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字对照表(契丹文字与西夏文字对照表)

文|郭西夏文字之谜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1908年,受俄罗斯皇家地理学会委派,探险家科兹洛夫进入内蒙古额济纳旗哈拉浩特,即西夏黑水故城。1909年第二次发掘时,

文|郭

西夏文字之谜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1908年,受俄罗斯皇家地理学会委派,探险家科兹洛夫进入内蒙古额济纳旗哈拉浩特,即西夏黑水故城。1909年第二次发掘时,他在城外的古塔中发现了大量文献和文物。仅文献就有数千卷,其中绝大部分是西夏文献。“探险者”卷走了我国的这些珍贵文物,它们至今还藏在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和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俄国探险家发掘的古卷,竟成“打开西夏学研究大门的钥匙”

俄国探险家、考古学家科兹洛夫俄罗斯探险家和考古学家科兹洛夫

当时得到这些重要文献的俄国专家并不认识西夏语,但他们还是独具慧眼,对其中一本书格外关注。因为这本书的内容是中西夏对比的——通过它我们可以破译西夏,这是现今不为人知的。这本书的名字叫《范寒掌中明珠》。

其实《范寒掌中明珠》是一部范汉两种文字的合集。是西夏学者乐茂才所作,写于西夏甘祐二十一年(1190年)。正文根据内容,按照天、地、人三才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三类。作者的目的是让球迷和汉族人民更容易学习对方的语言。所以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四项:中间两项是意义对应的西夏语和汉语,左右两项是西夏语和汉语对应的音译字。比如中文的“日月”在西夏发音,汉字的“茉莉”在西夏发音。另一方面,西夏语的两组分别是“日月”在西夏的含义和“日月”在西夏的读音。这样,书中收录的西夏文字,每一个字都有汉字的注音。反过来,每一个汉字都有西夏文字的注音,可以说是一目了然。这种做法,在当时,大概是方便了中国人和美国人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到了当代,《樊汉掌中明珠》一书已经成为“西夏学研究的一把钥匙”。

俄国探险家发掘的古卷,竟成“打开西夏学研究大门的钥匙”

西夏文汉文对照词语集《 番汉合时掌中珠》 残页,出土于宁夏贺兰县,现藏宁夏博物馆宁夏贺兰县出土的中西比较词集《范汉掌中明珠》残页现藏宁夏博物馆。

通过对《繁体字和张世中注》的研究,人们发现西夏文字和汉字一样,都是表意文字。当时的党项人创造“番子”,其实有很多可供选择的模式。西方的维吾尔人使用字母表音法。这种写法很好学,入门后稍加改动即可。而西溪语却反其道而行之,采用表意文字,这显然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所致。另外,通过对西夏文字的解读,学术界认为西夏语属于汉藏语系,与羌语接近,与汉语有很多同源。比如西夏语第一人称读作“nga”,与汉语“武”的古音重合(nga->:NGO->;ngu-& gt;吴).与中文的相对相似,可能也是元昊弃用表音术的原因之一。

与汉字中的情况类似,西夏文字中既有形声字,也有会意字,但会意字远远多于形声字。比如“没有父亲的孤独”“山人叫神仙”“圣水叫雨”都是明知故犯的合成。为了准确地表达字的意思,西夏的认识字并不局限于两个组合,有些字是多组合,由三四个原字合成,成为一个词组。“口”+“无”+“水”是“渴”字,而“膝”、“手”、“行”加在一起,就成了“爬”字。这样做的好处是,只要先认识一定数量的单字,就可以慢慢摸索出构词规律,批量识字比认汉字效率高。另一方面,缺点也很明显。因为结构复杂,数字笔画有10多种,所以用西夏文书写比较困难。即使是汉字中最简单的数字也有复杂的笔画。这就是宋代人们所诟病的“繁琐书画”。西夏灭亡后西文的逐渐失传是否也与此弊端有关,不得而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73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