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入口登录(山东会计继续教育入口登录官网)

不久前,由中国老龄协会高级人才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高级人才网”正式上线,这标志着中国高级人才信息库和高级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上线2天,吸引了5000多

不久前,由中国老龄协会高级人才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高级人才网”正式上线,这标志着中国高级人才信息库和高级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上线2天,吸引了5000多名求职者和100多家企业报名。一是老年人再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麦当劳招聘退休员工”的话题一度冲上网络热搜。

“银发族”能否再就业,迎来职业生涯的“第二春”?愿意工作的老人的初衷和期望是什么?这会成为社会的新常态吗?除了鼓励,还应该做些什么来保障老年人的劳动权益?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银发”的声音

放松心态,期待“富有成效”

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到: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可能,鼓励老年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能力,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也就是说,一些刚刚退休、身体状况良好、有余力的“年轻”老人,可以继续发挥作用,参加社会劳动。

事实上,老年人再就业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天津人常说“补差价”,就是老人“退出”,另找工作补贴生活。以前的“补差价”多是赚一份收入,弥补经济的“差”。如今,老年人选择“补差价”的原因更加多样,寻求的工作类型也更加广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有工作意愿的老人年龄不同、目的不同、就业方式不同,但普遍都比较轻松,与其“再就业”,不如选择一种新的晚年生活方式。

“永远不要变老,永远保持年轻”

“我认为有技能、社会经验丰富的人,退休后再就业的概率很大。”50多岁的陈女士在单位主管人力资源工作。虽然离退休还有几年,但她已经开始为退休和再就业做打算了。“不是因为经济压力。我不想天天在家闲着。感觉自己一点都不老。我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我的生命保持年轻。”

根据工作经验,陈女士打算退休后找一份商业保险养老规划的工作。“相当于转型做生意。做生意要有成绩,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虽然会有压力,但是我现在的专业和资源都可以用。一想到可以在新的领域发力,我就觉得精力充沛!”

陈女士告诉记者,身边很多朋友退休后都找到了工作。在他们看来,老年人再就业是丰富晚年生活、充实自己的一种方式,既能发挥余热,又能缓解养老的社会压力。

“也许是因为职业特点。身边和我同龄甚至比我大的人,都不愿意退休后无所事事。有的人70多岁了,还能给企业做兼职。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这也感染了我。”陈女士说。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很多和陈女士有类似想法的人。他们大多从事专业工作,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对于这些人来说,退役并不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而是改变轨迹,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然而,像我们这样的人大多是工作狂,我们总是害怕我们的闲暇。希望自己重新就业的时候,能以平常心去应对,也要慢慢调整适应原来的生活。不要忽视我晚年应有的闲适和乐趣。”陈女士开玩笑地说。

“如果出了问题,那就麻烦了”

“老年人再就业,至少要身体健康,还要有一技之长。年纪大的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也要考虑性价比。这么大年纪谁敢招你?”76岁的孙先生说的是实话。

与刚退休的“不服老”的老人相比,接近70岁甚至更老的老人对再就业的信心不大。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用人单位的态度。

“我退伍后的那些年,单位把我招回来,让我留下来照顾年轻人。后来有了孙子,自然要回家帮忙照顾。现在孩子大了,空有了空闲时间,但我真的很怕自己又不适应工作了。”说到这里,孙爷爷承认,他不想出去换换环境,但一想到适合他的工作有限,他就打退堂鼓了。

“以前在单位搞技术,退休这么多年,知识脱节,没地方学。如果找个保安,打扫卫生之类的,感觉体力不够。客户找我几个地方补差价,到了我这个年纪,都拒绝了。我也理解公司不想找年纪大的,但是出了事就麻烦了!”

虽然不抱期望,但孙大爷还是期待以后能有更多适合老人的工作,尤其是相关的权益保障能完善起来,让老人安心工作,企业安心用人。

满足就业“刚需”群体大有可为。

“社区给我们找零工,请师傅过来教。可以学习简单的体力劳动,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钱贴补家用,给生活更多保障。”北辰区清源街道圣福园社区成立了“蚂蚁工坊”。居民李阿姨是这里的第一批“员工”。

盛园小区是我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低收入群体、需要关注的人群很多。为此,社区探索搭建了“蚂蚁工坊”灵活增收平台,吸引居民在业余时间学习做简单的手工,解决群众“就业难”。

无独有偶,在采访多家专门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机构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触到社区里的老人,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表达出再就业的意愿。其中有一部分人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想增加收入补贴生活。对于这些老人,社区牵手社会组织、共建单位,满足就业需求。

“我们已经招募了一些老年人在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工作,并积极帮助与其他岗位联系。作为社会组织,在服务好社区老年人的同时,也尽可能创造就业岗位,为帮助有再就业需求的老年人做出贡献。”天津市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中心主任贾说。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其他一些城市也开始探索老年人更广泛地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方式。生活在北京和天津的高先生告诉记者,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穿着黄衬衫、举着小红旗的老年志愿者,他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我每天早晚2个小时值班,不耽误买菜,不乱逛,也能为维护城市秩序做点贡献。看到老人每天都很充实,我们不在身边就放心多了。”高先生说。

市场分析

“银发”就业或成新常态

近日,记者登录多家知名大型网络招聘平台,发现在天津,年龄在50-60岁的招聘岗位相对较少。在有限的招聘岗位中,岗位职能主要集中在两类:一是技术操作岗位,如维修电工、化工操作、保洁、保安等。二是专业知识技能和管理岗位,如工程师、专业顾问、生产经理、厂长、财务等。但是60岁以上的招聘岗位很少。在一些招聘网络平台上,这个年龄段的招聘人数几乎为零。

对于这样的现象,职业顾问张义珍表示,尽管50岁以上人群的招聘职位有限,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促进年轻人的再就业,“银发族”的再就业可能会成为一种新常态。针对50岁以上人群的岗位招聘,一方面侧重于操作性、服务性较强的岗位,如司机、清洁工、维修工等。,而老年人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更广,他们愿意从事与年轻人不同的领域和岗位,比如服务业等。另一方面是经验丰富的管理岗位,丰富的经验和背景成为年龄赋予老年人才的独特价值。特别是财务,工厂经理,特殊工程师等。拥有独立深入的行业背景、知识技能、跨行业整合资源等“岁月附加值”,成为“企业再就业”的顾问对象。

“在实际就业中,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可能还存在一些障碍,比如就业保障不足、年龄歧视等。,所以老年人要尽量选择正规可信的就业平台。老年人再就业既能丰富自己的生活,又能带来新的消费和就业机会,在观念上将老年人视为资源而非负担。”张义珍说。

企业理论

老年人在就业方面有特殊优势。

天津市商业联合会会员单位天津长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小橙长湖”),是一家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理疗等全方位养老服务的数字化家庭养老单元提供商。在董事长刘峰看来,公司欢迎老年人的加入,因为在医疗保健行业,老年人有自己特殊的优势,当然在就业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据了解,目前小桔护理共有107名专职护士,平均年龄52岁。“照顾者需要有爱心和耐心。这些特征没有年龄限制。老年人在照顾老人时更有同理心。”刘峰告诉记者,不仅是护理员这个岗位,小城昌护理店的咨询、接待等岗位也欢迎老年应聘者的加入。“他们比年轻人更了解养老服务的重要性,也更了解客户需要什么。在向客户介绍服务和产品时,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刘峰坦言,老年人因为年龄、健康等原因,竞争力不如中年人或年轻人。尤其是一些管理岗位,公司想打造“互联网加医疗”的模式。很多老年人对互联网不熟悉,所以这些岗位会考虑用有经验的年轻人。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优势,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就业上并不冲突,而是互补。只要把老年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他们就可能发挥出更大的能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刘峰说。

“法”见

老年人再就业必须防范法律风险。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认为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重新参加工作时,不能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而是劳动雇佣关系。因为老年劳动者不能建立劳动合同关系,不能享受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权利。”天津华汇律师事务所律师高露告诉记者,“许多老年劳动者在发生纠纷后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因为他们不知道年龄变化导致的法律权利差异。”

高说,老年职工的法律纠纷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老年劳动者因突发疾病或工伤,无法获得必要的补偿。由于老年职工与用人单位不能建立劳动合同关系,老年职工无法缴纳工伤保险。一旦发生疾病或工伤,老年劳动者的维权往往陷入困境。在此,建议老年劳动者在入职前,就疾病、工伤等问题与用人单位进行必要的咨询。上岗前做个体检,尽量买意外险。

其次,老年劳动者在被辞退时不能享受经济补偿或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和经济赔偿是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然而,基于劳动合同的老年工人不能享有这一权利。因此,建议老年劳动者在入职前就提前解约违约金等问题与用人单位进行书面约定。

最后,老年工人必须学会识别雇主的优势和劣势。出现了不法分子以招工为名骗取老年职工财物的情况,也出现了不法分子虚构工作岗位,骗取职工身份信息进行电信诈骗的情况。

对于企业来说,高露建议做好风险防范,与聘用的高龄人员签订书面合同,入职前为高龄人员做体检,并购买相应的意外险。

他人的建议

建设一个对老年人友好的社会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趋势。放眼国外,有很多相关的研究和经验可供我们参考。虽然社会发展阶段、文化观念等不同。使得每个国家面临不同的问题和需求,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为“银发族”创造一个友好的社会。

在日本,老年人“退无止境”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餐厅、便利店、出租车等服务行业,其中不乏80岁以上的老人。2021年4月1日起,日本开始实施修改后的《老年人就业稳定法》,要求企业为有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直至70岁。与最近修订的《老年人就业稳定法》一起,还包括《老年人就业稳定法》、《就业保险法》、《工伤事故赔偿法》等6部相关法律,专门要求中小企业实行“同工同酬”制度。在职业发展方面,日本以《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和银发人才中心为依托,为老年人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适应能力提供重要支持。

在德国,老年人重返工作岗位已成为“新常态”。社会各阶层都在不断为老年人重返工作岗位创造条件。很多企业都有退休项目,各行各业都给老人提供工作时间少、弹性大的“迷你工作”。老年人再就业岗位主要在餐饮、零售、家政等行业,还有会计、工程师、经济顾问等。一些掌握高端技术的退休人员更受欢迎,一些退休专家将在德国经济部和企业界的支持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

在西班牙,如果老年人在达到退休年龄前失业,政府会根据他们的特长提供再就业机会。比如有教师资格的,可以由政府部门推荐去补习班或者夜校继续从事教师工作。政府也会鼓励老年人“微创业”,做力所能及的小生意。比如他们在节日期间按照规定摆摊增加收入,政府就免税。

专家谈话

制度保障要跟上。

“要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便利性,充分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继续为社会服务。”南开大学副教授胡雯说。

胡雯坦言,在人口结构变化和主动老龄化的双重背景下,“老年红利”的实现也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有关。“现在很多7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知识、有经验、有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好,对幸福生活有很大期待,有很大潜力发挥作用。他们是老年人力资源的主体,仍然可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要有效地组织和充分利用这些老年人的资源,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那么,老年人就业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支持老年人再就业,制度保障要跟上。”胡雯说,在促进老年人就业的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我国关于老年人再就业的法律法规还处于原则设计和讨论阶段,劳动保障亟待完善。此外,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就业培训,赋予老年人再就业的能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欢迎和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老年人再就业是为了和年轻人“抢饭碗”?

胡雯说,如果能够实现就业细分,年轻人就业和发挥老年人余热就不会有冲突。有些岗位因为薪资待遇、休假制度、晋升渠道等不能满足年轻人的心理预期。,而老年人更注重通过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对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的诉求并不是第一位的,这正好与年轻人形成互补。有些职位注重经验的积累。比如医院会请老专家教授。这些老人重返职场,并不会影响年轻人的职业发展。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就业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值得全社会关注。要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把老年人就业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胡雯建议,可以建立老年人口就业创业激励奖励机制,适当延长专业技术领域人才的工作年限,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灵活就业,对积极促进老年人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根据老年人参与社会的需求,探索建立与老年人口再就业需求相对应的培训学习平台,加大职业培训和就业介绍力度,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记者张文静、姜宁、王银)

来源:天津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962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