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以慰藉(聊以寄慰和聊以慰藉)

辫子消失了,辫子还在。一开始,我们头上没有辫子,心里有辫子。后来,我们的头上和心里都有了辫子。后来,一群头上和心里都没有辫子的人站了起来,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革命

辫子消失了,辫子还在。

一开始,我们头上没有辫子,心里有辫子。后来,我们的头上和心里都有了辫子。后来,一群头上和心里都没有辫子的人站了起来,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革命。

文学方面,从政治肯定、文学手法、影响之大,没有人能和鲁迅相比。在鲁迅的作品中,《呐喊》是最受推崇的一部。

王老师也说了写《呐喊》的原因,“所以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喊几声,安慰一下在孤独中奔跑的勇士,让他不畏惧前任”。

其实安慰那些勇敢的人也没什么。鲁迅先生一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藏在里面了。我们不妨用上面提到的“辫子”作为今天的介绍,看看《呐喊》中的辫子里藏着什么。

聊以慰藉(聊以寄慰和聊以慰藉)插图

晚清民众清末民初

辫子:被征服的血泪史。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辫子好像是清宫戏里的阴阳大粗辫。在主角帅气的外表下,甚至还有点好看,其实不然。

从清军入关到清朝灭亡这段时间,汉人的辫子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都类似于辫子。最严格的时候,清政府甚至规定留在头皮上的头发不得超过一枚铜币大小。

读者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光秃秃的头皮上的辫子,不管是什么样子,估计都难以维持场面。

在传统儒家观念中,& # 34;头发皮肤,父母& # 34;无论如何都不能丢弃。曹操剪头发的原因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头发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而在古代汉人看来,编辫子是蛮夷之举。

聊以慰藉(聊以寄慰和聊以慰藉)插图(1)

晚清人的辫子晚清人的辫子

所以很难实现。

为了进行编发,满清政府甚至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血雨腥风,许多汉人的头颅被侵略者的军刀斩杀。但可悲的是,要是这样就好了,就像《辛德勒的名单》里那句著名的台词,“一开始你讨厌它,然后你习惯它,最后你离不开它”,辫子也是同样的过程。

正如清代一位学者记载的一件小事,清朝初年,朝鲜穿汉服拜见清朝皇帝。死在乡下的路人见了旧衣服,纷纷落泪。几十年后他们致敬的时候,路人的后代围着他们,嘲笑他们的奇装异服。

很奇怪吗?

为了遗忘,是我们民族最奇怪的地方。

聊以慰藉(聊以寄慰和聊以慰藉)插图(2)

清朝时街头清代石碣头

鲁迅是什么时候开始写小说的?

那是在辛亥革命前后。

辛亥革命的发生,给中国人的服饰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辫子的消失,这是不可否认的。这一变化自然吸引了当时刚开始小说创作的鲁迅,他关注并建立了它& # 34;辫子& # 34;形象,并开始把自己的思想寄托在这条小说人物形象鲜明的“辫子”上。

中国人民经历了工具改革、体制改革和血腥革命,但真正的国家的未来在哪里?

再好的器皿,中国人都叫它阳货和杨颜。以前都是跪在大人的膝盖上,只是换了个膝盖。

再好的制度,地方领导和地主也只是换了新衣服新头衔,受苦的四亿人还是老样子;

烈士们为理想的共和国而战。结果烈士死的时候,总有苍蝇围着烈士嗡嗡叫,还时不时有花老栓过来收他们的血包子。

聊以慰藉(聊以寄慰和聊以慰藉)插图(3)

鲁迅鲁迅

出路在哪里?在这个失落的年代,鲁迅关注“辫子”,有点值得玩味。革命党把“辫子”剪掉了,但是皇帝复辟一句话就能吓到很多人买假辫子。

这个“辫子”不是那么容易去掉的。

小说《呐喊》讲了很多“辫子”的形象,尤其是《暴风雨》、《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这些都是很明显的“辫子”,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小说还是离不开那个时代的背景。

《风波》中,赵仅仅因为溥仪当了几天复辟皇帝,就开始对没有辫子的七斤冷嘲热讽;在《头发的故事》中,正是通过N先生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的话语,痛苦地揭示了辛亥革命中只剪了一根辫子的现实,而另一根辫子让年轻的革命者开始灰心丧气;

至于阿q的真实故事,没有辫子的阿q和有辫子的阿q其实没什么区别,革命党进县城前后也从来没有什么新气象。

聊以慰藉(聊以寄慰和聊以慰藉)插图(4)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人辛亥武昌起义的革命者

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读过书,他们不知道过去的自己。阿q是扎辫子出生的,但是如果失去了辫子,他们会感到失望。对他们来说,革命者从来没有明确告诉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像另一个封建家长一样,一声令下,辫子一落地,好像民国马上就成功了。这无疑是荒谬的。

至于当地读过书的乡绅,想必也知道满清以前是不需要扎辫子的。清朝存在的时候,辫子是维系人际关系,获取利益的工具。一旦清朝被推翻,当他们知道官员和利益只是换了个名字的时候,这个时候,通过摘掉辫子来“审时度势”才是他们的智慧。

中国的民众向来缺乏这种智慧,但对他们来说,是否把头发编成辫子,对民国没有任何好处。远方首都的趋势被少数像他们一样的人捕捉到了,他们生动的大脑立刻记住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永远是时代的基石。

聊以慰藉(聊以寄慰和聊以慰藉)插图(5)

革命后剪辫子革命后剪辫子

分裂的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袁世凯。

我们总是把《药》当成一篇讽刺老百姓的文学文章,但在“人血馒头”悲剧之后,我们不禁想,于霞还能做得更多吗?

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于霞的故事。汪精卫年轻时为革命摄政,一怒之下写出了“带刀入快,不负少年头”等豪迈句子。但是如果暗杀成功了呢?

有用吗?

苏轼在《离侯论》中早就告诫过这种行为。他说:“女儿的儿子不会死于贼手,那又怎样?身虽可爱,贼不足以死。”我们幻想过很多英雄。英雄一旦拔剑就激情四射,但一个人的冲锋再一个人的死亡也弥补不了局面。

陈士成的& # 34;短发& # 34;率先剪掉辫子的邹容,秋瑾,徐锡麟。不能说他们个人剪辫子不彻底,但问题是,和中国庞大的人口相比,辫子干净的人真的太少了。

聊以慰藉(聊以寄慰和聊以慰藉)插图(6)

剪辫子剪辫子

前面说过,普通人对剪辫子很迷茫。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剪一次辫子。他们大多不识字,根本没出过国。当一个人不知道一件事的时候,鲁迅笔下的革命者就自称“带来自由的战士”,慷慨而强行地给他们自由,只留下他们迷茫的脸。

这是革命者的第一次分裂。当一项运动,没有得到绝大多数人的响应,就不代表绝大多数人的诉求。它需要面包换自由,需要权利换梦想。再好的这项运动也不过是空里的城堡。

革命者的第二种划分来自妥协和投降。

在关于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中,主席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大惊小怪,不是绘画,不是刺绣,不可能是那么高雅,那么从容不迫,那么温文尔雅,那么谦恭节俭。这是一场革命暴乱,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

革命这个词,从本质上讲,与那些剥削的地方乡绅是不相容的。

但在鲁迅的文章里,辛亥革命在基层政权的意义就在于换了一整张皮,从地主老财变成了地方司令,从县长变成了县长,仅此而已。

人还是那一群人,关系还是那种关系。就好像辫子被剪掉了,有些人还想着头上的辫子。当革命浪潮退去,我们才意识到什么都没有改变,笼罩在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依然是生不如死的孤独。

聊以慰藉(聊以寄慰和聊以慰藉)插图(7)

晚清辫子样式晚清辫子风

说到鲁迅,如果你不谈,很难说你已经理解了鲁迅。

鲁迅讲“辫子”,我们讲的是头上的辫子和心里的辫子。时至今日,在这个自由的时代,很少有人还留着清朝的辫子,但我们不能否认,我们心中的辫子依然存在。

就像剪了辫子的阿q,看到革命党人会不自觉的矮半个头,就像剪了辫子的仆人看到自己的地主还在低声下气。我们很多人现在还是这样。就像小辫子和幽灵一样,游荡在我们的心里,不敢去争取。对诺诺消极被动是很多人的通病。

编了之后,其实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权力崇拜和自我阉割意识。

中国的人们一直想要一个救世主,包青天来拯救自己,然后他们拜倒在他们的脚下,崇拜他们的本质,不是他们的美德,而是他们拯救自己的力量,以至于他们达到了拜倒的地步。

在“君、君、臣、臣”的墨守成规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带入“臣”,自我阉割了我们身上最宝贵的东西,也是给我们编辫子的人的最爱。

可惜现在这样的鬼很难说不存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735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