一个讲道理的人。”

鲁迅的一生曲折复杂,他的创作博大精深。他的生活和创作可以从无数个方向进行无尽的探索。然而,站在今天的历史立场上,回顾鲁迅140年前开始的人生历程,也许我们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处理自己的“扛起黑暗的闸门”的追求,而让别人走向光明和广阔的地方。他的纠结、矛盾、痛苦、信仰、执着、坚持,让他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先锋,一个穿越古今苦苦追寻的哲学家。同时,他复杂而丰富的思想艺术使他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1.以隐忍的心态去面对、思考、探索一切。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当时这座人口近10万,城内桥梁200多座的城市,多次出现在鲁迅后期作品中,被称为故乡。故乡,这是一个多么亲切的名字。它包含着思念的感情,意味着回归的冲动。鲁迅确实多次表达了对家乡的向往。

但是,另一方面,故乡在鲁迅那里,是一个沉重的词。这里没有他想要的梦想,也很少有志同道合的战友。于是父亲去世两年后,18岁的他出门远行,“另辟蹊径,逃离他乡,寻求他人”。在南京读书的时候,我还写过一首怀旧的诗,“梦总归故乡,信人与人之间的苦别离”。但我的家乡注定永远不会真正回去。

就像对家乡的感情一方面在心里,一方面又渴望离开,充满矛盾。鲁迅的一生总是处在自我的矛盾和纠结中,总是在自我的情感冲突和痛苦中思考和写作。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年,第一批从思想和观念中清醒过来的人,既兴奋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对前方的道路感到迷茫。鲁迅留学日本,选择学医,是为了像他父亲一样用现代医学给中国人治病。他之所以做出“弃医从文”的选择,是因为他意识到精神上的“立人”才是根本。经过漫长的寻找,他一直在寻找前进的道路,为自己,也为国家和民族。《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但他也知道,那些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的人的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所以小说开头前有“后记”。精神上清醒的疯子看似像个军人,但一旦身体上“清醒”,又变成候补官员。鲁迅活着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在他那一代知识分子身上看到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和情感上的折磨。他思念家乡,远离家乡,却也在隐忍着家人的叛逆。即使他已经决定通过文学艺术为中国人的精神提供光与火,同时也接受了母亲的请求,回国与一无所知小脚的朱安结婚。为了给哥哥的生活提供经济保障,他不得不回国谋生,包括在绍兴教书。他对周作人和周有父爱,却因琐事“与周作人不和”。他提倡生活的文学,但反对做一个只有标志的“革命作家”。他希望他的孩子将来会成功,但同时他反对成为空作家或艺术家。

因为所有这些矛盾和纠葛,也因为争辩和反击的需要,鲁迅活着的时候遭受了太多的质疑、误解甚至攻击。他甚至被描述为一个“老练的老人”。今天关于鲁迅的小道消息,所谓“好玩”的解读,其实是因为鲁迅始终以隐忍的心态去面对、思考、探索一切。“我肩负着黑暗的闸门”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喻。这个比喻,在1919年写的寓言《古城》里,在散文诗集《野草·死火·破线的颤抖》里,都有过含蓄的描述,在给朋友的信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鲁迅说,觉醒者对待后人的态度,“首先是理解”,其次是“引导”和“解脱”。现实中的鲁迅以一种隐忍和牺牲的态度面对他在作品中批判的许多人和事,这是出于尽可能最好的理解。而这个世界只关注他的一面而不原谅他,却忽略了他的另一面。

2.永远对希望有信念,永远不要停止对理想的追求。

鲁迅写道,“唤醒父母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做起来不容易。”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他用自己的稿费帮助了太多的年轻人,还和自己培养的北新书店的发起人李晓峰打了一场官司。然而,即使在诉讼之后,他仍然把他的作品提交给李晓峰出版,因为他相信李晓峰仍然是一个心甘情愿的年轻人。他主张当时的年轻人应该参加社会革命,但他不希望他们做出不必要的牺牲。同时,他反对那些指责学生参与爱国行动的言论。“无情未必是英雄,小早川怜子怎么可能不是丈夫?”“我捶胸顿足,指指点点,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热情也许不是仪式化的、程式化的、规范性的,但他有自己的温暖。世人知道他的冷淡,也应该或者应该感知他的热情。

在创作上,匕首和枪是鲁迅杂文的突出特点。深刻揭示国民性的弱点是鲁迅小说最集中的主题。表达内心世界的矛盾甚至悲伤,是他的散文诗集《野草》给人的直接印象。但是,我们应该欣赏他话语背后的热情,永远保持对希望的信念,保持对理想的不变追求。《狂人日记》的结尾,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在“药”的结尾,革命于霞的坟墓上“加了一个花圈”,意味着理想的火种还没有熄灭。对于阿q和孔乙己,他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悯中,有一种唤醒他们的欲望。在《故乡》的结尾,即使他的心情充满悲伤,他仍然不忘表达他的希望,这就像地上的路。如果他坚持下去,他可以从无到有。他知道要突破这样一条路有多难,但他依然不畏来自敌人的利刃,自己背负着冷箭和暗流,却要让别人,尤其是青年“去光明宽广的地方”。

散文集《野草》看起来像是虚无、黑暗、悲伤和绝望的文字。如果你深入阅读,你就会知道,它其实代表了鲁迅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火之冰。冰冷的外表下其实有一颗温暖的心。死火中藏在冰谷的石头,愿意用它最后的燃烧给别人带来希望。在《希望》中,“绝望是虚幻的,就像希望一样”,这种纠结的句式背后,真正表达的是希望破灭的不可能性。

鲁迅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以个人恩怨和兴趣来评判人和事。他总是以亲切的关怀和深切的关怀来关怀青年。他想起了学生刘和珍,不仅写了她是一个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还写了她总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她自费订阅的《莽原》杂志也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他在一次睡眠中描写当时的青年诗人冯至“默默把书给了我,就出去了。”在这种沉默中,鲁迅说他“明白了许多话”。这其实也是他看到希望之火正在年轻人手中传递的原因。他希望所有觉醒的革命者都能坚持到底,并强调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努力,而不是做口头上的革命者。他对柔石、殷夫等青年作家的欣赏,集中于他们的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关于他的老师章太炎,鲁迅强调他对革命的贡献大于学术上的贡献,认为他与时代的隔绝和晚年潜心学习是他逐渐被人遗忘的原因。

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鲁迅不同时期的论述和表述,都有这样一种对称的、平等的、不变的坚持,那就是他“把黑暗的闸门扛起来,让它们去光明宽广的地方”。这是他心中不变的形象,是他愿意为之付出甚至牺牲的目标。鲁迅精神,尤其是他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无私的牺牲精神,是通过他塑造的大禹、严傲等形象表现出来的。鲁迅的生活和创作对今天有什么启示?这种隐忍中的自我需求,以及对他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有一个光明宽广的人生境界的期待。正因如此,愿意坚持与误解和攻击作斗争的人格力量,可能是最值得通过阅读和理解而被尊重和推崇,进而传承和发扬的。

(作者:阎敬铭,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来源: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9040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